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小班美術打電話

小班美術打電話

發布時間: 2020-11-23 10:56:01

如何開展小班美術活動

你好,給小班孩子開展第一次美術活動起,可以將語言、常識、音樂、舞蹈等聯系在一起。想讓幼兒創新必須充實他們的心理資源,豐富他們的常識和經驗。美術活動中,可利用孩子好奇心強、探索慾望高的特點,以各種生動活潑的方式滿足他們的求知慾。將常識教學的結構加以改變,把事物的縱向發展、橫向聯系、外部特徵、類別區分、功用特點、形態變化等滲透其間,使孩子們的知識不在單調而具有了網路性和豐富性。目的在於培養他們運用知識、重組知識的能力,為想像和創新做准備,或打下初步基礎。
美術活動的開展,要遵循循序漸進和系統性原則
安排小班美術教學內容,不僅要使本科內容由淺入深具有連貫性,而且與其他各科教學內容也要具有縱橫聯系的邏輯性,以及幼兒認識客觀事物、掌握知識技能的順序性。從而使他們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逐步掌握知識技能。
對幼兒作品重其意而不苛求其行,重其趣而不苛求其法
小班孩子的生活經驗貧乏,認識能力及美術技能都明顯不足。這一階段是他們從塗鴉期向象徵期過渡的時期,他們的作品更多是一種內心情緒的流露,一種趣味的表白,如在畫意願畫《太陽》時,孩子們把太陽的圓分割成幾大塊,分別塗上不同的鮮艷的色彩,在再周圍畫上短線,線頭上在接上小紅果,還有的在太陽的周圍畫上火焰,表示冬天的太陽,說這樣暖和,還有的在太陽的周圍塗上綠色,說這樣的太陽是夏天的太陽,很涼快。作畫時孩子們隨心所欲,順其自然,這就是他們所畫的太陽,這就是他們想要的太陽,多麼富有情趣,多麼熱烈的情感!此時教師再加以適當的贊美孩子們就會深深的陶醉在自己的創造中。
小班幼兒對美術有著強烈的渴望,他們在一條垂直線上畫幾條向左向右的斜線就是一棵樹,在圓的中間點上一個點就成了一朵花……,面對他們這樣的作品,我總是耐心仔細的傾聽他們的創作動機,使他們在這種無拘無束的環境中盡情的作畫,盡情的表現,從而提高他們的繪畫能力。
在小班的美術活動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教師最主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啟發孩子去觀察、去表現、去創造。盡情把著眼點放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即設計、構造、操作等環節上,不要過分強調活動的結果和技能技巧。

