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弈秋的

文言文弈秋的

發布時間: 2020-11-23 02:58:59

『壹』 文言文《學弈》的全文解釋

《學弈》解釋

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心裡卻一直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塊兒學習,但是後一個同學不如前一個學得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說:不是這樣的。

《學弈》選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寫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接著寫弈秋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棋,學習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後寫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並不是因為智力上有多大差別。通過這件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6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1),問其故(2)。
一兒曰:「我以(3)日始出時去(4)人近,而日中(5)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兩小兒笑曰:「孰(14)為汝(15)多知乎?」
(1)辯斗: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0)為:是。
(1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3)決:裁決,判斷。
(14)孰:誰,哪個
(15)汝:你。
《兩小兒辯日》寫作特點:
1、語言簡潔,事中見理。
2、善於運用比喻。如寫兩小兒論辯「太陽遠近」這一現象的時候,一方從視覺出發,用兩個比喻「如車蓋」、「如盤盂」,具體說明太陽形狀的大小,結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清了;一方從感覺出發,以「如探湯」作比,結合「日初」和「日中」來說,也把理由說清了。由於作者善於用比喻,語言生動形象,頗有說服力,極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到東方游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多智慧呢?」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譯文:山腳下蘭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間小路清沙凈無泥,
傍晚細雨中杜鵑陣陣啼。
誰說人老不可再年少?
門前流水還能執著奔向西!
不必煩惱嘆白發,多愁唱黃雞。

譯文:山下的蘭草已長得與溪水相連
松林間的小路乾乾凈凈的,沒有稀泥
天快黑了,細雨中傳來了子規的啼叫聲
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年少
門前的溪水尚且能向西流去
何必自傷白發,感慨「黃雞催曉」

這首詞是蘇軾病體康復之後游清泉寺,見溪水西流,感悟萬物生機無限而作,詞中表現一種對人生積極樂觀態度。最末一句「休將白發唱黃雞」,「白發」指老年,「黃雞」當是借用白居易「黃雞催曉」,「白日催年」形容人生易老的詩句,這里是告誡人老莫消極悲觀。

卜運算元· 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煙波橫, 水好像是眼波橫流, 山是眉峰聚。 山好像是眉峰攢聚。 欲問行人去哪邊? 要問遠行的人去哪裡? 眉眼盈盈處。 有山有水風景很美的地方。 才始送春歸, 方才送春天歸去了, 又送君歸去。 又送君(鮑浩然)回去了。 若到江南趕上春, 要是到江南(江蘇浙江)趕上春天 千萬和春住。 千萬要把春天留住

來給分吧 下面的抄襲者殺無赦~!哈哈

『貳』 文言文學弈解釋

學弈(下棋)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通國(全國)之(的)善弈者(擅長下棋的人)也。使(讓)弈秋誨(教導)二人弈,其(其中)一人專心致志,惟(只聽)弈秋之(的)為聽(教導);一人雖聽之(弈秋的教導),一心以為有鴻鵠(天鵝)將至,思援(拉)弓繳(箭)而射之(天鵝)。雖與之(前者)俱(一起)學,弗(不)若(比)之(前者)矣(好)。為(因為)是其(後者)智(智力)弗若(不如)與(嗎)?曰(答):非(不是)然(這樣)也(的)。
弈:下棋。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通國:全國。
之:的。
善:善於,擅長。
使:讓。
誨:教導。
其:其中。
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雖:雖然。
之:指弈秋的教導。
以為:認為,覺得
鴻鵠:天鵝。
援:引,拉。
繳:本文指帶有絲繩的箭。(讀音:zhuó)
之:天鵝。
之:前者。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為:因為。
與:嗎。
曰:說。
非:不是。
其:後者。
然:這樣。
思:想。
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弈秋教兩個人下圍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一心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講,可是他心裡卻總以為天上有天鵝要飛過,想拿弓箭去射它。這個人雖然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卻學的不如前一個。能說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弈秋回答說:不是這樣的。
我的更標准一些,我高一..

