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2年學科評估結果
1. 教育部發布2012學科評估結果,為什麼只在生態學看到雲南大學
雲南大學是與雲南省共建的211工程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前身為「東陸大學」,曾經被《不列顛網路全書》列為中國15所世界著名大學之一。
雲南大學現有4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民族學、生態學、專門史、微生物學;1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環境科學、化學、公共事業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漢語言文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政治學與行政學、大氣科學、生態學、新聞學、網路工程、旅遊管理。
2012年學科評估中,雲南大學政治學一級學科獲得第9名,民族學一級學科獲得第2名,化學一級學科獲得第29名,生物學一級學科獲得第16名,生態學一級學科獲得第3名。
綜上,雲南大學是一所實力很不錯的211工程省屬大學,在人文社科類和理學類學科上有優勢,是一所很典型的文理型大學。
2. 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排名的前10%有哪些
要不問一下處理學校成績統計的老師
要不去官網上查詢
學校總有官網把,可以查一下的。
3. 2013年教育部最新學科評估結果在哪兒看,不要百度文庫的,找起來不方便
4. 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結果上哪看
可登陸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查看,結果如下:
2012年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
評估工作程序
為保證「嚴謹規范、公開透明」,學科評估按照以下程序進行,並將以下程序對參評單位預先明示。
1、數據採集
數據採集包括「公共數據採集」與「單位材料報送」兩部分。學位中心通過教育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有關教指委、學會等官方數據源獲取公共數據;通過參評單位申報獲取參評學科數據。
2、數據核實
評估數據真實性是評估結果可靠性的重要保證。數據核查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按數據採集標准,對單位填報數據進行篩查;
二是開發專門系統,對多單位、多學科重復填寫的數據進行核查;
三是利用學位中心構建的公共信息庫,開發專門系統對填報數據進行核對;
四是對發表學術論文等數據進行抽查。此項工作是學科評估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核查反饋材料多達近萬頁。
3、信息公示
在確保國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對單位填報的部分信息在參評單位范圍內進行網上信息公示,接受各方異議,並對異議情況再按評估標准進行確認。
4、專家問卷調查
學科評估借鑒國內外經驗,採用「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邀請專家對學科聲譽、學術道德、社會貢獻與學生畢業後質量等進行主觀評價。
主觀評價通過「問卷調查」方式進行,每個學科參與調查的一般為50-100人。本次評估除邀請本學科專家外,還特邀了部分來自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30多個部委及大型企業的近500名行業、企業界人士。
5、結果統計與發布
學科評估結果按照「精確計算、聚類統計」的原則產生。本輪評估首先按指標體系精確計算得到的原始得分,然後改變以往「四捨五入取整」產生並列排位的做法,採用「聚類統計」演算法,將原始得分相近的聚為一類。
使得分類更科學、同一類並列的單位更多,從而淡化名次,引導單位更加關注學科建設的優勢與不足。考慮到科研院所的特殊情況,高校和科研院所評估數據進行統一計算,公布時分別排列。
(4)教育部2012年學科評估結果擴展閱讀
一、評估目的
學位中心開展學科評估的目的:
1、是服務大局,貫徹落實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鼓勵專門機構和社會中介機構對高等學校學科、專業、課程等水平和質量進行評估」的精神,服務研究生教育「提高質量、優化結構、鼓勵特色、協同創新」的大局。
2、是服務高校,通過對學科建設成效和質量的評價,幫助高校了解學科現狀、優勢與不足,促進學科內涵建設,提高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質量。
3、是服務社會,提供客觀的學科水平信息,為學生選報學校、學科和社會人才流動提供參考。
二、參評條件與參評情況
學位中心堅持「自願申請參加,免收參評費用」的原則開展學科評估工作。各單位只要有一個及以上二級學科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即具有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資格),均可申請參加該一級學科的評估。
第三輪評估按「新學科目錄」進行,要求「拆分學科」(如原「歷史學」、「建築學」)相關學科必須同時申請參評,以客觀反映學科拆分後的真實情況。
