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壽縣美術家

壽縣美術家

發布時間: 2020-11-22 04:28:37

❶ 孫玉國的藝術簡介

孫玉國(以國,義國),號:二龍,國賓禮特供書畫藝術家(全國每兩年評一次,每次僅評五位,包括范曾)。國家一級書畫師,中國書法協會理事,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不僅在全國老齡委主辦的「迎接十八大」大型書畫展中榮獲金獎,並且被授予中國書畫名人光榮稱號,還被聯合國光榮授予「世界書法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1952年出生於安徽壽縣,系大清光緒皇帝國師、狀元、五部尚書孫家鼐(耐)世孫。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美術系。
天下第一龍書畫院,中國龍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兼中國名人書畫院副院長和世界華人藝術家協會理事等社會職務.
其自幼熱愛書畫,在恩師楊仁凱先生的長期指導下,以習大字(龍虎鶴壽)篆隸為主,其篆隸柔中有剛、章法秀美、美不勝收。行楷巨龍,氣勢雄健。
在2000年(龍年)的時候,當楊仁凱先生(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國家鑒定委員會五人(楊仁凱、啟功、徐幫達、謝枝柳、史樹青)之一、著名書法家、舉世聞名的《清明上河圖》就是他發現後,上繳國家的)看到孫玉國先生所書寫的五尺「巨龍」後,驚奇地說:「我鑒定了一輩子書畫,看到過無數人寫的「龍。還是第一次看到「龍」字如此奇特的寫作章法!」,當場揮筆,在「巨龍」上題下「天下第一龍」,並簽字蓋章。從此,「天下第一龍」揚名於中華書畫界!
孫玉國先生在龍的文化研究上提出了新概念,新思維,選寫了理論性文章---《龍》,極大地豐富了中國龍的理論研究和思想內涵,尤其在書寫龍的章法上,在傳統的基礎上力求創新,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中國龍的獨特魅力!
數年來,孫玉國先生在全國各大參展大賽中屢次獲獎,其作品被國內外多家著名機構和多位名人收藏.著名機構有:毛主席紀念堂、黃帝陵紀念館(收藏六尺「巨龍」)及西安碑林等等.被海內外多家媒體所報道。
名人收藏的有:世界藝術大師侯寶林六尺大《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但願人長久》、解曉東、祖海和原空軍司令員劉玉堤上將均收藏《天下第一龍》、毛主席的孫子毛新宇少將收藏《北國風光》和《天下第一龍》、航空部胡公錦教授點名收藏《百福圖》和四尺《天下第一龍》。
孫玉國先生必將通過他獨一無二的《天下第一龍》,使龍的精神揚天下,繁榮富強興中華!

❷ 壽春鎮的壽春名人

孫大光,初名世蔚,號四味,曾用名遜、葉兆南。生於民國6年(1917),壽縣堰口鎮人。16歲參加革命,戎馬倥傯轉戰南北。建國後,曾任國家交通部部長、地質礦產部部長、中共第十四中央委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孫大光博通文史,酷愛文物收藏,尤其名人名畫。建國後,全家節衣縮食,精心購藏了一批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成為國內當代知名的文物收藏家。
他在古稀之年,偕夫人經剛回鄉省親,看到家鄉仍很貧窮落後,心情十分沉重。他懷著對故鄉人民的一片赤誠之心,將其收藏的一部分古代藝術珍品(書畫200多件,文物40餘件,其中一部分為國家一級文物)捐獻給安徽省博物館,所得41.2萬元獎金全部獻給家鄉舉辦教育,為堰口小學、壽縣一中分別建起了教學樓和圖書樓。1997年,他又將第二批捐贈所得的100萬元獎金分別支持堰口鎮和正陽鎮興辦教育事業。他的義舉在國內產生極大影響,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贊譽。 孫多慈(1921-1975年)女,壽縣人,著名畫家。民國20年(1931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央大學藝術系,隨徐悲鴻學畫,同時選修宗白華的美學課、胡小石的古詩選和徐仲年的法語課,學業成績出眾。民國22年學成,先後任教於浙江省藝術專科學校和省立臨時聯合中學。民國25年與浙江省教育廳長許紹棣結婚。民國37年任台灣藝術學院教授,後任院長。1975年因患癌症逝於美國洛杉磯。
民國35年,中華書局出版她的第一本作品《孫多慈素描集》。次年11月,在安慶舉辦孫多慈畫展。民國36年在上海又舉辦個人畫展。1951年後,先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國美術學院進修。歷史學家李則綱評價孫多慈作品說:「孫君的作品,表態的抒寫,具肅穆壯麗之長;動態的描繪,擅深純溫雅之美。於而已敷之外,尤其有一種耐人情志的天才。」 春秋蔡國、戰國楚國、西漢淮南國均建都於此。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地下博物館」形容其文物薈萃。
中國豆腐文化發祥地。

