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海洋學科

海洋學科

發布時間: 2020-11-22 14:42:36

① 中國海洋有a+學科

1.《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復習指南一本(精華)
2.《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復習指南一本(精華)
3.《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五版,閻石)
4.《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四版)

② 哪所台灣院校的海洋學科最好

台灣海洋大學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National Taiwan Ocean University,NTOU),其前身是創立於1953年的「台灣省立海事專科學校」,學校坐落於中國台灣省基隆市,近年連續獲得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劃」5年500億補助(新台幣),為台灣地區重點大學。該校亦為唯一每年(自2005年計劃開始起)榮獲「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劃」補助的「國立」大學,同時也是「台北聯合大學系統」成員之一。是台灣地區航運與海洋相關領域之最高學府,佔地30餘公頃,與和平島及碧砂漁港等景點相臨。現有7個學院、18個學系、12個獨立研究所、26個碩士班及19個博士班。

生物海洋學是研究什麼的學科

生物海洋學是一門研究海洋生物種群在時間和空間分布狀態,以及各生物群落之間和環境間相互作用的學科。不難看出,生物海洋學主要涉及的領域是生物分類學和生態學。但是,由於海洋生物研究人員的興趣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實際研究中涉及的范圍遠遠超出上面講的那兩個方面。

④ 海洋科學考研考哪些學科

海洋科學應該是一個朝陽專業領域,和綠色經濟和海洋經濟的發展都相切合。你是讀回研,不是一般的本科學答習,因此,相比是可以獲得更好的專業培養,如果能夠讀博,做更高的專業訓練,去研究所,或者去高興技術企業,完全不用擔心就業。廈門大學也是很好的大學,希望你能夠真正讀進去,那麼未來就一定美好!

