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西方美術欣賞考試答案

西方美術欣賞考試答案

發布時間: 2020-11-22 03:10:43

❶ 欣賞西方繪畫作品,需具備哪些方面的基礎知識

繪畫藝術欣賞方法 繪畫的視覺空間特徵決定了繪畫欣賞的方式是看,因而提高繪畫欣賞力的唯一方法也是看。
繪畫語言中的形、光、色、結構等要素都是具有審美感染力的表象符號,不同藝術家運用它們的方式不同,就產生出具有個性的藝術作品。因此,對

❷ 超星爾雅西方美術欣賞 卡納克神廟位於下面哪一個地方

西方美術是怎樣的(一)
1
下面哪一個不是造成中西繪畫差別的原因?()
A、戰爭
B、筆
C、文化
D、墨
正確答案: A
2
下面哪一個是宣紙的特點?()
A、結構緊湊
B、不滲水
C、結構松
D、密度低
正確答案: C
3
下面關於西方繪畫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注重明暗關系
B、走的是寫實主義的道路
C、注重描物
D、重在抒情
正確答案: D
4
下面哪一種硯台是中國最好的硯台?()
A、澄泥硯
B、端硯
C、歙硯
D、洮硯
正確答案: B
5
西方人強調天人統一,繪畫要求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正確答案:×
6
中國繪畫注重山水、花鳥,西方繪畫注重人物。()
正確答案:√

❸ 西方美術欣賞和外國美術欣賞的區別

字面上意思啊!一個是西方,一個是外國啊

❹ 西方美術作品賞析

"只有在吉維爾尼見到克勞德·莫奈,你才能了解他,了解他的個性,他的生活情趣,他的內心世界", 他的朋友和傳記作家古斯塔夫·熱弗魯瓦這樣寫道。1883年莫奈全家搬到吉維爾尼,這是一個位於巴黎和魯昂之間的村莊。之後,莫奈便著手建設一個花園。對於這個花園,他自己評價道:"這是我最美的作品。"這里是他最後的棲身地,他在此共生活了四十三年,接待過他的朋友西斯萊、畢加索、奧古斯特·羅丹、克萊蒙梭、保羅·西涅克、皮埃爾·博納爾和卡耶博特。他們都是乘船來拜訪莫奈。莫奈的最大樂趣就是夢寐以求的"水上花園",既為了"賞心悅目",也為了"給繪畫提供素材"。工程進行起來很困難,因為必須得到當局同意,將流經他房子旁邊的諾曼底的艾泊特河的一條支流改道數百米。這個1893年建成的、成不規則橢圓形的"水和倒影的花園"和日本版畫中的花園很相似。這些日本版畫掛滿了他餐廳的牆壁。畫題的日文意思翻譯過來似乎應該是:"飄浮世界的映象"。

一座漆成綠色的日本式的拱形木橋跨越池塘;水菖蒲、百子蓮、杜鵑花科的觀賞植物和綉球花環繞並保護著池塘。 水面上漂浮著粉紅色的睡蓮。柳樹和紫藤直瀉水面,使水的色調變得更深、更藍。直到1895年,莫奈才畫了第一張池塘和日本橋的畫。從1898年起,他又畫了些同一題材不同版本的方形的畫,其中十來幅曾在杜朗-盧埃爾畫廊舉辦的他的新作展中展出。

1901年,莫奈在他的池塘的延伸處又購置了一塊地,池塘面積因此擴大了三倍。周圍更精緻、更具裝飾性地種了竹子和日本櫻桃樹……他還安裝了一個水泥槽,以便保護異國情調的睡蓮不受水溫過熱的傷害。1903年至1909年,以睡蓮池塘為題材的畫重新出現。但是,如果人們在最初的畫中還能分辨前景、延伸和周圍景緻的話,那麼,在1904年後,漂浮在水面上的華麗的睡蓮則開始占據整個畫面。

1907年夏莫奈都在畫中對光線的處理做各種嘗試。 所有的豎畫都被"一條條長長的光束從上到下垂直穿過",經過畫面的兩處陰暗部分,灑滿畫的下端。《睡蓮,晚間效果》一畫,在鮮黃、桔黃和硃砂色彩的烘托下,像是一團燃燒著的火。旋風般強勁的筆觸增加了火焰在睡蓮雲間扭曲上升的感覺,呈現出一片視覺的夢幻世界。這里,沒有睡蓮,只有一個個暗暗的大圓盤,其中,時有明亮的筆觸將它們凸顯出來。再也沒有空間的標志,只有被畫筆捕捉到的光和色彩。