❸ 蘇果超市(六安)有限公司壽縣分公司怎麼

簡介:蘇果超市(六安)有限公司壽縣分公司成立於2011年12月2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預包裝食品兼散裝食品、乳製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零售(憑有效的《食品流通許可證》經營),保健食品零售(憑有效的保健食品經營條件審查意見書經營),音像製品、圖書零售(憑有效的《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經營),本經營場所內零售卷煙(雪茄煙)(憑有效的《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經營),銷售服裝、鞋帽、針紡織品、日用百貨、傢具、勞動保護用品、日用雜品、潤滑油、五金、交電、化工產品(除危險化學品)、計算機及輔助設備、建築材料、花卉、盆栽、工藝美術品、黃金製品、汽車零配件、摩托車零配件、文具用品、電子產品及通訊設備及相關產品(衛星地面接收設施除外)、計生用品(葯品除外)等。
法定代表人:丁金霞
成立時間:2011-12-23
工商注冊號:341521000029140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
公司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壽春鎮現代漢城A區1#商業樓101-103、201-203、301-303鋪

❹ 壽縣瓦埠書法家呂軍書法價格

你收藏不要因為某個書畫家或者別的藝術家出名了就去收購,更不要去收購已經炒得很高的書畫等藝術品(就像炒得很高的莊家股、綠雞蛋、野生甲魚······價格越高,假的越多),價格越高贗品、仿品也越多!!!也不要因為某個藝術家還不出名,就不收藏他的藝術品,甚至藝術價值高的也不收藏。只要是真正有價值,有特色的書畫等藝術品都值得收藏。因為許多藝術家起初不出名,他的書畫等卻已經很好,很有特色了,只是人們還沒有認識到,但金子總有一天會發光。比方八大山人······江西的黃秋園、陶博吾······等都是逝世後書畫才被重視和發掘出來,而且他們當時什麼都不是,什麼身份也沒有;後來人們趨之如騖,欲購而不可得。所以說只要是好的、有特色的藝術品,在作者尚未出名,且作品價格非常低廉時購買,成本低,升值潛力大,收藏它們能保證一本萬利,收藏者何樂而不為呢???假若只是收購貴的,即使身家億萬又能收購多少呢? 即使收購得起,能確保升值嗎?更甚者,像股票一樣,到了低谷時期,還可能貶值!!!如果說價格,倘若只是一張紙一個的大字幾十元平尺是可以的,若是四個大字一百元平尺也是可以的,可如果是小字就不止了,抄經書或者是詩詞,字數在幾百幾千,就是千元平尺,甚至幾千元平尺都是要的。還要看紙張,用墨,以及寫得怎樣等等。另外,藝術品價格高低都得市場說了算,有的買高檔的,有的買低檔的。另外相同與不相同的字畫在不同的人眼裡價格都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誰的書畫都有好差,都有值錢與不值錢的,有貴的和相對便宜一點的,所以不能籠統用平方尺來論,只能說某一張是多少錢一平方尺。潤格也沒有什麼准頭,只是一種參考,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判斷和對他的書畫的了解,以及當時的市場的炒作情況而定。一幅字畫,在不同地點、不同時刻、不同的拍賣人手裡,價格都會不一樣。比如,同一個人的書畫有的值10元或者20元一平尺,有的值50元或者100元一平尺,有的值1000元/平尺,有的2000元平尺,有的可能3000平尺、······,甚至1萬、幾萬平尺······;而且換另一個拍賣商、中介又是別一種情況······所以是很難判斷的,更不是絕對的一個價格。任何個人的評價都只是片面的、個人的觀點。有個性、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別喜歡的買家想要,這些都可能使得價格更高。但如果是千篇一律的、模仿的、或者只是因為某個人現在有職務,或者純粹是炒作才使得書畫價格高;那麼等他退了,或者沒有人炒作了,價格很快會降下來,甚至不值錢。其他任何藝術品均如此。只要是還好,都有收藏價值。這里特別提出的是——潤格是不靠譜的一種參考,主要還是看市場,還有自己對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說的。還有仿品和印刷品及行畫都是不值錢的,除了年代久遠同時是名人作品、名人仿品才會值點錢。不好意思,主意還是要自己拿,別人說的都只能作為參考。一己之見,說得不對請原諒。也曾經有人說我廢話!除非你懶,光想吃現成的,不學無術。市場是瞬息萬變的!即使是恆定不變的,給你魚就好,你知道是好魚壞魚,還是有毒的魚呢?給你漁,學會了,自己會捕魚多好!管他好魚壞魚毒魚!你都能分辨!

