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元國家一級學科
A. 晶元研究哪個大學最好
最牛的頂層芯復片領域制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
清華、北大不難理解,國家每年投入海量的資金、學生也是國內最好的學霸,晶元相關專業也是國內數一數二。復旦以及上交大也都有自己的微電子學院,實力也是可以和清華、北大不分上下的。當然這四所學校要求的分數也相對高一些。
B. 造晶元學什麼專業
晶元。學什麼樣的專業晶元,可以說是現在的非常的高科技,而且這個少數的國家可以生產的出來,所以說晶元應該屬於電子行業。
C. 華中科技大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電子科學與技術系隸屬於我校光電子與信息學院,設有「電子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和「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和「半導體系統晶元設計與工藝」研究生專業。已形成包括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研究范圍主要涉及電子和光子信息的檢測、存貯、處理、傳輸與顯示。教學體制上,一直堅持"理工結合"的特點,重視基礎,強調寬口徑培養,注重將新知識 和新技術不斷引入到教學中。系統地掌握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並獲得先進電子材料與器件、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大規模集成電路和系統的工作原 理和設計、微製造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測試技術、數字化信息系統等方面有關設計、研製和應用的知識和能力。學科設置 可授學士學位學科專業名稱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可授碩士學位學科專業名稱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二級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二級學科)可授博士學位學科專業名稱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材料物理化學(二級學科)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二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學科專業名稱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歷史沿革 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系的前身是1960年2月成立的無線電工程系中的三個專業,即電真空專業、無線電材料與元件專業、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專業。
1962年專業調整,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專業合並到無線電材料與元件專業。1968年5月,無線電材料與元件專業分為三個專業,即磁性材料與器件專業、絕緣材料與電阻電容專業、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專業。
1970年,校硅元件廠並入無線電系,在硅元件廠內附設可控硅及其裝置專業。
1971年成立無線電工程二系,設有磁性材料與器件專業、絕緣材料與電阻電容專業、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專業、電真空專業、可控硅及其裝置專業。
1978年,按教育部規定,將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專業和可控硅及其裝置專業合並為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專業。1979年,電真空專業取消,人員大部分調光學系和無線電系。 1980年,無線電工程二系更名為固體電子學系。
1983年,電子材料與元件碩士點建立。同年,學校決定成立理化及固體電子學系,經短期合並後被撤消,相應成立化學系、物理和固體電子學系。
1984年,半導體器件與微電子技術碩士點建立。同年,學校決定撤消物理和固體電子學系,相應成立物理系、固體電子學系。
1986年,電子材料與元件博士點建立(後名為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博士點)。
1991年,電子材料與元件博士點成為電子學與通訊博士後流動站(後更名為電子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
1993年,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專業更名為微電子技術專業。 1998年,固體電子學系更名為電子科學與技術系。根據教育部專業調整方案, 我校和我系的電子材料與元件專業、微電子技術專業、光電子技術專業合並為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同年,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被評為湖北省重點學科。
2001年,與清華大學、中國軍事醫學院、中國軍事科學醫學院共同組建了「北京生物晶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同年,「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建立。
近幾年來,以我系技術為依託,在武漢市相繼建立了「武漢東太信息產業有限公司」、「武漢亞芯微電子公司」、「武漢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經教育部和科技部批准,正在建設「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雄厚的師資隊伍 我系現有教師、研究人員及管理人員72人,其中教授17人(含博士生指導導師12人),副教授 (含高級工程師)23人,現有在站博士後6人,博士研究生76人,碩士研究生334人,本科生1234人。
D. 嵌入式系統設計屬於哪個一級學科
個人覺得嵌入式軟體開發工作主要包括
1.操作系統定製開發,linux,wince,ucosII等,系統層的開發主要看你選擇什麼系統了,像linux,wince等一般比較成熟,只是定製組件,像ucosII主要就是移植,根據需求建線程,還有一些特殊系統一般是自己做的。
2.應用程序,根據不同的應用及不同的系統開發不同的軟體
3.底層驅動開發,這個不同系統也不一樣,不過都需要弄懂底層硬體原理,主要是和硬體打交道。
我也是搞嵌入式軟體的,不過是從硬體干起的,從軟體整體層次方面來說,我們確實不如學習軟體及計算機的同學,但是嵌入式軟體如上說有應用程序和操作系統及驅動程序,而一般我們做的是操作系統和驅動程序,學習軟體的同學他們卻不一定會弄,因為這些是和硬體緊密結合的,所以一般招聘嵌入式軟體的,要求硬體知識比較多,而軟體主要是C/C++開發。
這樣說了,樓主應該知道需要儲備哪方面知識了吧。
至於說屬於哪個學科,我覺得應該屬於電子信息工程比較合適,這個專業軟硬體都得學,嵌入式算是一個具體應用方面吧...
E. 晶元屬於什麼專業
華為被美國掐住了脖子,全國上下都意識到了晶元技術對國家的重要性。對於想要從事晶元行業的有志青年們,高考可以選什麼專業呢?
