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美術桌
① 幼兒園手工美術課教案海豚頂球
""活動目標 1、 給紙杯塗色,鍛煉幼兒的塗色能力。 2、 按規律給紙杯剪"花瓣",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 粘貼眼睛、嘴巴等器官,發展幼兒的審美能力。 4、 培養幼兒廢物利用的意識。 活動准備紙杯、蠟筆、剪刀、膠棒若干,即可貼(眼睛、嘴巴若干) ,音樂磁帶《我是一朵小花》,"太陽花" 作品一幅 ,背景圖畫一幅。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導入:請幼兒欣賞作品,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畫面內容:花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太陽花",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還有粉的。提問:花朵好看嗎?你們知道那麼漂亮花朵是怎麼做的嗎? 小結:我們要善於發現周圍許多廢物都有再利用的價值。 二、幼兒操作,教師講解示範。 1、 小朋友任意挑選自己喜歡的紙杯給它塗上顏色。 2、 在紙杯上剪出各種有規律的圖案。如:長條、尖條、圓條等。 3、 把剪好的紙杯放在桌上打開就變成一朵美麗的"太陽花"了。 4、 給紙杯花貼上眼睛和嘴巴就變成可愛的"太陽花娃娃"了。 小結:注意不要剪斜、剪斷,要按照一定的規律剪。剪下的材料要及時收拾清理。 三、展示背景圖畫,請幼兒把做好的
②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教案:畫小汽車
活動目標: 1,復習汽車的顏色和組成,嘗試在汽車輪廓線里塗色。 2,初步建立寶寶塗色的先後步驟意識,「先塗前面的,後塗後面的」。 活動准備:汽車輪廓線的畫紙、范畫、蠟筆、桌布 活動過程: 一、出示範畫 1,小朋友看這是什麼? 幼:汽車 2,對,這輛汽車是什麼顏色? 幼:紅色、黃色、藍色 師:對,車輪是藍色、車身是紅色和黃色,我們說這輛汽車是「彩色小汽車」。 3,這輛汽車由什麼組成? 幼:車輪、車身 師:這輛汽車由車輪、車身還有方向盤組成。 二、師幼示範畫 1,小朋友,我們是先塗車身還是車輪呢?幼:車輪,車身…… 師:塗色的時候我們要先塗前面的,後塗後面的。因為車輪在前面,圓圓的輪胎我們都看到了;車身在後面,被輪胎擋住了,這條線就斷斷續續的,所以先塗前面的輪胎,後塗後面的車身。 2,先拿出自己喜歡的顏色,輪胎是圓圓的我們用圓圈來塗,注意要在輪胎線裡面塗。現在老師請一個小朋友試試,大家看看他的本領大不大。(幼操作略) 師:非常棒!他是在輪胎線裡面用圓圈來塗的。 3,車身我們要用線條來塗,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注意不要塗到車線外面。我再請一個小朋友試試(幼操作) 三、幼齊操作師巡迴指導並點評 師:現在請小朋友輕輕的把小椅子拿到小桌子旁邊,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塗出好看的小汽車。(操作略)
③ 幼兒園美術活動互動的方式有哪些
幼兒園美術教學方法點滴談 幼兒園美術活動是幼兒喜歡的一種藝術活動,是幼兒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兒把自己關注的熱點、感興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畫在紙上變為現實。因此,活動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美術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啟發幼兒自願接受學習 首先,要用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去激活他們的創作慾望,讓他們內心產生創作的沖動。其次,配合教學要有豐富多彩的認知活動。如春天來了,讓幼兒觀察迎春花、桃花是怎樣由含苞到開放的,花叢中的蝴蝶長著幾只翅膀,翅膀上有什麼樣的花紋等。另外,還要配合教學開展游戲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增長知識。如把所畫的人物、動物都做成活動教具,讓孩子可以通過玩活動教具掌握其結構,自由變化出各種動態,增加對所畫內容的體驗。 二、鼓勵幼兒自我發現、自我創造 利用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讓他們充分發揮想像力,給所畫物體注入生命、感情,用擬人化、主觀情趣化的手法去畫一些人物、動物,使幼兒感覺就像在畫自己。在作畫過程中,要為他們畫出的新穎有趣具有豐富想像力的作品加油,為他們感想、求異的精神鼓掌。 