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上課
美術教學管理制度
一、美術課是進行美育的重要組織形式,美術教師應力求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業務水平,以適應美術教學的特點,有效地組織美術教學。
二、備課
1.學年初,要學習美術教學大綱,通閱各年級美術課本,全面掌握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擬訂教學工作計劃。
教學計劃應包含:明確提出教學目的和要求,排出教學進度,可用表格式(文字式)列出授課日期、課次、課題、課時、作業要求及教具和學生必備的學慣用品等。
2.每次課前,應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內容,分析重點難點,再研究教學方法,設計教學過程和步驟,要提前製作教具。
3.編寫教案: 美術課教案一般應列出課題、課時、目的要求、課型、重點難點、教學過程等,教務處要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教案。
三、上課
美術課一般在室內(教室、美術教室)進行,過程是:
(1)組織教學; (2)評講前課作業; (3)授新課(包括:①介紹新課內容;②欣賞范畫、范樣或觀察)。
美術室安全防護措施
1、有專任教師引領學生上下樓,自覺靠右行走,不急行、不擁擠。
2、嚴禁吸煙及使用明火,下班後工作人員要及時關好門窗,確保安全。
3、愛護消防栓、防火器材等消防設施,。任何人不得隨意移動和損壞,違者要嚴肅處理。
4、不準攜帶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凶器及有傷害性物品進校入室。
5、加強用電安全檢查,經常對校內的用電線路、器材等進行檢查,如發現安全隱患,要及時進行整改、維護、確保安全。若照明燈和電風扇等電器發生故障,不得私自動手排除,應報告教師或總務處,由學校電工進行故障排除,不得打開配電箱,觸摸電器開關。消防器材未經許可,不得隨意搬動。
6、大掃除時注意安全,對高處的玻璃窗和窗子的外部,不要勉強擦拭。
7、做文明學生,不要有任何故意傷害他人、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8、上課要嚴格遵守美術室的有關操作要求,要按有關安全規則進行。
美術室管理制度
為保障學生藝術素質教育重要設施的正常運行,確定以下守則:
一、保持美術室干凈、整潔,美術器材設備整潔無灰塵。
二、嚴禁在室內抽煙、隨地吐痰、亂丟垃圾、果皮紙屑雜物及吃零食等,嚴禁學生在模型、牆壁上亂寫亂畫。
三、保持室內安靜,嚴禁大聲喧嘩、追逐嬉鬧。
四、定時打開門窗通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五、學生練習的美術器材擺放有序,進入美術教室必須嚴守紀律,按序入座,愛護室內設施設備。
六、師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入室練習,進行特長訓練的課外活動,需經主管校長批准,杜絕隨意性。發現美術器材有損應及時反映,確保室內器材設備正常使用。
美術室學生操作守則
為了保證同學能在一個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環境里學習,並能盡快進入學習狀態,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和美的熏陶,現將《美術室學生操作守則》制定以下規定:
1.學生按時進入美術室,按指定位置就座,要保持室內的安靜,不準喧嘩。
2.愛護室內的公物,未經許可不得動用儀器設備。凡是損壞設備或儀器者,按情節輕重給予經濟賠償和紀律處分。
3.嚴禁在牆壁、桌椅、黑板亂塗亂畫。
4.保持室內的環境衛生,不要亂丟紙屑、雜物,不準吃零食。課後值日生要做好清潔工作。
5.課外活動小組要聽從老師的指導,在規定的活動區域內進行活動,以免互相影響。
6.美術室使用完畢,借用教師應填寫使用情況表並通知管理人員。管理人員下班前,應遮蓋好設備,關好門窗,拉斷室內電源總開關。
美術儀器設備保管使用制度
1.美術儀器必須由專人管理,未經許可其他人不得擅自進入美術室。
2.所有儀器、設備要登記上帳、編號入庫、分類存放,每年底核查一次,做到帳物相符。
3.根據教學實際,部分美術儀器可在學期初由教研組(教師)向美術室辦理借出領用手續,學期結束前要及時歸還給美術室,
4.美術儀器領用和歸還時應仔細檢查儀器完好情況,做好借用記錄。
5.加強美術儀器的保養、維護,根據儀器的不同特點,定期進行烘曬、通風、除塵,確保完好可用。
6.保持室內整潔,不存放其他無關物品。
7.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Ⅱ 怎樣激發美術課的課堂氣氛
