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言文表達茫然心情
① 我想知道"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的文言句式,與它的正常語序是什麼 請給出詳細的回答,一定采
是定語後置句。中心語+之+定語。正常語序是縱所如之一葦,凌茫然之萬傾。
② 對於今後生活的茫然,用什麼古詩文來熱情的鼓勵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③ 文言文翻譯:既抵舍,親友相過者屢次8以冶亭為問,而茫然,莫知所對,心亦竊悔之。
不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只能根據字面解釋:
既抵舍:來到家中。
親友相過者屢次:親朋好友有人責問他多次。相過:責問
以冶亭為問:只問「冶亭」的事。賓語前置,即「問冶亭的情況」
而茫然,莫知所對,心亦竊悔之:他很茫然,沒有話能回答,心中暗自後悔。
④ 《記雪月之觀》文言文翻譯
丁未這一年冬天,天氣暖和未降雪。第二年(戊申年)正月初三開始下雪,正月初五天氣放晴。但依然寒風肆虐,冰封雪凍,直到正月初十大地依然銀裝素裹。
當晚,明月升天,雪月相映,我坐於紙窗之下,感到明亮無比。於是添加衣服出門,登上溪水西側的小樓。小樓臨著溪水,(溪水)清澈見底,四周覆蓋著皚皚白雪,如同塗上了一層白銀,又如同水銀潑了一地,晶瑩閃耀,人的肌膚也被映照得晶瑩潔白。明月映照著寒冷的水波,樹影在水中搖曳,如同鏡子中映照著的頭發,歷歷分明。清冷的寒氣透入肌骨,沁入肺腑。
我扶著欄桿而上。仰視,茫然無際;俯視,混沌一片。不覺間呀然驚嘆不止,久久地凝視著不願收回自己的目光。人的精神與外物融為一個整體,自己同周圍的環境都變成了一份神奇的景觀。上蒼將我放置於宇宙之間,這份景緻竟然無以用筆畫來傳達,也不便用文字來鋪陳、傳達於沒有親臨這份情景的人。這樣看來,自己得到的不也很多嗎?
同時我也想到,天下名山大川此刻應該比這里更為壯觀,那裡雪月輝映的景緻應當更為神奇。我的思緒因之而馳騁於四面八方,很久才回過神來。茫無邊際的思緒無法平抑,可是因為年老身體衰落,我已禁不住寒冷的侵襲。於是便放聲歌唱走下小樓,此時已過二更。回到窗前,獨自端坐。想到這輩子這樣的景緻並未多見,並且一天天地淡忘,一天天地被改變著,很多都已經茫然與模糊。於是我用筆記下了這次經歷。
(4)用文言文表達茫然心情擴展閱讀:
1、寫作背景:
沈周一生絕意仕進,隱遁吳門,風神蕭散,據雲望之如神仙中人。這篇散文作於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時作者已六十二歲,他以畫家的慧眼,詩人的靈性,生動地描繪了雪月交輝的美景。
2、作者介紹: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明代繪畫大師,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
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⑤ 茫然的在文言文意思
茫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①無邊無際的樣子:茫然荒野。②一無所知的樣子:茫然不知|歸計茫然。③失意的樣子:茫然自失|茫然使心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