第一輪評估於2002-2004年分3次進行(每次評估部分學科),共有229個單位的1366個學科申請參評。第二輪評估於2006-2008年分2次進行,共有331個單位的2369個學科申請參評。本輪評估在95個一級學科中進行(不含軍事學門類),共有391個單位的4235個學科申請參評,比第二輪增長79%。
三、評估指標體系
學科評估採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以客觀評價為主」的指標體系,包括「師資隊伍與資源」、「科學研究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科聲譽」四個一級指標,指標權重全部由參與學科聲譽調查的專家(本輪評估約5000名)確定。
根據教育部「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三十條」、「2011協同創新計劃」和「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等有關精神,第三輪評估廣泛徵求各方意見,指標設置突出「質量、成效、特色」,在各方普遍關注的「學生評價、論文評價、科研評價、特色評價」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倡導新的「學科評價質量文化」。
5. 教育部2012學科評估哪兒能看到,要整個文檔的 官方的打不開
給你個網址記得給好評偶,親,要文檔直接復制粘貼就行了
http://e.sina.com.cn/kaoyan/2012DisciplineRankcdgdc/
6. 2012年學科評估結果的目的
學位中心開展學科評估的目的,是按照黨的十八大提高創新人才培養水平和國家教育規劃綱要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精神,以及貫徹教育部提高高等教育質量30條、「2011計劃」協同創新的要求,通過評估,促進學科建設,提高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質量。
該中心是事業單位,並不具有行政管理權。但此次評估,仍受到高等學校和有關單位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響應。盡管是自願申請參加,仍有390多個單位的4200多個學科參加,學科參評率比上一次增長79%。除2所「211高校」外,其它「211高校」、「985高校」均參加了評估。全國高校中的國家重點學科,參評率為93%,博士一級授權學科的參評率為80%。許多省市也十分關注本次學科評估,表示會充分利用評估結果,促進本省市的學科建設。這反映出學校和地方近些年對學科建設和提高質量的重視,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相對其它評估,學科評估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抓住了學校發展的關鍵點。
縱觀這次評估,體現了「提高質量、優化結構、鼓勵特色、協同創新」的思路,按照「科學客觀、嚴謹規范、公開透明」的原則,突出「質量、成效、特色」導向,彰顯了強調了質量,淡化規模,樹立學科評價的正確導向;創新了學生質量評價模式,開創學生質量評價的新視角,改進人才評價方式,強調學生為本,注重「在學培養質量與職業發展質量相結合」的評價理念;創新了學術論文評價模式,營造學術論文評價的良好氛圍;改變了科研成果評價模式,強調學科的社會服務能力,並邀請大批行業和企業人士及所有參評單位本學科專家對學科的社會聲譽進行評價,形成了「崇尚創新、重視質量、社會參與」的科研評價新模式;分類設置了指標體系,突出學科特色,強化分類指導等五大特色。
7.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公布了嗎
據報道,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昨日公布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此次學版科評估於2016年4月啟動,權在95個一級學科範圍內開展(不含軍事學門類等16個學科),共有513個單位的7449個學科參評。
據學位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評估指標體系保持「師資隊伍與資源」、「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四個一級指標框架基本不變,共設置人文、社科、理工、農學、醫學、管理、藝術、建築、體育等9套指標體系框架。
8.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公布了嗎
據報道,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昨日公布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此次學科評估於2016年4月啟動,在95個一級學科範圍內開展(不含軍事學門類等16個學科),共有513個單位的7449個學科參評。
據學位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評估指標體系保持「師資隊伍與資源」、「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四個一級指標框架基本不變,共設置人文、社科、理工、農學、醫學、管理、藝術、建築、體育等9套指標體系框架。
9. 怎麼查其所屬學科在2012年學科評估排名
根據教育部2012年最新學科評估,依次排名是: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