三、教學內容、方法要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 幼兒園階段,美術教學內容要特別強調繪畫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創造意識的啟迪和審美情趣的培養。從繪畫造型能力來說,主要掌握線、形、色和簡單的繪畫工具、材料以及簡單的組織畫面的能力。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難易順序來說,線由塗鴉期的亂絲線、圓弧線、曲線到垂直線、水平線、斜線;形由圓形、方形、三角形到組合形;色由三原色(紅、黃、藍)到三間色(橙、紫、綠);人物畫由塗鴉期的蝌蚪人、火柴人到雙勾人;要讓幼兒逐步了解人物、動物的主要結構、簡單動態,在畫面中有主次、大小的進行構圖。 繪畫是一種智力活動,是一個完整的創造過程,既有思維,又有表達。強調先教幼兒會想再會畫,是因為思維在先,表達在後,「意在筆先」,兩者不能偏廢。 四、客觀、公平、合理評價幼兒作品 評價幼兒的作品是一個提高幼兒審美能力、集思廣益的過程,要讓幼兒人人參與,積極發表意見、看法。通過品評、交流,幼兒的自信心逐步增長,他們的創造性會更強,畫畫更有動力。 論文提要: 繪畫活動是幼兒的游戲,他們畫畫首先是宣洩自己的情感體驗。每一幅作品裡都有他們要表達的含義,也是個性化的活動,不帶任何的功利目的。兒童繪畫能力的發展表現出其個性心理綜合能力水平的發展,教師根據其發展線索,在幼兒繪畫活動的過程中適機、適時地做好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可使幼兒的興趣、能力獲得發展,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觀察幼兒在繪畫游戲中的行為表現,根據其發展線索,總結出「全程游戲教學法」、活動區材料的投放、教學游戲的8個環節、不同發展時期的指導、因人施教的指導等五個方面的應對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經過「九五」幼兒園美術教育的課題研究,突破了「示範——模仿」呆板的美術教法,研究了如何選材、教與學的方法之後,我們繼續探究在幼兒的繪畫活動中如何落實《綱要》「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的精神,經過深入的對幼兒在美工區自發的繪畫活動和教師組織的繪畫活動中的觀察,發現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生活環境、個性品質及知覺能力和思維水平的個體幼兒,有大膽的個性張揚,也有在繪畫過程中表現出種種發展需要和發展中的困難,特別是因為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不足或因羞怯、膽小等原因不能把信息清晰的傳達給老師或家長,而他們的表情、動作或其它外在的行為表現以及繪畫作品裡,表明他們需要教師的關注和一些具體幫助與引導。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用觀察法用於整個研究過程,包括對幼兒在繪畫過程中各種表情、言語、行為的觀察,和對施教者教育行為的觀察。經驗總結法:將教師已有的優秀經驗總結上來,並進行概括、歸類,並要在研究的過程中繼續發現、收集有關經驗,形成教育策略。還採用了個案研究法、文獻研究和行動研究等方法。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我們認為幼兒從事繪畫活動,是在表達自己看到的、知道的和想到的事情,孩子有創造符號的能力,有表現表達的願望,而沒有任何功利目的。通過繪畫活動是培養幼兒的有益興趣,豐富的幼兒情感、觀察與認知的能力、對外界事物的敏覺性、表現表達的能力、想像與創造的能力、個性與習慣的養成的有效途徑;幼兒通過繪畫把他們對事物的觀察、體驗、認知、想像,用自己創造的符號進行表現與表達,其能力是與其心智能力同步發展起來的並不斷建構性的發展過程。本課題就此進行了有關的研究。 (一) 對幼兒的研究 1、 對幼兒繪畫行為的觀察 幼兒在做各種事情時,由於其興趣、知覺能力、個性特點等原因,在活動中會有各種行為表現。本研究從幼兒在繪畫活動中觀察其行為表現,為教師形成有效的教育策略提供依據。在對幼兒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收集了「孩子為什麼亂塗亂畫?」「畫四條腿的公雞是怎麼回事?」「孩子總是畫的很小怎麼辦?」「孩子的畫面很凌亂怎麼辦?」「為什麼有的孩子用色很單調?」「一塗色就破壞畫面怎麼辦?」「愛磨蹭是因為性子慢嗎?」等百餘個問題。 2、 兒童繪畫心理對我們的啟示 幼兒進行繪畫活動的心理因素包括智力與認知特徵、情緒和情感的易激活性、興趣、表達欲與創作欲、性格等心理活動因子,而影響幼兒繪畫活動的觀察感知、形象加工以及興趣、經驗…無不與這些心理因子的活動有關。通過繪畫活動幼兒可以比較輕松的享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獲得愉悅的心情。所以我們在重視給幼兒提供材料、提供支持、以游戲化的形式鼓勵幼兒大膽創造表現,充分享受繪畫活動帶來的情感滿足與精神愉快等心理上的滿足。 (二)對教師教育策略的研究 策略一:創建「全程游戲教學法」 根據幼兒在繪畫活動中表現出的種 種行為表現,在順應幼兒心理發展特點, 探尋出一條幼兒喜愛的教與學的共同體, 創建了以幼兒為主體的「全程游戲教學 法」,形成的有效策略之一,這種方法將: 繪畫材料玩具化——盡可能多的為幼兒提供多種美術材料,如各種質地、大小、形狀、顏色的畫紙,顏料、畫筆,(有些工具可以是自製的,還可以讓孩子在地上、可擦的牆壁上作畫)有的孩子正是在嘗試新材料的同時,產生新感受的創作。 繪畫題材兒童化——像「快樂的自主餐」「時裝模特表演」「種子寶寶長大了」、「我是魚王」、「太陽十兄弟」等孩子們生活中有意義、有情節的事情,我們都支持、鼓勵幼兒大膽的表現。 繪畫活動的導引情景化——用情景引導幼兒把自己經歷過的、想像的各種奇妙的事情表現出來。如「外星人的故事」、「大鳥帶我去旅行」、「快樂游樂場」。 繪畫過程游戲化——幼兒在繪畫過程中把自己想像成力大無比的螞蟻、載著孩子的貓媽媽、乘著樹葉去旅行的天使,畫畫是可以不斷構建、發展情節的游戲活動。 繪畫評價故事化——鼓勵或幫助幼兒將作品編出有趣的故事,向同伴、老師、家長進行介紹。並在評價 的過程中,引導幼兒發現每一位小朋友作品中好的表現方法,學著接納和欣賞同伴。 「全程游戲教學法」,突出遊戲性和幼兒的體性,我們將這一策略貫穿於課題的始終。 策略二:美工區的材料投放 「全程游戲教學法」,體現教師的教法,更重視體現幼兒的學法,除了在有組織的教學活動外,活動區是另一個途徑。在此,我們強如教師在美工區為幼兒提供欣賞的圖片豐富的游戲材料,並提倡一些如「油水分離」、「碘酒噴畫棉簽澱粉」
④ 幼兒園美術活動內容的選擇需要考慮什麼問題
幼兒園美術活動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美術活動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開發幼兒智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在美術活動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背景音樂:要選擇輕柔舒緩、優美動聽的音樂,避免選擇一些歡快,熱烈的曲子。因為美術活動中的操作過程,是孩子們探索嘗試、動腦動手、和同伴討論的過程,孩子需要的是一個能靜心的環境。或者是音樂的選擇和你進行的活動內容有關聯,比如《畫媽媽》時,可以選擇《我的好媽媽》,而且音樂的音量要合適,不能過高。 2、 活動評價:評價的形式一般有教師講評和孩子互評兩種形式,有時兩種形式同步進行,不管哪一種,我們都要先做到,首先肯定孩子的作品,因為每件作品裡都蘊藏著孩子的情感,老師一句鼓勵的話會使孩子在以後的美術活動中信心百倍。我們在表揚孩子的作品的同時,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做的更好。比如說,「你的這幅畫非常有創意,你是怎麼想到的?真是太好了,不過,你的顏色可以塗的更均勻一些,下次看你的!」「你畫的很好,線條這么流暢,不過畫面上的東西似乎少了些,你瞧,空的地方這么多,你可以畫的更豐富一些嗎?你一定能做到!」 3、 分組的形式:一般有幼兒獨立完成,小組合作,集體完成這幾種形式,如果活動內容特別有挑戰性,建議分組活動,孩子之間通過探討可以合作完成,培養團結合作的能力。我們要根據活動的內容有選擇的進行。 4、對作品的處理:每個作品對孩子都意義深刻,我們一定要妥善處理,這是對幼兒能力的一份肯定,我們老師要努力做個有心人,對那些繪畫類的作品,最好在孩子的作品一角寫上孩子的姓名、年月日,作品經過展評後,可以收藏在作品袋中,學期結束後,帶回家中,可以長時間保存,家長們可能會等孩子長大一些拿出來,這該是多麼美好的成長的足跡。對不易保存的,比如一些手工作品, 如做為玩教具使用,作為藝術品裝點環境,做為禮物送給家人或客人……總之,要使幼兒的努力與創造,體現出相應的價值。 5、 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如今大部分的孩子,都有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這對孩子的將來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試著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畫前讓幼兒自己在桌上鋪報紙,准備繪畫用具;畫後自己整理,疊報紙,收拾蠟筆,把有用沒用的材料分類存放,收拾垃圾,把東西放回原處,然後再擦桌子…… 每一幅作品,從構思到完成,都象一個工程一樣,要花去較長一段時間,這對於五、六歲的幼兒來說的確不容易。總有幾個幼兒,圖形畫好了,顏色卻沒塗;顏色塗了一半,就悄悄把畫藏起來了;或是乾脆從上到下就只有一種顏色……每當遇到這樣的幼兒,我就給他們舉好的例子,欣賞好的作品,讓他們知道一幅完整的畫才是美麗的,親自督促他們認真地把畫完成,並給予鼓勵與表揚,相信這種半途而廢的現象就會很少出現了。 總之,在美術活動中,我們要注重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一些活動細節很值得我們完善和推敲。