❺ 黃梅戲五朵金花是

馬蘭,吳瓊,吳亞玲,袁玫,楊俊。

1、1962年4月23日,馬蘭出生於安徽省太湖縣,原籍安徽省壽縣。

1975年,馬蘭進入安徽藝術學院黃梅戲表演專業學習。

1980年,馬蘭從安徽藝術學院畢業,選拔到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工作。

1981年12月,馬蘭赴香港演出黃梅戲《女駙馬》。

1982年,馬蘭在楊潔執導的古裝神話劇《西遊記》中扮演唐僧的母親、丞相的女兒丞相殷開山的女兒殷溫嬌 。同年排演舞台劇《龍女情》,並於次年元旦在合肥上演,後在河南鄭州、洛陽等十個地市和黑龍江省大慶市先後公演六十餘場。

2、吳瓊,女,1962年3月24日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

1980年吳瓊畢業於安徽省藝術學校,後進入安徽省黃梅戲劇院。1991年進中國音樂學院進修。1992年離開黃梅戲舞台轉戰歌壇,進入中國廣播藝術團改唱黃梅歌。

3、吳亞玲,1962年10月14日出生於安徽蕪湖,中國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安徽省政協常委,國家級黃梅戲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 。

"梅花獎" "文華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曾獲全國青年演員黃梅戲電視大賽"十佳演員獎"等很多大獎。

4、袁玫,1964年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畢業於安徽藝術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製片人。

1981年赴香港演出,1983年即被央視選中進入《紅樓夢》劇組扮演襲人一角。此後,她幾乎再沒回到黃梅戲舞台。1988年南下到廣東電視界做演員,主演過《公關小姐》《趙氏孤兒》等影視作品。

5、楊俊, 女,漢族,1963年11月出生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黃梅戲傳承人,農工民主黨黨員,國務院終身津貼專家,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省文聯委員。

❻ 安徽有位名為權利的篆刻家嗎

權利,男,一九六二年生,安徽壽縣人,幼隨周進凡、裴浩兩老師以「顏柳」、「石鼓」為日課,求學時由吳山谷先生以「小學」、漢印啟蒙,並經王守志、葛介屏等先生指授,專攻金石,有作品在全國獲獎和流傳海外,並入編《安徽現代篆刻選集》、《當代青年篆刻五百家》、《國際當代書法篆刻大觀》、《當代篆刻家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國際書畫篆刻家年鑒》、《世界名人錄》、《中華人物辭海》、《中華人民共和國名人辭典》、《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等十數部作品集及藝術辭書,系中國書畫家藝術委員會委員,省書協,省篆刻研究會等藝術團體會員、理事。

❼ 對昆劇進行大闊斧地改革的藝術家是誰

魏良輔。

昆劇,舊稱昆(山)腔、崑曲,相傳為元末明初江蘇崑山人顧堅初創,明中葉經魏良輔改革,形成曲調婉轉,以管笛伴奏為主的新風格,俗稱「水磨腔」,受到觀眾歡迎。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出現大批作家和作品,並以蘇州為中心向長江南北廣泛傳播。

元代後期,南戲流經江蘇崑山一帶,與當地語音和音樂相結合,經崑山音樂家顧堅的歌唱和改進,推動了他的發展,至明初遂有崑山腔之稱。

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間,居住在太倉的魏良輔總結北曲演唱的藝術成就,吸取海鹽、弋陽等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總結出一系列唱曲理論,從而建立了委婉細膩、流利悠遠,號稱「水磨調」的崑腔歌唱體系。這時的崑腔也只是清唱,閑雅整肅、清俊溫潤。

