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怎麼能文言文

怎麼能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2 14:35:08

A. 文言文中表示「可以」「能」的詞

文言文,主要是通過能願動詞來表示「可以」和「能」。在文言文中的能願動詞有:「願」、「欲」、「敢」、「肯」;「獲」、「能」、「得」;「可」、「足」等,它們通常表示四種意義,即:1、表示可能:能、能夠、會、可、可能、可以、得以;2、表示意願:願意、樂意、情願、肯、要、願、想要、要想、敢、敢於、樂於;3、表示必要:應、應該、應當、得(dei)、該、當、須得、犯得著、犯不著、理當;4、表示估價:值得、便於、難於、難以、易於。

以下例句,就是能願動詞表示「可以」和「能」的例子,僅供參考!!
○原文:《左傳·定公元年》:季孫願與子從政。
譯文:季孫願和您一起參與政事。
解析:本例主語「季孫」是施事主語,表主觀願望。能願動詞「願」,所帶謂詞性詞賓語,而能願動詞「願」可以解讀為:可以、能。

○原文:《荀子·大略》:齊人慾伐魯,忌卞莊子,不敢過卞。
譯文:齊國人想攻魯國,但畏懼卞莊子,所以不敢經過卞地。
解析:本例中的主語「齊人」是施事主語,能願動詞「敢」所帶謂詞性賓語「過卞」,而能願動詞「敢」可解讀為:可以、能。

○原文:《左傳·隱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沒於地,天其以禮悔禍於許,無寧茲許公復奉其社稷。
譯文:假如我能夠善終,上天可依禮而懊悔並撤回加於許國的禍害,寧可許公再來治理他的國家。
解析:本例中的主語「寡人」是鄭庄公的自稱,能願動詞「得」所帶謂詞性賓語「沒於地」,而能願動詞「得」可解讀為:能、可以。

○原文:《左傳·昭公三年》:大叔曰:「吉賤,不獲來,畏大國,尊夫人也。」
譯文:大叔說:「吉的地位低下,不能前來,這是害怕大國、尊敬夫人」。
解析:本例中的主語「吉」是大叔的自稱,他之所以不能來,是身份決定的,在這里「吉」也不是施事。能願動詞「獲」所帶謂詞性賓語「來」。而能願動詞「獲」可解讀為:能;「不獲來」表示「不能來」。

○原文:《榖梁傳·隱公元年》:寰內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會諸侯。
譯文:周王畿內的諸侯,沒有天子的命令,不能隨意出國拜會諸侯。
解析:本例中的主語「諸侯」不是施事,能願動詞「得」所帶謂詞性賓語「出會諸侯」。而能願動詞「得」可解讀為:可以、能。

B. 「一定能」用文言文怎麼

現代漢語的「一定」,文言文用單音節詞表述,有:必、定等。

這里的「能」包括內了主客觀兩方面的情況,容文言文分別用「可」、「能」。如客觀的:「可使以其技鳴。」主觀的:「夏禮,吾能言之。」

那麼,用文言文表述現代話「一定能」,需要根據條件,分別表述為:定可、必可;定能、必能。

C. 文言文中表示"怎麼,怎能"的詞

安--安能?怎麼,怎能
何―――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D. 怎樣才能牢記文言文

方法二(文言文):通讀全文,理解意思,選取你認為較難讀通的句子讀順並會背,再根據意思背誦全文,用錄音錄下你的背誦,與原文校對,反復多次即可.

E. "怎麼可能"用古文怎麼說

焉能哉。

語言是人類區別於其它動物的重要特徵。只有人類才有真正的語言。許多動物也能夠發出聲音來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體人類才會把無意義的語言按照各種方式組合起來,成為有意義的語素,再把為數眾多的語素按照各種方式組合成話語,用無窮變化的形式來表示變化無窮的意義。

語言起源於從猿向人的轉變過程中,而文字則是人類進人文明時期後才產生的。在沒有創造出記錄人類語言的各種工具之前,人類的主要交際工具是有聲語言。但是,有聲語言受到一定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因此,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僅以語言作為交際工具已不能滿足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

人類交往活動的擴大,需要把語言記錄下來,以傳達給生活在不同空間和不同時間的人們,於是,記錄語言的文字便應運而生了。文字的產生,標志著社會發展已經進入文明時期,而文字一經產生和應用,便對文明進程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5)怎麼能文言文擴展閱讀:

文言句式

1、文言句式與現代漢語句式基本相同。他們都分單句和復句,都有主謂賓和定狀補六大成分。句子的語序也基本相同。

2、他們之間還有相異的地方,學習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現代漢語句式的相異點。雖然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於文言文有些實詞和現代漢語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現了一些特殊句式。

3、要想學好文言文,正確理解句子含義,領會文章內容,就必須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我們常講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和固定句式。

F. 怎樣才能翻譯好一篇文言文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 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
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 這兩種翻譯方法當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

G. 文言文該怎麼才能翻譯好

找了好多感覺這個還行。 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文言文翻譯是一種綜合性練習,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礎知識的運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和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文言文翻譯要求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盡量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文言文翻譯的步驟,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數,切忌一上來就匆匆忙忙翻譯。在翻譯時,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譯完全文後,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