『叄』 學奕文言文翻譯

《學奕》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屬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文: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有人)請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裡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因為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肆』 學弈文言文

《學弈》
朝代:先秦體裁:文言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伍』 學弈文言文翻譯

學弈

選自《孟子·告子》。

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棋的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心無旁騖,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白話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棋的人。讓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會神,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也聽講,可是心裡卻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便想拿拉弓搭箭去射它。這個人雖然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成績卻不如那個人。有人說,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回答:並非這樣。

『陸』 文言文弈秋的寫作手法

《弈秋》運用了對比手法。

《弈秋》這則寓言,通過全國下棋技術最高的弈秋教人下圍棋的故事,說明學習必須專心致志,才能有所收獲的道理。作者用對比手法,寫學下棋的兩個人,一個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另一個似乎也在聽講,卻整個心思都是「鴻鵠將至」,結果二人的學習效果截然不同。對比手法的運用,使形象鮮明突出,道理更加深刻而又易於理解,有利於突出中心。

『柒』 弈秋文言文

五)學奕

選自《孟子.告子上》

奕秋①,通國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誨二人奕:專其②一屬專心致志③,惟奕秋之為聽④;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⑤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⑥,雖與之學,弗若之矣。為⑦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注釋:
①奕秋:奕,下棋;秋,人名。②其:其中。③致志:用盡心思。致,極、盡。④只聽奕秋的話。⑤鴻鵠:天鵝。⑥援:引。繳(zhuó):帶有絲繩的箭。⑦為:同「謂」,「說」的意思。
要想學好一樣本事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這是明擺著的道理。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裡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捌』 弈秋的文言文答案

弈秋,通國②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③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④;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⑤,思援弓繳⑥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⑦。為是其智弗若與⑧?曰:非然⑨也。」
①選自《孟子·告子上》。弈秋,當時的圍棋高手。弈,下圍棋。秋,人名。因善於下圍棋,所以叫「弈秋」。這是古人稱名的習慣。
②〔通國〕全國。
③〔誨〕教導、指導。
④〔惟弈秋之為聽〕即「惟弈秋是聽」,完全按照老師說的去做。
⑤〔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一心想著有隻天鵝要飛過來。鴻鵠,天鵝。
⑥〔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想著取弓箭把那天鵝射下來。援,取過來。繳,系在箭上的生絲線。箭射出去,可以靠它收回來。
⑦〔弗若之矣〕不如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弗若,不如、不及。之,指那個專心致志的人。
⑧〔為是其智弗若與〕(難道)認為這個人的智力不及那個人嗎?為,通「謂」,認為。是,這個人。
⑨〔非然〕不是這樣。然,......的這樣。

譯文: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假使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奕秋的教導。另一個呢,雖然聽著,但心裡卻想著有隻天鵝快要飛來,要拿起弓箭去射它。這樣,即使跟人家一道學習,他的成績也一定不如人家的。難道是因為他的聰明不如人家嗎?自然不是這樣的。

『玖』 文言文學弈的全文翻譯

一、《學弈》譯文:弈秋是全國擅長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想著有大雁將要飛來,想要取來弓箭將它射下來。雖然他們二人一起學習下棋,但後者的棋藝不如前者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答案是:不是這樣的。

二、《學弈》原文:選自戰國 孟子《孟子》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三、《兩小兒辯日》譯文:

一天,孔子向東游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

孔子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

四、《兩小兒辯日》原文: 戰國 列子《列子·湯問》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9)文言文弈秋的擴展閱讀

一、《學弈》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型大小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濟寧鄒城)人。

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樹宸」,尊稱為「亞聖」,《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

二、《兩小兒辯日》作者簡介

列子(大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戰國年間,享年75歲),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禦寇(「列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周朝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後 。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 道學者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沖虛經》,(於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卷,早佚。

對後世哲學、美學、文學、科技、養生、樂曲、宗教影響非常深遠。著有《列子》,其學說本於黃帝老子,歸同於老、庄。創立了先秦哲學學派貴虛學派(列子學)。是介於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啟後的重要傳承人物。

熱點內容
蘭州市教育 發布:2025-07-10 04:28:12 瀏覽:486
常州一女教師與男 發布:2025-07-10 04:08:29 瀏覽:752
生物質熱電廠 發布:2025-07-10 03:37:47 瀏覽:304
歷史民權 發布:2025-07-10 03:34:51 瀏覽:53
tea化學 發布:2025-07-10 03:06:29 瀏覽:355
漫畫題師德 發布:2025-07-09 23:54:29 瀏覽: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23:36:43 瀏覽:82
視頻直播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22:55:16 瀏覽:851
生物科幻 發布:2025-07-09 22:20:43 瀏覽:133
英語在線翻譯中文 發布:2025-07-09 20:39:43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