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學科教學含義

學科教學含義

發布時間: 2020-11-22 18:33:48

①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意義以及要注意些什麼

在學科教學中該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認為,有五個方面需要引起教師注意:
一、教師對心理健康要有理性認識
教師要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對什麼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標准以及對學生而言心理健康又有什麼樣的特殊內涵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指導我們的實踐活動。
二、教師自身要心理健康
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熟練的教學技巧,而且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態,因為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合格地完成這兩項重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保證。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有助於促進身體健康,才能夠在教學中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學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為學生樹立心理健康的榜樣。一個性格開朗、情感健康的教師,往往會以積極的方式對待學生,使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從而有助於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要更好地教書育人,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極為重要。
三、教師要善於營造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課堂心理環境
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現代心理學認為,學生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教育氛圍中,才能自主地選擇,平等地和他人共同活動,才能迸發出想像力與創造力的火花,更多地意識到人的力量,才會因能作為自己生活的設計師而變得日益自主和有創造性。因此,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課堂心理環境的創設,要成為教師教學設計、教學過程的一個關注點。營造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課堂心理環境,關鍵是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愛學生,善於激勵學生。當學生能夠在每天、每節課的學習中獲得的是尊重、人際關系和諧、自我實現等諸如此類的良好情感體驗時,自然會產生一種自覺進取的健康心態,個性品質也會得到很好的發展,對學科內容的學習也會有所促進。
四、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適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各科教材作為教學的主要載體,有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教師在備課時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課堂教學目標,善於挖掘教材中的有關心理健康的教育因素,並把這些因素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比如文科教材中,對人類各種情感的體驗、對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與人取得成功或失敗的關系的認識、人物自身的情商因素對他們生活、工作、事業的影響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理科教材中,科學家在科學活動中體現出的創新思維品質、邏輯思維品質、不屈不撓的意志品質等,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對於一些確實不含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教材內容,教師通過學習活動,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及公平競爭的心理品質。
五、教師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個別化教學
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教育應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古人很早就提出要因材施教,這一原則同樣適用於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智力、情緒、意志、人格、人際交往能力等一系列的調查、測試,全面把握學生的特徵,了解學生的優勢與不足,使教師在教學中能有的放矢。比如對於性格內向,總喜歡一個人行動,極力避免與他人交往的學生,教師可以多給他提供一些當眾發言的機會,多鼓勵他,肯定他,以鍛煉他的膽量,增強他的自信心;對於性格外向、熱情活潑但做事缺乏耐心的學生,教師可給他提供一些具有難度的學習任務,以培養其耐心,磨煉其毅志。這種針對性的個別化教學,原則上應運用於每個學生,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由於時間、精力、能力等多種原因,至少對所謂的「問題學生」更應該有意識地運用,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學習、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是時代發展對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使每個學生心理健康地成長,使他們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這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是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

② 學科核心素養對於學科教學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基礎積極收集、篩選確信息解決問題培養數能力面具重要意義促進綜合能力發展價值
5.提問題
提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解決問題許僅僅數技能已提新問題新能性卻需要創造性想像力我教要鼓勵提問題且要及、客觀激勵主評價所提問題
6.實踐能力
實踐創新基礎數命力所通實踐僅激發習數熱情培養習數興趣且實踐能夠積極主思考數角度提問題、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應用數能力
7.創造想像
想像創造基礎源泉沒想像沒創造沒類社進步數作門相比較抽象科實際處處都強調想像力重要平面圖形空間圖形數式……離創造想像數習蒼白力困難異
8.猜想驗證
猜想進行數習重要式培養良數思維品質重要手段同條件面同習內容作猜想能能錯並重要重要通析、歸納、類比、聯想等作猜想能提高豐富想像力合情推理能力提高積極性躍課堂氛圍效促進數思維能力培養
9.發散思維
數發散思維核培養創造性思維創新能力激發獨立思考創新能力傳統數教及思維主要思維式課本題目材料呈現程都循著模式習慣於按照書寫與教師教式思考問題用符合規思路式解決問題於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必要於習數興趣激發、智力能力發展特別創造性思維發展顯夠發散思維卻反映創造性思維特點創造性思維種主要形式數教程培養初步邏輯思維能力同要意識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③ 如何了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的含義

