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小學科學鐵

小學科學鐵

發布時間: 2020-11-22 02:57:57

1. 小學科學研究磁鐵教學整體思路是

在教學中採用探究、展示、交流、討論的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著主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的搜集、獲取知識資料,在課堂上相互交流、討論,答疑解惑,理解知識、鞏固知識。有助於培養和發展學生探究能力、交流能力和創新精神
一、設計依據
本課以「新課標」指導,以「基於概念建構的教學設計與實施」相關理論來設計本課的主要教學活動和教學流程,充分體現出「概念建構」課堂教學的本質和結構特點,力爭打造一種學生能自主建構科學概念的有效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
二、教材分析
1.新《課程標准》對此部分內容呈現的概念有:
(10.)核心概念:磁是能量的一種形式
核心概念下的具體概念:
10.1 某些物質具有磁性
10.2 磁的作用力可以對物體產生作用
10.3 磁體總同時存在著兩個磁極,相同的磁極相斥,不同的磁極相吸
2.教學內容分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課是蘇教版第五冊三單元《電和磁》的第4課,與本單元的最後一課《電磁鐵》緊密相連。所以本課學生概念的建構和發展,直接就關繫到學生建構「電磁鐵」的概念。所以教師在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中,要從單元整體來考慮本課的重要性,並為後面「電磁鐵」的教學打好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突出主要概念磁鐵的「磁性」的同時,還要幫助學生自主建構磁鐵的另外兩個性質,一是磁鐵有兩個磁極,磁鐵的兩極可以指示南北方向;二是同極相斥,異極相吸。忽略或略化本課中的附屬概念:各種形狀的磁鐵、磁化現象等。
(2)教材分析:
我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主要設計了這樣的幾個探究活動來承載和監控學生建構「磁鐵性質」的概念:
活動1:通過教師送給學生的禮盒(裝有一個磁針、一個紙袋裝一些鐵釘,四塊糖),讓學生用磁針去接近鐵釘這樣的活動,學生就會自主建構起本課的核心概念:磁鐵有磁性。同時學生還會發現磁鐵的磁性可以傳遞:隔著紙、空氣也有磁性。
活動2:在前一個探究活動的基礎上,學生對磁鐵越發感興趣,教師「趁熱打鐵」,因勢利導,指導學生用「磁針」的不同部位去接近鐵釘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學生會通過自己的實踐,看到「磁針」的兩端吸鐵釘多,中間不吸,學生就會在吸多吸少的現象中建立起「磁性強弱」的概念,學生對「磁極」概念的建構水到渠成。此時,學生探究的慾望會更加強烈,教師的主導作用(追問)就顯示出價值所在,為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把磁針懸在桌面上,你能想出哪些辦法來?學生就會各抒己見(水浮法、懸掛法等),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然後教師講解「鋼針旋定法(用鋼針做底座,把磁針懸起來)」,再讓學生把磁針放到鋼針尖端,學生很快就會發現磁針的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學生很快就完成了對「磁鐵能指示南北方向」這一概念的建構。
活動3:學生再用一塊標有「S和N」的條形磁鐵,控制磁針的「旋轉」和「不旋轉」的游戲,學生會發現同一顏色的兩極相互接近,磁針會不停地旋轉;不同顏色的兩極相互接近磁針不會旋轉,進而學生就會建構「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科學概念。
活動4:通過教師送給學生的第二個禮物:動畫片「貓和老鼠」的故事(有關於磁鐵性質的概念應用:隔著物體能吸鐵;同極相斥),學生在虛擬的動畫情境中,既讓學生感受到故事的有趣,又能監控到學生所學概念能否學以致用。
三、學生和學情分析
(1)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需求