⑵ 小班國學接打電話教案

活動目標:
1、明白打電話能快速知道許多事情,喜歡學習打電話。
2、願意說出自己心裡的願望和在園里見到的事情。
3、感受媽媽對自己的關心和愛。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在活動前,家長與幼兒一起玩打電話的游戲,並能知道媽媽的電話號碼。
2、物質准備:電話或手機4-5部,歌曲《打電話》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創設情境,引出主題1、師:寶貝們,王老師想媽媽了,剛剛媽媽給我打了一個電話,王老師感到很溫暖,你們想媽媽嗎?(想)讓我們給媽媽打一個電話吧,你會打嗎?讓我們先來聽一聽下面這個小娃娃在干什麼
2、教師有表情演唱歌曲《打電話》,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師:寶貝們,歌曲里的小娃娃在干什麼?(打電話)他們都說了什麼?(寶貝們回答的真棒,聽的真認真)剛才XX小朋友的媽媽打電話來想問一下她的寶寶在幼兒園里干什麼,有沒有聽話,媽媽很想知道寶寶在幼兒園的情況。(看看媽媽多愛我們呀)-滲透情感目標!那我們一起給媽媽打個電話,說一說你的事情吧?
幼:好。
3、在打電話前,教師組織幼兒談話。
師:寶貝們,你們想對媽媽說什麼?
幼:我想對媽媽說,我想媽媽了,我在幼兒園里很聽話,請媽媽放心……(教師隨時引導幼兒說出想對媽媽說的話)二、學習打電話,幼兒說出心裡的願望與所見所聞1、教師教幼兒撥電話的方法。
師:小朋友,媽媽的電話你記得嗎?(教師引導)我們一起學習打電話吧。先拿起話筒,然後一個數字一個數字的撥媽媽的號碼,嘟嘟……電話通了,想和媽媽說什麼?(教師引導幼兒學說:媽媽你好,我是xx……)2、鼓勵幼兒和媽媽說說自己在幼兒園的情況及願望。
師:寶貝們,你想和媽媽說什麼,現在快告訴媽媽吧,讓媽媽放心,可以和媽媽說說心裡話,讓媽媽感受到你們很愛她。
3、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一次分組撥打電話。
師:寶貝們,請你們有秩序的撥打,從第一組開始,別人打電話時要保持安靜哦。
三、回憶講述媽媽和幼兒的對話1、師:寶貝們,媽媽在電話里和你說什麼了?誰來說一下,分享一下媽媽對你的愛。
2、幼:我媽媽說,我很愛你孩子,在幼兒園里要聽老師的話,要注意安全……(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發言,並及時提醒引導幼兒感受媽媽對孩子的關心和愛)。
四、播放錄音機,師幼一起隨歌曲《打電話》拍手做律動1、師:寶貝們,我們一起聽一聽,小娃娃要和小夥伴打電話了,伸出你的小手來,我們一起打電話吧。
2、師幼一起拍手做律動,有秩序離開活動場地。
活動延伸:
教師將磁帶《打電話》、錄音機、電話投放到表演區,活動區時,幼兒可以進行表演打電話的游戲,進一步鞏固打電話的本領,體驗電話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⑶ 幼兒小班我給月亮打電話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月亮媽媽"表情的不同變化,體驗夜晚景色的美好。
2.知道夜晚會出現月亮,月亮會有不同的變化。
活動准備:多媒體課件、音樂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播放"搖籃曲",教師帶領孩子們哄寶寶睡覺)重點提問:現在是什麼時候?你從哪裡看出來是晚上?
教師總結:因為天好黑好黑,屋子裡開著亮亮的燈,我們唱著歌兒哄寶寶睡覺,告訴我們晚上到了。
二.閱讀繪本,理解繪本內容(一)教師帶領幼兒共同閱讀繪本1."月亮媽媽"露出了笑臉咦,屋頂上亮起來了,是誰來了?(跟月亮媽媽打招呼)2 ."月亮媽媽"露出了難過的表情(1)看看月亮媽媽的表情有什麼變化?她為什麼不開心了?
(出示"烏雲"圖片)(2)誰來了?烏雲遮住了月亮媽媽的臉,你們想對它說什麼?(教師帶領幼兒說出繪本中的語言對話)不行,不行,烏雲,你別過來,別過來,月亮會哭的!對不起,對不起,剛才我和月亮說了一句話,現在我要走了,再見!