⑤ 幼兒園美術教案 服裝設計師 怎麼上課
活動目標
1、 運用繪畫法是設計簡單的服裝,如:坎肩、裙子等。
2、 根據廢舊材料的特點,運用剪、粘、拼接方法設計、製作服裝。
3、 知道廢物利用,培養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准備
1、 各種廢舊材料如:報紙、掛歷紙、包裝袋、塑料袋等;剪子、膠水雙面膠、訂書機;時裝表演的錄音磁帶。
2、 請家長與幼兒一起觀察生活中的人們的服裝,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閱讀幼兒用書4冊第7頁。
3、 教師事先用廢舊材料製作的服飾樣品2-3件。
4、 時裝表演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流程
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小明星時裝隊的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精彩的時裝表演。」
(播放音樂,幼兒模特隊上場)
2、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時裝的樣式、裝飾方法
(1)師:「他們最外面的衣服用什麼做的?這幾件衣服一模一樣嗎?哪兒不一樣?…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幼兒自由交流討論、回答),教師引導幼兒從服裝的樣式、袖子、做法等地方仔細觀察。
(2)探索裝飾方法。
師:「這些服裝漂亮嗎?怎樣才能使它更漂亮?(幼兒自由回答)以魔術的方式把服裝表的更漂亮。
師:「他們是怎樣裝飾的?」(留給幼兒一定的時間觀察想像)
3、 開拓幼兒思維,探索服裝的製作方法。
以故事的情節引入主題:「森林裡的小動物們要舉行時裝表演大會 ,小動物們小青我們去參加……。我們就來當回小小服裝設計師,為自己設計一套服裝,你們想為自己設計一套什麼樣的服裝?」(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出示收集的廢舊物品,幼兒討論想像)
師:拿到一個塑料袋怎樣才能把它變成服裝呢?把你的想法告訴你的同桌和好朋友。
師:「先要怎麼樣?」(撕領口)教師示範。
師:「然後呢?」(幼兒自由交流想像)。
4、幼兒製作服裝,教師適時指導。
幼兒自由分組選擇製作方法。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設計並動手製作。
師:「想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做的不要和別的小朋友一樣,看誰的想法最新穎,誰就是我們班的設計大師哦!
5、幼兒穿上服裝,自由評價。
師:「你做得是什麼服裝?你覺得自己設計的服裝什麼地方最好看?為什麼呢?講講大家聽一聽?
「你最喜歡誰的服裝?為什麼?」(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並發表自己的見解)。
6、師幼共同進行時裝表演。
活動反思
在主題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多關注幼兒的經驗、興趣和需要,只有將幼兒生成的內容與教師的預設有機結合起來,並在動態中不斷地調整,才能使活動更引發幼兒繼續探索的興趣。幼兒自主選擇廢舊材料,運用剪、折、撕、畫、貼等技能,充分鍛煉了孩子的動手炒作能力和想像力,大膽自由表現,設計出各自的服裝。教師在活動中作了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者無疑增添了友誼,培養了互相幫忙的美德。
⑥ 幼兒園美術都包括什麼
一般是繪畫,手工兩大類。幼兒園有自己的特色的話,就不一定了。
⑦ 幼兒園美術班老師發言稿
考場作文寫作技巧(開頭技巧和結尾技巧) 中考作文開頭技巧集錦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開頭在文章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能提煉中心,完整結構,吸引讀者。它能使文章錦上添花,令閱卷者倦處生神。這種說法並不誇張。因此,作文時多花費點時間、多動點腦筋,寫個好的開頭,是十分必要的。請看來自中考滿分作文的精彩開頭: 1.落筆入題,總領全篇 例1.小時候,對印在連環畫、賀卡上那些「揮著翅膀的孩子——天使」愛得痴迷。那純潔的,絨棉似的白翅膀是一切美好的象徵,它裝飾著我兒時的夢。(重慶滿分文《白翅膀裝飾著我的夢……》開頭) 這篇文章一開頭就交代自己喜歡白翅膀,並用「它裝飾著我兒時的夢」既照應文題,又領起下文。這種開頭能給人乾脆利落,入題快捷,不枝不蔓的感覺。應為考場作文開頭的首選方法。 2.序引題記,醒人耳目 例2.葉子,是不會飛翔的翅膀;翅膀,是落在天上的葉子。