化學工程與技術的二級學科
⑴ 華東理工大學哪些專業最值得讀
華東理工大學(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華理」,位於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
(3)計算機
最後當然就是計算機方面的啦,畢竟現在碼農這么值錢,雖然苦點累點,可如果自己對編程這方面很感興趣,或者急需攢下人生的第一桶金,那麼計算機方面的學科真是您的不二人選了。如果按照華理研究生畢業的標准,在上海剛畢業的話第一年兜底30+(w)的年薪,真是羨慕死了。並且上海作為全國的經濟中心,如果能夠抓住機遇,以後再上海混的很好也是有機會的。
⑵ 你會建議應用化學專業的學生考研嗎
是否考研真是一個非常重要關乎人生的決定了。
我本人是考研了的,對於應用化學專業,考研似乎已經成為必然。這不是我危言聳聽,或者是因勢利導,確實是大勢所趨。我周邊的學習應用化學的同學,基本上都保送研究生或者是考研、出國了,有那麼幾個直接就業的,佔比確實不大。
建議就是能夠考研就考研,能上研究生就上研究生。社會對學歷的要求開始變得越來越嚴格,擁有這樣一個學歷,對將來的職位和個人成長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⑶ 4.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包含哪些二級學.科
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包括的二級學科有: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應用化學,工業催化。
⑷ 能源與動力工程是什麼專業,就業前景又是怎樣的
能源與動力工程致力於傳統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開發,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傳統能源,也包括核能、風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來將廣泛應用的氫能。動力方面則包括內燃機、鍋爐、航空發動機、製冷及相關測試技術。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調整熱能與動力工程為能源與動力工程。
1培養目標
考慮學生在寬厚基礎上的專業發展,將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分成以下四個專業方向:
(1)以熱能轉換與利用系統為主的熱能動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環境工程、新能源開發和研究方向);
(2)以內燃機及其驅動系統為主的熱力發動機及汽車工程,船舶動力方向;
(3)以電能轉換為機械功為主的流體機械與製冷低溫工程方向;
(4)以機械功轉換為電能為主的火力火電和水利水電動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熱物理過程及其自動控制、動力機械及其自動化、流體機械及其自動控制、電廠熱能工程及其自動化四個二級學科。
2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的基礎理論,學習各種能量轉換及有效利用的理論和技術,受到現代動力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動力機械與熱工設備設計、運行、實驗研究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工程力學、機械學、工程熱物理、流體力學、電工與電子學、控制理論、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獲得本專業領域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
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
5.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3人才目標
本專業主要培養能源轉換與利用和熱力環境保護領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實踐、適應和創新能力,較高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的高級人才,以滿足社會對該能源動力學科領域的科研、設計、教學、工程技術、經營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學生應具備寬廣的自然科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熱學、力學、電學、機械、自動控制、系統工程等寬厚理論基礎、熱能動力工程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掌握計算機應用與自動控制技術方面的知識。畢業生能從事能源與動力工程及相關方面的研究、教學、開發、製造、安裝、檢修、策劃、管理和營銷等工作。也可在本專業或其它相關專業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4主幹學科
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流體力學
5主要課程
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圖、電工與電子技術、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控制理論、測試技術、燃燒學 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軍訓、金工、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應安排40周以上。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碩士 博士
6專業實驗
傳熱學實驗、工程熱力學實驗、動力工程測試技術實驗、流體力學實驗 等
7知識結構
工具性知識
比較系統地掌握一門外語,掌握外文科技寫作知識。掌握計算機軟、硬體技術的基本知識,具有在本專業與相關領域的計算機應用與開發能力;掌握通過網路獲取信息的知識、方法與工具。能夠進行中外文文獻檢索。
自然科學知識
掌握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工程化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等方面的知識。
學科技術基礎知識
掌握工程制圖、工程數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金屬工藝學、電工學、電子技術基礎、工程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學、計算機原理與應用、自動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識(對水利水電動力工程方向,工程熱力學、傳熱學知識要求可適當降低)。
專業知識