(3)烏雲說它不是存心要遮住月亮媽媽的笑臉,它是要跟月亮媽媽說一句悄悄話,現在它走了,我們原諒它好嗎?
3 ."月亮媽媽"眯著彎彎的眼睛,露出了快樂的笑臉重點提問:月亮媽媽露出了怎麼樣的表情?
教師總結:烏雲走了,月亮媽媽又露出了笑臉,不過這一次因為有了你們的幫忙,所以月亮媽媽比剛才笑得更甜、更開心了,謝謝你們!
(二)情感遷移重點提問:你想對月亮媽媽說什麼?用一句好聽的話告訴她。
三.音樂延伸播放"搖籃曲",教師扮作月亮媽媽哄孩子們睡覺。
設計思路:
一天之中有白天和黑夜,本次活動是一個繪本閱讀,看了繪本以後,我發現文字較少,圖片簡單易懂,比較適合低年齡的孩子們閱讀,結合本月主題"白天和黑夜",我又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特點將繪本的內容進行了適當的改編,讓這本繪本更加符合孩子們的最近發展區。在主題背景下的課程實施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在情感的發展上比較欠缺,希望通過繪本主人公"月亮媽媽"表情的不同變化,帶動孩子們內心的情緒變化,有豐富的情感體驗,感受夜晚景色的美好。
活動目標:
1.感受"月亮媽媽"表情的不同變化,體驗夜晚景色的美好。
2.知道夜晚會出現月亮,月亮會有不同的變化。
活動准備:
1.大繪本2.多媒體課件、音樂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播放"搖籃曲",教師帶領孩子們哄寶寶睡覺)重點提問:現在是什麼時候?你從哪裡看出來是晚上?
教師總結:因為天好黑好黑,屋子裡開著亮亮的燈,我們唱著歌兒哄寶寶睡覺,告訴我們晚上到了。
二.閱讀繪本,理解繪本內容(一)教師帶領幼兒共同閱讀繪本1."月亮媽媽"露出了笑臉屋頂突然亮起來了,是誰來了?(跟月亮媽媽打招呼)2 ."月亮媽媽"露出了難過的表情(1)看看月亮媽媽的表情有什麼變化?她為什麼不開心了?
(出示"烏雲"圖片)(2)誰來了?烏雲遮住了月亮媽媽的臉,你們想對它說什麼?(教師帶領幼兒說出繪本中的語言對話)(3)烏雲說它不是存心要遮住月亮媽媽的笑臉,它是要跟月亮媽媽說一句悄悄話,現在它走了,我們原諒它好嗎?
3 ."月亮媽媽"眯著彎彎的眼睛,露出了快樂的笑臉重點提問:月亮媽媽露出了怎麼樣的表情?
教師總結:烏雲走了,月亮媽媽又露出了笑臉,不過這一次因為有了你們的幫忙,所以月亮媽媽比剛才笑得更甜、更開心了,謝謝你們!
(二)情感遷移重點提問:你想對月亮媽媽說什麼?用一句好聽的話告訴她。
三.音樂延伸播放"搖籃曲",教師扮作月亮媽媽哄孩子們睡覺。
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是我根據一本繪本進行創編的,剛拿到繪本的時候我就被簡單的圖畫所吸引,因為它特別適合低年齡的幼兒閱讀,之後我又到網上查閱了資料,發現這個繪本是給0-3歲的幼兒閱讀的,因此在教學難點上我進行了提升,不僅有說的,想像的,還有情感上的培養。
根據本班幼兒的特點,我將目標的重點落在了情感表達上,教學活動過程中,我始終將目標牢記於心,無論是舒緩的音樂,還是簡單的繪本,到最後的哄寶寶睡覺,都是為了渲染一種氣氛,讓幼兒沉浸在夜晚的美景中。另外通過月亮媽媽表情的不同變化,帶動幼兒內心的情緒變化,體驗從難過到快樂的情緒轉變。
活動中孩子們令人意外的表達讓我感覺很驚喜,因此我也用簡潔巧妙的語言幫助他們總結和提升經驗,我始終告訴自己,孩子們真正體驗到的東西才是我所追求的,因此我盡量讓他們表達,讓他們找出答案,而我則是傾聽者和引導者,到結束後我發現有一位幼兒在對著繪本上的月亮媽媽說再見,這時我終於體會到了這節課的成功點,孩子們已經深深的沉浸在故事中,他們真的喜歡上了"月亮媽媽",在回教室的路上他們還在高興的說著月亮媽媽。
當然整節教學活動也存在著不足之處,我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語過於冗長,為了讓幼兒理解也經常重復語言,我應該給孩子們思考和討論的時間,以便於他們能夠更清楚的理解和表達。語言活動中還是要注重幼兒語言的表達,因此我將考慮如何讓幼兒在活動中多說,多方位感受。