(7)壽縣美術家擴展閱讀:

魏良輔資料:

魏良輔(1489-1566),字師召,號此齋,晚年號尚泉、上泉,又號玉峰,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嘉靖五年(1526)進士,歷官工部、戶部主事、刑部員外郎、廣西按察司副使。

嘉靖三十一年(1552)擢山東左布政使,三年後致仕,流寓於江蘇太倉。

魏良輔熟悉音律,初習北曲,因不及北人王友山,乃鑽研南曲。他的家鄉盛行弋陽腔,而他卻厭鄙弋陽,為改變所處的藝術環境,於嘉靖年間(1522——1565年)來到了當時南戲北曲十分活躍的太倉,居住在太倉南碼頭(現太倉市南郊鎮)。

在當地駐軍中,有很多人通曉音律,魏良輔常與他們切磋技藝和商討樂理。這時,他結識了駐地的一位南曲專家、太倉衛百戶過雲適,常向他請教,每次度曲都要等到過認為滿意了方肯罷休。

他還請教從安徽壽州(今壽縣)發配至太倉的善弦索、北曲的戲劇家張野塘。當時張正在軍中服役,對魏的求教欣然應允,兩人結為摯友。後來魏良輔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張野塘。

以後,魏良輔在過雲適、張野塘等人的協助下,吸收了當時流行的海鹽腔、餘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調的某些特點,對流傳於太倉崑山一帶的戲曲唱腔進行加工整理。

將南北曲融合為一體,既可使南曲「收音純細」,又可命名北曲「轉無北氣」,從而改變了以往那種平直無意韻的呆板唱腔,形成了一種格調新穎、唱法細膩、舒徐委婉的「水磨腔」(崑腔)。

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現,終於使崑腔在無大鑼大鼓烘托的氣氛下能夠清麗悠遠,旋律更加優美。

同時,魏良輔對伴奏樂器也進行了改革。原來南曲伴奏以簫、管為主要樂器,為了使崑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

他將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樂器集合於一堂,用來伴奏崑腔的演唱,獲得成功。魏良輔從此名聲大振,被譽為「國工」、「曲聖」,乃至崑腔(南曲)「鼻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昆劇

❽ 山西省陽壽縣的民間藝術是什麼

壽陽大竹馬
壽陽大竹馬是武術之鄉平頭鎮郭家溝村的傳統民間文藝形式,它起源於明清,集高蹺、竹馬、武打於一身。其內容最初表現的是關公和周倉的打鬥場面,後來增加了《三英戰呂布》《虎牢關》等多種戲劇中的武打人物。過去它和當地平頭溝北村的《愛社》同屬儺具藝術,「大竹馬」「愛社」和李家山的「圪欄隊」並稱三大社,主要用於到附近與陽曲交界的阪泉山(亦稱阪寺山)驅邪逐疫、祀神祭天、祈求豐年。解放後,多由當地人在元宵節進城街頭表演。[8]
壽陽耍叉
壽陽耍叉就是在武術活動中誕生的一種民間雜技表演形式。表演者十至五十人,赤背赤膊上下滾動著鐵叉,時而鐵叉離體翻騰空中,鐵叉的鐵環不時發出陣陣響聲,圍觀者拍手叫好。還有一種小鐵叉,長僅二尺,它較大鐵叉易於掌握,它由兩手持兩根尺余短棍,上下翻動,甚是別致。據老藝人趙何林回憶,耍叉的表演套路古代有50多種,能夠回憶起來的有30多種。套路有:插花蓋頂、二郎擔山、海底撈魚、鳳凰展翅、金鉤釣魚、金雞劈馬、單雙膀花、金絲纏蔓、蛇心背劍、金雞串瓣,還有歪大瓮、打把兒、掏麻雀、高飛叉等等。[9]
壽陽背棍
壽陽背棍產生於明代,傳入壽陽在明末清初,主要在平頭、太安驛一帶盛行,尤以太安驛背棍表演精湛,所以在當地也叫太安驛背棍。吸取歐美芭蕾舞「托舉」、東北秧歌「群舞」、民間高蹺「凌空」之優點,形成了獨特的民間藝術。背棍要挑選俊秀男女孩童,精心化妝打扮後,綁在鐵棍上端,下端綁在強壯男子背上的。背棍者在行走中,根據背上的孩童扮演的戲劇故事及人物,配合鑼鼓點,邁出各種舞蹈步伐,使孩童搖擺表演。[10]
壽陽評說
「壽陽評說」是流傳於壽陽以及周邊,近乎說書或道古一類民間街頭的說書形式,是類似快板、民謠的民間口頭文學,一般是韻白故事,真人真事,合轍押韻,以方言對人說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壽陽評說」是已故山西省民間藝術家、壽陽縣文化館副館長王林元主創而後傳承的曲藝形式。