對於生活中常見常用的磁鐵,學生並不陌生。在本課中學生繼續探究磁鐵的性質,學生對磁鐵還是有一種親切感,盡管學生對其認識不夠全面,但是學生有著強烈的探究興趣和慾望,需要在課堂學習中,再次對磁鐵性質有一個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2)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
磁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應用也比較廣泛。學生對磁鐵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但對磁鐵的一些性質還是較模糊。所以,教師就要在這樣的一個「研究磁鐵」性質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的模糊認識不在模糊和迷惑,充分利用先前科學課學到的探究技能和方法,提升學生探究磁鐵性質的能力,形成和建構更為科學地「磁鐵性質」的概念。
(3)學生在建構概念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
學生對磁鐵的名稱稱謂不規范,常常叫做「吸鐵石」、「 磁鐵石」;磁鐵的兩極會誤認為正負極;「相同的磁極相斥,不同的磁極相吸」的科學概念學生不知道。
四、教學准備
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菱形磁鐵、鐵釘、指南針等。
五、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 能夠在游戲活動中探究出磁鐵的一些性質;
● 能想辦法測出磁鐵磁性的強弱;
● 能夠對磁鐵性質在生活中的用途作出合理的解釋。
科學知識:
● 知道磁鐵的一些基本性質;
● 知道磁鐵磁性強弱的一些測量方法;
● 知道指南針的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對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磁現象有濃厚的興趣;
● 意識到磁現象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
● 樂於探究、善於發現。
六、教學重點
磁鐵的三個基本性質
七、教學難點
通過探究活動(游戲),發現磁鐵的性質
八、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猜物)
1、 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第一次與大家見面,你們想了解老師最想了解什麼?
2、 教師出示(課件):革鎮堡中心小學全貌圖片(教師講解:同學們看大屏幕,這副圖片就是我工作的學校,革鎮堡中心小學,我的名字叫崔昆。大家記住了嗎?現在能否讓我和在座的老師聽到你們歡迎的掌聲?)
3、 點撥:今天這節課老師特地給大家准備了一些禮物,你們想要嗎?我們先來看第一件禮物。
4、 教師出示:每個小組一個禮盒,你們猜猜看,這裡面可能裝的是什麼?
5、 教師點撥:怎麼才能知道禮盒裡面裝的是什麼?(打開)
二 探究新知
活動1:探究磁鐵有磁性。
⑴ 學生觀察:禮盒裡有磁針,一個紙袋(裝一些鐵釘)、幾塊糖。
⑵ 提問:剛才大家看到禮盒裡都有什麼?現在我們就用這三樣物品做兩個小活動好嗎?
⑶ 教師指導:如果你用磁針去接近這些鐵釘,注意接近和接觸有什麼區別,看看你會有什麼發現?並思考這一現象說明了什麼?
⑷ 學生分組活動
⑸ 學生匯報:磁針可以吸鐵。
⑹ 教師點撥:吸鐵石在科學上稱作磁鐵,這一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磁鐵,板書課題:磁鐵能吸鐵,說明它有磁性
⑺ 教師提問:你能利用磁鐵讓一個鐵釘在紙袋上自由活動嗎?
⑻ 學生操作
⑼ 教師提問:你們還發現磁鐵有什麼特點?(板書:隔著物體吸鐵)
(設計意圖:在本課中如何引入概念,直接關繫到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接受。學生學習概念一般從感知具體事物,獲得感性認知開始。因此,我創設一個「猜物」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積極主動學習新知的慾望,這是學生建構科學概念的前提和開始。在這一環節我利用了禮盒裡面不同的物體,讓學生猜一猜,調動了學生探究的興趣,當學生看到小磁針後,有的學生不認識,有的學生可能認識它,教師借機就會了解到學生的前概念,並為下一步探究活動做好了准備。然後引導學生用磁針去接近鐵釘,再用磁針控制鐵釘,學生在兩個自主操作的活動中,學生就會發現「磁性」的有趣現象,學生自然會建構起本課的核心概念:磁鐵有磁性。 )
