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美術評語
❶ 評價小朋友的畫的評語
1. 每一次作畫都很認真,進步很大,無論在造型還是色彩上都有很大提高。
2. 細膩、小巧的你在作畫中體現出你的靈氣,在每一次細心繪畫塗色中展現了你求知的渴望,真棒!
3. 你畫畫認真,就是膽子小了點,如果繪畫的時候再放開一點、不要那麼拘謹,你一定會畫得更好。
4. 從你的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出你是一個細心、愛干凈的小女孩。每次看到你認真、仔細地畫畫塗顏色,真讓老師喜歡。
5. 從你的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出你是一個細心、愛干凈的小女孩。每次看到你認真、仔細地畫畫塗顏色,真讓老師喜歡。
6. 作畫能力強,色彩艷麗,不受約束,畫面妙趣橫生,富有繪畫激情。
7. 很直爽,運筆大膽流暢,一點也不縮手,體現出你的童真稚趣,若再加點耐心定會更棒。
8. 你是個活潑的男孩,上課認真,作畫細心,想法也不錯,如果再大膽地嘗試,一定會很不錯的。
9. 你是個活潑的男孩,上課認真,作畫細心,想法也不錯,如果再大膽地嘗試,一定會很不錯的。
10. 有一定的繪畫能力,每次都很不錯。構思新穎,想像豐富,大膽流暢的運筆,體現出你的自信心。
11. 你是一個可愛的女孩,上課認真的時候,能畫出一幅幅漂亮的作品,一旦想玩就有點隨意了哦。
12. 你是一個聰明開朗的女孩,上課很認真,畫畫有一定的基礎,畫面效果不錯,老師期待你更漂亮的作品。
13. 你很聰明,想法也別具一格,就是畫畫有點隨意,不夠細心,如果上課能靜下心慢慢畫就好了。
14. 你是個聰明的小男孩,很有想法,如果把自己所想的東西結合老師說的畫法,那樣一定更棒。
15. 你上課認真,畫畫也細心,就是作畫膽子太小了點,不敢多畫,總怕畫錯,相信你多多練習後一定會改變的。
16. 線條大膽流暢,色彩鮮艷,構圖完整,畫面豐富,有一定的繪畫天賦。
17. 進步很快,作畫認真,細心,想像豐富,畫面豐富,色彩鮮艷,能將畫面渲染得五彩繽紛,絢麗多彩。
18. 大膽流暢的線條,豐富多彩的畫面展現了你的個性,無論在造型還是色彩上都有很大提高。
19. 布局飽滿,色彩鮮艷,想像豐富,興趣很高,很樂意畫。
20.你上課認真,有自己的想法,畫畫很細心,畫面也比較完整,希望你繼續努力,老師期待看到你更精彩的作品。
❷ 幼兒園美術教育評價包括哪些內容其中 "習慣方面"具體指什麼內容
前兒童美術的評價是一個整體的評價,包括對兒童美術結果和兒童美術發 展狀況的測量和評估,還包括對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的活動設計、組織、指導和 效果的評估。 在評價方法上,應關注過程化的、多元化的評價觀念。承認和關注幼兒的個 別差異,避免用劃一的標准評價不同的幼兒,在幼兒面前慎用橫向的比較,以發 展的眼光看待幼兒,既要了解現有水平,更要關注其發展的速度、特點和傾向等。 強調幼兒教育評價應以參與評價的幼兒和教師的發展為本,盡可能地使他們的素 質得到整體而充分的發展,並在真實的情境中關注他們變化與成長的歷程。 論述題舉例: 談談對學前兒童進行美術教育的意義。
❸ 幼兒園美術評議怎麼寫
美術評價活動前應給於幼兒充分准備,前期知識的准備很重要,比如:在節日前讓幼兒留心觀察與記錄,繪畫作品完成後就有經驗、有準備的去表達自己作品的內容,說起來語言也會更連貫,表述也會更清楚。美術作品評價中,要給予幼兒思考與欣賞時間,教師可以適當運用一些音樂或輔助語言進行提示。比如在評價《海底世界》主題畫時可以播放輕柔的《水族館》旋律,在評價《動物園》主題畫可以播放《動物狂歡節》的樂曲節選等。在美術作品評價中寬裕的時間是可以幫助幼兒盡情自由發揮話語權的保證。不要在繪畫活動後立即讓幼兒評價,美術活動剩餘的幾分鍾,教師則容易產生催促幼兒盡快進行表達與描述的急切情緒,令幼兒感到一種緊張與壓力、局促與不安的情緒,使得美術作品評價匆匆而過,草草了事。