(重慶滿分文《翅膀,落在天上的葉子》題記) 這個題記採用比喻的方法來揭示「翅膀」和「葉子」的關系。「翅膀」和「葉子」怎麼可以劃上等於號呢?這個疑問,猶如一個謎團,一下子勾起閱讀者的好奇心,只有當你讀完全文才知道這是一篇「丑小鴨變成小天鵝」翻版的童話故事,作者用一個落葉代替「丑小鴨」,寫他的無悔選擇,寫他的執著夢想,寫他的美好心靈,新穎獨到,讓人耳目一新。 3.寫景烘托,渲染心情 例3.又是炎夏了,開始有知了叫了。(北京滿分文《動力來自那雙眸子》開頭) 這篇文章不落別人窠臼,獨辟蹊徑,從小處切入,從一雙具體可見、可感的「眸子」切入,來寫一位數學教師的目光情感的傳達,給班上的每一位學生所帶來的陽光般的溫暖和突飛式的進步。此處開頭的自然環境描寫,既渲染了特定的氣氛,襯託了人物的心情,又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4.巧用對比,說明問題 例4.早晨8點剛過,一位怒容滿面的媽媽就扯著一個個子高高的男孩推開了張教授辦公室的門。一進門,媽媽就開始向張教授數落孩子的不是。而那個男孩似乎滿不在乎,總是抬著頭看天花板,身體還在不停地晃動著。時不時的還回上一句表示反對。(山東萊蕪滿分文《其實並不是這樣》) 文章開頭大肆渲染母親眼中孩子的「不好」,可到了教授那裡,教授反而輕易地就指出了孩子的「優點」,這樣的對比,只能說明一點,其實並不是孩子不好,是「母親」的眼光有問題,教育孩子的思想有問題。 5.反向立意,別出心裁 例5.我是魔鬼,是一個心中住著天使的魔鬼。(山東濱州滿分文〈讓天使永駐心中〉開頭) 文章題目是「讓天使永駐心中」,可開頭就是一句「我是魔鬼」,讓人感覺奇怪。再往下,第個段落的開頭句都是「我是魔鬼」,一直到最後,細讀才會領略到此反向立意的妙處是在突出「安琪兒」。 6.角度新穎,情理交融 例6.「王蜂一口針,橘子兩邊分。世間痛恨事,最毒淫婦心。」自從《水滸》一問世,人們便拿此評價其中的人物——潘金蓮。這個人物形象成了人們心目中心狠手毒的「淫婦」、「盪婦」的典型。 潘金蓮你實在是冤枉啊!(山東萊蕪滿分文《其實並不是這樣》開頭) 小作者將人們熟悉的《水滸》故事寫入作文,讀來卻不覺重復。此處引用《水滸》開頭,巧妙引出議論對象——潘金蓮,既顯自己的文化底蘊,又能將此與自己的觀點形成對比,合情合理。 7.句式工整,含蓄蘊藉 例7.曾經留戀「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的英雄幸福,曾經追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幸福;也曾經探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志士幸福。但是我畢竟是我,我要去采擷最美麗的幸福,來點綴無悔的青春!於是,我乘上幸福專列,開始了尋找幸福的路程。(山東濟寧滿分文《乘上幸福的列車》開頭) 文章開頭詩文的引用,使文章的語言古雅流暢而充滿詩意,意蘊豐腴而耐人尋味。 8.比喻扣題,主旨凸現 例8.每個人降臨人世時都沒有翅膀,惟有讀書才能使生命飛翔。(重慶滿分文《讀書——生命飛翔的羽翼》開頭) 這章的思路相當開闊,一般人很少將讀書和「翅膀」話題聯系在一起,考生一開頭以比喻句「每個人降臨人世時都沒有翅膀,惟有讀書才能使生命飛翔」開啟下文,很好地凸現了文章的主旨「讀書——生命飛翔的羽翼」。 9.起興開頭,直奔主題 例9.雄鷹擁有翅膀,就能展翅高飛;飛機擁有翅膀,就能翱翔藍天。我也幻想有一對翅膀,風雨中讓我展翅飛翔,沒有誰能把我阻擋飛越世界的夢想。(重慶滿分文《假如給我一雙翅膀》開頭) 此開頭由雄鷹、飛機起興,傾訴「我」對夢想的執著之情,為下文描繪那些擁有翅膀的種種理由設置了懸念。 10.排比開頭,注入詩韻 例11.雲卷雲舒,卷舒的是心靈的純凈無暇;雁過雁往,過往的是人性的清姿麗影;花開花落,開落的是靈魂的郁秀芬芳。(山東日照滿分文《給我一個懂你的機會》) 作者文筆優美,此開頭選取了自然界中幾個畫面進行描寫,用語典押,句式整齊,朗朗上口,富有韻味。 11.一線串珠,珠珠潤豐 例11.幸福是什麼?(山東濟寧滿分文《幸福小語》) 文章以「幸福是什麼?」開頭,獨句成段,發人深思,引起下文。下文分別用「司馬遷說」「陶潛說」「李太白說」「劉禹錫說」「陳景潤說」「林肯說」「甘地說」「我說」來高度概括8個人的幸福觀,起到了「萬箭攢射」的效果。作者豐厚的積累可見一斑。 12.論壇形式,新奇無比 例12.【主題帖子】幸福是什麼?幸福是微笑著的閃著淚光的雙眼;是耳邊親切的問候;是孩子們在沙灘上玩耍;是風燭殘年的老人攜手夕陽;是全家人圍成一桌在中秋之夜享受天倫……一千個人對「幸福」就會有一千種詮釋,正象一千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信請到「幸福」論壇里轉一轉。)(天津滿分文《論壇里的「幸福水」》開頭) 此開頭從論壇「主題帖子」開始,用設問句引起讀者注意,用排比句巧作道理論證,用「一千個人對『幸福』就會有一千種詮釋,正象一千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概括自己對幸福的觀點。新鮮的形式,巧妙的開頭,實在是高招!