活動2:探究磁鐵有兩個磁極,能指示南北方向,磁鐵的形狀
⑴ 談話:如果我們現在用這塊磁鐵的兩端和中間部分分別去接近鐵釘,還會有什麼發現呢?又說明了什麼?
⑵ 分組活動
⑶ 教師提問:你們看到了什麼現象?
⑷ 教師講解:板書:磁極,磁極磁性最強。如果現在讓你把這塊磁鐵懸在桌面上,你們會想到哪些辦法?
⑸ 學生匯報:水浮法和懸掛法等
⑹ 教師講解:鋼針旋定法(用鋼針做底座,把磁針懸起來)」,再讓學生把磁針放到鋼針尖端,觀察會有什麼現象發生?
⑺ 學生匯報:磁鐵的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板書:S和N)
⑻ 教師提問:磁鐵為什麼會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嗎?(學生思考)
⑼ 教師課件出示:向學生介紹地球磁體的作用。
⑽ 教師談話:在生活中人們往往根據需要,把磁鐵製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教師出示: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菱形磁鐵(指南針),學生辨認。
活動3:探究磁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⑴ 談話:現在我們看到桌面上的這塊磁鐵很不穩定,你能利用老師給你提供的條形磁鐵,在不接觸磁針的情況下,讓它轉動和不轉動嗎?
⑵ 學生分組活動
⑶ 教師提問:在這個活動中,你還有什麼發現?
⑷ 教師點撥:同極相斥,異極相吸(板書)
⑸ 小結:磁鐵的性質
(設計意圖:學生對科學概念的建構過程是和我們有別的。他們不靠教師語言抽象地描繪,而必須通過學生的親歷親為的操作,才能理解科學概念中的內涵。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是形成科學概念的中心環節,概念的獲得是學生經過分析、比較、抽象的結果。只有在概念引入之後,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深化學生思維,學生才能理解和內化形成科學概念。這兩個活動的設計,教師把握住了學生的「心向」,用磁針的不同部位去接近鐵釘;觀察磁針能指示南北方向;控制磁針的「旋轉」和「不旋轉」的游戲,學生就能順其自然地完成對「磁極」、「磁鐵能指示南北方向」、 「同極相斥,異極相吸」這些具體科學概念的建構。這兩個分組活動又恰恰幫助學生加深和內化了「磁鐵性質」科學概念的理解。)
活動4:探究磁鐵性質的應用
⑴出示(課件):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放鬆一下好嗎?請看大屏幕,老師給大家帶來的第二個禮物:《貓和老鼠的故事》思考:動畫片中,在哪些地方應用了我們這課學過的科學知識?
⑵學生匯報
師生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大家有哪些收獲?
⑷小練習:有關磁鐵性質方面(課件)
(設計意圖:運用已形成的科學概念解決問題,是學習科學概念的目的之一,也是檢驗學生對科學概念掌握的情況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更是加深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重要環節。只有通過運用,才能暴露學生對科學概念理解上的缺陷,以便進一步地幫助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這個活動設計,學生既鞏固了「磁鐵性質」的概念,又能幫助教師反思在學生建構科學概念的過程中成功與不足。)
三 整理學習材料
⑴提問:怎樣把鐵釘裝到禮盒裡最快,最方便?
⑵學生匯報:用磁鐵吸
⑶學生活動
四作業:在生活和生產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鐵?
五板書設計:
研究磁鐵 磁性 隔著……吸鐵
磁極 指示南北 南極「S 」 北極「N」
同極相斥 異極相吸