❹ 美術老師對小朋友繪畫評價
美術老師對小朋友的規劃榮耀,不管他畫的好友,那房間要鼓勵他,而不是他講你畫的還是非常不錯的這樣的一個他的愛好非常累,然後他就會好了句話還是不要批評他。
❺ 幼兒美術的評價標準是什麼
一、要看兒童畫的稚氣
現實生活在孩子們的心中留下了很多美的形象,形成了他們獨特的體驗和感受。他們獲得的是成人所不能體驗的生活情趣。兒童畫總是強烈地透著一股浪漫天真的稚氣,所以評價兒童畫不能以成人的框框和要求去對待,只要理解兒童,懷著一顆童心,才能正確評價兒童畫。
二、是否較好地表現了作品的美感效果
兒童畫出的線條、色彩、形象等繪畫構成因素有著自己的特點。對於繪畫的效果也有著自己的審美態度。不同的兒童畫,畫面的形式語言是否統一,是否表現獨特的視覺效果。可以通過繪畫表現出來的審美規律來看看不同作品的差。比如:色彩的構成、韻律、范畫,有礙兒童獨立觀察和思考,有礙兒童自己的繪畫語言的發展。作品的表現應該是與兒童的年齡相適應的,和諧成長有利於兒童繪畫水平的提高和發展。
兒童的繪畫水平的提高也不止是繪畫技巧的提高。其他方面的整體能力沒有提高,技巧的學習也是會受到限制,特別是創作水平是難以提高的。從兒童繪畫中可以體察到兒童的洞察力、想像力、概括能力、歸納能力、分析能力等等能力的強弱。兒童繪畫的發展就是自身的整體發展。
三、看兒童畫是否表現出兒童情趣
繪畫對兒童有強烈的吸引力,當學生填寫興趣愛好的時候,很多都填寫畫畫,兒童畫自古以來,就引起了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的濃厚興趣和重視,兒童畫不管在成人眼裡看來多麼滑稽可笑,不合邏輯,但這是兒童心靈的真實寫照。兒童畫作品要單純、稚拙,充滿感情,表現出濃厚有趣的生活氣息和兒童天性,大膽無顧忌,與成人畫截然不同。
兒童繪畫讓我們發現另一個美妙的世界。我們應該始終以欣賞的目光注視著孩子,用積極的態度激勵孩子。正確欣賞、評價兒童繪畫,對孩子繪畫的發展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兒童畫雖然屬於美術的范疇,但它是一種由兒童創造的特殊的繪畫形式,與成人美術有著極大的區別。許多成人並不了解其中的差異,把握不準「兒童畫的評價標准、標高」等。
四、作品是否有明確的主題或情節
很多的兒童畫表現的內容是有一定的主題和情節的。兒童在作畫的時候身心很投入,不斷地去描繪自己的內心世界,繪畫成為兒童心靈的一面鏡子。這樣的繪畫作品在製作過程中能使兒童在心理、情感、智力等多方面得到鍛煉。有主題或情節,就需要有較強的想像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對生活的感受力,是有較高的創作水平的一種表現。
五、看看是否有豐富的想像力
繪畫學習是兒童素質培養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可以有效地促進兒童的智力發育。其中,想像力的培養又是兒童繪畫學習中的主要方面,是創造型人才必備的能力。在繪畫過程中兒童可以通過這種活動鍛煉和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對於兒童學習繪畫過程中的習作也應該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看看是否完成了學習的要求,否大膽地嘗試,是否有求異、求新的好習慣。發現好的地方給予積極的評價,好的部分也應說得具體;不足部分應建議孩子重新觀察、思考和嘗試,而不應籠統地給予消極的批評。