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因專業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1)熱能動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環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熱能與動力測試技術、鍋爐原理、汽輪機原理、燃燒污染與環境、動力機械設計、熱力發電廠、熱工自動控制、傳熱傳質數值計算、流體機械等知識。
(2)熱力發動機及汽車工程方向
掌握內燃機(或透平機)原理、結構、設計、測試、燃料和燃燒,熱力發動機排放與環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論,內燃機電子控制,熱力發動機傳熱和熱負荷,汽車工程概論等方面的知識。
(3)製冷低溫工程與流體機械方向
掌握製冷、低溫原理、人工環境自動化、暖通空調系統、低溫技術學、熱工過程自動化、流體機械原理、流體機械繫統模擬與控制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掌握該方向所涉及的製冷空調系統、低溫系統,製冷空調與低溫各種設備和裝置,各種軸流式、離心式壓縮機和各種容積式壓縮機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4)水利水電動力工程方向
掌握水輪機、水輪機安裝檢修與運行、水力機組輔助設備、水輪機調節、現代控制理論、發電廠自動化、電機學、發電廠電氣設備、繼電保護原理等方面的知識,以及水電廠計算機監控和水電廠現代測試技術方面的知識。
也就是說,本專業學生應具有如下知識和能力,並根據培養規格的不同而有所側重: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熟練掌握高等數學、工程數學、大學物理、工程化學等基礎性課程的基本理論和應用方法;具有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好的聽、說、讀、寫能力,能較順利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籍和資料。若外語為英語應達到國家四級以上水平(含四級)。
(3)系統地掌握本專業必需的技術基礎理論,主要包括力學理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熱學理論(熱力學、傳熱學等),機械設計基本理論,電工與電子基本理論,自動控制理論,能源動力工程基礎理論等。
(4)熟悉本專業領域內1~2個專業方向或有關方面的專業知識,了解其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5)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測試、調研、查閱文獻和基本工藝、操作、運行等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計算機相關知識和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較熟練使用計算機工具,解決工程中的有關問題。
(7)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意識。
8就業方向
根據專業方向不同,畢業生可在大型企業、相關公司以及相關的研究所、設計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門從事熱能工程、動力工程、製冷工程方面的研究與設計、產品開發、製造、試驗、管理、教學等工作。主要就業方向為發電廠、內燃機廠、汽車製造廠、物流調控、鍋爐廠、大型機械廠、造船廠、空調廠、製冷設備廠、暖通工程等等!
9修業年限
四年開設院校( 非按排名排列)
中原工學院鄭州輕工業學院河南科技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鄭州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
西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湘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工業大學
同濟大學新疆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商業大學
德州學院大連海事大學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重慶大學南昌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廣西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蘇州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吉林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洋大學江蘇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吉林化工學院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邵陽學院佳木斯大學
南京工程學院江蘇工業學院江蘇科技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揚州大學景德鎮陶瓷學院
重慶理工大學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哈爾濱理工大學長江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哈爾濱商業大學沈陽化工學院沈陽理工大學遼寧科技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沈陽農業大學西華大學中國計量學院山西大學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中北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上海電力學院西安交通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藏大學陝西理工學院長沙理工大學南華大學
東北電力大學長春工程學院河南城建學院集美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
青島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山東建築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煙台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河北理工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燕山大學河北工程大學
河北建築工程學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南昌工程學院
