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溫度
常溫也叫一般溫度或者室溫,一般定義為25℃。
❷ 小學三年級 科學 溫度和水的變化 請詳細解答,謝謝! (28 16:53:21)
水的溫度的改變會使水的形態改變,當水的溫度在0攝氏度以下時,水就會變成固體,也就是冰,當水的溫度達到100攝氏度時,水就會變成氣體,也就是蒸汽。
300多年前,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氣體溫度計。它的上部是一個盛有氣體的測量泡,溫度變化時,氣體的熱脹冷縮引起下面管中液體溫度變化。
❸ 小學科學《溫度與溫度計》是哪個年級的內容
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
第三章溫度與水的變化的第一節就是
《溫度與溫度計》
❹ 小學科學使用溫度計測量水溫應注意些什麼問題
1.用溫度計測量水溫的實驗步驟
估計被測水的溫度
觀察溫度計的量程
選取一支適當內的溫度計
並認清溫度計的最容小分度值
把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水中
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後
再讀數並記錄
2.某同學在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時,以下作法錯誤的是(
)
A.將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不碰到容器底和壁
B.溫度計放入水中就馬上讀數
C.讀數時將溫度計拿出放到亮一點的窗口去
D.讀數時視線與液體的上表面相平
3.[發散題]
給你一支溫度計,你應從哪幾個方面去認識它?
❺ 小學四年級科學第四課使用溫度計的正確方法
將溫度計低端的液泡完全浸沒在液體中,看溫度時,眼睛要與溫度及保持平衡
❻ 小學科學溫度與溫度計怎麼引入
第一句話是今天熱不熱。第二句話請學生摸一摸課桌的木板面的鐵桿座架,問哪個熱。
❼ 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攝氏度小學三年級科學
正常體溫不是一個具體的溫度點,而是一個溫度范圍。機體深部的體溫較為恆定和均勻,稱深部體溫;而體表的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變化和差異較大,稱表層溫度。
一般以口腔、直腸和腋窩的體溫為代表,其中直腸體溫最接近深部體溫。正常值:口腔舌下溫度為37℃(范圍36.3-37.2℃),直腸溫度37.5℃(比口腔溫度高(0.3-0.5℃),腋下溫度為36.5℃(范圍36.0℃-37.0℃)。
❽ 小學科學溫度與溫度計怎麼引入要貼近生活又可以激發
水銀溫度計,也就是我們平日里用來測試體溫的溫度計。作為最貼近生活的一種溫度計來說,每個人都應該了解水銀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那麼,水銀溫度計應該如何來用於測試人體體溫呢?溫度計要怎麼看,水銀溫度計怎麼看?攝氏體溫計的刻度是三5~四二℃,每l℃之間分成一0小格,每小格為0.一℃,在0.5℃和一℃的刻度處用較長的線標記。在三漆℃刻度處則以紅色表示,以示醒目
❾ 小學科學《氣溫有多高》教學設計
《氣溫有多高》教學設計
氣溫有多高
一、教學目的: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正確地看、讀、寫溫度。
2、能夠較准確地測量不同環境下的氣溫並進行記錄。
3、能利用氣溫變化記錄的統計圖找出一天中氣溫變化的規律。
知識與技能
1、懂得看、讀、寫溫度的正確方法。
2、知道氣溫計又可稱為寒暑表。
3、不同環境下氣溫是有差異的。
4、知道白天氣溫變化的一般YCB齒輪泵規律是早晚氣溫低、午後氣溫高。
5、知道進行標准化測量的重要意義。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意識到證據的重要性,有重證據的科學態度。
2、有標准化的科學觀測意識,能實事求是地反映測量結果。
二、教學重點:
懂得看、讀、寫溫度的正確方法。
三、教學難點;
1、知道氣溫計又可稱為寒暑表。
2、不同環境下氣溫是有差異的。
3、知道白天氣溫變化的一般規律是早晚氣溫低、午後氣溫高。
四、教學准備:
1. 學生測量氣溫用的寒KCB型不銹鋼齒輪泵暑表、寒暑表模型。
2.寒暑表、記錄氣溫用的紙筆。
五、課時劃分:
一課時
七、教學步驟
教學步驟 互動性質 學生\老師互動的目的
集中話題 1.教師問哪位同學昨晚看天氣預報的,誰來做個小小氣象員,做一個氣象匯報。(指名匯報)
2.你們知道我們是怎樣測出氣溫的嗎?利用什麼工具?(學生回答,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溫度表、溫度計。)
3.看到溫度表你想到了什麼?(裡面裝的什麼液體?怎樣讀?為什麼叫攝氏度?)(指名說。)教師介紹溫度表(寒暑表)。
4.同座位互相說一說溫度表的讀法,
任意指一個刻度相互說一說。
5.你還見過哪些測量溫度的儀器,能介紹嗎? 導入新課,指導學生讀、寫氣溫的方法。
探索和
調查 1.教師說明溫度計使用要求
(1)使用溫度表測量,手輕輕地握住兩邊。
(2)眼睛要平視紅色酒精柱頂端,讀出刻度。
提問:為什麼要平視?仰視結果會怎樣?俯看結果會怎樣?(仰視結果偏大,俯看結果偏小,所以要平視。)可藉助圖示演示。
2.教師組織小小組討論
在測量氣溫時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如:在時間相同時測量,在人少、通風處測量,等液面完全靜止在讀數……)
3.教師布置測量要求
(1)測量教室、陽光下、背陰處、地面、草地上、水泥地及離地面1.5米處的氣溫,同座位兩個人,一個同學測量,一個同學記錄。
(2)測量完填寫教科書第83頁的「活動記錄」第一題。
4.開始測量,15分鍾。教師巡視指導。
5.教師組織全班交流
比較測得的結果你有哪些發現?
(如:背陰處比陽光下的溫度低,教室里的溫度比陽光下的溫度低,……)
為什麼會有你發現的結論產生?
6.教科書第41頁的「交流」,全班集體討論。(這一部分要提前一天讓每組進行測量,可以是每節課後進行測量)從圖中看一天內氣溫變化發現了什麼?(如:中午13:00~14:00氣溫最高,早上6:00和傍晚18:00氣溫基本相同,……)
1、指導學生測量氣溫的方法。
2、學生通過交流,了解白天氣溫變化的規律。
回顧和
解釋 1、堅持測量一周的氣溫,並做記錄。 鞏固所學。
【總結】氣溫有多高教案就為大家介紹到這兒了,希望有助於大家的學習。更多學習內容,盡在精品學習網,請大家及時關注。
小編推薦: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案:空氣占據空間嗎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案:我們周圍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