兒童的生活並不是讓每一個人單獨地去冥思苦想,孩子是在跟教師、跟同學一起談自己的想法。有時是相互爭論、相互游戲、相互開玩笑,而課堂上的生活畢竟是以學習為主的一種精神存在的特殊形式。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原動力,對提高課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關系融洽,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調動起學生極大的熱情去參與;反之,不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苦學,使學生厭學,則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當然更談不上課堂效益的提高。 和諧師生關系,還應注意提高自身素質,用自己的身心去影響,用自己的激情去誘發,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使學生和你協調一致,創設愉快的教學情境,努力提高學習效率。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研究何瑩蘇聯教育家列·符·贊科夫曾說:「不應當把兒童在課堂上的積極而充實的精神生活理解成連續不斷地緊張狀態,所謂兒童的生活並不是指讓每一個人單獨地去苦思冥想。孩子是在跟教師、跟同學一起交談自己的想法,有時是相互爭論。這裡面有游戲的成份、有開玩笑,也有笑聲……當然,兒童在課堂上的生活,畢竟是以學習為主的一種精神存在的特殊形式。可是,只要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不故意造作的生活,它就會是既自由自在,又豐富多彩的。 以往在自己曾經教過的學生中總感到在教育上有缺陷的,是有深刻體會的。在一組畢業生調查中,請他們回答問題:學校在哪一點上沒有教好你們?「學校很少教會我們創造性和獨立性」,「我們缺少勇氣替自己作主,常把自己的學習問題推給老師和家長去決定」,「學校里我們很少思考,更多的是枯燥乏味的背書」,畢業生的這些話無不觸動著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心。 我認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全動性、創造性的原動力,對提高課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關系融洽,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調動起學生的極大熱情去參與學習。反之,不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苦學,使學生厭學,則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當然更談不上課堂效益的提高。 使學生樂學,教師必須運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教育學生端正學習動機。通過改善教學活動中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教育家加里指出: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區別於父子和母女,區別於兄弟姐妹,區別於朋友同事,在教育活動中不可忽視。無數的教育實踐證明,師生關系融洽和諧,教學效果就越好,反之,教學效果就愈差,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感到:建立和諧的教與愉快的學的師生關系是實施樂學教育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首要前提,誠然建立和諧融洽,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進活動,但很大程度上又取決於教師的理智、情感和教育方法,第一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師要既做先生,又做學生,只要尊重學生,才能取得學生對你的信賴,此時教育教學才有可能走向自由。例如當學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有困難,老師此時一定要用心去點撥學生啟發思維,切不可簡單生硬地要求學生坐下,一定要給學生回答正確創造條件,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體會出掌握知識後的快樂,第二要熱愛學生。我們都知道,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是教育的真理,熱愛是教育的保證,教師熱愛學生與學生熱愛教師互為條件。沒有教師的摯愛,也就不可能有學生的樂學,因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思想、情感、知識的綜合載體。第三要了解學生,因為沒有對學生的思想、心理和行為的觀察與了解,我們的教育就難免是偶然的教育目的,教學更是如此,不了解學生的學情,何以指導學生的學習,樂學也就只能是緣木求魚,教師必須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深入了解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知道他們了解他們的學習水平,分別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對每個學生都要有相應的標准,讓他們跳一跳,夠一夠,達到在原有的起點,切合自己的實際來有所提高,否則,標准低了,學生學起來注意力不易集中,覺得不夠解渴,造成興趣提不起來;標准高了,學生容易喪失信心,失去積極學習的主動性,因此,老師在給學生設計提問時,一是要因人而異,恰到好處地去進行學習,使學生感到學習是無止境的,只有堅持不懈地學,才能掌握好更多的知識。 