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名片
㈠ 徐州藝術館的徐州藝術館概況
背景和功能
徐州藝術館項目方案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定位為開放的城市客廳,雙u型簡潔高效的建築形體,有利於美術館的功能布局;開放的建築二層平台,通過坡道與市民廣場聯接成整體,通過天橋與雲龍湖大壩相通,給市民以開放的觀景空間,營造高品質的藝術展示,為城市增添絢麗色彩。 新館地下一層設有培訓教室和藝術館辦公室;一層設有常展廳、臨展廳各兩個,共2600平方米。常展廳集中布展「鎮館之寶」、「近現代徐州書畫名家文獻展」、「當代徐州書畫名家精品展」等館藏精品,臨展廳則定期舉辦具有影響力的大型品牌展、各類邀請展、個展和聯展;二層為開放式市民休閑活動的公共場所,設有茶飲、咖啡等休閑場所;三層全部為展廳,常設名人字畫、青銅器、奇石、玉器展品;四層設有電子閱覽室、多媒體互動中心以及藝術品交易大廳。
市委、市政府將徐州藝術館交由徐州報業傳媒集團負責運作,其出發點主要著眼於媒體的傳播優勢。據了解,作為一座城市藝術館,它不僅要通過經常、連續性地舉辦各類藝展活動,吸引公眾的廣泛參與,提升市民的品位和素養,形成整個社會崇尚文化藝術的風氣和氛圍,同時,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負責收藏和陳列當代大家的藝術作品,尤其是對本地藝術家創作的具有影響力的佳作進行收藏、保存。這也是顯示城市文化底蘊的一個重要方面。 徐州藝術館作為徐州重要的城市名片和城市文化的標志性建築,承載著地域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的功能,而且負有吸納國內外先進文化的職責。借鑒先進文化,發展地方文化,無疑是提高地域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徑。
㈡ 為美術館做VI設計前期需要做哪些調查
事務用品類,如名片、各式文書。廣告促銷類,如小手冊、電視廣告、公告資料。標識招牌類,如旗幟、各類導引標識等
㈢ 水墨河東美術館實力怎麼樣
水墨河美術館是山西最大的民營美術館,館藏千餘幅作品,舉辦50餘場大型展覽,自2016年投入運營以來,已承接了50餘場文化藝術展覽,現在它已經成為了運城的文化產業的品牌名片。它館藏豐富、實力雄厚、理念超前、是專業權威值得信賴的藝術機構。不僅是山西最大的民營美術館,也是運城唯一一家可承接專業展覽的藝術場館謝謝你對我們的支持,希望我的回答能有所作用,歡迎追問,再次表示感謝!
㈣ 徐州藝術館的開館第一展
建成後的徐州藝術館將是一座全新的、國際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集美術品展覽收藏、藝術交流、學術研究等多功能於一體,並承載著地域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功能。屆時,徐州藝術館不僅可滿足市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還將進一步提升徐州的城市形象,成為我市重要的城市名片和城市文化的標志性建築。
經過長時間的精心籌劃、准備,一台高水準的書畫藝術作品展———祝福祖國書畫作品展亮相,200餘幅或氣勢雄渾、或雅緻精美的作品集中展示,標志著徐州藝術館將以自己的藝術品位和風格在徐州文化藝術史上留下濃彩的印跡,為徐州文化藝術事業增添一份光輝,也標志著「書畫徐州、文化名城」在新中國六十華誕之際的盛大「起錨出航」。
展覽期間,每天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大批市民、遊客和書畫愛好者排隊觀展,競相飽覽「徐州書畫盛宴」。前來徐州參加「2009中國徐州第十二屆投資洽談會」的一位嘉賓觀展後表示,此次祝福祖國書畫展是徐州書畫藝術界的一次高端盛會,可以被視作當今徐州書壇、畫壇的象徵。藝術家們對城市歷史和建樹的追憶,對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深情關注,都充滿了海納百川的藝術智慧。
文化是城市發展的底蘊,是城市的形象和靈魂,隨著一個宜商、宜業、宜居、宜游的新徐州逐步展現在世人面前,打造徐州文化新品牌成了人們的共識。徐州市企業品牌研究會會長趙峰說,徐州藝術館整合雲龍湖「四合一」工程(包括市民廣場、藝術館、徐州濱湖新天地步行街、濱湖公園改造4個項目)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和展館資源的輻射效應,將成為徐州人「家門口」的藝術館,成為一個能持續散發文化魅力的基地平台,讓關注徐州的人們進而感受到開放的徐州城市文化的包容力和競爭力。