❾ 紫金硯的傳承發展

97年香港回歸之際,胡華勇先生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長官董建華先生」精心雕刻了一方紫金大印,被譽為《中華紫金第一印》創作了紫金硯、紫金印被中國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安徽省華夏文化研究會,新華社新聞網安徽藝術頻道、人民日報、中國礦業報、安徽日報、江淮晨報、淮河早報、安徽經濟報、東海民兵雜志、石民雜志、淮南日報、淮南電視報、淮南電視台、安徽省電視台新聞頻道等多家媒體都做了特別的關注報道。
2010年6月份在上海世博會期間,胡華勇先生創作了《淮南子》紫金硯作為安徽唯一進入上海世博會特製禮品,並榮幸參加了7月8號由聯合國社會及經濟理事會,中國文房四寶協會和「聚硯齋」主辦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華硯文化高峰論壇,由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張宏民主持了此次論壇。現是中國觀賞石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淮南市美術家協會會員,淮南市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八公山紫金硯胡氏藝術研究所雕刻師。
為了繼承、弘揚紫金石制硯這一傳統工藝,壽縣紫金石藝研究所戚良伯、柏玉麟積極開發研究紫金石硯產品,大膽進行創新,開發出紫金硯精品,受到書畫家、專家、學者和收藏家的好評和青睞。二〇〇四年一月「壽縣紫金石硯研究與開發」通過六安市科技局組織的專家鑒定並獲得安徽省科技廳頒發的科技成果證書,四月二十三日參加了安徽省首屆民間工藝品博覽暨展銷會,榮獲金獎。九月十五日在中國豆腐文化節海峽兩岸(中國·淮南)書畫工藝精品展中榮獲精品獎。二〇〇四年十月榮獲安徽省六安市政府頒發的科學進步三等獎,二00五年六月獲得「安徽省民營科技企業」稱號。中央電視台網路電視旅遊頻道、《書法報》、《安徽日報》、「旅遊博覽」、《皖西日報》、壽縣電視台等多家媒體都曾做過專題報道。

❿ 皖北書畫研究院書畫家有那些人

應該有水墨畫名家,安徽籍的戚明:
戚明,男,1941年生,漢族,安徽省壽縣人。自幼受到王明山的花鳥畫(清末)、黎惠元的山水畫(民國)、鄭板橋的水墨畫之熏陶,自學至今。現為中國人才研究會藝術家學部委員會國畫藝術委員,《農民日報》大地書畫院會員,皖北書畫研究院書畫家,北京九久書畫收藏文化交流中心畫家,中國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江都書畫院常務理事。
曾多次參加國際和全國書畫名家等重要展覽二十餘次,入編大型辭書十餘部,作品在中國美術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分別展出並作珍品收藏。入選《中國二十世紀中華民族書畫長卷》、入編《百年經典-中國美術全集》,一九九九年在國際老年人中國書畫大展中榮獲「世紀名家創作獎」。中韓書畫作品入編《百年中韓書畫名家大師精品大典》。第三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香港大型藝術展,榮獲特別金獎並享有「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榮譽稱號。

熱點內容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15 05:31:34 瀏覽:668
共生物流平台 發布:2025-07-15 05:10:48 瀏覽:869
流瑜伽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5 04:56:12 瀏覽:340
尿路感染怎麼辦 發布:2025-07-15 04:25:38 瀏覽:39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5 03:56:32 瀏覽:173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測試題 發布:2025-07-15 03:48:10 瀏覽:826
愛爾蘭咖啡怎麼做 發布:2025-07-15 03:14:45 瀏覽:753
2015師德師風講話 發布:2025-07-15 03:05:10 瀏覽:597
abc教育資源網 發布:2025-07-15 03:03:47 瀏覽:233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方案 發布:2025-07-15 02:44:17 瀏覽: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