江西藍天學院平頂山學院運城學院貴州大學仲愷農業技術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武漢科技大學重慶科技學院重慶交通大學沈陽工程學院遼寧科技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 河南理工大學方科技學院江蘇大學京江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中北大學朔州校區
⑸ 武漢理工學院有哪些學科
現在還沒有「武漢理工學院」這樣一個學校,武漢歷史上也沒有叫這個名字的學校。
現在武漢有個「武漢理工大學」,是一本,國家211工程的重點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結構合理,涵蓋工學、理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哲學、史學、教育學、醫學等學科門類。現有本科專業79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及特色、優勢學科2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6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3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3個。並有MBA、MPA、MFA、EMBA、JM、16個高校教師專業、21個工程碩士領域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
【本科專業】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交通學院:交通運輸類(含交通運輸、交通工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工程結構分析
管理學院:工商管理類(含工商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勞動與社會保障
機電工程學院 :機電類(含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工業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包裝工程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能源動力系統與自動化、輪機工程、油氣儲運工程
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 :土木工程、建築學、給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
汽車工程學院 :車輛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礦物資源工程、礦物加工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地理信息系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信息工程學院 :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自動化學院 :自動化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航運學院 :航海技術和海事管理
文法學院 :法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教育技術學
理學院 :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化學、生物技術、統計學、工程力學
經濟學院 :經濟學類(含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電子商務
藝術與設計學院 :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動畫、藝術設計學
外國語學院 :英語、法語、日語
物流工程學院 :機械與物流類(含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物流工程)、物流管理
政治與行政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工作
化學工程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葯工程
【特色專業】
國家特色專業:動畫、通信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車輛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工業設計專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輪機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
湖北省品牌專業:船舶與海洋工程、輪機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通信工程、工業設計、材料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工程力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交通運輸、物流工程、礦物資源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
校級品牌專業:輪機工程、車輛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通信工程、工商管理、藝術設計、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復合材料與工程、工業設計、土木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工程力學、航海技術、礦物加工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熱能與動力工程、應用化學、給水排水工程
【重點學科】
一、 國家級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輪機工程、水聲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礦物加工工程
二、省部級重點學科
序 號 專業名稱 級 別
1 結構工程 部級
2 采礦工程 部級
3 礦物加工工程 部級
4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 部級
5 輪機工程 部級
6 機械設計及理論 部級
7 管理科學與工程 部級
8 材料科學與工程 優勢學科
9 船舶與海洋工程 優勢學科
10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特色學科
11 礦物加工工程 特色學科