2. 小學六年級上冊科學:怎樣製作一個電磁鐵

製作一個電磁鐵的方法:
一、製作材料:一根鐵棒、專一些塗上絕緣漆的銅屬線(可以把小電機上的銅線拆下來,不要劃破絕緣漆)、兩節電池
二、製作步驟:
1、把銅線的兩端的絕緣漆刮掉
2、從鐵棒的一端開始,向另一端密密地繞上銅線(單股銅線),繞到鐵棒的另一端。繞上線以後的樣子像彈簧一樣。
3、在銅線的兩端接上兩節電池,接通直流電。

3. 小學科學的專業知識

一、科學知識:

1.電磁鐵只有通電時才具有磁性。

2.電磁鐵有南北極。電磁鐵的磁極與電流方向和線圈繞向有關,當電磁鐵的電流方向改變時,它的磁極也會改變;當電磁鐵的線圈繞向改變時,它的磁極也會改變。

3.電磁鐵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變的,磁力的大小與串聯電池的數量、線圈的圈數、鐵芯的大小、導線的粗細等有關。線圈圈數多,磁力大,電池數量多,磁力大;反之,則磁力小。

4.小電動機包括外殼、轉子、後蓋三部分。外殼內有一對永久磁鐵,轉子上有鐵芯、線圈、換向器,後蓋上有電刷。

5.換向器的作用是接通電流並轉換電流的方向。小電動機在轉動的過程中,電刷依次接觸換向器的三個金屬環,通過轉子線圈的電流方向就會自動改變。

6.電動機的工作原理:電動機是用電產生動力的機器。雖然大小懸殊、用途各異,但電動機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電產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轉動。

7.能量有電能、熱能、光能、聲能等不同的形式。和運動有關的物體也有能量,叫機械能。能量還儲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學物質中,收化學能。

8.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沒有能量,自然界就不會有運動和變化,也不會有生命了。

9.所有的用電器都是一個電能的轉化器,能夠把輸入的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10.課本第62頁的漫畫,能量是這樣轉化的:太陽能——植物果實儲存的化學能——人體儲存的化學能——自行車的機械能——發電機的電能——電爐的熱能——水蒸氣的熱能。

11.各種各樣的電池:干電池(普通電池和鈕扣電池)——化學能轉化成電能;太陽能電池——太陽能轉化成電能,不能儲存電能,只能即時使用;蓄電池——放電時把化學能變成電能,充電時把電能轉化成化學能。用化學能的形式把電能儲存起來。

12.煤是由古代植物變成的。古代植物死後,經過沉積作用,被泥沙覆蓋,與空氣隔絕,又經過地殼的變動,被埋到很深的地下,長期受到高溫高壓的作用,慢慢變成了煤。

13.石油、天然氣是幾億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經過復雜變化形成的。

14.煤、石油、天然氣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點就會少一點。

15.新能源:地熱能、風能、潮汐能、核能、直接利用的太陽能。

二、科學探究:

1.下面是601班的同學做電磁鐵的兩次實驗,通過下列數據,你發現了什麼?

第一次實 驗
線圈匝數
10
20
30
第二次實 驗
電池數
1
2
3

電池數
1
1
1
線圈匝數
10
10
10

吸的鐵釘數數
8
9
11
吸的鐵釘數
8
14
18

2.實驗證明:電磁鐵有沒有南北極。

用指南針檢測:在通電情況下,鐵釘的一端與小磁針的南極相吸,而與小磁針的北極相斥,根據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道理,我們可以判斷這端是電磁鐵的北極;同樣,鐵釘的另一端與小磁針的北極相吸,而與小磁針的南極相斥,這說明這端是電磁鐵的南極。這樣做,我們就測出了鐵釘電磁鐵的釘尖、釘頭各是什麼極了。

3.實驗證明:電磁鐵的南北極可以改變嗎?

問題:

假設:

實驗過程:

實驗結論:

4.實驗證明:電磁鐵與哪些因素有關?

問題:

假設:

實驗過程:

實驗結論:

4. 小學科學,什麼是電磁鐵

電磁鐵是通電產生電磁的一種裝置。在鐵芯的外部纏繞與其功率相匹配的導電繞組,這種通有電流的線圈像磁鐵一樣具有磁性,它也叫做電磁鐵(electromagnet)。我們通常把它製成條形或蹄形狀,以使鐵芯更加容易磁化。另外,為了使電磁鐵斷電立即消磁,我們往往採用消磁較快的的軟鐵或硅鋼材料來製做。這樣的電磁鐵在通電時有磁性,斷電後磁就隨之消失。電磁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由於它的發明也使發電機的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 教科版小學六年級科學「如何有效防止鐵生銹」

常用的防止鐵生銹的方法有:

(1)組成合金,以改變鐵內部的組織結構.例如把鉻、鎳等金屬加入普通鋼里製成不銹鋼,就大大地增加了鋼鐵製品的抗生銹能力.