其次,要想提高課堂效益,教師必須創設好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美好的情境,可使學生產生巨大的感染力,激發出思維的極大活力,為學生樂學創造了條件,第一,教師要在講授課文時,巧妙構思,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學習《挑山工》一課時,老師可先讓學生整體感知,從文題入手,設計這樣的問題:挑山工是干什麼的?你看到這個題目會想到什麼?帶著學生默讀,想課文先寫什麼?接著什麼?最後又寫了什麼?學生知道了挑山工的職業,及挑山工走的路程比遊人長,但速度並不比遊人慢的問題。同時理清文章的寫作程序,也就是給文章分段,概括段意,作者是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受到激勵的思路表達中心的,把段落大意連起,也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個環節是要求學生逐段去讀,品味含義,深入體會其中的意思,教師可以用掛圖,告訴學生挑山工的工作環境,看看挑山工的樣子,用幻燈告訴學生挑山工是怎樣走摺尺形的路,用活動教具,使學生認識挑山工走的路比遊人長的道理,學生在學習課文時似早就與挑山工同呼吸,共命運,自然就理解並總結出挑山工說的話的真正含義,總之,問題設計的好壞既表現教師對教材駕馭和了解的程度,更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第二,教師一是做好學生的幫手,幫助他們掃除障礙,克服困難。正像葉聖陶先生所說的那樣:當教師像幫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隨時准備放,能放手就放手,在教學中要「學會」到「會學」轉化,指導學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例如學習《再見了,親人》這一課時,教師可利用文章本身結構相似的特點,採用教、扶、放的方法,最後一段是在前兩段老師講授的基礎上去自學,使學生獲得自學的快樂,達到樂學愛學,形成能力。第三,轉變學生怕學到愛學的過程,很多學生最怕寫作文,提筆便感到無話可說,簡直是厭煩透了寫作文。此時,教師要使學生去深入地體驗生活,例如:帶領學生郊遊,尋找春天的腳步,這樣學生就不會無景可寫,無情可抒了,有了直觀的感受自然就有的可說,有的可寫了。例如:要寫游戲,老師可先帶學生共同玩游戲;要寫一件事,老師可與學生一起表演小品。 另外,提高課堂效益,教師必須要優化自己所教學科的課堂結構,首先要形成活潑進取的學習氣氛,變死學為活學,無論識字、造句還是說話、作文都要避免死教、死學,老師一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論是課堂提問板書、練習等教學活動都要注意讓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在良好的學習氣氛中,豐富知識,增強智能。第二,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是一切正常人的基本需要,學生的學習既是自身的任務,又是自身的需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對學生學習需要的滿足。當然,由於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潛能和學習水平不同,其學習需要也不同,教學中就要不同對待。有的需要點潑,有的需要輔導,有的需要鼓勵,有的需要補課,尤其是對學習基礎差、接受能力慢的學生,教師要善於查缺補漏,下到功夫。第三要減輕學生的負擔,發展個性特長,語言學科注意發展個性特長,既要學扎實,又應學得輕松,然而機械地死記硬背給學生造成了嚴重的負擔,如:幾十遍地抄詞,千篇一律地歸納段意,嚴重地忽視了教學理論與記憶規律。改變這種有百害而無一益的教學弊病是優化教學過程的需要。因為它對於學生不只是一種負擔,更是一種對學習發展和學習情緒的摧殘。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用自己的身和心去影響孩子,用自己的激情去誘發孩子的激情,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孩子,使學生和你心心相印、協調一致,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立良好的教學情境,師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努力提高學習效率.
Ⅲ 小學美術課怎麼上課
我是小學生,我們老師都是先了解講的是什麼,然後找到資料背下來到講課是一一為回我們介答紹.不用掌握師生之間的氛圍,我們班的男生講到有興趣的地方就回討論一下,最好讓他們討論(我班男生的意見,但不要影響旁邊班上課).討論一會後,再講今天的主要內容怎麼剪怎麼畫要注意什麼.我是小學生,這是我的觀點.