⑤ 海洋學的學科簡介

全球,約佔地表總面積的71%。全球海洋的平,。全球海洋的容積約為13.7億立方公里,佔地球總水量的97%以上。如果地球的地殼是一個平坦光滑的球面,那麼就會是一個表面被2600多米深的海水所覆蓋的「水球」。
由於海洋本身的整體性、海洋中各種自然過程相互作用的復雜性和主要研究方法、手段的共同性而統一起來,使海洋科學成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學。在太陽系的行星中,地球處於「得天獨厚」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和質量、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地球的繞日運行軌道以及自轉周期等因素相互的作用和良好配合,使得地球表面大部分區域的平均溫度適中(約15℃),以致它的表面同時存在著三種狀態(液態、固態和氣態)的水,且絕大部分是以液態海水的形式形成一個全球規模的含鹽水體——世界大洋。因此,我們的地球又稱為「水的行星」。
世界海洋每年約有50.5萬立方公里的海水在太陽輻射作用下被蒸發,向大氣供應87.5%的水汽。從海洋或陸地蒸發的水汽上升凝結後,又作為雨或雪降落在海洋和陸地上。陸地上每年約有4.7萬立方公里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或沿地面注入河流,或滲入土壤形成地下水,最終注入海洋,從而構成了地球上周而復始的水文循環。
海水是—種含有多種溶解鹽類的水溶液。在海水中,水佔96.5%左右,其餘則主要是各種各樣的溶解鹽類和礦物,還有來自大氣中的氧、二氧化碳和氮等溶解氣體。世界海洋的平均含鹽量約2.5%,而世界大洋的總鹽量約為4.8億億噸。假若將全球海水裡的鹽分全部提煉出來,均勻地鋪在地球表面上,便會形成厚約40米的鹽層。
目前在海水中已發現的化學元素超出80種。組成海水的化學元素,除了構成水的氫和氧以外,絕大部分呈離子狀態,主要有氯、鈉、鎂、硫、鈣、鉀、溴、碳、鍶、硼、氟等11種,它們占海水中全部溶解元素含量的99%;其餘的元素含量甚微,稱為海水微量元素。
海洋作為地球水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大氣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為控制地球表面的環境和生命特徵的一個基本環節。
由於水具有很高的熱容量,因此世界海洋是大氣中水汽和熱量的重要來源,並參與整個地表物質和能量平衡過程,成為地球上太陽輻射能的一個巨大的儲存器。在同一緯度上,由於海陸反射率的固有差異,海面單位面積所吸收的太陽輻射能約比陸地多25~50%。因此,全球大洋表層海水的年平均溫度要比全球陸地上的平均溫度約高10℃。
溶解於海水中的氧、二氧化碳等氣體,以及磷、氮、硅等營養鹽元素,對海洋生物的生存極為重要。海水中的溶解物質不僅影響著海水的物理化學特徵,而且也為海洋生物提供了營養物質和生態環境。
海洋對於生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和組成,與許多低等動物的體液幾乎一致,而一些陸地高等動物,甚至人的血清所含的元素成分也與海水類似。研究證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海洋,而且絕大多數的動物生活在海洋中。在陸地上,生物集中棲息在地表上下數十米的范圍內,可是在海洋中,生物棲息范圍可深達一萬米。因此,研究生命起源的學者把海洋稱作「生命的搖籃」。
由於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上分布的固有差異,赤道附近的水溫顯著地高於高緯度海區,因此,在海洋中導致暖流從赤道流向高緯度、寒流從高緯度流向赤道的大尺度循環。從而引起能量重新分布,使得赤道地區和兩極的氣候不致過分懸殊。
海面蒸發產生的大量水汽,可被大氣環流及其他局部空氣運動攜帶至數千公里以外,重新凝結成雨雪降落到所有大陸的表面,成為地球表面淡水的源泉。由此可見,海洋對全球天氣和氣候的形成,以至地球表面形態的塑造都有深遠的影響。
海洋中的動物約16~20萬種,植物一萬多種。海洋中的生物,如同整個生物圈中的生物一樣,絕大多數直接地或間接地依賴於光合作用而生存。海洋生物由海洋光合植物、食植性動物和食肉性動物逐級依賴和制約,組成了海洋食物鏈。
海洋作為一個物理系統,其中發生著各種不同類型和不同深度的海水運動和過程,對於海洋中的生物、化學和地質過程有著顯著的影響。海水運動按其成因,大致分為:海水密度變化產生的「熱鹽」運動,如海面蒸發、冷卻和結冰,以及海水混合等;海面風應力驅動形成的風生運動,如風海流和風生環流等;天體引力作用產生的潮汐運動;海水運動速度切變產生的湍流運動;各種擾動產生的波動,如風浪、慣性波和行星波等。
海洋是生物的生存環境,海水運動等物理過程會導致生物環境的改變。因此,不同的流系、水團具有不同的生物區系和不同的生物群落。海水運動或波動是海洋中的溶解物質、懸浮物和海底沉積物搬運的重要動力因素,因此,海洋中化學元素的分布和海洋沉積,以及海岸地貌的塑造過程都是不能脫離海洋動力環境的。反過來,海水的運動狀況也與特定的地理環境、化學環境有關。這就是海洋自然環境的統一性的具體表現。
大洋地殼作為全球地殼的一個結構單元,具有不同於大陸地殼的一系列特點。陸殼較輕、較厚,比較古老;洋殼較重、較薄(缺失花崗岩層),相對年輕。在地殼的均衡作用下,陸殼質輕而浮起,洋殼質重而深陷。地球之所以存在著如此深廣的海洋,是與洋殼的物質組成有關的。
由於海水的覆蓋,海底地殼是難以直接觀察的。近半個世紀以來,深海考察發現了海洋中有深度超過萬米的海溝,長達上千公里的斷裂帶以及眾多的海山:而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存在著一條環繞全球、縱貫大洋盆地、延伸達80000公里的水下山脈體系。這條水下山脈縱貫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洋盆中部,所以稱為大洋中脊。在大洋中脊頂部發育有一條被斷裂帶錯開的縱向的大裂谷,稱為中央裂谷。
20世紀70年代以來,海洋學者乘坐潛水器考察大洋中脊和裂谷,發現從裂谷底噴湧出來的熱泉。原來,冷海水沿裂隙滲入熾熱的新生洋殼內部,變成熱海水,熱海水和洋殼玄武岩之間發生強烈的化學反應。玄武岩中的鐵、錳、銅、鋅等被淋濾出來進入熱海水,從而噴出富含金屬的熱泉。由河流帶入海洋中的鎂、硫酸根,在上述過程中也大部分被中脊軸部的洋殼所吸收。據估計,沿著八萬公里長的大洋中脊只需800~1000萬年,與世界海洋等量的海水就可以經過脊軸洋殼循環一遍。這對於海水化學成分的演化,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總之,海洋中發生的各種自然過程,在不同程度上同大氣圈、岩石圈和生物圈都有耦合關系,並且同全球構造運動以及某些天文因素密切相關,這些自然過程本身也相互制約,彼此間通過各種形式的物質和能量循環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具有全球規模的、多層次的海洋自然系統。正是這樣一個系統,決定著海洋中各種過程的存在條件,制約著它們的發展方向。
海洋科學研究的目的,就在於通過觀察、實驗、比較、分析、綜合、歸納、該繹以及科學抽象方法,去揭示這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認識海洋中各種自然現象和過程的發展規律,並利用這些規律為人類服務。