做晶元設計,選微電子學
微電子學,是以集成電路設計、製造與應用為代表的學科,是現代發展最迅速的高科技應用性學科之一。主要是集成電路、微電子系統的設計、製造工藝和設計軟體系統,能在微電子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工程技術及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這個專業最好的大學是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排名在清華北大之上。
想從事晶元行業,大學要選什麼專業呢?
做晶元製造,選材料物理
微電子學,是以集成電路設計、製造與應用為代表的學科,是現代發展最迅速的高科技應用性學科之一。主要是集成電路、微電子系統的設計、製造工藝和設計軟體系統,能在微電子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工程技術及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這個專業最好的大學,除了清華,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
想從事晶元行業,大學要選什麼專業呢?
做晶元上的軟體開發,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國家一級學科,下設信息安全、軟體工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專業。主修大數據技術導論、數據採集與處理實踐、Web前/後端開發、統計與數據分析、機器學習、高級資料庫系統、數據可視化、雲計算技術、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媒體大數據案例分析、網路空間安全、計算機網路、數據結構、軟體工程、操作系統等課程,以及大數據方向系列實驗,並完成程序設計、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數據可視化、大數據綜合應用實踐、專業實訓和畢業設計等多種實踐環節。
這個專業最好的大學,除了清華北大,還有浙江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詞「晶元人才」。美國商務部4月16日發布聲明稱,因中興通訊公司違反與美國政府去年達成的和解協議,將對該公司執行為期7年的出口禁令。這則「禁令」,讓國人感受到了一顆晶元的「分量」……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軟體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2017年5月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6-2017)》(以下簡稱白皮書),目前我國集成電路從業人員總數不足30萬人,但是按總產值計算,需要70萬人,人才培養總量嚴重不足。
40萬晶元人才缺口該怎麼補上?問題的答案不只藏在教育環節。
晶元人才缺口40萬
「頭重腳輕」
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李浥東表示,他看到在對中興事件與國家晶元的討論中,關注技術差距的多,關注人才問題的少。而在他看來,國產晶元的研發和應用短缺,更為根本的問題在於我國計算機人才培養的「頭重腳輕」。
白皮書指出,集成電路企業的研發崗專業人才年薪近30萬元,生產製造專業人才近20萬元。而本科學歷的應屆生在晶元設計中的平均年薪近15萬元,博士學歷近30萬元。調查表明,80%的企業每年調薪一次,每次調薪比例大都在5%到10%之間。
但這一薪資水平與互聯網企業的熱門崗位,尤其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崗位的薪資相比,明顯遜色不少。拉勾網等互聯網人才招聘網站的招聘信息顯示,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且擁有4——5年工作經驗的人工智慧人才,月薪最高可以拿到4萬元,考慮到許多互聯網公司都會發12個月以上薪酬,最終年薪可能超過50萬元。
明顯的薪資差異導致一些在基礎架構領域有深厚積累的晶元研發人才也開始向互聯網應用領域轉型。秦林(化名)就是其中之一。據他介紹,在北上深等一線城市的晶元研發機構或企業工作所獲得的薪酬,往往比不上一線互聯網公司所能提供的薪酬,而且阿里、網路等互聯網巨頭企業,也開始向更底層的核心技術研發加大投入。
除了薪酬原因,國內IT人才培養之所以存在「頭重腳輕」的問題,還因為晶元等底層技術有較高門檻,只有「985」等頂尖院校才培養得出來;也因為國內人才培養體制機制仍存在一些問題。
IT領域的人才考核體系
該改一改了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副教授張永鋒直言,IT領域的人才考核體系該改一改了。「不能把所有專業一刀切,尤其是國家職稱評定、績效考核。」他認為,在晶元領域,我國本就落後於歐美國家,短時間內不可能產生很多成績、賺很多錢,如果此時對晶元人才的考核還像其他領域一樣,只看學術論文,唯績效論,那麼可能會有很多人離開這一領域,選擇待遇更好的工作。
他認為,我國高等教育應加強工程師文化的培養。「大家為了發論文,為了求新求異,不太重視工程,覺得工程是比較低檔次的東西。而在晶元研發生產領域,工程師是決定晶元設計創新能否落地的關鍵因素。」張永鋒建議,參考歐美的成熟經驗,建立全國統一的以集成電路設計、製造為主題的學習實踐平台,提供集成電路設計EDA工具、工藝庫,甚至做實驗的平台。全國集成電路相關專業的學生都可以申請使用這個平台上的資源。這樣從基礎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並且減少各個高校之間的資源重復建設。像一些成熟的集成電路工藝,完全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讓學生學習。」
與「晶元」相關的專業有哪些?