Ⅳ 美術課堂的類型有哪些
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築、書法、篆刻、設計、新媒體和攝影等回類型。每個門類又答可以根據表現的題材和使用的題材,再分成若干小類。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色彩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即平面)里塑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繪畫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將它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洋繪畫;從工具材料看,繪畫可分為水墨畫、油畫、壁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從題材內容看,繪畫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動物畫等;從作品的形式看,繪畫可分為壁畫、年畫、連環畫、漫畫、宣傳畫,油畫,吹畫、插圖等。
Ⅳ 美術課人數一般幾個人才能開班上課
3×40=120(人)
答:劉老師每天大約要給120人上課.
故選:B.
Ⅵ 給一年級新入學的小學生講美術課 課堂上怎樣才能吸引他們 誰是教一年級美術的 傳授點經驗
圓畫不好很正常,畫的太好太圓了才不正常,小孩子手本來就不穩,寫字都歪歪扭扭的,何況是畫畫。可以理解你想要孩子們畫好好漂亮的心情,但是最好不要幫忙畫,要他們完全自己去做,你可以輔導,但絕對不能你去代替他們畫,剛開始還無所謂,久了,孩子們會有依賴和惰性,你自己也會很麻煩。注意力分散很正常。你也是小孩子過來的,一節課40分鍾,小時候的你也不可能全部都集中精力吧。所以課堂的節奏要把握好。樓上說的讓你示範畫,學生照著畫,這個可以用,但上個幾節課之後,學生會比之前更加反感美術課,會對美術課沒興趣的。首先你自己要搞明白,你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美術課?你是為了什麼上美術課?如果你只是當做一份簡單的工作來做的話,那麼你可以大量的示範課,並且記下調皮學生的名字,報告班主任,讓學生們在課堂上變「乖」起來,但絕對不會有多少孩子還真的喜歡、還會真的喜歡你這門課程。如果你想要學生喜歡上美術課,喜歡你門課程,想要學生真的在課堂上學到東西,發展興趣的話,你就要多了解學生,看他們喜歡什麼,大多水平如何,因材施教。至少要在游戲活動中發掘他們的興趣,讓不動手的會動手,會動手的做得更好。小孩子畫的畫,有的大人看不懂很正常,想想《小王子》的故事吧。小孩子的創造和想像力是大人望塵莫及的,一板一眼的批量式的教學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他們的創造和想像力。看不出來他們的畫,你可以不要在課堂上馬上就幫忙修改或者這樣。你可以一節課給他們「創作」,一節課讓全部小朋友一起來當「鑒定師」,活躍氣氛,老師也許看不懂小朋友的話,但小朋友應該比較能夠看懂小朋友的思維,一方面可以避免在你鼓勵幫忙修改什麼的時候其他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又可以帶動課堂氣氛,畫得好的你可以表揚,積分記星什麼之類的形式上的獎勵,帶動另外一些小朋友的情緒,也不能畫得不好就說不好,哪怕就算其他小朋友起鬨說畫得不好,也要堅持畫得好,並指出哪裡畫得好,可以從色彩構圖或者其他一些方面,這並不是在騙小孩子,小孩子們的畫中只要仔細找都能找出優點的,哪怕只是一根線。也可以從這方面引申出去,教他們畫一點相關的東西,再然後進入自行繪畫環節,再循環。
Ⅶ 新美術老師怎麼上課
呵呵
四五年級的學生就做色彩練習和簡單的透視咯
小學生最主要的還是想像力啦
你要鼓勵他們
也許他們畫的並不好
但是很有創意
就要給予鼓勵
主要是激發孩子們的興趣
枯燥的教材知識可能不實用
現在孩子如果要走藝術特長生的道路
一定會請專門的老師一對一的教育
你所作的只是讓所有的孩子都喜歡你的課
現在80後的老師可憐
不知道以後的孩子會不會更難教
家長們還對我們信不過
很多孩子比較喜歡色彩啦
你可以教他們做一些好玩的東西
藝術創想看過沒?