隨著學校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互聯網路與班班通多媒體環境在學校的應用有了巨大的發展和提高,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之間已經由原來的相互整合逐步發展為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本文根據現代信息技術的特色和學科特點以及實際需要,對如何恰當地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思維創新、自主探究學習以達到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徑進行探討。

④ 學科核心素養對於學科教學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北師大肖川教授認為:「從學科角度講,要為素養而教(用學科教人),學科及其教學是為學生素養服務的,而不是為學科而教,把教學局限於狹隘的學科本位中,過分地注重本學科的知識與內容,任務和要求,這樣將十分不利於培養視野開闊、才思敏捷並具有豐富文化素養和哲學氣質的人才。」實際上,任何學科知識就其結構而言,都可以分為表層結構(表層意義)和深層結構(深層意義)。表層意義就是語言文字元號所直接表述的學科內容(概念、命題、理論)(內涵和意義),深層意義是蘊含在學科知識內容和意義之中或背後的精神、價值、方法論、生活意義(文化意義)。表層結構和意義的存在方式是顯性的、邏輯的(系統的)、主線的。深層結構和意義的存在方式則是隱性的、滲透的(分散的)、暗線的。但它是學生素養形成和發展的根本(決定性的東西)。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不是僅僅為了獲得學科的若干知識、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時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生成與提升。學科教學要有文化意義、思維意義、價值意義,即人的意義!
核心素養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教育。遺憾的是,在我們中小學,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學生學科知識掌握得很熟練很牢固,解題能力也很強,但是你跟他相處,馬上就會感受到他身上缺了什麼東西,這東西就是素養!學科教學要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知識豐富、思維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靈自由的人。

⑤ 考上全日制的學科教育美術類專碩讀的意義大不,教育碩士除了教書還能幹嘛呀···

美術教育專業是針對中小學教師開設的專業,全名叫學科教學(美術),現在我們上的課都是教育學的課,為以後當老師做准備,如果你比較喜歡繪畫或者設計之類的,可以考那方面的博士。中小學的美術老師現在還不算很吃香,不過過幾年會好,國家已經重視美術的發展了。

⑥ 教育學的學科性質對教育學的學習和研究有什麼意義

教育社會學在西方已發展成為西方教育科學體系和社會學體系中一門極具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的學科。這樣一門學科究竟應該有怎樣的學科意識以及又如何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審視學前教育中一些教育現象。
一、對教育社會學學科性質的認識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探討教育社會學的學科性質,屬於教育社會學的「元理論研究」。對於教育社會學是一門教育學的分支學科,還是一門社會學的具體學科的選擇從根本上決定了教育社會學的學科性質與學科定位。不同學科背景的人,持不同的選擇,總的說來有以下幾種認識:
(一)教育社會學是教育學的分支學科。美國的赫爾巴特主義者蘇則羅(Henry Suzzalo)認為教育社會學是對教育的基礎和實際加以系統的研究,闡明教育在社會中的重要意義,特別是將現代社會學的思想應用於教育問題的一門學科。這類意見把教育社會學當作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用以幫助教育人員決定動態社會中教育過程中的目標與方法;它不僅從事學科理論的研究,也從事教育實際問題的探討。①教育社會學的基本任務是通過對作為社會事實的教育進行分析,為建立與完善教育活動規范及其理論提供社會學依據。如果我們將教育社會學作為一門教育學的分支學科,那麼,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對象首先是一種教育現象,它的研究也首先遵循教育學的一般規律並受到它的制約。
(二)教育社會學是社會學的分支學科。史密斯、韋伯等認為教育社會學是社會學的一門分支學科,而非教育學的分支學科。另外,新興的教育社會學的主要目的是將教育體系進行社會學的分析,即把教育體系作為社會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通過研究以發現新的理論觀念,有利於社會學更趨完備。如果我們把教育社會學首先作為一門社會學的具體學科,那麼,在教育社會學的學科視野中,各種教育現象和過程首先是一種社會現象,它的研究首先要遵循社會學的一般規律,並受到社會學各種基本原理的規定。