有人把文化交流平台比喻為美麗的彩虹橋,會四海賓朋,唱八方友誼。如今,徐州通過藝術館這條彩虹橋,在政府主導下,不斷拓寬和國內外城市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內容、領域,吸收先進的思想觀念、文化理念,讓更多的目光在徐州聚集。書畫展期間,兩次帶著小海燕記者團六七十名小團員來觀展的張開文老師對徐州藝術館的作用贊不絕口,「多看兩次,讓孩子回去好好寫作文」。
徐州藝術館的成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市民壓抑心底的文化渴求。昨天,大屯煤電公司的呂先生帶喜歡書畫藝術的孩子專門前來觀展,他說:「徐州擁有厚重的歷史積淀和豐富的文化資源,這對生長、學習在這片沃土上的未成年人進行素質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徐州藝術館祝福祖國書畫展讓熱愛書畫藝術的孩子們參與其間,愉悅身心,能獲得真善美的熏陶。」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書畫是深受徐州人喜愛的藝術形式。而徐州藝術館是市委、市政府著力打造文化徐州,建設文化名市,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市民文化素質的戰略決策,也是我市展示城市文化藝術形象的標志性工程,全面開放後,必將會滿足徐州人越來越高的藝術訴求,為更多的人尤其是喜愛書畫的孩子們帶來真善美的藝術享受。
㈤ 北京有那些藝術館可以免費看展覽的地方
展覽收費的不是很多,藝術館的展覽沒有了解過,不過三元橋國展,國貿展覽館,亮馬橋農展回館,答北京展覽館,北京科技管,國家會展中心,順義新國展基本上每天都有展會,你可以網路一下各個展館的官方網站,上面就有展覽時間表的,你可以根據你的需要去參觀,一般帶名片過去就成,或者過去填一下你的信息就能獲得參觀證
㈥ 東陽的名片怎麼做
親!可以去復印社做!也可以在網上做!你可以看下,對比一下,看看哪裡更便宜,做的更好就選擇在哪裡做!!
㈦ 梵木藝術館的藝術館介紹
2013年12月10日,成都市文聯正式批復同意在錦江區梵木藝術館掛牌成立「成都市文聯文藝創作展示基地」,並將於近期舉行授牌儀式和簽署合作協議。梵木藝術館是第一家被成都市文聯授予「成都市文聯文藝創作展示基地」的文藝機構。
梵木藝術館已與一批國內知名藝術家及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西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四川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成都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 達成合作協議。本土知名藝術家長年入駐,並與高等學府合作,通過藝術創作為整個平台提供創意研發點,同時以各種形式的藝術活動和展現方式,推廣創新藝術品、藝術形式,將本土藝術國際化。它與此前建成的許燎源現代藝術博物館、藍頂美術館、歲月畫廊等一批文化藝術場館一道,將助推錦江區文化創意產業迅速發展,形成錦江區獨特的城市藝術名片,勾勒出錦江的氣質和價值取向。
梵木藝術館內西部首家3D列印設計體驗中心,讓設計到製造的距離大大縮短。3D列印技術可以實現快速制模、降低資金成本、縮短製作周期,列印出來的模型比例也更精確,方便設計研發。例如,設計完後製造一個模型小樣,如果使用木材,從下料到最後完成需要3周至1個月的時間,而採用3D列印,只需要0.5—4個小時,可以迅速知道設計是否合理、產品是否符合裝配要求。這里,還是一個生產創意的基地。遊客既可以感受一件物品是如何從創意到設計,最後到成品的過程,還可以自己創意、設計、製造。
梵木藝術館提供安靜的創作空間,每年會有超過20位全國知名藝術家不定期來此悉心創作,形成許許多多與生活相關的獨特創意。梵木藝術館以創建大眾體驗的藝術文化公共平台為目的,使其發展成為大眾文化情感棲息地,並有效推動創意產業發展。
成都樂器廠舊址佔地12畝。紅瓦灰牆,高高的天窗,這里幾乎完好地保存著當時的廠房,四周綠樹成蔭,清幽雅緻,可謂城市間難得覓到的大隱之地。空曠的廠房,不受視野上的局限,充滿歲月感的工業情懷和人文氣息展露無遺。在50餘年藝術之聲的歲月中,依舊保存著「上世紀的藝術風貌」。
㈧ 大概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美術館有一個展覽,都是巨幅的黑白油畫山水,卻完全是傳統工筆畫的效果,很喜歡.