我以前最喜歡看小神龍俱樂部裡面的藝術創想了
可以學到很多很好玩的東西
Ⅷ 美術課上應該怎麼保證良好的課堂紀律
創建一個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習環境
美術課對於學生來說,沒有像語文、數學那樣有很大的壓力。同時我們也不需要讓學生感到課堂紀律是一種負擔,適當的讓學生在一個寬松愉悅的環境下進行,藝術的創作和想像。美術課上經常會讓學生進行討論、合作這必然會使課堂看起來很「亂」。這就需要把課堂紀律看成一項教育的內容,它與學生的學習習慣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當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時,課堂紀律就自然形成一種好的現象。我的課堂要求學生,上課前鈴響後必須迅速安靜下來,准備好上課用品且統一放在課桌的左上角或者右上角,等待老師來上課。上課時,坐姿要正確,不開小差,不講閑話,不私自離開座位。課堂上有條理有秩序地進行,不影響老師講課,不影響同學發言,學生要自覺做到,舉手發言的好習慣,先舉手,經過老師同意,再發言,且要立正大聲發言為了讓每個同學都能夠集中精神上課,和培養健康的良好的習慣。這種有秩序的課堂行為習慣,在每學期的第一個月都是要加強訓練的,學生有了一個好的習慣,課堂紀律自然良好,學生也會在這種自覺的,寬松的,愉悅的課堂環境下學到豐富的知識。
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
如果學生喜歡聽、喜歡學,那麼他上課就認真。所以這就要求一節課開始,老師就要拿精彩的內容去吸引學生,並將教學內容逐步的深入,讓學生帶著我想學,下面的內容是不是更精彩的心態去對待,讓學生產生一種渴望學習的態度。如何使課堂教學內容有吸引力,這就要求課堂的導入的豐富和多采,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要考慮學生的接收能力,要考慮全體學生,要讓後進生「吃好」,讓優生「吃飽」。這就要求在學習任務上的「難易」來分層次的提要求,防止後進生應學習任務太難而鬆懈下來,也防止優生學習任務太易而不求上進。所以每次作業要求總是給予大量的創作范圍和要求。如:《自行車的故事》這課,我要求的作業是可以參考書上自行車的圖片,將其用線描的形式畫下來;可以將自行車畫下來以後進行添加和改造;可以自己根據自行車的結構設計一兩現代的自行車。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去完成作業。
制訂班規預防在先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句俗語,讓我們知道做事情有了一定的規矩,才能做的好。同樣課堂也要制訂一定的規矩。首先在我們的美術教室里粘貼著各班的學生名單,每一堂課對表現優秀和差的同學進行加分和扣分。學生就會有一定的自覺性,對於學生來說他們都喜歡表揚,都喜歡加分。再次,進行了合理地安排調整學生的座位,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習慣、行為特徵進行安排,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以優補劣、互相促進。三要規定一定的課堂要求,製作手工時,每一組的工具由組長進行分配,有時兩人合作、四人合作都有一定的規定和要求,在手工製作結束後,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上繳工具和處理碎紙片和廢棄材料。這樣的規定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井井有條,也使課堂紀律井井有條。
Ⅸ 美術課上課要求
一、備課是上好課的基礎
美術課的准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准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在《小花傘》這一課里,教具是畫好的具有情節的范圖,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又准備了一些《小花傘》等一些和傘有關的歌曲和童謠,還有故事。這些准備在課堂上對推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起了很大的作用,更加加深了學生對本課的認識。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准備之外,更要准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並能對學生的奇思妙想進行鼓勵。
二、課堂教學的困惑
課堂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我在課堂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好的課堂紀律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會出現的學生過於興奮的矛盾。良好的課堂紀律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初中生那樣有克制力,這樣就會造成紀律不好,學生學習討論跑題等問題,還有一些繪畫課為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游戲、唱歌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亂」並非無效。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例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學生參觀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學生生活相結合的能力。
三、課堂評價的組織
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而且個性鮮明,想像力豐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對於學生的畫,除了有些明顯是敷衍的作品我會談出自己的觀點,其餘的我在表揚的基礎上加上我的觀點,然後讓他們去思考。我最喜歡讓他們自己去評價,評自己的畫和同學的畫。用他們的心去認識自己,去欣賞別人。用他們的視角去看世界,用我的心去看他們。
Ⅹ 如何給少兒美術班學生上課課程該怎樣安排
讓畫畫成為一個享受的過程。親自把著手教他們上色,開發他們的想像,引導他們的思維擴散。
課程我會根據學生學習的類型和工藝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