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現實主義美術
『壹』 批判現實主義是什麼意思
批判現實主義特指十九世紀在歐洲形成的一種文藝思潮和創作方法,批判現實內主義文學是在容繼承以往文學中的現實主義傳統的基礎上形成的。代表作家有法國的司湯達、巴爾扎克,英國的狄更斯,俄國的托爾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紅與黑》、《人間喜劇》、《艱難時世》、《復活》等。中國明清時期的《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都屬於批判小說。2013年團結出版社出版的《未庄的傳說》也是當代文壇上名副其實的現實主義批判小說。
『貳』 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繪畫的產生及特點
巡迴展覽畫派(即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繪畫)是1870年至1923年間由俄國現實主義畫家組成的集體,成立於彼得堡,發起人為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瓦西里·格里高里耶維奇.彼羅夫、米亞索耶多夫等人。
19世紀中葉, 隨著農奴制度的解體,俄國迎來了文化藝術的繁榮,在布留洛夫、伊凡諾夫相繼謝世之後,經過整整一代人的努力,到70年代,隨著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運動的高漲,出現了著名的現實主義畫派——巡迴展覽畫派。它的創始者便是克拉姆斯科依。
決裂
1863年11月9日,彼得堡皇家美術學院正舉行宣布大金質獎繪畫比賽題目的隆重儀式,學院委員會的成員,個個佩帶著獎章綬帶,神色庄嚴地端坐在鋪著暗綠色絲絨的長桌邊。年邁的加加林公爵,用威嚴的語調宣讀著學院委員會的決定: 「慶祝學院成立100周年的大金質獎章繪畫比賽,決定以《瓦爾加拉宮的宴會》為題:在寶座上端坐著由神和英雄環繞著的上帝,烏鴉棲息在他的肩頭……狼追逐著月亮,跑過瓦爾加拉宮的拱門……。」就在這時, 站在對面靜靜地聆聽決定的14名學生中站出來一位身材消瘦、臉色蒼白、留著稀疏短須的青年,他適宜走到院長的面前,莊重地說: 「我們曾多次請求學院批准我們各自按自己的意願創作畫面,但是,委員會沒有給予任何滿足的意願,因此,我們希望把自己從這種束縛中解放出來,給予我們自由美術家文憑」。站出來講話的這位青年便是克拉姆斯柯依。但是,學院委員會拒絕了這14名學生的要求。於是,這14名彼得堡皇家美術學院的優秀畢業生在克拉姆斯科依帶領下決定退出大金質獎繪畫競賽,與學院公開決裂,以對抗脫離現實的學院派藝術,學院委員會最終宣布開除了他們。這次決裂被稱為"14人暴動"。從此,他們高舉起了藝術必須民族化、現實主義和人民性的旗幟。
協會誕生
1864年,這14名一貧如洗的青年學生在克拉姆斯科依倡議下決定共同建立美術家合作工廠,刊登廣告承接各種美術工作。他們在安德米拉捷斯基租用的房屋,成為一個愉快的、公社式的集體。每當夏天,他們離開首都,到民間去寫生作畫;每當冬天,他們從事新的創作,並且熱烈地討論大家關心的題目。正如杜里諾夫的詩歌所說: 「房子的壁爐里什麼也沒有點燃,但是卻燃燒著每個人對俄羅斯繪畫滿腔熱愛的熊熊火焰……」。
1868年冬天,從莫斯科來的畫家馬沙耶多夫提議成立「俄羅斯美術家巡迴展覽協會」,這個協會的宗旨是要把美術家的作品送到京城以外的地方去展覽,以便使更多的人能夠欣賞他們的作品,從而打破由皇室和貴族壟斷美術、左右評論的狀況。莫斯科方面積極倡導這一建議的還有著名畫家別羅夫、普良尼什尼科夫、薩甫拉索夫和馬科夫斯基等人,他們大多是莫斯科繪畫學校的教師。
馬沙耶多夫的這個倡議也得到了14人的美術家合作工廠的熱烈響應。經兩年籌備,1870年"巡迴藝術展覽協會"正式誕生,其章程中宣布,協會的宗旨是「讓俄羅斯了解俄羅斯藝術」。協會成員的基本創作傾向是民主主義、現實主義,其作品真實反映生活,批判沙皇專制制度、農奴制殘余和資本主義。巡迴畫展協會的誕生帶來民主主義、現實主義繪畫藝術的空前繁榮。
此協會的積極支持者是著名文藝評論家斯塔索夫,他協助起草了協會章程,經常撰寫評論文章介紹協會成員的作品和活動,可視為協會的精神領袖。協會的另一支持者是美術收藏家巴維爾·米哈依洛維奇·特列恰科夫和他的兄弟,他創建的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當時稱為特列恰科夫畫廊)主要收藏巡迴畫展派的作品,對提高此協會的社會地位、擴大其繪畫作品的影響起了重要作用。
『叄』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美術及特點