羅立中(一九四八年)於一九七八年考入四川美術學院深造。《父親》一畫曾獲「中國青年美展」一等獎,其畫面具有一種悲劇性的震撼力,表現了生活在貧困中的老農形象;老農開裂的嘴唇、滿臉的皺紋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寫實的描繪,消除了觀賞者與作品之間的隔膜,畫家藉此來對傳統文化和民族進行反思。 有關《父親》 1980年,在全國第二屆青年美展中,有一幅畫深深地扣住了觀眾,特別是青年人的心弦。這就是獲得第一名的羅中立的油畫《父親》。《父親》那布滿皺紋的黝黑的臉上,沁滿汗珠,額頭鼓著青筋,嘴唇乾裂,牙齒殘缺不齊,那變形的指甲,松樹皮似的手上,拿著一個盛滿清水的精瓷碗。「父親」在烈日下勞作,而又無哀無怨的充滿慈祥的表情,使每一個有良知的人心都顫動了。北大歷史系的幾位學生看了油畫,流著淚說:「『父親』,忍著痛苦,卻用血汗供我們上大學!想想『父親』,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奮發讀書呢?有兩個即將出國的留學生看到這幅畫時,當場咬破手指,在手帕上寫下「記住父親」四個字。在南疆戍邊的營房裡,幾位年輕軍官把《父親》帖在牆上,他們寄錢寫信給羅中立,請他轉交給「父親」。他們說,「為了『父親』,死神又算得了什麼?」20多年過去了,這幅畫仍然常常被引用,仍然一如既往地深深打動人們的心 《父親》 羅中立 1980年,原作尺寸 216x 152公分
㈨ 求關於廣東美術館里的畫的名字
廣東美術館似乎是我見過的最好的Museum。我喜歡這種感覺。其實廣州的藝術家們,也是很開放很前衛的了。 偶遇相識的人的作品。主題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化蝶一事。可是居然沒有看懂。後來在這位老師家再看圖冊,才明白其中畫了些什麼。據說,我在美術館看見的只是半幅,由於美術館展館不夠高,只好展半幅,留半幅在畫室。 不喜歡的藝術家。展館用半層樓的空間,給一位叫肖映川的老師擺畫展。他到的地方不少,畫作也很吸引。名字起得極美,有信天游,也有天堂月。看著也算是感動的,山河壯大,而畫中的人很朴實。轉角看見幾位先生女士在談話,其中一位極像介紹照中的作者。偷偷看了很久,才冒昧上前打了招呼。果然是肖映川先生。他極有禮貌地請我坐下,也極有禮貌地請我給他的畫作提提意見。我問,老師您在作畫的之前想的最多的是什麼?他笑答,還是想表達我對大自然美的感受吧。不知所以然的,所有畫作頓失色彩。我後悔自己為什麼要問如此應試似的問題,然而得到的答案也很標准化。我心目中的畫家,不該是這樣的吧。他起身要走,還不忘遞給我一張名片,也不忘提醒我要在留言簿上留言。他說他快要出書了,會把這本留言簿上的文字和名字都寫上去。眉飛色舞。真正離開以前,跟一些前來參觀的人照相。那些照相的人,似乎還沒有走進展館,看過肖先生的畫作。 原來藝術家,也不過是凡人。我想是我太理想化,覺得畫家應該深居簡出,極有風范但不張揚。牢記遞名片的,更不應該是這些人身上的特質之一。那張大大的介紹照片,更是風度翩翩地有如劇照。卻不再吸引我一點一滴了。 貼近我想像的,也有。忘記了那位畫家的名字,但是記得他畫的滿滿一個展館的故鄉。有開平、恩平,還有偏僻的小地方。裡面都是放牛的,打漁的,建新房的。那畫里的人,個個都是幸福的。記得有一張,一篇稻田金燦燦,農夫扛鋤頭提鐮刀地成隊歸來。只是想像,也暖洋洋吧。曾經在清遠,也是見過的啊。母親說,這位畫家,該是下過鄉的咯。 作者的照片跟他的畫作一樣大,看上去像是農民,沒有過多的介紹。也怪不得我不記得的。可是他的畫還歷歷在目。這才是畫家想要的吧。至於他的名字,一定有緣再見的。 抽象派的油畫是最難看懂的。不了解,就只能看到顏料的堆積。叫陳平的那位老師是澳籍僑胞。除了畫一些就算我看了作品的名字也完全沒有頭緒的抽象畫以外,有很多都是以伊拉克和肯亞的人物作主角的。有戰士,也有難民。還有「失蹤的女孩」。這些,我能看出個端倪來。 在美術館才逛了大約兩個小時,是遠遠不夠。可是因為同行的人有三個,其中還有一個小表妹,也不能呆太久了。留著吧。這些總是看不完的。
採納哦
㈩ 怎樣去美術館找工作
介個嘛,盡量說一些自己的專長,自己很愛好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