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剝文言文
A. 輪扁斫輪 古文翻譯
一、譯文:
世人所貴重的道,載見於書籍,書籍不過是語言,語言自有它可貴之處。語言所可貴的是(在於它表現出的)意義,意義自有它指向之處。意義的指向之處是不可以用言語傳達的,而世人因為注重語言而(記載下來)傳之於書。
世人雖然貴重書籍,我還是覺得不足貴重,因為這是貴重(那)並不(值得)貴重的。本來,可以看得見的是形狀和色彩;可以聽得見的是名稱和聲音。可悲呀!世人以為從形狀、色彩、名稱、聲音就足以獲得那大道的實際情形。可是形狀、色彩、名稱、聲音實在是不足以表達那大道的實際情形的。知道(大道)的不說,說的又不知道(大道),那世人又豈能認識它呢!
齊桓公在堂上讀書,輪扁在堂下砍削(木材)製作車輪,(輪扁)放下椎鑿的工具走上堂來,問齊桓公說:「請問,公所讀的是什麼書呀?」
桓公說:「是(記載)聖人之言(的書)。」
又問:「聖人還在嗎?」
桓公說:「已經死去了。」
輪扁說:「那麼您所讀的書不過是聖人留下的糟粕罷了。」
桓公說:「我讀書,做輪子的匠人怎麼能議論?說出道理就可以放過你,沒有道理可說就要處死。」
輪扁說:「我是從我做的事情看出來的。砍削(木材)製作輪子,輪孔寬舒則滑脫不堅固;輪孔緊縮則輪輻滯澀難入。只有不寬舒不緊縮,才能手心相應,製作出質量最好的車輪.。這裡面有規律,但我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我不能明白地告訴我的兒子,我兒子也不能從我這里得到(做輪子的經驗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歲了,還在(獨自)做車輪。古代人和他們所不能言傳的東西都(一起)死去了,那麼您讀的書不過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罷了!」
二、先秦·莊周《輪扁斫輪》原文
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世雖貴之,我猶不足貴也,為其貴非其貴也。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
公曰:「聖人之言也。」
曰:「聖人在乎?」
公曰:「已死矣。」
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
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1)椎剝文言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本篇文章出自《莊子·天道》。《輪扁斫輪》是莊子虛構的一個故事。它通過輪扁講述自己砍制車輪的體會,說明了三方面的道理:一是不論做什麼事都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要靠自己從實踐中摸索出規律;二是時代不同,不能泥古不化,要懂得變通;三是要心手相應,手中所做要能符合心中所想。
作者簡介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漢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後人稱之為「南華真人」,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
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為」,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
主張「無為」,放棄一切妄為。認為一切事物的本質雖然有著千差萬別的特點,但其「一」本同,安時處順,逍遙無待,窮天理、盡道性,以至於命。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切假慈、假仁,假意等大偽。
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因此他否定知識,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質區別,極力否定現實,幻想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倒向了相對主義和宿命論。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切文化知識。
B. 翻譯古文: (1)遂以為盡操舟之術 (2)椎鼓徑進
於是以為自己全部學會了駕船的技術
C. 文言文《核舟記》中的「居右者椎髻仰面」的「椎」的讀音是
椎zhui
D. 翻譯:辟陽侯出見之,即自袖鐵椎椎辟陽侯,令從者敬剄之。 《史記》
譯文:
他去見辟陽侯,辟陽侯出來與他相見,他從袖中事先准備好的鐵錐,照著辟陽侯便是一錐,又令從者魏敬刺他的脖子。
原文:
辟陽侯出見之,即自袖鐵椎椎辟陽侯,令從者敬剄之。
此文出自《史記卷八·淮南衡山王列傳·第五十八》
(4)椎剝文言文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西漢呂後時左丞相審食其封號。初以舍人侍呂後﹐夤緣迎合﹐奉命維謹﹐漸為呂後所寵幸。高祖稱帝﹐封為辟陽候。呂後時﹐任左丞相。公卿皆因而決事﹐權勢極大。後借指後妃所寵幸的嬖臣﹑面首。
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
E. 椎在古文中有沒有zhui的讀音
椎(zhuī)
〈名〉
椎骨
三椎下間主胸中熱。——《素問·刺熱篇》。王冰注:「脊節謂之椎。」
又如:胸椎;腰椎
錐(錐屬植物)的古稱
椎,木名。似栗而小。——《集韻》
F. 成語接龍剝膚椎髓
沒辦法成語接龍,沒有髓開頭的成語
『包含有「髓」字的成語』
「髓」字開頭的成語:無
第二個字是「髓」的成語:(共6則) [f] 鳳髓龍肝[g] 肝髓流野[j] 浹髓淪膚浹髓淪肌[q]敲髓灑膏[x] 洗髓伐毛
第三個字是「髓」的成語:無
「髓」字結尾的成語:(共25則) [b] 剝膚椎髓剝膚及髓病入骨髓[c] 椎膚剝髓捶骨瀝髓戳心灌髓[f]伐毛換髓伐毛洗髓[h] 恨入骨髓[j] 浹淪肌髓[l] 麟肝鳳髓龍肝鳳髓淪肌浹髓淪浹肌髓龍血鳳髓[q] 敲骨剝髓敲骨取髓敲骨吸髓敲膏吸髓敲骨榨髓[s] 深刺腧髓深入骨髓[t] 痛入骨髓[y] 怨入骨髓[z] 鑿骨搗髓
「髓」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語:無
G. 文言文翻譯
張良曾經在淮陽學習禮儀方面的知識,在東方見到倉海君,結識了一個大力士,可以使一百二十斤重的鐵錐。
秦始皇來東方巡視遊玩,到了博浪沙這個地方,張良和這個力士中途襲擊刺殺秦始皇,誤打中了秦始皇的副車,秦始皇勃然大怒,在全國進行了大搜索,追查得非常地緊迫。張良於是就改了名字,逃到下邳藏了起來
H. 以前學的好像是一篇文言文,記得好像有一句是:席間有一jian dan客,求
你說的是清代文學家魏禧的一篇傳記散文《大鐵椎傳》。
其中有:「時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寢,右脅夾大鐵椎,重四五十斤,飲食拱揖不暫去。」
意思是:
當時座上有個飯量很大的客人,容貌很醜陋,右腋下夾著個大鐵椎,有四五十斤重,吃飯以及拱手行禮時,一刻也不放下它。
健啖:能吃。健,善於;啖,吃。
I. 高中語文:「椎釜鬲瓮盎盈道上」的翻譯
砸碎鍋碗瓢盆,堆得滿街都是
J. 文言文《刻木巧匠》的翻譯
《刻木巧匠》 周輝 一樂工能刻木為舟。大可二寸,篷桅櫓舵咸具。二人對酌於中,壺觴、豆、釘滿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櫓一人運舵,皆有機能動,放在水中,能隨風而行,略無欹側。一舟必需白金一兩,好事者競趨焉。
翻譯:
一個樂工能把木頭刻成舟。大小隻有二寸,船篷桅桿船船舵等東西俱全,酒壺,豆子,放滿了桌,一個人挽著船篷的繩索,一個人拿著櫓漿一個人掌舵,都是靈活能動的,放在水中,能夠隨著風而行,從來不會側翻。一個這樣的船必須要一兩白金,喜歡這個的人都爭著搶購。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