「晶元」泛指所有的電子元器件,是在硅板上集合多種電子元器件實現某種特定功能的電路模塊。它是電子設備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擔著運算和存儲的功能。集成電路的應用范圍覆蓋了軍工、民用的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
因此,想從事「晶元」事業相關工作的同學們,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專業方向考慮:
專業1:電子電氣工程
「晶元」設計與製造的主要專業:電子/電氣工程(EE)-主要研究方向(部分)
通信與網路:簡單說就是實現人與人、人與計算機、計算機與計算進行信息交換的鏈路,從而達到信息共享。比如4G技術,網際網路、WIFI等都屬於此范疇。
微電子:研究半導體材料上構成的小型化電路、電力及系統的電子分支。這是在電子電路超小型化中逐漸發展起來的。
自動化:是指機器設備、系統或過程(生產、管理過程)在沒有人或較少人的直接參與下,按照人的要求,經過自動檢測、信息處理、分析判斷、操縱控制,實現預期的目標的過程。比如你設定空調按時關閉的控制板、製造汽車的機械臂、包裝流水線等。
生物工程:醫學領域運用比較多,比如說超聲波、CT及生物感測器等。
電子學與集成電路:就是把一定數量的常用電子元件,如電阻、電容、晶體管等,以及這些元件之間的連線,通過半導體工藝集成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電路。簡單說我們看見的電腦主板就是。
光電:以光電子學為基礎,綜合利用光學、精密機械、電子學和計算機技術解決各種工程應用課題的技術學科。我們看到的激光、全息攝影技術及太陽能光伏就是光電。
電力工程:與電能的生產、輸送、分配有關的工程。我們看到的電線、變電站、火電廠、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及核電廠。
電磁學:研究電磁波,電磁場以及有關電荷,帶電物體的動力學等等。比如揚聲器、電磁開關、磁療及電磁爐等。
材料與裝置:研究的范圍涵蓋了半導體器件、微電子器件納米材料等等。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吧。
每個方向對學生自身擅長學科要求不同,EE也是跨學科比較多的專業之一。需要大家擅長數學、物理、計算機等相關學科。由於是美國的高新行業,所以申請也是最為激烈的專業之一。
專業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專業涵蓋軟體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F. 集成電路板的是什麼專業
一級學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下分的二級學科有:080901 物理電子學、080902 電路與系統、080903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080904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每個學校在本科專業分配上各有不同,一般設有集成電路設計、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子、微電子)等專業。
製造電子元件、製造電路板和集成電路,我想依你的意思告知如下,一為晶元製造工藝類,如何制備一個二極體或MOS管等;二所涉及專業廣泛,電氣自動化類也製作電路板;三為晶元設計類,為晶元製作的前端。可依自己興趣報考。
具體531分能報什麼樣的學校,我也不太清楚,可參考每年的研究生教育分學科排行榜——電子科學與技術。
G. 首家晶元大學怎樣報名學習專業
技術的底層支撐是人才,2019年,我國新增晶元相關企業超過5.3萬家,增速高達33.01%,截至10月15日,今年新增晶元相關企業超過4.8萬家,其中三季度新增近1.9萬家,最近幾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在國產替代大背景之下,資本加快湧入,晶元人才需求爆發。
拔地而起的晶圓廠、晶元公司,哪哪都需要人,短期來看,從台積電、南亞科等各地企業高薪挖人是快速緩解人才短缺的手段,但解決不了長期問題。
今年7月,集成電路正式成為一級學科,國家對集成電路的重視從終端產品延伸至教育源頭,南京集成電路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10月22日,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在南京江北新區人力資源產業園舉行揭牌儀式,標志著國內首家「晶元大學」正式成立。
相比其他大學,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有幾大特點:
一是由南京江北新區根據當地產業發展,聯合企業、高校共同建立,是對現有教育體系的一種突破和嘗試,以實訓帶教為主,目標是培養具備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產業人才,相比高校側重理論,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更注重實踐能力;
二是師資力量和生源不同,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師資主要來自企業資深工程師、國內外行業專家和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高校老師;生源主要來自已具備基本專業知識的學生,或者跨學科的有志於從事集成電路相關工作的學生及企業初級職員。
也
H. 本人想報電子科大的兩個雙一流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或是通信工程,這兩個專業哪個與造晶元更貼近呢
當然是 電子科學與技術
這是一級學科,下面有四個二級學科: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物理電子學
電路與系統
微波與電磁場
============
其中,本科專業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一般是掛在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這個二級學科下面,也有放在 電路與系統 下面的。當然也有直接放在一級學科下面的。
I. 集成電路板的是什麼專業
一級學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下分的二級學科有:080901
物理電子學、080902
電路與系統、080903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080904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每個學校在本科專業分配上各有不同,一般設有集成電路設計、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子、微電子)等專業。
製造電子元件、製造電路板和集成電路,我想依你的意思告知如下,一為晶元製造工藝類,如何制備一個二極體或MOS管等;二所涉及專業廣泛,電氣自動化類也製作電路板;三為晶元設計類,為晶元製作的前端。可依自己興趣報考。
具體531分能報什麼樣的學校,我也不太清楚,可參考每年的研究生教育分學科排行榜——電子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