六、作品表現與兒童年齡是否相符
在眾多兒童繪畫作品中,不同年齡的兒童,繪畫表現也不同。並不是很小的孩子能畫出成人所畫的形象就是水平高。因為繪畫水平的高低標准並不完全是看誰臨摹得像。兒童一味臨摹成人的准強加於兒童畫上,違反了兒童畫自身的特點,不利於兒童畫教育的發展。 成人評價兒童畫的錯誤標准基本上有以下幾種:
1.以「像不像」來評價兒童畫。
人們贊揚一幅畫時,常常用「畫得真像!」「簡直和真的一樣」之類的話,以為是對畫作者的最高褒獎。許多人在看到兒童繪畫時同樣以「像不像」來評價,畫得比較「像」的自然是好的,不太「像」的自然是不好的了。其實,用像」與「不像」來評價一件作品的好壞是片面的,無法全面、深入地詮釋作品的含義,如西方的「立體主義」「達達派」的作品,顯然無法用「像不像」來評價。
2.以「合理不合理」評價兒童畫。
「合理不合理」是指兒童畫中的事物是否符合客觀現實和客觀規律。兒童由於自身知識、經驗不足,認識水平不高,他們描繪的事物往往與客觀現實並不相符。他們會把人的頭畫得很大,手卻畫得很小;上山的人的身體垂直於山的坡面;人在太空與外星人游戲;在森林裡與動物們聯歡……如果要找一找兒童畫中不合理的地方,幾乎是俯拾即是。於是大人們「熱心」地為兒童尋找畫中的錯誤,用自己的知識、經驗深入淺出地解釋什麼是合理的、什麼是不合理的,直到兒童的畫符合自己的意願。
3.片面以「拙」來評價兒童畫。
兒童畫中的「拙」是在無意中產生的,是因為兒童的生理、心理還沒有發育成熟時無意識的行為,或者受自身技能的限制,還不能如實再現客觀事物的緣故,並非是其有意追求的結果。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拙」的味道也將慢慢消失。而藝術家的「拙」是歷經數十年的追求和艱苦練習才達到的境界,是大巧若拙,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果因此欣賞兒童畫,其實不得要領,就算你給小孩評了個金獎,可能連他自己也莫名其妙。這樣的評價,仍舊脫不了技法的框框。
目前,美術教育流派眾多,兒童畫評價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管怎樣評價兒童畫,首先應該明確評價的目的,明確兒童美術教育的目標,現代教育應該培養適應未來社會、改造未來社會的人才。美育本著育人的原則,才能從更高的層次上俯視兒童畫的教育,才能正確對待蹣跚學步的兒童美術教育。
兒童學畫不是一定要將其培養成大畫家、大師、對於大多數學畫的孩子來說,其成為專業畫家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學畫對於開發孩子智力的意義要遠遠大於學畫本身。科學資料表明,兒童早期繪畫教育可將孩子的智商提高30%,兒童學畫重在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情操,美化人格,塑造一個具有創造性思維,創造性品格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兒童畫教育不是培養專業畫家的教育,而是全面開發孩子想像力、創造力、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表達力的教育。重在啟迪智慧,而非傳授技能。
❻ 學生畫畫的美術評語
用心去學,只要你對藝術感興趣,那麼你學起來就不會有困難了,我也是剛畢業的藝術生,我體會過很多東西,只要怎麼用心去思考,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朋友,祝你愉快!