1909年,莫奈在杜朗-盧埃爾畫廊展出他在1903-1908年間畫的48幅畫,他自己為它們取名為:《睡蓮,水景系列》 。1907年所創作的豎畫中的14幅也在其中。畫展大獲成功。展出的作品只標明日期而沒有標題。記者和文藝評論家們立即感受到這個動感和奇特世界產生的視覺效果:"所有這些光彩奪目的畫流露出完美的和諧,既充滿活力,又溫柔寧靜。我們簡直看呆了。但我不無憂傷地想到這些實為一體、相互補充的動人作品即將分散各地,它們只是短時間地聚在一起給人們一個整體的概念,讓人們感受到它們抒發的全部詩情畫意。從此,人們再也不會在任何地方像我們現在這樣看見它們聚集在一起。它們將分散到世界各地,它們仍然精美,但每一幅畫只能展現出部分神秘……當然,我們更願意看到它們全部被收藏在博物館的某個展室,使人們可以去欣賞它們,去享受它們既壯美又寧靜的、無與倫比的畫面。"

❺ 求一篇西方美術欣賞論文

大學開設選修課,旨在拓展大學生的素質和綜合能力,雖然體制上存在很多缺陷,但出發點還是很好的,這些姑且不談。選修《西方美術鑒賞》這門課,已經不是我第一次接觸藝術了,但卻是印象、收獲最大一堂課。
首先,來了解一下藝術:在藝術分類中,美術又稱造型藝術、視覺藝術、空間藝術。它是指藝術家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顏色、紙張、畫布、泥土、石頭、木料、金屬等,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的視覺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思想觀念和感情的一種藝術活動。它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築等類型。
在《西方美術鑒賞》老師給我們講解了許多畫派的畫家以及許多不同風格的作品。我不能夠真正懂得畫家的畫卻欣賞他們的生活,他們的作品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似懂非懂,有所感悟卻又無法言語。
就課上老師講解的內容,談談梵高和畢加索,他們的人生可以說是截然不同,但他們都是值得後人敬仰的畫家,他們畫我看不透但卻可以隱約的感覺到藝術家那可不平靜的心。梵高生性善良,熱愛藝術,但在生活中屢受挫折,艱辛倍嘗。他獻身藝術,大膽創新,在廣泛學習前輩畫家的基礎上,吸收印象派畫家在色彩上的經驗,並受到東方藝術,特別是日本版畫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創作出許多洋溢著生活激情,富於人道主義精神的作品,然而卻得不到世人的認可,最後鬱郁而終。然而畢加索的一生卻是輝煌之至,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畫被盧浮宮收藏的畫家,他性情奔放,對於生活非常的樂觀,一生中畫法與風格幾經變化,似乎是一
位一生都沒能找到他的特殊藝術風格的畫家。
美術鑒賞課走進大學校園是為了更好的培養大學生,提高大學生的素質,最根本的問題是要提升大學生的精神境界。美術鑒賞的最終意義,就在於使大學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凈化,品格得到完善,從而使身心得到和諧發展,精神境界得到升華,自身得到美化。
美術鑒賞有益於大學生靈魂的雕鑄和人格的完善。藝術教育注重開發和挖掘人自身的潛能,並致力於培養人的自尊、自信、自愛、自立、自強意識,不斷提升人們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質量,從而不斷提升人的生存和發展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完善。
美術鑒賞有益於陶冶大學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大學生的精神境界。通過美術鑒賞對美和藝術增進理解,無疑對提高文化素質和思想境界,都會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美術鑒賞可以幫助大學生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領域。在這種鑒賞活動中,是美術作品為我們提供了種種與他人產生共鳴的經歷與感受,能夠以一種藝術的眼光和態度看待周圍的一切事物,並獲得一種全新的洞察力。
在這堂課上印象最深的是:欣賞一幅畫不能看它像不像,要用心去感受畫家所要表現的心情、場景、意義,去感受當時畫家那顆不平靜的心。其實我們的生活中從來都不缺少藝術,要看你用什麼樣的眼光去欣賞、去感悟。