⑧ 如何開展幼兒園創意美術活動
如何開展幼兒園創意美術活動 金壇開發區河頭幼兒園 李萍 【摘要】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幼兒依葫蘆畫瓢,模仿老師范畫。老師則較注重技能的培養,如注意物體的外部形狀、色彩的搭配,畫面的空間安排;評價幼兒作品的好壞也僅以「像不像」為唯一標准。這樣,幼兒在繪畫時努力按照老師的要求,抑制了自我表現力,扼殺了幼兒潛在的創造意識。在活動中,教師常常會走極端。要麼「以結果為重,以學技能技巧為主」,要麼「以發展想像為重,以放任自由為主」。教師如何在模仿學習和鼓勵創新兩者中找到一個最佳的「合適點」,如何在教學中掌握 「合適的尺度」,是值得我們教師深思的。 【關鍵詞】創意;美術;興趣;想像力;創造力 《綱要》指出:「幼兒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的創造性的表達。」「幼兒園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活潑、主動的教育過程。」萌發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創新意識,是幼兒期創新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傳統的美術學習方式中,過分地突出和強調的是機械的模仿及強調知識的接受與技能的掌握,幼兒的學習被控制在「你說我聽,你示範、我模仿」的被動接受過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被冷落。再走向素質教育的今天,將轉變的教育觀念轉化到幼兒創意美術活動的實踐當中來,我們也曾為這一問題而苦惱。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經過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轉換思想,更新理念 教師要確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觀念,滿足不同差異幼兒的需要,鼓勵每一個幼兒積極動手,鼓勵引導他們擁有獨立的自發的藝術傾向和創造。同時教師有計劃地教導幼兒學習一些基本的製作技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為幼兒更好地自由表達而插上的飛行翅膀。 以前教師准備的材料較單一,除了紙就是顏料,現在的教學中,各種廢棄材料:紙巾筒、紙盒、一次性筷子、冷飲棒、廢報紙、塑料袋、塑料杯等都變成了我們的教學內容,為幼兒創造力的培養提供必要的條件。同時教師要注意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滲透幼兒創造性思維品質和習慣的培養,豐富幼兒經驗,擴大幼兒知識面;可利用文學作品、音樂作品,引導欣賞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擴展幼兒視野;在美術活動引導中鼓勵幼兒盡情插上想像的翅膀來飛翔,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二 、營造充滿創意藝術氛圍的環境。 創設具有開放的、新形態的、充滿創意藝術氛圍的教育環境是幼兒園開展創意美術的切入點。重視環境的潛在教育功能。 (一)同伴的創意作品激發幼兒的創造思維 我們在每班的門口裝置了作品展示欄;並且每個班在園里有對外開放的作品展示架,提供了這些框架後,我們孩子的作品就展示在這兒,這是孩子們階段性美術成果的最好展現,也為孩子們創設一方藝術交流的天地。 (二)用家長的設計靈感來為孩子開辟一個展示舞台 除了孩子,家長也是我們藝術環境的參與者,我們每年都組織家園教玩具製作大賽,作品要求是家長和孩子們用生活中的廢棄環保材料構思、製作的,我們有個作品展示廳,裡面陳列了家長與孩子的智慧結晶,有的新奇製作出人意料,奇思妙想讓人耳目一新,深受啟迪。孩子們參觀時都津津樂道的向同伴講解自己的作品和與父母製作中的趣事。 (三)用名家的抽象藝術激發幼兒的創造思維 我們首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創設了優美、生動、富有情趣、具有感染力的環境,我們的藝術走廊上畫著世界著名畫家的抽象畫作品,給幼兒欣賞人類最優秀的藝術精品,讓幼兒直接與大師對話,直接感知藝術的魅力,使之從小具有良好的審美情趣。力。 (四)用個性化創意美術環境誘發幼兒的創造思維 我們力圖讓幼兒園的每一幅畫、每一棵樹、一顆草,每一件設施,每一個空間設計都能給幼兒以美術的熏陶和美的享受。我園的美術創意活動室中有多種工作坊,如:色彩坊、泥塑坊、手工坊、水墨坊、紙工坊等。每個工作坊里都有一張大工作台,放著各種不同材料,有顏料、毛筆、繩、珠、棒等,鼓勵幼兒運用多種藝術手段,表達內心感受。幼兒對美術工具的喜好是不一樣的,而經常變換的,不同的美術材料能激起幼兒的興趣和熱情。提供多樣的、開放的材料工具,讓幼兒有選擇的機會,有助於創造出多樣的表現形式,有助於他們在操作中學會使用多種工具,感受不同工具所帶來的不同效果,增添樂趣,增加美感。 孩子們會用短繩、稻草、舊光碟、鈕扣拼貼成小鳥,會用紙巾、漿糊、顏料做成臉譜,每件作品都是孩子們大膽想像,富有個性的創造。老師們把這些作品掛在牆壁上,放在架子上,讓幼兒感受到自己創作的過程和喜悅。在美術室的書架上,擺放著著名世界畫家的畫冊,幼兒可以隨意翻閱、欣賞。每班的個性化班級布置也是我園在美術創建中的一個亮點。