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冠的文言文

冠的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1 21:43:48

⑴ 「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要全面

guān
①<名>帽子。《屈原列傳》:「新沐者必彈~。」
②<名>鳥類頭頂上突出的肉或翎毛。《促織》:「旋見雞伸頸擺撲,臨視,則蟲集~上,力叮不釋。」【辨】冠,冕,巾,弁,帽。「冠」是帽子總稱。「冕」是帝王、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巾」是扎在頭上的織物。「弁」是用皮革做成的帽子。「帽」是後起字。
guàn
①<動>戴帽子。《涉江》:「帶長鋏之陸離兮,~切雲之崔嵬。」
②<名>古代的一種禮儀,男子二十歲束發加冠,表示已成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者五六人。」
③<動>位居第一。《訓儉示康》:「近世寇萊公豪侈~一時。」 【冠蓋】官吏的衣著和車乘。引申指官吏。

⑵ 文言文當中的冠有幾種意思恩,就這樣,速度碼。。。

[①][guān]

[《廣韻》古丸切,平桓,見。]

(1)帽子的總稱。

(2)特指古代官吏所戴的禮帽。

(3)物體的頂端部分。

(4)指突起象帽子的東西。

(5)古代貴族戴的普通帽子。

[②][guàn]

[《廣韻》古玩切,去換,見。]

(1)戴帽子;戴。

(2)指使人戴上帽子。

(3)古代男子到成年則舉行加冠禮,叫做 冠。一般在二十歲。

(4)泛指成年。

(5)謂超出眾人,居於首位。

(6)謂加在前頭。

(7)尊崇。

(8)覆蓋。

(9)貫穿;貫通。

⑶ 冠 文言文意思

有很多解釋啊,有帽子,長大等等意思,要結合文言才能判斷其解釋

⑷ 冠在古文中的意思

君子死,冠不免——帽子
大蟲——可以理解為古代的方言,老虎
如何——如,好像;何,什麼;如何連起來意思就是好像什麼(何如,怎麼樣)

⑸ 文言文中加冠的意思,以及與之相關的詞語有哪些

據我所知,文言文沒有「加冠」連用的例子。 如果有請舉出上下文。我可以試著翻譯一下。
加的古文意思
jiā
①<動>浮誇;誇大其辭。《曹劌論戰》:「犧牲玉帛,弗敢~也,必以信。」
②<動>加上;加於。《鴻門宴》:「樊噲覆其盾於地,~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③<動>施加;施用。《廉頗藺相如列傳》:「強秦之所以不敢~兵謀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④<動>施予;給予。《唐雎不辱使命》:「大王~惠,以大易小,甚善。」
⑤<動>增加;增益。《勸學》:「登高而招,臂非~長也,而見者遠。」
⑥<形>厲害;更厲害。《<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杌隉之象視清季有~。」
⑦<名>益處;好處。《魚我所欲也》:「萬鍾於我何~焉。」
⑧<動>凌駕;欺凌。《論語?公治長》:「我不欲人之~諸我也。」
⑨<動>超過;勝過。《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竟酒,終不能~勝於趙。」
⑩<動>加以;予以。《過小孤山大孤山》:「嘗~營葺,有碑載其事。」
⑾<副>更;更加。《游褒禪山記》:「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少矣。」
⑿<動>通「嘉」,嘉賞。李陵《答蘇武書》:「聞子之歸,……無尺土之封~子之勤。」

冠的古文說明
guān
①<名>帽子。《屈原列傳》:「新沐者必彈~。」
②<名>鳥類頭頂上突出的肉或翎毛。《促織》:「旋見雞伸頸擺撲,臨視,則蟲集~上,力叮不釋。」【辨】冠,冕,巾,弁,帽。「冠」是帽子總稱。「冕」是帝王、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巾」是扎在頭上的織物。「弁」是用皮革做成的帽子。「帽」是後起字。
guàn
①<動>戴帽子。《涉江》:「帶長鋏之陸離兮,~切雲之崔嵬。」
②<名>古代的一種禮儀,男子二十歲束發加冠,表示已成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者五六人。」
③<動>位居第一。《訓儉示康》:「近世寇萊公豪侈~一時。」 【冠蓋】官吏的衣著和車乘。引申指官吏。

⑹ 冠軍用古文怎麼表示。

冠軍本來就是古文用詞,來源:勇冠三軍。
冠,在古代有兩種讀音,平聲指帽子,仄聲指戴帽子。冠,讀仄聲時,除了戴帽子的含義外,包含「領頭」的意思,如沖鋒在前,是三軍打頭陣的功臣,被稱為冠軍。