⑷ 如何提高小班美術活動中的師幼互動

陳鶴琴先生在創立「活教育」理論時,提出「教師要活」。所謂「活」,就是指教師在師幼互動中要具備活的教育思想﹑活的教學手段﹑尋找活的教材、培養活幼兒。並且我認為師幼互動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表現形態,存在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並對幼兒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怎樣的師幼互動才是積極有效的,才是能發展幼兒的」引發了我的思考。 一、擺脫教條式觀念,建立平等的師幼關系 自古以來人們就提倡尊師,相反的,老師也應該尊重幼兒、愛護幼兒,尊重他們的人格,才能建立和諧、平等、相互信賴的師幼關系。進而幫助幼兒建立安全感、歸屬感,促進他們與老師、同伴正常交往。在生活和學習活動中,我認為我們必須以參與者的身份融入其中,才能縮短與孩子間的距離,進而激發孩子與你互動的願望。 在小班語言活動「小兔乖乖」中我深深的體會到這一點,在我班幼兒已經基本掌握內容的情況下,我請幼兒表演這個故事。第一次故事中的人物我全部請幼兒扮演,我幫助幼兒念旁白。我發現情況不妙,客觀原因可能是剛入園的小班的孩子都不太敢大膽的表達,主觀原因可能是老師沒有加入其中烘托出故事氛圍。等旁白念完後小朋友還是沒什麼反映,或者聲音很小。於是在第二次表演時我就扮演了大灰狼,我用誇張的動作模仿大灰狼,以及用很粗很低沉的聲音模仿那句「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小朋友一下子就進入情境中,嚇的連忙說「不開不開」。特別是當大灰狼的尾巴夾住時,我誇張的動作小朋友們覺得自己很厲害,都哈哈大笑。下面的小朋友都舉手要上來。因此如果老師能以夥伴的身份參與,幼兒會積極的與你展開朋友式互動。 二、站在孩子的角度,抓住孩子的興趣點 根據小班年齡特點,小班孩子的學習多是以游戲貫穿。孩子們也喜歡在玩中學,如果教師一味照本宣科,相信幼兒也不會按你的思路走下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的自我反思,敏銳地發現存在的問題。努力挖掘隱藏在問題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本質原因,及時調整不適應的教育教學策略,並應用於教育實踐中,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及時捕捉孩子興奮點。以幼兒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 在活動「猜猜我是誰」中,我請一名幼兒躲起來,發出小動物的聲音,讓小朋友猜是什麼動物的聲音,然後再讓小朋友猜猜誰在模仿小動物的聲音。一開始我只是讓一名幼兒躲在櫃子後面,其餘小朋友眼睛閉好,但是我發現很多孩子都會偷看,玩了兩次就不搭理我了。我想可能是沒有給幼兒創設良好的情景,沒有足夠地神秘感。於是我拿來了一個屏風,這回孩子看不到了,小頭探來探去的很好奇。而我就躲在後面模仿小貓的聲音,當我說:「猜猜我是誰」後,孩子們想了好一會猜出來後都很有成就感。很多孩子都急著說:「我來我來」。抓住孩子們的這一心理特點,我適當地調整情景,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藉助肢體動作,運用富有童趣的語言 幼兒教師的語言應注重生動形象和富有感情,尤其是在教學活動中,更需要這樣抑揚頓挫的語言節奏來引起幼兒充分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高昂情緒。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生動、有趣、形象、活潑的語言,特別是再加上一些豐富的表情和誇張的動作,更容易為幼兒所接受和模仿。 在語言活動「點點愛上幼兒園」中,我記得這是小班入園的第二天上的一節課。當時我本以為幼兒的情緒波動比較大,上課效果應該不會太理想。但是卻出乎意料,當我講到故事中的對話時我把人物的語氣模仿了出來,點點和媽媽的對話區分的很清楚。幼兒聽得很認真,以及故事中點點遇到的幼兒園我都以動作的形式模仿給幼兒看,我發現小班的孩子很容易就融入情境中。我問:「點點來幼兒園的路上碰到了哪幾個幼兒園?」幼兒馬上能回答上來。 四、保持一種開放心態,提供寬松的學習環境 《綱要》指出:「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所以就要求我們教師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所謂開放的心態,指的是教師並不要自以為是的幫幼兒想問題,而是要以開放的心態接納幼兒,欣賞幼兒,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 在語言活動《落葉》中,當問到「落葉」象什麼?小朋友滔滔不絕的說:像下雨、像小鳥飛、像小船,更有孩子說落葉像怪獸來了一樣。我也高興地和孩子們一起展開了豐富的想像。不管孩子們用怎樣的語言表達對落葉的感受,我們首先都應用一種平和的心態接納它,而不應只用傳統的對不對,好不好這一標准去衡量幼兒。教師應建立、營造一種寬松愉快的環境,允許幼兒有按自己意願進行活動的自由與選擇的權利,能使幼兒產生積極活動的慾望,與幼兒形成欣賞式互動。 在語言教學中,注重創設寬松的心理氛圍,走近幼兒的心靈。在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能走進幼兒的心靈與幼兒交流,便能生成出支持性的互動、欣賞式的互動、朋友式的互動、多角度和多層面等有效的師幼互動,從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活動的質量。

⑸ 小班教案繪畫長長的電話線

活動目標:
1、運用蛋殼進行裝飾畫創作。
2、通過欣賞感受蛋殼畫的藝術美。
活動准備:
1、蛋殼畫範例三幅(螃蟹、熊貓、蝴蝶);簡筆圖案每人一份。
2、幼兒人手兩個蛋殼(有淡淺之分),漿糊每組一盤,棉簽每人一份。
3、在活動前,先在桌上鋪報紙,以免弄臟桌面;展示板。