⑥ 海洋生物學開哪些學科

海洋生物學隸屬於海洋科學一級學科,是海洋科學的一個主要學科,主要研究海洋里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物的分類和分布、發育和生長、生理、生化和遺傳,特別是海洋生態。
海洋生物學研究的內容極為豐富,且隨著海洋調查手段和開發技術的改進而不斷地發展。與其它相關學科相比,海洋生物學的發展受到調查手段和工具設備的影響較大,因此,該專業的發展亟待調查和實驗手段、儀器的革新。另一方面,海洋生物學不但與海洋漁業生產直接相關,同時為海洋生態學、海洋地質學、海洋物理學、海洋化學等研究提供依據。

⑦ 海洋科學這一學科主要學的內容是什麼

海洋科學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及實驗、大學化學及實驗、海洋科學導論、生物海洋學、海洋地質學、海洋調查與觀測技術(含出海實習)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根據課程要求最好從二年級便安排教學實習,也可到高年級安排,包括海洋學實習、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本專業學生具有堅實的數學、物理學及海洋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海洋科學研究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海洋科學基本調查方法和實驗技能,具有從事海洋調查和海洋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⑧ 海洋科學這一學科主要學的內容是什麼

海科主要學的海洋物理方面的
理論性比較強的
拿理學學位
怎麼學生物化學
她的水產業專業還行。

⑨ 海洋地質學是研究什麼的學科

海洋地質學是研究地殼被海水淹沒部分的物質組成、地質構造和演化規律的學科。研究內容涉及海岸與海底的地形、海洋沉積物、洋底岩石、海底構造、大洋地質歷史和海底礦產資源。它是地質學的一部分,又與海洋學有密切聯系,是地質學與海洋學的邊緣科學。海洋覆蓋面積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它是全球地質構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沉積作用的天然實驗室。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是人類未來的重要資源基地。海洋環境地質和災害地質直接關繫到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海洋地質調查還是海港建設、海底工程和海底資源開發的基礎。因此,海洋地質學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熱點內容
dnf黑刀暗月哪裡爆 發布:2025-07-13 00:00:06 瀏覽:597
中國醫學科學葯用植物 發布:2025-07-12 23:34:11 瀏覽:499
化學產品銷售 發布:2025-07-12 23:03:30 瀏覽:638
鑄彩美術學校 發布:2025-07-12 22:54:44 瀏覽:115
教學重點 發布:2025-07-12 22:52:09 瀏覽:813
家庭教師txt下載 發布:2025-07-12 21:17:51 瀏覽:357
挖掘機英語 發布:2025-07-12 21:08:58 瀏覽:521
數學書籍讀後感 發布:2025-07-12 20:52:09 瀏覽:301
2017理科數學三卷 發布:2025-07-12 19:57:52 瀏覽:647
泡溫泉哪裡 發布:2025-07-12 19:48:11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