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吐的文言文

吐的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2 19:21:08

⑴ 周公吐哺的翻譯

一、譯文:後來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聽說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為處理政務,主持國家大權。管叔和他的諸弟在國中散布流言說:"周公將對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訴太公望、召公奭(shì,式)說:"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國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沒法向我們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

三位先王為天下之業憂勞甚久,現在才剛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為了完成穩定周朝之大業,我才這樣做。"於是終究輔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魯國受封。周公告誡伯禽說:"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卻洗一次頭要多次握起頭發,吃一頓飯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來接待賢士,這樣還怕失掉天下賢人。你到魯國之後,千萬不要因有國土而驕慢於人。"

二、原文:

漢司馬遷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

其後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強葆之中。周公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踐阼代成王攝行政當國。管叔及其群弟流言於國曰:「周公將不利於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攝行政者,恐天下畔周,無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三王之憂勞天下久矣,於今而後成。武王蚤終,成王少,將以成周,我所以為之若此。」於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於魯。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1)吐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一、作品簡介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1-7]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二、作者簡介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1-5][6]。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⑵ 惡心想吐 用文言文怎麼

鄙心否吞食

⑶ 用文言文數吃了我的吐出來怎麼表達

  •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徵。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注標點符號。

⑷ 王羲之嘔吐保命文言文翻譯

出自《世說新語-假譎》,題目是後加的,又作「王羲之裝睡保命」。
原文:
王右軍年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恆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之謀。右軍覺 ,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陽(一作剔)吐污頭面被褥,詐熟眠。敦論事造半,方憶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從橫,信其實熟眠 ,於是得全。於時稱其有謀。
譯文:
王羲之年紀不到十歲時,大將軍(王敦)非常喜歡他,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帳中睡覺。大將軍曾有一次經先起來了,王羲之還沒有起床。不一會兒,(王敦的參軍)錢鳳進來,王敦屏退他人和錢鳳議論事情。完全忘了王羲之還在帳子里,就說起要謀 反的計劃。王羲之醒來,聽到他們的談論之後,知道自己沒有活的道理,就假裝嘔吐[或:指用手指摳喉嚨嘔吐]弄臟了頭臉和被褥,假裝睡得很熟。王敦議論事情到了一半,才想起王羲之沒起床。兩人一同大驚說:「不得不除掉他。」等到打開帳,卻見王羲之唾液吐得縱橫狼藉,相信他確實還在熟睡,王羲之因此得以保全性命。當時的人稱贊王羲之聰明有智謀。
注釋:
1、王右軍:即王羲之。2、減十歲:不滿十歲。 3、大將軍:晉朝大將王敦。4、錢鳳:為王敦的參軍,助王敦叛晉,後被誅。5、屏:通「摒」,讓手下退出。6、陽:同「佯」,假裝。按,「陽」一作「剔」,指用手指摳喉嚨。 7、從:同「縱」。

⑸ 古文里出現 「說,吐活反 」 是什麼意思

吐痰在文言文里就說吐痰,如:
病在上者,乃上焦火熱之盛,吐痰如湧泉,面赤喉痛,上身不欲蓋衣,而下體冰涼,此上假熱而下真寒也。
也可以說唾之,這個其實是吐唾沫的意思,如:徑至宛市中下著地,化為一羊,便賣之。恐其變化,唾之。得錢千五百,乃去。
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⑹ 一瓶酒就要吐的文言文

古文寫作:瓶酒欲嘔。

⑺ 我快要嘔吐死了用文言文怎麼說

吾,嘔也,恐身有恙也

⑻ 周公吐哺文言文及翻譯:這個成語有著怎樣的歷史典故事

1引嬰投江:有過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譯文】有個從江邊上走過的人,看見一個人正在拉著個嬰兒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嬰兒啼哭起來.旁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說:「這孩子的父親很會游泳.」孩子的父親盡管很會游泳,那孩子難道就一定也很會游泳嗎?用這種方法處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謬的.楚國人治理國家,就有點象這種情況.【哲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是本領的獲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遺傳.二是處理事情要從實際出發,對象不同,處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原文] 2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呂氏春秋.察今》)[譯文]有個楚國人乘船過江時,劍從船上掉進水裡,他就在船幫上刻下一個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從刻記號的地方跳進水裡去找劍.船已走了很遠,而劍卻沒走,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塗嗎?【哲理】情況發生了變化,解決問題的途徑應靈活有變 3 【一竅不通】《呂氏春秋·過理》:「殺比干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曰:『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高誘註:「紂性不仁,心不通,安於為惡,殺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竅通則比干不見殺也.」後以「一竅不通」喻一點也不懂. 4 【三豕涉河】《呂氏春秋·察傳》:「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作「三豕渡河」.後多以喻文字的訛誤. 5 【瞻蒲勸■】看見菖蒲初生,便督促農民及時耕種.語本《呂氏春秋·士容論》:「冬至後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於是始耕.」 6 【盜鍾掩耳】《呂氏春秋·自知》:「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後以「盜鍾掩耳」比喻自己欺騙自己.7 【箕山之節】《呂氏春秋·求人》:「昔堯朝許由於沛澤之中,曰:『……請屬天下於夫子.』許由辭曰:『為天下之不治與?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於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於河,不過滿腹.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潁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天下之色.」後因「箕山之節」謂隱居不仕的節操.8 【豕亥魚魯】《呂氏春秋·察傳》載有「己亥」誤作「三豕」的故事.晉葛洪《抱朴子·遐覽》:「書字人知之,猶尚寫之多誤.故諺曰: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此之謂也.」後以「豕亥魚魯」謂書籍傳寫或刊印中的文字錯誤. 9 【貪小失大】《呂氏春秋·權勛》:「達子又帥其餘卒,以軍於秦周,無以賞,使人請金於齊王,齊王怒曰:『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與燕人戰,大敗,達子死,齊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於美唐甚多.此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後以「貪小失大」指因貪圖小便宜而失掉更大的利益. 10 【身在江湖,心存魏闕】《呂氏春秋·審為》:「中山公子牟謂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後以「身在江湖,心存魏闕」指雖不居官,仍關懷朝政.11 【連枝同氣】《呂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一體而兩分,同氣而異息.」舊題漢蘇武《詩》之一:「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後以「連枝同氣」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親密關系. 12 ‍【逐臭之夫】典出《呂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無能與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說其臭者,晝夜隨之而弗能去.」後以「逐臭之夫」喻嗜好怪僻的人 /guwendianji/lvshi/

⑼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為的文言文虛意是什麼

被。表被動呦!

熱點內容
田靜老師 發布:2025-07-11 22:21:52 瀏覽:758
文科生物會考知識點 發布:2025-07-11 21:32:18 瀏覽: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學 發布:2025-07-11 21:21:02 瀏覽:729
寶藍色校園 發布:2025-07-11 20:31:21 瀏覽:714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
燃料電池歷史 發布:2025-07-11 13:49:58 瀏覽:96
什麼心理 發布:2025-07-11 11:13:50 瀏覽:198
天都教育 發布:2025-07-11 09:35:37 瀏覽:447
廈門在職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1 09:05:50 瀏覽:694
十佳師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發布:2025-07-11 08:34:05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