1848年-1870年是現實主義大放光彩的時候,宗教對於解決當代社會問題的無能為力和科技在社會實踐中應用使得人們對進步充滿深刻的信念,希望在藝術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時代,1848年的畫家也都具有新的要求個直接觀察的興趣,熱愛即刻可即的顯示,主要代表畫家都庫爾貝、柯羅、米勒、大衛等人,庫爾貝在送交世界美術展覽的11件作品中,有最重要的兩件落選,於是他撤回全部作品並聲稱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如實地表現自己所生活的現實世界和思想風貌,看一看庫爾貝還有米勒等人的作品你能感覺到他們在謳歌的是身邊栩栩如生的人和事,並不是粉飾太平,也沒有宣揚宗教,沒有奢侈的生活和玩樂場景,都是很真實,很感人的畫面。
『肆』 有沒有批判現實主義美術
有啊
批判現實主義繪畫指19世紀產生的藝術思潮,又稱之為「寫實主義」,這個流派是使用現實主義藝術創作方法的,現實主義是19世紀從日本翻譯過來的,也稱寫實主義。從技巧、技法上講是寫實主義,從意識形態和觀念上講是現實主義。
『伍』 請詳細的介紹一下批判現實主義美術
西歐文學中,批判現實主義是現實主義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它是特指十九世紀在歐洲形成的一種文藝思潮和創作方法。
"批判現實主義"這一術語,是後人概括出來的。法國的蒲魯東(1809-1865)在《藝術的社會使命》一書中,最早作出"現實主義是批判的"論斷,但由於此人是無政府主義的創始人,後來成為第二帝國的代言人,馬克思曾在《哲學的貧困》一書中批判過他,他的名聲不好,因此他對批判現實主義的提法未能引起人們的注意。正式提出批判現實主義並給它下定義的是高爾基。高爾基指出; "資產階級的'浪子'的現實主義,是批判的現實主義;批判的現實主義揭發了社會的惡習,描寫了個人在家庭傳統、宗教教條和法規壓制下的'生活和冒險',卻不能夠給人指出一條出路。批判一切現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會生活以及一般'存在'顯然毫無意義以外,卻沒有什麼可以肯定的。" 批判現實主義思潮曾經在歐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十九世紀二十年代,批判現實主義開始形成並獲得初步的發展,從三十到四十年代,批判現實主義繼浪漫主義之後,成為歐洲文學的主要潮流。高爾基稱它為"十九世紀一個主要的,而且是最壯闊,最有益的文學流派"。法國是批判現實主義的發源地,司湯達以小說《紅與黑》為這種文藝思潮奠定了基礎,巴爾扎克創作的《人間喜劇》,成了批判現實主義力所能及的最高成就。此外,福樓拜、梅里美、左拉、莫泊桑、都德、小仲馬以及羅曼·羅蘭等人,都帶著閃耀著批判現實主義鋒芒的小說湧上文壇,形成了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波瀾壯闊的藝術洪流。整個時代作家輩出,巨著叢生,文壇盛況,蔚為壯觀。在英國,狄更斯和薩克雷也代表了當時中小資產階級的利益,對資本主義社會現實的罪惡與腐敗,作了揭露和批判。狄更斯的小說有《大衛·科波菲爾》、《艱難時世》和《雙城記》等,薩克雷的代表作是《名利場》。此外,夏洛蒂·勃朗特和蓋斯凱爾夫人等人,也以優秀的文學作品,加入了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的行列。馬克思稱他們是屬"現代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指出: "他們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寫生動的書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會真理,比一切職業政客,政論家和道學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還要多。"
現實主義文學的形成及基本特徵
1.產生
現實主義文學是西歐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和發展的產物。
自然科學與哲學從另一種角度促進了現實主義文學的產生。
2、思想特徵首先,現實主義文學把文學作為分析與研究社會的手段,為人們提供了特定時代豐富多彩的社會歷史畫面,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
其次,現實主義以人道主義思想為武器,深刻地揭露與批判社會的黑暗,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提倡社會改良。
第三,現實主義文學普遍關心社會文明發展進程中人的生存處境問題,表現出作家們對人的命運與前途的深切關懷。
3、藝術特徵