12 力學 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13 機械工程 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14 信息與通信工程 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15 土木工程 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16 礦業工程 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17 交通運輸工程 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18 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19 產業經濟學 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20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21 思想政治教育 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22 藝術學 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23 設計藝術學 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24 動力機械及工程 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25 計算機應用技術 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26 應用化學 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27 環境工程 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28 技術經濟及管理 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博士學位授權點】
一級學科博士點:
序號 學科名稱 學科代碼 門類 批准年限
1 力學 0801 工 學 2005
2 機械工程 0802 工 學 2003
3 材料科學與工程 0805 工 學 2000
4 信息與通信工程 0810 工 學 2005
5 土木工程 0814 工 學 2003
6 礦業工程 0819 工 學 2005
7 交通運輸工程 0823 工 學 2003
8 船舶與海洋工程 0824 工 學 2000
9 管理科學與工程 1201 管理學 1993
二級學科博士點:
序號 學科名稱 學科代碼 所屬一級學科 門類 批准年限
1 產業經濟學 020205 應用經濟學 經濟學 2003
2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030501 馬克思主義理論 法 學 2005
3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法 學 2005
4 設計藝術學 050404 藝術學 文 學 2003
5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 080101 力學 工 學 2005
6 固體力學 080102 力學 工 學 2003
7 流體力學 080103 力 學 工 學 1984
8 工程力學 080104 力學 工 學 2005
9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080201 機械工程 工 學 2000
10 機械電子工程 080202 機械工程 工 學 2003
11 機械設計及理論 080203 機械工程 工 學 1989
12 車輛工程 080204 機械工程 工 學 1998
13 工業工程 080220 機械工程 工 學 2004
14 汽車運用工程 080221 機械工程 工 學 2004
15 物流技術與裝備 080222 機械工程 工 學 2004
16 材料物理與化學 080501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 學 2000
17 材料學 080502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 學 1981
18 材料加工工程 080503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 學 2000
19 建築材料與工程 080520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 學 2003
20 生物材料學 080521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 學 2003
21 復合材料學 080522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 學 2003
22 光電子及信息材料 080523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 學 2003
23 新能源材料 080524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 學 2003
24 動力機械及工程 080703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工 學 2003
25 通信與信息系統 081001 信息與通信工程 工 學 2003
26 信號與信息處理 081002 信息與通信工程 工 學 2005
27 計算機應用技術 08120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工 學 2003
28 岩土工程 081401 土木工程 工 學 2003
29 結構工程 081402 土木工程 工 學 1984
30 市政工程 081403 土木工程 工 學 2003
31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081404 土木工程 工 學 2003
32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081405 土木工程 工 學 2003
33 橋梁與隧道工程 081406 土木工程 工 學 2003
34 歷史城市與建築修復工程 081420 土木工程 工 學 2004
35 智能結構及其系統信息化 081421 土木工程 工 學 2004
36 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 081422 土木工程 工 學 2006
37 采礦工程 081901 礦業工程 工 學 2003
38 礦物加工工程 081902 礦業工程 工 學 2000
39 安全技術及工程 081903 礦業工程 工 學 2005
40 道路與鐵道工程 082301 交通運輸工程 工 學 2003
41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82302 交通運輸工程 工 學 2000
42 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082303 交通運輸工程 工 學 2003