❻ 西方美術欣賞下面哪一項不是洛克可可風格的特點

洛可可(Rococo)一詞由法語Rocaille(貝殼工藝)和義大利語Barocco(巴洛克)合並而來,Rocaille是一種混合貝殼與石塊的室內裝飾物,而Barocco(巴洛克)則是一種更早期的宏大而華麗的藝術風格,有人將洛可可風格看作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即巴洛克的瓦解和頹廢階段。洛可可建築
洛可可風格最早出現在裝飾藝術和室內設計中,路易十五登基後給宮廷藝術帶來了一些變化。前任國王路易十四在位的後期,巴洛克設計風格逐漸被有著更多曲線和自然形象的較輕的元素取代,而洛可可藝術,即是大約自路易十四1715年逝世時開始的。
在攝政時期,宮廷生活不再局限於凡爾賽宮,藝術風格亦隨之而轉變,由皇宮逐漸滲入整個法國上層社會,洛可可纖細和輕快的設計風格被視為是伴隨著路易十五的統治過渡而來。
可以認為,這個時期的一個標志是18世紀初歐洲瓷器使用的普及。之前人們一直是用笨重的銀制餐具飲食,用大塊的石頭創作巨大的雕塑,而此後則是用易碎的瓷器來做餐具,也製作小巧玲瓏的瓷塑像,從而反映了時期宮廷貴族的生活趣味。
相較於前期的巴洛克與後期的新古典主義,洛可可反映出當時社會享樂、奢華以及愛欲交織的風氣,此外,此派畫家受到當時外來文化的啟發,在創作中添加不少富有異國風情的元素。

❼ 美術欣賞的類型有哪幾種請自述一幅中國美術作品,一幅西方美術作品進行比較

東西方藝術文化的差別,不但存在與音樂文化之中,也存在與美術文化之
中。同時,在各自的音樂文化和美術文化之間,可以發現藝術思維的共同點。關於東
西方美術構思和藝術手法的差異,美術界向有中國畫是「散點視」而西洋畫是「焦點
視」、中國畫「寫意」而西洋畫「寫實」的說法。「焦點透視原理」是客體「鏡象」
的產物,重在立體,可以說是西洋幾何學在美術領域的應用,與西方的理性主義的精
微觀察相一致。「散點意合原理」是主體「心象」的產物,重在印象,可以說是中國
神韻說在美術領域的再現,與中國悟性主義的意會感受相一致。美術與音樂的焦點和
散點有相通之處。西洋畫的寫實技法,與屈折語類型的結構精密與語法的邏輯分析一
致,又與其派生的理性科學思維模式同構;中國書畫的務虛手法,與詞根語類型的結
構簡約與語義的虛靈感受一致,又與其派生的悟性技藝思維模式一致。西方以油畫與
雕塑的維妙維肖將「鏡象藝術」推到極至;中國以水墨畫與草書的了了幾筆將「心象
藝術」發展到頂。西方的繪畫從19世紀的印象主義,經後印象主義發展成20世紀層出
不窮的野獸派、超現實主義等。這些「非理性主義」藝術,高揚否定傳統的大旗,不
再追求客體的逼真,而是採取形體變形、光色變化、時空疊置等手法表現個人感受的
印象流,才實現了從「鏡象」到「心象」藝術的轉變。通過以上東西方音樂與美術藝
術文化的對比分析,似乎可以總結:中國人傳統藝術思維的特徵為單式連鎖性思維和
心象藝術風格,西方傳統藝術思維的特徵為復式綜合性思維和鏡象藝術風格。

❽ 西方美術欣賞好拿學分嗎

你是哪個學校?每個學校的情況不太一樣,不過如果是選修課的話,就會很好過,通常這種聽起來高大上的課程反而好過,一篇論文的事兒

熱點內容
五年級上冊語文測評卷 發布:2025-07-15 10:34:46 瀏覽:419
全國高考數學卷 發布:2025-07-15 10:32:48 瀏覽:750
地暖多少錢一平米 發布:2025-07-15 08:42:54 瀏覽:57
師德師風問題整改方案 發布:2025-07-15 08:00:29 瀏覽:663
電棒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07:59:03 瀏覽:628
東北有哪些 發布:2025-07-15 07:37:39 瀏覽:286
第3的英語 發布:2025-07-15 07:10:21 瀏覽:592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15 05:31:34 瀏覽:668
共生物流平台 發布:2025-07-15 05:10:48 瀏覽:869
流瑜伽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5 04:56:12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