⑹ 求:小班說課《打電話》的活動設計。

小班音樂活動《打電話》說課稿 活動目標: (1) 樂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 (2) 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曲,對歌曲活動感興趣。 (3) 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3、活動重點 能唱准節奏,唱清歌詞。 分析:由於此首歌比較簡單。因此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可以培養幼兒既會唱又能善於在老師和同伴面前勇於表現的能力。 4、活動難點 根據音樂的節奏做相應的動作 分析:小班幼兒動作學習帶有較大的模仿性,音樂的表現能力尚處於貧乏時期 二、說活動過程: 環節一:通過情景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1、 出示丫丫和妞妞(圖片) 老師以神秘的口吻激起幼兒的觀察。如:你們看,今天誰來啦? 2、 欣賞《打電話》情節 老師表演打電話時講述的話。 這個環節主要以吸引幼兒欣賞為主。為目標(1)「願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服務。 環節二:通過念歌詞,模仿動作初步表現歌曲。 1、 運用示範法: 老師有表情清唱歌詞,請幼兒欣賞。 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動作,因此我採用示範法能感染幼兒參與模仿。 2、 運用跟唱法: 隨錄音機哼唱歌曲。 由於歌詞比較簡單,帶上動作幼兒情感更投入。 3、 運用集體學習法: 幼兒模仿動作,邊做邊念歌詞。 模仿學習是為後面大膽地表現歌曲服務的。因此只有在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有能力進行自我發揮。 這個環節是為了讓幼兒熟悉歌詞,為教學目標(2)「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詞,對歌唱活動感興趣」服務。 環節三:通過邊唱歌,邊做動作,進一步表現音樂。 1、 幼兒和丫丫和妞妞一起唱歌,表演。 我預設寶寶、貝貝這兩個娃娃(引導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動機) 2、 幼兒聽琴聲進行唱歌 老師用琴聲伴奏的方法,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的聚集之處。重點的解決主要是運用引導法及節奏動作的表現。

⑺ 小班美術教案由點連線

活動目標:1、學慣用手指點畫蘋果,使用不同的方法繪畫出大小不一,疏密不同的蘋果,。
2、讓幼兒對不同的美術表現形式產生興趣,體驗點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活動准備:
1、准備「蘋果」音樂磁帶
2、印有蘋果輪廓圖一張人手一份。
2、黃、綠顏料、紅顏料每桌一盤、抹布、一次性桌布。
重點:1、學慣用手指點畫出大小、疏密不同的蘋果
難點:1、食指輕輕蘸上顏料點在紙上,不要左右移動,輕輕抬起手。
2、蘋果變在蘋果樹上。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激發興趣。
(一):歌表演:摘蘋果。
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樹上結了許多紅蘋果,寶寶們我們一起到果園里去摘蘋果吧!」隨即打開「蘋果」音樂引導寶寶站起來一起邊唱邊做動作。(兩遍)
(二)教師:「我們摘完了蘋果,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隨即老師把輪廓圖貼在黑板上 「看,蘋果全給我們摘光了!小朋友你們說這樣好看嗎?」(不好看)(鼓勵幼兒幫想辦法)老師也來想一個辦法把蘋果變出來吧!」
2、教師示範講解。
(一):教師:「老師要請兩個朋友來幫忙變蘋果,一個是它。」隨即伸出食指,問幼兒:「它是誰呀?」(食指),「還有一個是紅顏料。」出示顏料盤。「這個顏料盤裡面的顏料是什麼顏色的?」(紅色)。
教師小結:「我請的食指跟紅顏料來幫我變蘋果。」邊說邊用實物示意。
示範講解:「現在我開始變蘋果啦,看好了我是怎麼變蘋果的。」「食指食指翹翹,顏料盤里親親,蘋果樹上變、變、……」
(二)老師:「噢,原來老師變蘋果還要念好聽的兒歌呀!」「寶寶也來學一學好聽的兒歌吧!」引導幼兒伸出食指念二遍。
(三)那你們看這里老師變的蘋果一個是大的一個是有點小的,你們知道怎麼變大蘋果、怎麼變小蘋果嗎?(老師再做一遍看了以後請幼兒說說——食指豎起來的時候是小的,食指躺下來點的時候是大的)
(四)師:「老師剛才變了一些蘋果,哪個寶寶也上來變些蘋果?」請一至兩個幼兒示範作畫。提醒邊念兒歌邊變,並請下面的寶寶幫他念好聽的兒歌,發現問題並及時指出。(蘋果變的時候要分開一點,不重疊)
(五)師:「森林裡還有去多蘋果樹,上面的蘋果多沒有了,寶寶們你們願不願意給他們變蘋果呀?」
3、提出作畫要求。
在變之前老師也變了好幾顆蘋果樹,你們來看看這里有紅蘋果、黃蘋果、青蘋果。小朋友你們喜歡什麼顏色就去找那個顏色的變蘋果。
a提醒幼兒用食指輕輕蘸顏料,用力變變變。
b注意手指在畫紙上點一下就馬上拿開,不要左右移動。
c強調蘋果變在蘋果樹上。
d鼓勵幼兒這邊變變,那邊變變,多變些蘋果。
e提醒幼兒及時用抹布擦乾凈手,不弄臟衣服。
g變好了紅蘋果,還想變其它顏色的蘋果,可以去邊上變自己喜歡的蘋果。
4、幼兒開始點畫,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注意保持畫面干凈。
5、教師講評。
(一)教師:「蘋果變好了,蘋果樹回到果園里去吧,寶寶看一下你自己變的蘋果,再看看其他寶寶變的蘋果,誰變得好?」引導放到旁邊的美工板上(布置成樹林),互相欣賞。
(二)教師:分別出示幾張好的作品,講評,告訴幼兒好在哪裡的原因。
6、結束。
師:「寶寶們真能幹,變了這么多的蘋果,自己表揚一下自己。」