43 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082304 交通運輸工程 工 學 1996
44 公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082320 交通運輸工程 工 學 2004
45 物流管理 082321 交通運輸工程 工 學 2004
46 智能交通工程 082322 交通運輸工程 工 學 2005
47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 082401 船舶與海洋工程 工 學 1998
48 輪機工程 082402 船舶與海洋工程 工 學 1986
49 水聲工程 082403 船舶與海洋工程 工 學 2000
50 船舶與海洋環境保護 082420 船舶與海洋工程 工 學 2003
51 海洋工程結構 082421 船舶與海洋工程 工 學 2003
52 水上運動裝備工程 082422 船舶與海洋工程 工 學 2003
53 艦船電力推進及自動化技術 082423 船舶與海洋工程 工 學 2003
54 環境工程 083002 環境科學與工程 工 學 2005
55 管理科學與工程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學 1993
56 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統 120120 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學 2003
57 金融工程與管理 120121 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學 2003
58 創新工程與管理 120122 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學 2003
59 工程與項目管理 120123 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學 2003
60 科技與教育管理 120124 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學 2009
61 企業管理 120202 工商管理 管理學 2005
62 技術經濟及管理 120204 工商管理 管理學 2003
【碩士學位授權點】
一級學科碩士點:
序號 學科名稱 學科代碼 門 類 批准年限
1 應用經濟學 0202 經濟學 2005
2 馬克思主義理論 0305 法 學 2005
3 物理學 0702 理 學 2005
4 力學 0801 工 學 2005
5 機械工程 0802 工 學 2003
6 材料科學與工程 0805 工 學 2000
7 信息與通信工程 0810 工 學 2005
8 控制科學與工程 0811 工 學 2005
9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12 工 學 2005
10 土木工程 0814 工 學 2003
11 礦業工程 0819 工 學 2005
12 交通運輸工程 0823 工 學 2003
13 船舶與海洋工程 0824 工 學 2000
14 環境科學與工程 0830 工 學 2005
15 葯學 1007 醫 學 2005
16 管理科學與工程 1201 管理學 1993
17 工商管理 1202 管理學 2005
二級學科碩士點
序號 學科名稱 學科代碼 所屬一級學科 門類
1 馬克思主義哲學 10101 哲學 哲 學
2 倫理學 10105 哲學 哲 學
3 科學技術哲學 10108 哲學 哲 學
4 西方經濟學 20104 理論經濟學 經濟學
5 國民經濟學 20201 應用經濟學 經濟學
6 區域經濟學 20202 應用經濟學 經濟學
7 財政學(含:稅收學) 20203 應用經濟學 經濟學
8 金融學(含:保險學) 20204 應用經濟學 經濟學
9 產業經濟學 20205 應用經濟學 經濟學
10 國際貿易學 20206 應用經濟學 經濟學
11 勞動經濟學 20207 應用經濟學 經濟學
12 統計學 20208 應用經濟學 經濟學
13 數量經濟學 20209 應用經濟學 經濟學
14 國防經濟 20210 應用經濟學 經濟學
15 民商法學 30105 法學 法 學
16 經濟法學 30107 法學 法 學
17 政治學理論 30201 政治學 法 學
18 中共黨史 30204 政治學 法 學
19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30501 馬克思主義理論 法 學
20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30502 馬克思主義理論 法 學
21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30503 馬克思主義理論 法 學
22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30504 馬克思主義理論 法 學
23 思想政治教育 305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法 學
24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50506 馬克思主義理論 法 學
25 高等教育學 40106 教育學 教育學
26 體育教育訓練學 40303 體育學 教育學
27 英語語言文學 50201 外國語言文學 文 學
28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50211 外國語言學 文 學
29 傳播學 50302 新聞傳播學 文 學
30 藝術學 50401 藝術學 文 學
31 美術學 50403 藝術學 文 學
32 設計藝術學 50404 藝術學 文 學
33 中國近現代史 60107 歷史學 歷史學
34 計算數學 70102 數學 理 學
35 應用數學 70104 數學 理 學
36 理論物理 70201 物理學 理 學
37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70202 物理學 理 學
38 原子與分子物理 70203 物理學 理 學
39 等離子體物理 70204 物理學 理 學
40 凝聚態物理 70205 物理學 理 學
41 聲學 70206 物理學 理 學
42 光學 70207 物理學 理 學
43 無線電物理 70208 物理學 理 學
44 無機化學 70301 化學 理 學
45 物理化學 70304 化學 理 學
46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 80101 力學 工 學
47 固體力學 80102 力學 工 學
48 流體力學 80103 力學 工 學
49 工程力學 80104 力學 工 學
50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80201 機械工程 工 學
51 機械電子工程 80202 機械工程 工 學
52 機械設計及理論 80203 機械工程 工 學
53 車輛工程 80204 機械工程 工 學
54 工業工程 80220 機械工程 工 學
55 汽車運用工程 80221 機械工程 工 學
56 物流技術與裝備 80222 機械工程 工 學