⑺ 文言文中冠者是什麼意思

冠者:指成年人,參見冠禮。
冠禮:是華夏民族嘉禮的一種,是古代中國漢族男性的成年禮。冠禮表示男青年至一定年齡,性已經成熟,可以婚嫁,並從此作為氏族的一個成年人,參加各項活動。成年禮(也稱成丁禮)由氏族長輩依據傳統為青年人舉行一定的儀式,才能獲得承認。

⑻ 冠的古文字怎麼寫

(會意。從「冖」(mì),用布帛蒙覆。從「元」(人頭),從「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類的製品加在人的頭上,即「冠」。本義:帽子)

ps點開看大圖只是小篆字形甲骨文金文沒發現

⑼ 冠的文言文意思

冠guān
冠 guān
(會意。從「冖」(mì),用布帛蒙覆。從「元」(人頭),從「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類的製品加在人的頭上,即「冠」。本義:帽子)
同本義 / 冠,弁冕之總名也。——《說文》 / 冠至尊也。——《禮記·問喪》 / 緇布冠。——《儀禮·士冠禮》。注:「今小吏冠。」 / 凡甸冠弁服。——《周禮·司服》 / 怒發上沖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 新沐者必彈冠。——《楚辭·漁父》 / 冠蓋相望,乘堅策肥。——漢·晁錯《論貴粟疏》 / 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明史·海瑞傳》 / 峨大冠,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業耶?——明·劉基《賣柑者言》
又如:衣冠整齊;怒發沖冠;二十而冠;冠禮;冠巾;冠玉(帽子上裝飾的美玉。後多用來指代美男子);冠佩(帽子與佩玉。亦指官吏士紳);冠綬(禮帽與印綬)
頂端。如:群芳之冠;冠石(以三石為足而聳立於地的大石)
指突起像帽子的東西。如:樹冠;花冠;冠珥(太陽邊緣外面的發光氣團);冠銹病
公雞頭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 旋見雞伸頸擺撲,臨視,則蟲集冠上,加丁不釋。——《聊齋志異·促織》
如:雞冠
另見guàn
常用片語
冠冕 - 冠冕堂皇 - 冠子 - 冠心病 - 冠飾
常用片語
免冠 - 免冠 - 鳳冠 - 加冠 - 峨冠博帶 - 張冠李戴 - 怒發沖冠 - 桂冠 - 王冠 - 白衣冠 - 皇冠 - 羽冠 - 花冠 - 衣冠 - 衣冠冢 - 衣冠楚楚 - 衣冠禽獸 - 黃冠
guàn
冠 guàn
戴;戴帽子 /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楚辭·屈原·涉江》 / 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 / 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戰國策·齊策》
又如:沐猴而冠;冠帶(戴帽系帶子。借指穿著官服);冠巾(戴上帽子、頭巾);冠狗(戴帽的狗。比喻不知禮義的人)
超出眾人;超過;位居第一 / 位冠群臣,聲施後世。——《史記·蕭相國世家》 / 將軍勇冠三軍,才為出世,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 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冠帶醫生(大醫院有稱職的醫生);冠首(位居於眾人之上);冠絕(遙居首位);冠倫(蓋過同輩)
加在前頭。如:冠頭(加在前頭);冠序(在書前加序言);冠篇(寫序言);冠以題辭
冠 guàn
古代男子到成年則舉行加冠禮,叫做冠。一般在二十歲 / 男子二十冠而字。——《禮記·曲禮上》 /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 / 弱冠弄柔翰。——左思《詠史》
又如:冠字(古代男子二十歲而冠,並賜以字);冠士(已行過冠禮的成年之士);冠子(已行過冠禮的男子。指二十歲成年男子);冠歲(男子二十歲);弱冠(剛成年);冠者(指成年人)
排於首位的事例。如:冠部(吏部。古代中央設六部,以吏部為首);冠族(顯貴的豪門世族);冠首(首位)
勝利的獎賞或榮譽的標志,尤指代表運動中獲得冠軍的稱號。如:奪冠
語∶冠詞的簡稱
另見guān

熱點內容
催眠老師小說 發布:2025-07-16 03:15:50 瀏覽:700
楊彭美術 發布:2025-07-16 02:49:22 瀏覽:348
變速教學 發布:2025-07-16 02:29:54 瀏覽:141
上海教師招聘報名入口 發布:2025-07-15 22:34:05 瀏覽:384
夏天的雷雨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5 20:44:07 瀏覽:606
教師資格證的報名時間 發布:2025-07-15 20:21:42 瀏覽:534
高一歷史必修一重點 發布:2025-07-15 19:20:08 瀏覽:236
有多少可以重來 發布:2025-07-15 16:35:06 瀏覽:279
洗牙多少錢一般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6:08:33 瀏覽:610
蒙脫石散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5:36:52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