⑻ 華文早讀小班打電話教案

小班教案:打電話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表演,幫助幼兒熟悉歌詞,版學唱歌曲。
2.使幼兒喜歡音權樂活動,能用輕快的聲音來演唱。
活動准備:玩具電話機一部,小娃娃手偶兩個。
活動過程:
(一).通過情景表演,引起幼兒興趣
1. 教師出示手偶,提問:你們看,今天誰來啦(小娃娃),對!她叫豆豆。教師再從身後取出一個,這個呢,叫點點。今天,豆豆和點點來到了我們班,看看他們今天發生了什麼呢?
2. 教師表演《打電話》情景,請幼兒欣賞。

⑼ 小班我和星星打電話美術教案

一、 活動目標
1. 通過語言游戲,讓幼兒充分體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2. 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大膽地創編表演動作,樂意分享他人的創造。
3. 樂意在游戲中主動跟讀兒歌,對兒歌中疊字能夠做到發音準確。
二、 活動准備
與兒歌相對應的掛圖一幅;詞語卡片若干。
三、 活動過程
1. 復習以前學過的兒歌和詞語卡片上的詞語
1) 讓幼兒把以前學過的兒歌大聲背一遍。
2) 教師出示詞語卡片讓幼兒說說卡片上的是什麼東西。
2. 由律動引出主題。
1) 組織幼兒玩「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律動,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2) 請幼兒欣賞兒歌「我和星星打電話」(一遍)。
教師:「小朋友,仔細聽,這首兒歌里都說了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月亮」。
3) 引導幼兒隨兒歌「我和星星打電話」做動作。(第一遍跟隨教師做動作,之後有能力強的幼兒帶領做動作。)
3. 引導幼兒玩「我和月亮打電話」的游戲,激發幼兒「說」的興趣。
4. 學習語言拍手游戲「我和星星打電話」。
1) 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熟悉兒歌內容
2) 教師:「兒歌里有誰?」「他們在做什麼?」「誰在聽他們說話?」「兒歌中的通訊工具是什麼?」
3) 出示掛圖,教師有節奏地指圖,幫助幼兒記憶兒歌。
4. 引導幼兒玩拍手游戲「我和星星打電話」。
附;兒歌
我和星星打電話
叮鈴鈴,鈴聲響,我和星星打電話。你一句我一句,月亮聽了笑眯眯。

熱點內容
北京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8 19:38:24 瀏覽:58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老師 發布:2025-07-08 19:00:24 瀏覽:284
七年級上冊英語期末 發布:2025-07-08 18:59:48 瀏覽:141
陽西教育 發布:2025-07-08 18:31:56 瀏覽:479
王瑞娜老師 發布:2025-07-08 18:31:53 瀏覽:456
莘縣教師考試 發布:2025-07-08 17:50:59 瀏覽:944
赤峰教師資格證報名 發布:2025-07-08 17:50:19 瀏覽:969
老師在講課擴句 發布:2025-07-08 17:30:09 瀏覽:125
辦公傢具有哪些 發布:2025-07-08 17:23:21 瀏覽:765
教師節彩鉛 發布:2025-07-08 16:20:39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