老師們有充分的自主權,老師們會根據每個教學主題活動設計出不同的主題牆飾,如:大班主題《動物世界》《臉譜》,中班主題《海底世界》小班主題《樹葉畫》。 (五)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鼓勵自由的創作形式 寬松的心理環境、自由的作畫方式,有利於兒童思維的激活和表現的大膽;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助於幼兒樹立自主表現的意識,使作品呈現的個性化。泥工吧、創意坊、我型我秀等是孩子們喜愛的活動,寬松自由的氛圍,濃郁的創意環境,有利於幼兒的大膽表達與表現。 三、創意美術教學活動指導策略 為了讓孩子更快樂的接受美術教育,讓創意美術教學發揮更大的教育作用,我們關注以下幾方面教學策略: (一)激發幼兒創新思維 1、新穎的手段:小朋友最喜歡捉迷藏了,我們老師就抓住孩子的這種好玩的心理,和小朋友一起玩變色游戲;油水分離畫:孩子們先用油畫棒畫網,再用水粉塗色,一張網馬上呈現在孩子們面前;或者先用各色油畫棒塗底色,再蓋上一層黑油畫棒色,再用牙簽刮畫,一種全新的畫躍然紙上。我們還嘗試著用透明膠先在紙上勾勒出想要的圖案,再上色,撕去膠紙;幼兒們發現原來做畫並不拘於油畫棒,他們在老師新穎手段的啟發下體會到美術創作的樂趣。 2、獨特的方法:平時我們都是畫平面的圖片,現在我們還可以創作成立體的造型,我們先用報紙做基本凹凸面,再用膠紙加以固定,最後用餐巾紙加乳膠定型上色。一件立體造型展示在孩子們面前,他們都為這種表現手法而驚訝,在這種獨特方法的指引下,我們製作鱷魚、機器人等造型。 (二) 教師要把「創新」具體化、明確化。 有的教師常會要求幼兒做的作品要「跟老師的不一樣」、「跟小朋友的不一樣」。這個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兒束手無策。我認為所謂「不一樣」,首先應提倡幼兒創新,使作品不同於自己以前的創作,不滿足於自己已經掌握的方法。如「城市的建築」,我給孩子們提議評選優秀建築設計師活動,激起幼兒的興趣,並讓他們觀看一張張世界各地建築的課件,還特地精選了一組具有典型建築特徵的照片貼於牆上,請孩子們欣賞,引導幼兒了解建築的主要特徵。然後提議:「你們把自己想像成參加競選的設計師吧,來設計與眾不同的建築造型,要有各式屋頂,門、窗戶,還可以有陽台,孩子們觀看了各種各樣的建築課件,觀察了五顏六色的圖片,一個個歡呼雀躍,興致勃勃地開始了設計師的爭奪。不僅可以畫建築,還可以用廢紙盒做立體城堡。他們以自己的理解,運用多種材料,表現別具一格的建築,教師也就用不著擔心出現「千篇一律」的結果了。 四、創意性地使用美工材料, 既然是多元表現創意活動,那材料的多元是無疑的。如創意活動「
⑨ 幼兒園美術我的小夥伴教案
其實就是你繪畫的步驟,要教的東西不一樣,所以給你具體教案也沒有實際意義。 就按照自己要教的東西來吧,先自己畫一遍,理清步驟(這點很重要)。 只有步驟分明,清的楚知道在課堂上每一步你要怎麼講,學生要怎麼做(並且考慮下他們畫出來的預期成果,很多時候會讓你灰心喪氣,做好心理准備)。你一步一步演示怎麼畫,讓學生也跟著畫,如果發現進度慢或他們畫著有困難可以下去指點。注意畫幅的難易程度以及課堂的時間把控。 小孩子的思維跟大人是不一樣的,很多咱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他們一無所知,所以,一定要耐心、細心、有愛心。 個人認為教案就是講課的步驟總綱,以及想要達到的效果(讓學生通過這一點學到什麼),所以,根據你要講的內容,自己來做吧。 願你上課取得好效果~
⑩ 幼兒園美術活動如何開展
實踐證明,只有從實際出發,以幼兒為主體,從幼兒的興趣出發,並在美術活動中激發幼兒情趣,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才能使開展美術活動真正起到促進幼兒個性發展和提高其整體素質的作用。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重新審視和改革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定位、選材、教學方法等。 一、重塑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價值取向 美術教育要順應幼兒的特點因勢利導,才會得到好的效果。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價值取向應突出以人為本,定位於人的整體性、可持續性的發展。幼兒園美術活動的目標具體應該體現在以下方面: 1、喚起興趣:在美術活動中獲得愉快體驗,並主動參與,使孩子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2、大膽表達:引導和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表現自己的感受、體驗,使其個性健康發展。 3、表現美:引導和鼓勵幼兒用自己認為有美感的形式,創造性的表現對事物的觀察和感悟。 二、在幼兒園內外營造自然的美術環境 優美的環境傳遞給幼兒各種信息和刺激,使幼兒受到一種文化藝術氛圍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提高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因此幼兒園的物質設備、空間布置、牆飾的美化都應精心布置,和諧優美,體現出美的原則和規律。