(2)在鐵製品表面覆蓋保護層是防止鐵製品生銹普遍而重要的方法.根據保護層的成分不同,可分為如下幾種:

a.在鐵製品表面塗礦物性油、油漆或燒制搪瓷、噴塑等.例如:車廂、水桶等常塗油漆;機器常塗礦物性油等.

b.在鋼鐵表面用電鍍、熱鍍等方法鍍上一層不易生銹的金屬,如鋅、錫、鉻、鎳等.這些金屬表面都能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物薄膜,從而防止鐵製品和水、空氣等物質接觸而生銹.

c.用化學方法使鐵製品表面生成一層緻密而穩定的氧化膜以防止鐵製品生銹.

(3)保持鐵製品表面的潔凈和乾燥也是防止鐵製品生銹的一種很好方法.

6. 綉鐵絲可回收嗎 小學科學

綉鐵絲可回收。綉鐵絲經過高溫熔化、冷卻後,可以再變成鐵絲。這樣可以節約能源以及自然資源。

7. 鐵塊在水裡,怎麼讓鐵塊浮起來,你採用的方法是什麼這是小學科學的題目,求正確答案。。。

把鐵塊做成一個中空的形狀。

8. 小學三年級科學作業,鐵的特性是什麼

你好!
1、鐵的密度為7.9克/立方厘米。
2、鐵活潑,為強還原劑,化合價有0、+2、+3、+6,最常見的價態是+2和+3。在室溫下,鐵可緩慢地從水中置換出氫,在500℃以上反應速度增大:
3、鐵在乾燥空氣中很難跟氧氣反應,但在潮濕空氣中很容易發生電化學腐蝕,若在酸性氣體或鹵素蒸氣氛圍中腐蝕更快。鐵可以從溶液中還原金、鉑、銀、汞、銅或錫等離子。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9. 小學科學電磁鐵研究報告

電磁鐵研究報告器材:大鐵釘一個、導線一米、電池一節、回形針若干。步驟:1、將細版導線繞在大鐵釘上。(權50圈左右) 2、導線兩端(露出鐵絲)分別接在電池的正負極上。(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按住) 3、右手用大鐵釘一頭吸桌上的回形針。(時間不要太長,避免磁化)現象:通電後,回形針被吸起。結論:通電後,電磁鐵能吸鐵。(磁極、磁力可以改變)

10. 鐵在什麼條件下容易生銹小學科學實驗報告

鐵生銹實驗報告
問題:鐵在什麼情況下容易生銹?
猜測:鐵在有水和空氣的情況下容易生銹。
器材:兩個燒杯、兩根鐵釘、水。
步驟:1、把一根鐵釘全部放入燒杯水中;2、另一根露出一半;3、5天後觀察。
結論:鐵在有水和空氣的情況下容易生銹。

熱點內容
五年級上冊語文測評卷 發布:2025-07-15 10:34:46 瀏覽:419
全國高考數學卷 發布:2025-07-15 10:32:48 瀏覽:750
地暖多少錢一平米 發布:2025-07-15 08:42:54 瀏覽:57
師德師風問題整改方案 發布:2025-07-15 08:00:29 瀏覽:663
電棒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07:59:03 瀏覽:628
東北有哪些 發布:2025-07-15 07:37:39 瀏覽:286
第3的英語 發布:2025-07-15 07:10:21 瀏覽:592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15 05:31:34 瀏覽:668
共生物流平台 發布:2025-07-15 05:10:48 瀏覽:869
流瑜伽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5 04:56:12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