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豈文言文

豈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2 19:07:11

㈠ 在古文中「豈」是什麼意思

難道

具體得看在什麼語境中,大部分來說意思是「難道」表疑問。

下面有十幾中解釋

(1)


(2)
同「愷」(kɑi)。安樂 [comfort;joy]
王在在鎬,豈樂飲酒。――《詩·小雅·魚藻》
既見君子,孔燕豈弟。――《詩·小雅·蓼蕭》

(1)


(2)
(形聲。從壴(zhù)省,微省聲。壴,陳列樂器。(kǎi)本義:回師時獻功之樂)
(3)
「豈」假借作虛詞,用在句中或句首,表示反問。
(4)
相當於「難道」,「怎麼」 [how]
豈非計久長。――《戰國策·趙策》
豈若吾鄉鄰。――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豈其憤世疾邪者耶。――明·劉基《賣柑者言》
豈獨一琴哉。――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5)
又如:豈奈(何奈,無奈);豈不爾思(怎能不思念你);豈有他哉(表示沒有其他原因)
(6)
相當於何況 [much less;let alone]。如:豈況(何況)
(7)

(8)
表示祈使[would]。如:豈不可(怎麼不可以)
(9)
表示估計、推測。相當於也許、莫非 [perhaps;maybe]
將軍豈有意乎。――《戰國策·燕策》
(10)

荊卿豈無意哉。
將軍豈願見之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11)

將軍豈有意乎。
(12)
又如:豈有(也許有)
豈不
qǐbù
[wouldn't it result in] 難道不…?怎麼不…?
豈不容易?

㈡ "豈"在古代文言文中的意思

難道
具體得看在什麼語境中,大部分來說意思是「難道」表疑問。
下面有十幾中解釋

(1)


(2)
同「愷」(kɑi)。安樂
王在在鎬,豈樂飲酒。――《詩·小雅·魚藻》
既見君子,孔燕豈弟。――《詩·小雅·蓼蕭》

(1)


(2)
(形聲。從壴(zhù)省,微省聲。壴,陳列樂器。(kǎi)本義:回師時獻功之樂)
(3)
「豈」假借作虛詞,用在句中或句首,表示反問。
(4)
相當於「難道」,「怎麼」
[how]
豈非計久長。――《戰國策·趙策》
豈若吾鄉鄰。――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豈其憤世疾邪者耶。――明·劉基《賣柑者言》
豈獨一琴哉。――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5)
又如:豈奈(何奈,無奈);豈不爾思(怎能不思念你);豈有他哉(表示沒有其他原因)
(6)
相當於何況
。如:豈況(何況)
(7)

(8)
表示祈使。如:豈不可(怎麼不可以)
(9)
表示估計、推測。相當於也許、莫非
將軍豈有意乎。――《戰國策·燕策》
(10)

荊卿豈無意哉。
將軍豈願見之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11)

將軍豈有意乎。
(12)
又如:豈有(也許有)
豈不
qǐbù
難道不…?怎麼不…?
豈不容易?

㈢ 文言文虛詞 豈 的用法

豈 qǐ,副詞。在文言文中多表示反問。相當於:難道,怎麼,哪;何況;也許等。最常見的是:難道,怎麼,哪。

㈣ 文言文中的豈是什麼意思

「豈」的意思有:怎能,難道的意思,要根據語言環境判定。

㈤ 豈在文言文里的意思是什麼

難道
具體得看在什麼語境中,大部分來說意思是「難道」表疑問。
下面有十幾中解釋

(1)豈qǐ
(2)同「愷」(kɑi)。安樂
王在在鎬,豈樂飲酒。――《詩·小雅·魚藻》
既見君子,孔燕豈弟。――《詩·小雅·蓼蕭》

(1)豈qǐ
(2)(形聲。從壴(zhù)省,微省聲。壴,陳列樂器。(kǎi)本義:回師時獻功之樂)
(3)「豈」假借作虛詞,用在句中或句首,表示反問。
(4)相當於「難道」,「怎麼」 [how]
豈非計久長。――《戰國策·趙策》
豈若吾鄉鄰。――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豈其憤世疾邪者耶。――明·劉基《賣柑者言》
豈獨一琴哉。――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5)又如:豈奈(何奈,無奈);豈不爾思(怎能不思念你);豈有他哉(表示沒有其他原因)
(6)相當於何況 。如:豈況(何況)
(7) 其
(8)表示祈使。如:豈不可(怎麼不可以)
(9)表示估計、推測。相當於也許、莫非 將軍豈有意乎。――《戰國策·燕策》
(10) 又
荊卿豈無意哉。
將軍豈願見之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11)又
將軍豈有意乎。
(12)又如:豈有(也許有)
豈不qǐbù
難道不…?怎麼不…?
豈不容易?