57 汽車電子工程 80223 機械工程 工 學
58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80402 儀器科學與技術 工 學
59 材料物理與化學 80501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 學
60 材料學 80502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 學
61 材料加工工程 80503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 學
62 建築材料與工程 80520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 學
63 生物材料學 80521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 學
64 復合材料學 80522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 學
65 光電子及信息材料 80523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 學
66 新能源材料 80524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 學
67 動力機械及工程 80703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工 學
68 電機與電器 80801 電氣工程 工 學
69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80804 電氣工程 工 學
70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80805 電氣工程 工 學
71 物理電子學 80901 電子科學與技術 工 學
72 電路與系統 80902 電子科學與技術 工 學
73 通信與信息系統 81001 信息與通信工程 工 學
74 信號與信息處理 81002 信息與通信工程 工 學
75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81101 控制科學與工程 工 學
76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81102 控制科學與工程 工 學
77 系統工程 81103 控制科學與工程 工 學
78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81104 控制科學與技術 工 學
79 導航、制導與控制 81105 控制科學與技術 工 學
80 計算機系統結構 8120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工 學
81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8120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工 學
82 計算機應用技術 8120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工 學
83 建築歷史與理論 81301 建築學 工 學
84 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81302 建築學 工 學
85 城市規劃與設計 81303 建築學 工 學
86 岩土工程 81401 土木工程 工 學
87 結構工程 81402 土木工程 工 學
88 市政工程 81403 土木工程 工 學
89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81404 土木工程 工 學
90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81405 土木工程 工 學
91 橋梁與隧道工程 81406 土木工程 工 學
92 歷史城市與建築修復工程 81420 土木工程 工 學
93 智能結構及其系統信息化 81421 土木工程 工 學
94 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 81422 土木工程 工 學
95 化學工程 81701 化學工程與技術 工 學
96 化學工藝 81702 化學工程與技術 工 學
97 應用化學 81704 化學工程與技術 工 學
98 采礦工程 81901 礦業工程 工 學
99 礦物加工工程 81902 礦業工程 工 學
100 安全技術及工程 81903 礦業工程 工 學
101 道路與鐵道工程 82301 交通運輸工程 工 學
1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82302 交通運輸工程 工 學
103 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82303 交通運輸工程 工 學
104 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82304 交通運輸工程 工 學
105 公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82320 交通運輸工程 工 學
106 物流管理 82321 交通運輸工程 工 學
107 智能交通工程 82322 交通運輸工程 工 學
108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 82401 船舶與海洋工程 工 學
109 輪機工程 82402 船舶與海洋工程 工 學
110 水聲工程 82403 船舶與海洋工程 工 學
111 船舶與海洋環境保護 82420 船舶與海洋工程 工 學
112 海洋工程結構 82421 船舶與海洋工程 工 學
113 水上運動裝備工程 82422 船舶與海洋工程 工 學
114 艦船電力推進及自動化技術 82423 船舶與海洋工程 工 學
115 環境科學 83001 環境科學與工程 工 學
116 環境工程 83002 環境科學與工程 工 學
117 生物醫學工程 83100 生物醫學工程 工 學
118 葯物化學 100701 葯學 醫 學
119 葯劑學 100702 葯學 醫 學
120 生葯學 100703 葯學 醫 學
121 葯物分析學 100704 葯學 醫 學
122 微生物與生化葯學 100705 葯學 醫 學
123 葯理學 100706 葯學 醫 學
124 管理科學與工程 120100 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學
125 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統 120120 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學
126 金融工程與管理 120121 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學
127 創新工程與管理 120122 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學