研究方法:
從社會學的角度,把學前教育看作一種社會現象、一種社會過程、一種社會制度來研究。應將學前兒童教育至於研究的中心地位。在宏觀層次上,要研究學前兒童教育同社會整體及其他各種社會現象如社會制度、社會結構與社會變遷等方面的功能性關系,但其重點應在研究學前教育的社會性質、社會地位與社會功能。在中觀層次上,要研究學前教育與局部社會,包括與不同的民族、區域、社區等方面的功能性關系。在微觀層次上,研究的視野主要集中在學前教育自身,也就是把幼兒園、班級、教師、幼兒群體和家長看作社會體系,研究其活動過程中的各種復雜而微妙的社會行為與社會關系。

⑦ 學科規范教學有哪些學科規范教學的目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

哪些:各教育階段學科教學的課程管理、教學准備、教學實施過程、批改輔導、學業評價、教學研究

目的:有明確的章程教學

意義:促進教育

作用:教學有明確的目標
教學內容正確,無知識錯誤
能准備齊全再教學

⑧ 你好,我想了解一下學科教學數學的研究生的含義是哪些學校開設

這個專業畢業的主要還是去學校當老師,這方面比較好的主要是師范類院校如:北師大、華東師大、華南師大這些部屬師范院校。如果是部屬師范院校畢業的碩士一般可以去高中當老師,特別優秀的可以去一些重點高中當老師待遇還是相當不錯的。如果要想去高校當老師,現在一般都得讀博士。

⑨ 1. 試述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設計的含義、作用和基本要求

評價是泛指對人或對事物的一種價值判斷。發展性教學評價是注意充分發回揮評價的學生主體答、教師主體和家長主體的作用,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最終實現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體發展、自主發展和個性發展為宗旨的評價。
政治課發展性教學評價是根據思想政治課的課程標准、任務和基本原則,利用一定的評價技術和方法(手段),對教學過程及其效果給予教學價值與教學效益上的判斷,為被評價者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機會,鼓勵被評價者展示自己的水平和成績,並做出結論或資格證明。在很大程度上,它是檢驗教學效果及教學改革方向正確與否的重要手段,是檢驗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程度的有力措施,也是有效教學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激勵手段。

⑩ 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對於數學學科教學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1、培養數學意識,形成良好數感。

數學意識的培養有利於數學思維的發展,良好數感則有利於形成科學的直覺。個人的數學意識和數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數學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數學素養水平。

2、加強數學思維、方法的訓練,形成學生數學探究能力。

數學探究能力是數學素養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質的特徵,數學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過數學思維方法的訓練來完成的。

3、培養估算能力,形成科學的直覺。

估算是對事物的整體把握,是對事物數量的直覺判斷。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估算能力有著廣泛的作用。如果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積極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這將有助於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有助於數學方法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有助於學生對日常數量關系的靈活處理,形成各種解題策路,進而形成科學的數學視覺。

(10)學科教學含義擴展閱讀:

數學素養特點

1、 在討論問題時,習慣於強調定義(界定概念),強調問題存在的條件;

2、 在觀察問題時,習慣於抓住其中的(函數)關系,在微觀(局部)認識基礎上進一步做出多因素的全局性(全空間)考慮;

3、 在認識問題時,習慣於將已有的嚴格的數學概念如對偶、相關、隨機、泛涵、非線性、周期性、混沌等等概念廣義化,用於認識現實中的問題。比如可以看出價格是商品的對偶,效益是公司的泛涵等等。

熱點內容
臨沂市教育局網站 發布:2025-07-12 01:04:56 瀏覽:246
教師節資料50字 發布:2025-07-12 00:58:21 瀏覽:345
老師面試班 發布:2025-07-11 23:57:06 瀏覽:802
如何鋪地磚 發布:2025-07-11 22:46:37 瀏覽:232
田靜老師 發布:2025-07-11 22:21:52 瀏覽:758
文科生物會考知識點 發布:2025-07-11 21:32:18 瀏覽: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學 發布:2025-07-11 21:21:02 瀏覽:729
寶藍色校園 發布:2025-07-11 20:31:21 瀏覽:714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
燃料電池歷史 發布:2025-07-11 13:49:58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