㈥ 帶 豈 的古文有哪些

《鴻門宴》:「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
《荊軻刺秦王》:「將軍豈有意乎?
」王在在鎬,豈樂飲酒。――《詩·小雅·魚藻》
既見君子,孔燕豈弟。――《詩·小雅·蓼蕭》
豈非計久長。――《戰國策·趙策》
豈若吾鄉鄰。――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豈其憤世疾邪者耶。――明·劉基《賣柑者言》
豈獨一琴哉。――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將軍豈有意乎。――《戰國策·燕策》
將軍豈願見之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㈦ 古文哪些句子里有豈字翻譯成難道

豈非計久長。――《戰國策·趙策》
豈若吾鄉鄰。――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豈其憤世疾邪者耶。――明·劉基《賣柑者言》
豈獨一琴哉。――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㈧ 豈在文言文翻譯是什麼

◎【 豈】【 qǐ】〈形〉
同「愷」( kai)。安樂 [comfort;joy]
王在在鎬,豈樂飲酒。——《詩·小雅·魚藻》
既見君子,孔燕豈弟。——《詩·小雅·蓼蕭》

◎ 【 豈】【 qǐ】〈副〉
(1) (形聲。從壴( zhù)省,微省聲。壴,陳列樂器。( kǎi)本義:回師時獻功之樂)
(2) 「豈」假借作虛詞,用在句中或句首,表示反問。
(3) 相當於「難道」,「怎麼」 [how]
豈非計久長。——《戰國策·趙策》
豈若吾鄉鄰。——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豈其憤世疾邪者耶。——明· 劉基《賣柑者言》
豈獨一琴哉。——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4) 又如:豈奈(何奈,無奈);豈不爾思(怎能不思念你);豈有他哉(表示沒有其他原因)
(5) 相當於何況 [much less;let alone]。如:豈況(何況)
(6) 其
(7) 表示祈使[would]。如:豈不可(怎麼不可以)
(8) 表示估計、推測。相當於也許、莫非 [perhaps;maybe]
將軍豈有意乎。——《戰國策·燕策》
(9) 又
荊卿豈無意哉。
將軍豈願見之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10) 又
將軍豈有意乎。
(11) 又如:豈有(也許有)

㈨ 文言文中"豈"字的用法

1.副詞.表示反問,可譯為"難道"或"哪裡".
2.副詞.表示推測性疑問,可譯為"大概"或"莫非".
3.助詞.表示期望,祈使.
4.通"愷".快樂,和樂.
5.詞語"豈弟(ti4聲)"同"愷弟(悌)"

㈩ 古文中豈的意思

豈 [qǐ]
助詞,表示反詰(a.哪裡,如何,怎麼,如「~敢」,「~堪」,「~可」,「~有此理」;b.難道,如「~非」,「~不」,「~有意乎」)。

豈 [kǎi]
1.古同「愷」,快樂。
2.古同「凱」,勝利的。

熱點內容
老師面試班 發布:2025-07-11 23:57:06 瀏覽:802
如何鋪地磚 發布:2025-07-11 22:46:37 瀏覽:232
田靜老師 發布:2025-07-11 22:21:52 瀏覽:758
文科生物會考知識點 發布:2025-07-11 21:32:18 瀏覽: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學 發布:2025-07-11 21:21:02 瀏覽:729
寶藍色校園 發布:2025-07-11 20:31:21 瀏覽:714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
燃料電池歷史 發布:2025-07-11 13:49:58 瀏覽:96
什麼心理 發布:2025-07-11 11:13:50 瀏覽:198
天都教育 發布:2025-07-11 09:35:37 瀏覽: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