❼ 幼兒園美術班老師給孩子一學期的評語
色彩明亮活潑可愛,想像力豐富或創作能力強等等,小孩子的圖畫一般都是天真可愛明麗鮮艷的,照著這方面誇的話比較好吧。
❽ 幼兒園小朋友的繪畫作品從哪些角度評價
幼兒園的活動,既然要發揮其教育功效,就不能缺少了評價這個環節。幼兒繪畫活動的評價活動是幼兒園繪畫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與幼兒園其它任何一種教育教學活動的評價相比較,其應用的程度最高,受到的重視程度卻較低。而在繪畫活動中,老師對作品的評價態度往往直接影響著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影響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因此作為老師,我們要重視對幼兒作品的評價,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提高幼兒繪畫的表現力及審美能力。 關鍵詞:評價觀 評價體系 發展性評價 多元評價 教育評價:《綱要》將幼兒園教育評價的功能界定為:「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沒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 發展性評價: 發展性評價是以人為本,以孩子的最終發展為目標的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方式是當今世界課程與教學改革評價的最新發展的先進成果,也是今後課程與教學評價的主要發展方向,具有前瞻性與實用性,對於幼兒園的課程改革與評價改革頗有成效且意義深遠。 塗鴉是孩子的天性,當還不太懂事的孩子抓著蠟筆在紙上隨意地塗鴉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孩子滿臉燦爛的笑容,我們看到的是孩子為五彩繽紛的色彩而感動的神情,這一刻,我們相信孩子愛上了塗鴉。而在幼兒園里,我們看到的是有的孩子,漸漸不愛動手畫畫了,而有的畫的總是那麼些,也許原因有很多,但作為我們幼兒園老師應該反省一下,是什麼抹殺了孩子的天性? 我們發現在繪畫活動中,老師對作品的評價態度往往直接影響著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影響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因此作為老師,我們要重視對幼兒作品的評價,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提高幼兒繪畫的表現力及審美能力。 一、確立正確的評價觀,培養和提高幼兒繪畫興趣 教師要明確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淘汰,所以在繪畫活動中我們不能以哪個幼兒畫的好,或哪個幼兒畫的不好為標准來評價幼兒的作品,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幼兒的發展,所以發展性評價這種以人為本,以孩子的最終發展為目標的評價方式有助於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他能依據幼兒的不同背景和個性特點,准確地判斷每個幼兒的不同特點及其發展潛力,為每一個幼兒提出適合其發展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建議。 如果沒有正確的評價觀,就有可能對幼兒產生消極影響。孩子有時候是特別敏感的,一次在繪畫評價活動中,我無意中說了文涇的畫畫的不太好看,顏色圖的有些亂,當時孩子也沒有特別的表現。可是在接下來的一次繪畫活動中,當小朋友們都專注於自己的繪畫時,我卻看到文涇拿著筆愣在哪裡,我問他怎麼了,他說老師我不會畫,這時候我明白,孩子不是不會畫,他是不敢畫,他害怕自己的畫達不到老師的要求,怕老師說他的畫畫的不好看。於是我意識到評價的重要性。又有一次,在《宇宙人游山洞》的美術活動中,佳俊很認真地在山洞裡畫了很多宇宙人,在評價活動中佳俊向同伴們介紹宇宙人在排著隊過山洞,他們要走出山洞回家去,雖然那些宇宙人畫的有些歪扭扭的,但是今天我看到了孩子的進步,本來孩子繪畫的時候特別缺乏耐心,總是草草了事,可今天孩子很認真很耐心地完成了作品。於是我在集體面前表揚了他,並把他的作品展示出來了,我發現下課的時候佳俊會去展示區看看自己的作品,還會向同伴介紹,慢慢地孩子喜歡上了繪畫,每次繪畫活動都很認真,每當我們幫他指出一些不足之處時,孩子也會耐心的聽了,孩子的繪畫的興致越來越高了,他的作品也越來越多地贏得小朋友的喜歡了。 這些讓我清楚的明白了評價對孩子的影響,更清楚了確立正確的評價觀的重要性。