首先,現實主義文學追求藝術的真實模式,強調客觀真實地反映生活。其次,現實主義文學重視人與社會環境的關系的描寫,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第三,現實主義文學具有內傾性和外傾性兩種傾向。第四,現實主義以敘事文學為主,小說創作特別是長篇小說走向了成熟與繁榮。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之後,西歐的批判現實主義開始走下坡路,歐洲文壇上出現了自然主義的流派標志著這一資產階級藝術潮流的敗落。批判現實主義的中心由英,法轉移到俄國。這時,繼普希金,果戈里之後,屠格涅夫,列夫·托爾斯泰以及契訶夫紛紛登上世界文壇,代表著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新成就。
十九世紀歐洲的批判現實主義的巨大成就,揭開了人類文明。
『陸』 自然主義與批判現實主義的區別性特徵
自然主義是在批判現實主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同現實主義有著緊密的聯系,它們之間有著一脈相傳的東西。同時,自然主義對批判現實主義的發展是在科學取得巨大進步的歷史背景下進行的,新的科學因素溶於現實主義之中,現實主義發生了質變,演變為自然主義,因此,這二者是又有聯系又有區別。
『柒』 現實主義和批判現實主義有什麼區別啊
一、起源不同
1、現實主義:,現實主義最早出現在18世紀德國的劇作家席勒的理論著作中。
2、批判現實主義:批判現實主義特指十九世紀在歐洲形成的一種文藝思潮和創作方法,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是在繼承以往文學中的現實主義傳統的基礎上形成的。
二、創作特點不同
1、現實主義:實主義者把歷史看作是循環的而不是進步的,對於人類是否有能力克服反復出現的沖突,建立持久的合作與和平深表懷疑。現實主義世界觀更多看到的是人類本性中的惡,以及人類經驗中周而復始的悲劇。
2、批判現實主義:批判現實主義是屬於資產階級范疇的文學,它的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論為基礎的人道主義,它的社會政治主張主要是改良主義,它的創作理論的哲學依據基本上是唯物論的反映論。
(7)批判現實主義美術擴展閱讀:
批判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
法國的司湯達、巴爾扎克,英國的狄更斯,俄國的托爾斯泰等;
代表作品有:
《紅與黑》、《人間喜劇》、《艱難時世》、《復活》等。中國明清時期的《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都屬於批判小說。
『捌』 為何說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的作品是批判現實主義繪畫藝術的典範
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1844年—1930年)的藝術活動代表了巡迴畫派在現實主義版藝術上的最高成就。權他才華橫溢,博學多能,風俗畫、歷史畫、肖像畫、風景畫無所不精。尤其是他的創作題材極為廣泛,不僅揭露了社會的黑暗和真實地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而且還以自己的藝術活動與俄羅斯人民的斗爭生活發生了緊密的聯系,從而使他的作品成了批判現實主義繪畫藝術的典範。
『玖』 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形成及基本特徵
1.產生
現實主義文學是西歐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和發展的產物。
自然科學與哲學從另一種角度促進了現實主義文學的產生。
2、思想特徵首先,現實主義文學把文學作為分析與研究社會的手段,為人們提供了特定時代豐富多彩的社會歷史畫面,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
其次,現實主義以人道主義思想為武器,深刻地揭露與批判社會的黑暗,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提倡社會改良。
第三,現實主義文學普遍關心社會文明發展進程中人的生存處境問題,表現出作家們對人的命運與前途的深切關懷。
3、藝術特徵
首先,現實主義文學追求藝術的真實模式,強調客觀真實地反映生活。其次,現實主義文學重視人與社會環境的關系的描寫,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第三,現實主義文學具有內傾性和外傾性兩種傾向。第四,現實主義以敘事文學為主,小說創作特別是長篇小說走向了成熟與繁榮。
『拾』 德國批判現實主義繪畫的代表人物是誰
馬克思·克林格爾是19世紀末期德國批判現實主義繪畫的代表畫家。他把自己的人生觀和對不平等現象的憤懣統統傾注在他的藝術作品之中,其代表作是由《需要和金錢》、《舞女》、《結局——街巷之夜》等組成的《生活》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