如園內外牆壁上適當安些多寶架或擱板架,陳列一些用泥、木、石、金屬、石膏等材料製成的雕塑作品,發展兒童的空間感覺,使幼兒隨時隨地都能觀察、欣賞這些藝術作品,受到藝術作品的熏陶;給幼兒提供進行集體作畫的磁磚牆、水泥牆、黑板或大張畫紙;也可給兒童提供小畫板、小畫夾,利於幼兒室外作畫;幼兒園還應當給幼兒提供進行美術創作活動的材料。兒童通過自己選擇材料、工具,用不同的材料進行粘貼、造型,發展自己的感受能力,加強對各種材料的認識。 三、結合幼兒年齡特點進行美術教育活動選材 美術教育活動的選材應充分體現幼兒的年齡特點,反映孩子的生活經驗,使他們通過畫筆表現、表達眼中和心中的世界,也才能更好的實現美術教育活動給幼兒帶來的好處。 1、選材注重幼兒情感體驗 老師在選材時,不要擔心孩子的造型能力,怕他們畫的不像。在他們塗鴉、稚拙的表現中,會有很多可愛的想法和獨特的表達方式,我們評判他們的作品不能以「像不像」作為「好不好」的標准,而是要使他們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並通過自主的創作過程,建立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如《從家到幼兒園》、《我的家》、《一桌好吃的萊》等內容和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易於引發幼兒的回憶和表現,使他們喜歡參與美術活動,就是很好的題目。 2、表現的內容給幼兒留有充分想像的空間 同一事物,個人的感受和看法以及表達、表現方式是不同的,因此選材要給幼兒的表現空間大一些。如《未來汽車城》、《手影游戲》、《我最喜愛的人》等,由於沒有固定的造型,幼兒不受「像與不像」的困繞,他們能夠放開手筆大膽表現,從而調動起積極的思維活動,並能大膽發揮想像創造力,表達出自己對事物的感悟。 3、滲透民族傳統文化的選材內容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有許多民族傳統文化的積淀。在成人有目的的引導下,兒童在美術活動中會受到這些文化的感染和影響,因此選材的內容也可涉及適合幼兒欣賞和表現我國民族傳統中的優秀文化,如:京劇臉譜、農民畫、風箏、瓦罐等。此外,在確定題材時要注意突出美感和兒童情趣。伴隨著選材的內容,其表現手法也要考慮運用多種形式。 四、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 對於喜好新鮮事物的幼兒來說,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激起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愛。 以下是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的五大教學方法,供您參考。 1、游戲情境法:教師要善於運用游戲的情境來感染和調動幼兒。如:情境表演、看錄像、講故事、變魔術、玩沙、糊紙盒、拼石頭等活動都是幼兒喜歡的游戲,這些游戲里又包含著豐富的美術知識,而創設寬松、有趣的游戲環境,更易於幼兒把自己所思所想表達出來。 2、觀察引導法 :美術活動是視覺藝術活動,離不開觀察。引導幼兒觀察時,首先是啟發幼兒對生活及事物的熱愛。如引導幼兒觀察、回憶從家到幼兒園的路上,你印象最深的高樓、房屋是什麼樣的?路上遇到哪些人?進行交流之後再畫。從而啟發幼兒通過觀察抓住事物的特徵,並把自己的感受和聯想表現出來,使他們的畫面生動而充滿兒童情趣。 3、物象分析法:物象分析法是在觀察的基礎上,對事物進行描述性的分析,幫助幼兒在事物與畫面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建立起自己獨特的造型符號。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和鼓勵幼兒用自己理解的形象進行表述。如老師講了「太陽十兄弟」的故事後,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你想像的太陽是什麼樣的?他們發出的光芒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是這樣?鼓勵幼兒把看到的、想到的變成物象說出來然後再畫出來,孩子孩子們感受不同,創造的符號也千差萬別,使其作品成為充滿個性、栩栩入生,是真正意義的「兒童畫」。 4、作品賞析法:引導幼兒多欣賞一些中外名家作品和兒童優秀美術作品。欣賞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幼兒產生感受、理解和發現作品的表現手法和含義,使他們在獲得藝術「營養」的同時,激發他們大膽地表現與創新。 5、過程指導法:幼兒作畫時,教師既不能無目的的巡視,也不能過多的詢問干擾了幼兒的原有思路。老師要做到因人而導、因需而導。如對自信心不足,不敢下筆的孩子,可以採取手把手或在紙上示意,幫他邁出「萬事開頭難」的第一步。在小朋友不知道如何繼續豐富畫面時,老師理解並引導其豐富畫面,幫他添上關鍵的幾筆,起到擴展、豐富其畫面的好方法。 結語:總之,美術活動對幼兒有益興趣、健康個性、審美與創造性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在遵循幼兒認識規律的基礎上,選擇適宜的內容,創造寬松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選用恰當的方法,正確評價幼兒的作品,使美術活動真正成為孩子們的一種樂趣,一種盪漾著激情和人性的活動。文章來源自 3 e d u 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