作為老師不能以片面的眼光來評價孩子的繪畫作品,用畫的好或不好來評價,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也許只會造成部分幼兒只能聽表揚,不能聽批評,認識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盲目樂觀。因此教師要用發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逐步培養其正確認識自己,提高反省能力,不因存在某些不足而懷疑自我價值。這樣,即使教師指出幼兒的不足甚至提出批評,幼兒所感受到的也仍然是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和期望,並會由此產生進步的動力。 二、建立多元的評價體系,促進幼兒多元發展 1、尊重幼兒的個別差異性,讓每個幼兒獲得富有個性特色的發展。 在幼兒園里,老師和孩子是形影不離的,所以相對中小學來說,幼兒園老師和孩子的距離更近些,老師對孩子的各方面了解也更深些。在評價中,不僅要突出「為了孩子的一切」,還要突出「為了一切的孩子」,努力做到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提高不同個性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從而達到促進全體孩子共同進步的目的。 例如:在《森林裡的動物園》這一繪畫活動中,我們對於那些愛繪畫,繪畫線條有力、連貫,圖形、形象清晰完整的孩子來說,在評價中我們應本著「高起點、嚴要求」的原則,為他們的進一步成長留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在觀察他們畫面是否完整,小動物們形象是否清晰的基礎上,我們還要考慮畫面是否具有孩子自己的想像,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富有童趣,我們鼓勵他們發揮想像里,讓畫面里的動物活起來,給動物們提供一個活起來的背景或舞台。對對那些喜歡繪畫,但繪畫線條不流暢、形象不完整的幼兒來說,應本著「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的評價宗旨,我們更關注的是動物形象是否清晰,孩子有沒有抓住動物的特徵,我們鼓勵他們在活動結束後進入美工區多加練習。對於那些不愛繪畫,繪畫習慣不好的幼兒來說,應從逐步培養喜愛繪畫的情感入手,加強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教師還應當是一個細心的觀察家,要敏銳地捕捉他們的點滴進步與閃光點,並及時予以獎勵和表揚,使他們不斷看到自己的進步,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2、評價活動由靜態評價變為動態評價,注重活動的過程性。 在以往的繪畫評價活動中,我們往往偏重於作品結果的優劣,靜態的對孩子的繪畫作品實體作出評價。新綱要理念指出我們的評價要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應動態的對幼兒的整個繪畫過程作出評價。所以在美術活動中,我們要關注孩子在活動中的興趣性、主動性、持久性、繪畫習慣等。如觀察孩子是否主動參與美術活動,對美術活動傾注極大的熱情,完全沉浸其中,還是對美術活動遲疑不前,活動中企圖停止或張望別人做什麼等;觀察幼兒對美術作品的注意集中與持久程度;觀察其作品是自己決定完成的,還是模仿他人完成的。 如:我們班的小妹妹(鄒琦玥),一開始每次繪畫活動時都不肯動筆,軟硬兼施都無濟於事,後來,我觀察到繪畫活動時她雖然自己不畫,但是她會對邊上的小朋友指手畫腳「你畫的不對」、「不是這樣畫的」、「哎,你畫的太難看了」,通過這些行為,我猜測可能小妹妹其實她並非真的不想畫畫,也許是她對自己缺乏信心,她怕自己畫的不好,所以不敢畫,於是繪畫活動時,我就輕輕的對她說「琦玥是不是怕自己畫的不好?」她點點頭,於是我就繼續鼓勵「沒關系的,老師小時候一開始也畫得不好,多花幾次就能畫得漂亮了,但是如果不練習的話就一直畫不好的哦!」在不斷的鼓勵下,琦玥終於第一次自己動筆畫畫了,在活動評價時我把琦玥的進步告訴了大家,並在集體面前給予了肯定,琦玥靦腆的笑了,接著在以後的繪畫活動中,她開始能獨立完成作品了。可見繪畫活動中的評價要注重活動的過程性,變靜態為動態。 3、增強幼兒與評價活動的互動性 在繪畫活動中,我們往往在無意中就會以教師自己的意願為主,自己決定作品的好壞優劣。教師要扮演的是:「裁判者」的角色,雖然也有個別幼兒參與評價,教師總結,但由於教師平時缺乏對幼兒該方面的引導和培養,幼兒缺少該方面的能力,這一切形同虛設。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