128 工程與項目管理 120123 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學
129 科技與教育管理 120124 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學
130 危機與災害應急管理 120125 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學
131 會計學 120201 工商管理 管理學
132 企業管理 120202 工商管理 管理學
133 旅遊管理 120203 工商管理 管理學
134 技術經濟及管理 120204 工商管理 管理學
135 教育經濟與管理 120403 公共管理 管理學
【專業碩士學位點】
工程碩士學位點:工業設計工程、礦業工程、安全工程、環境工程、材料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機械工程、工業工程、車輛工程、控制工程、電氣工程、計算機技術、軟體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建築與土木工程、項目管理、交通運輸工程(含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物流管理、道路與橋梁工程、交通工程四個方向)、船舶與海洋工程、動力工程、物流工程、化學工程
工商管理碩士(MBA)
公共管理碩士(MPA)
藝術碩士(MFA)
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
法律碩士(JM)
⑹ 冶金工程專業包括哪些
冶金工程專業包括:冶金物理化學、鋼鐵冶金、有色金屬冶金3個二級學科。
冶金工程專業包括:鋼鐵冶金、冶金焦化、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粉末冶金、金屬壓力加工、冶金熱能工程、耐火材料、冶金 實驗技術。
⑺ 考研數學一二三怎麼區別
數學一是考研數學一是考研數學中難度最大,范圍最廣的。數學一的考試科目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三科。其中高等數學佔比百分之五十六;線性代數佔比百分之二十二;概率統計佔比百分之二十二;
數學二是考研數學二是考研數學中考試范圍最小,但是高等數學佔比最高的。考研數學二的考試科目包括高等數學和線性代數其中高等數學佔比百分之七十八;線性代數佔比百分之二十二。
數學三是考研數學三是考研數學中考試難度較簡單的。考研數學三的考試科目與數學一完全一樣,各科目的分值佔比也與考研數學一完全一樣。但是難度相對於考研數學一而言較為簡單。
這三者區別是:
1、數學一考得比較全面,高數,線代,概論都考,而且題目偏難。
2、數二不考概論,而且題目較數學一容易。
3、數三考得也很全面,題目的難度不比數一簡單多少。
4、在專業方面,工學類專業的為數一、數二,學校的不同限定了究竟是考數一還是數二,經濟學和管理學類專業的為數學三。
5、在難度方面,數一最難,其次是數二,最後是數三。數三照比前兩者是稍微簡單些,但是考研數學畢竟是考研數學,難度都不容小覷。
6、數學一需要學習的內容最多,高數,線性代數以及概率都要考,其中的考點也考察的很全面,書中刪減的,不需要學習的內容特別少。
7、數學二隻考察高數和線性代數兩本書,但是其中考題的難度是很大的。
8、數學三考察的書目與數學一相同,其中有一些數一學習考察的內容數三是不需要掌握的,但是數學三與數學一需要學習的內容是相當之多的,而數學二雖是少學了一本書的內容,但是難度卻是很大的。
(7)化學工程與技術的二級學科擴展閱讀:
根據工學、經濟學、管理學各學科、專業對碩士研究生入學所應具備的數學知識和能力的不同要求,碩士研究生入學統考數學試卷分為3種,其中針對工學門類的為數學一、數學二,針對經濟學和管理學門類的為數學三。招生專業須使用的試卷種類規定如下:
一、須使用數學一的招生專業
1、工學門類中的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冶金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網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
測繪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等20個一級學科中所有的二級學科、專業。
2、授工學學位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二、須使用數學二的招生專業
工學門類中的紡織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業工程、林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等5個一級學科中所有的二級學科、專業。
三、須選用數學一或數學二的招生專業(由招生單位自定)
工學門類中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礦業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等一級學科中對數學要求較高的二級學科、專業選用數學一,對數學要求較低的選用數學二。
四、須使用數學三的招生專業
1、經濟學門類的各一級學科。
2、管理學門類中的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
3、授管理學學位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⑻ 上海大學到底怎麼樣
我是一名即將畢業,在上海大學待了四年的本科生,我也來發表一下我的看法吧。
從錄取線來看:上海大學作為一所「211」學校,應該算是很好的了,就拿在貴州(我來自貴州哈哈)的歷年錄取線來看,2015年高出一本線77分,16年高出109分,17年高出92分,18年高出96分。
4.上大實行短學期制。這種教學方法,一開始來真的感覺學習節奏特別快,適應的學生會感覺很不錯,還挺好的,能做許多事,效率也高。但對於不適應的,一開始真的學不動,我大一就是學不動,但後來待久了,也都習慣了。作為大四狗來說,這種制度比較講究規劃,規劃好自己的時間很重要。當然,具體是一個什麼樣的節奏呢,就是開學來選課,老師上課節奏很快,才過了幾周,到第五周就期中考試了(有些課沒有),然後才過了一兩周,到第6周或者第7周開始選下一學期的課了,然後開始好好看書了,才看了兩三周,十周滿了,進入為期兩周的考試周。終於考完了,好了,新學期開始了……
所以在短學期制這種體制下,平時還是比較繁忙的,但待了大學四年會對你很有好處,在這四年中能夠養成很多好習慣,以後在許多事中工作效率都會很高。
最後,歡迎大家報考上大,上大整體來說這幾年發展還是很不錯的,裡面學習氛圍好,教學制度不錯,玩的多,吃的也多。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會有所幫助。
⑼ 化學工程與技術包括哪幾個二級學科
1樓不懂別瞎說,華僑大學的化學工程技術是一級學科博士點,下面含有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等多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化學工程與工藝是本科專業,沒有哪個高校有這個博士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