文言文翻譯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
文言文翻譯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

+++++++++++++++++++++++++++++++++
如果有時間可以看更多:

文言文翻譯的要求

文言文翻譯 要做到「信、達、雅」三個字。「信」是指譯文要准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於原文,如實地、恰當地運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達」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雅」就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就是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文言文翻譯的原則
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後語意不暢,還應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盡量達到完美。

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文言文翻譯是一種綜合性練習,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礎知識的運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和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文言文翻譯要求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盡量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文言文翻譯的步驟,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數,切忌一上來就匆匆忙忙翻譯。在翻譯時,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譯完全文後,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

文言文翻譯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

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

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 這兩種翻譯方法當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二、文言文翻譯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噲。「者也」是語尾助詞,不譯。

「補」,就是增補。(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弧。

「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彙替換古代詞彙。如把「吾、余、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

「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後置句、定語後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變」,就是變通。在忠實於原文的基礎上,活澤有關文字。如「波瀾不驚」,可活澤成「(湖面)風平浪靜」。

文言文翻譯「四重奏」

最近兩年高考對文言文翻譯的考察由選擇正誤改為筆譯。這就增加了答題難度,而且所出試題均出於課外,彷彿無跡可求,無從下手。其實,還是可以講究一點技巧,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譯四重奏」:

1. 翻譯要注意補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現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語、省略謂語動詞、省略介詞、省略賓語等。在大家做翻譯題時,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補充完整,否則譯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 翻譯要注意調整語序。文言文中變式句時常出現,有主謂後置、定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賓語前置等四種類型。翻譯時調整好語序,才能便於翻譯,否則譯文易顛三倒四,給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

3. 翻譯要注意活用現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實詞可以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改變它的詞性和用法,這就是活用。主要有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用作動詞,名詞作狀語等。翻譯時要抓住詞語的臨時含義。

4. 翻譯要抓住關鍵詞,聯系語境,重點突破。在文言文閱讀中,有些句子往往因為個別詞而影響全句的理解。這個詞就是一個關鍵詞。對於它,我們要聯系語境去理解、參悟。

綜上所述,文言文翻譯,只要平時努力,並注意以上四點,加以靈活掌握,要翻譯正確是不難的。

文言文翻譯得分點把握技巧
2005年語文考試大綱將「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了高考考試范圍,對這一知識點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譯題中體現,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譯題已成為考生們關注的焦點。

一、看詞性——從詞類活用現象方面把握

備考對策:詞類活用是2005年高考的選考內容。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語法現象,主要有名詞、動詞、形容詞等的活用。翻譯時,對活用的詞要善於通過分析句子的語法結構來確定它的詞性及詞義。

二、觀句式——從文言句式特點方面把握

備考對策:文言句式已納入2005年高考考查范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點,特別要掌握好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賓語前置句。而這些句式一般說來都有語言標志,因此,可以通過對這些語言標志的識別,來判斷它們是屬於哪種句式特點。

三、悟詞義——從關鍵實詞意義方面把握

備考對策:所謂關鍵實詞,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關鍵意義的、解釋通常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或有多個義項的詞語。句子中的關鍵實詞,以動詞最多,形容詞、名詞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等。

四、辨用法——從主要虛詞用法方面把握

備考對策:虛詞是句子構成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試大綱18個文言虛詞中經常考的有「而、以、於、因、用、乃、其、為、則、之」等,考前應當注意把它們的用法進行歸納並強化訓練以加深印象。翻譯時,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注意上下文的關系,注意意思的銜接和連貫。

所以,在文言文翻譯中,一定要注意通過看詞性、觀句式、悟詞義、辨用法等方法,敏銳地發現這些得分點並准確地把它們翻譯好,翻譯得通順流暢。這樣,才能在文言文翻譯中得到高分。

H. 我能夠用古文怎麼譯

(現代文)令我敬佩
(古文)令吾敬 ! (真乃英雄也 )

I. 怎麼能系統的學習文言文

我有一個建議,就是買一本文言文字典,然後對照著字典去翻譯文言文。這些很容易就記住了,學會了。我高三的時候就是這么做的。

J. 文言文中,你能做到嗎怎麼說

汝能之乎?
有一句話,你能做到嗎?或者我能做到嗎?
林覺民《與妻書》中有類似的話。
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
汝能之乎, 就是 你能做到嗎?

熱點內容
幼兒園片段教學 發布:2025-07-13 02:47:43 瀏覽:426
2017年師德培訓心得 發布:2025-07-13 02:45:25 瀏覽:447
dnf黑刀暗月哪裡爆 發布:2025-07-13 00:00:06 瀏覽:597
中國醫學科學葯用植物 發布:2025-07-12 23:34:11 瀏覽:499
化學產品銷售 發布:2025-07-12 23:03:30 瀏覽:638
鑄彩美術學校 發布:2025-07-12 22:54:44 瀏覽:115
教學重點 發布:2025-07-12 22:52:09 瀏覽:813
家庭教師txt下載 發布:2025-07-12 21:17:51 瀏覽:357
挖掘機英語 發布:2025-07-12 21:08:58 瀏覽:521
數學書籍讀後感 發布:2025-07-12 20:52:09 瀏覽: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