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美術創意作品
新課程標准將美術教材劃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其中「欣賞評述」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小學美術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小學美術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並重,著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繪畫課與手工課是培養審美情趣的基礎,欣賞正是把平時所學的審美能力進行內化、升華的必須課程,在欣賞中,使學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來回碰撞,從中升華出各種能力,更讓學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養和害擔憤桿蒞訪縫詩俯澗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像能力。最終才能達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一教學目標。而在我們通常的課堂教學中,會產生「重繪畫、輕欣賞」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我們老師缺乏對欣賞課的重視的態度,認為欣賞就是看看,不重要,從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欣賞的教學研究。改變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然後了解兒童的美術欣賞心理及欣賞習慣,選擇合適的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為了增加欣賞內容的趣味性,充實課堂內容,教師不光要備好課,寫好教案,對於搜集到的美術欣賞作品一定要先選好題材內容。美術欣賞課不應是一味地欣賞,有的時候應該讓學生進行臨摹作品,從中體味作品的內涵,這樣就打破了欣賞課紙上談兵、光說不練的局面,更有助於學生理解作品。舊的「一言堂」、「滿堂灌」、保姆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習慣於坐享其成的聽權威答案,是教師的絕對權威地位使他們習慣了當「配角」。新課程理念強調「啟」和「導」。學生經過了探究過程,必然要得出結論,這是一個歸納、推理、演繹的提升過程。教師要善於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對過程的體驗,運用談話、提問、研討等方法,指導學生得出問題的結論。教師應該是教學內容的設計者和創造者,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協調者,是學生活動的指導者和服務者。從學生的視角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營造和諧的心理氛圍,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鼓勵每個同學運用美術的語言說出自己的看法,啟發同學們對審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復雜性和深遠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美術課程的價值首先應體現在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通過欣賞獲得審美感受之外,還應用語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的感受、認識和理解,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另外,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許多時候會增加一些欣賞內容。然後教師往往以自己的愛好選擇作品,忽視了學生的已有認識與欣賞水平及欣賞的心理傾向。因此,在學生欣賞的題材與內容的選擇上應注意要選擇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相貼近,要選擇與兒童的認知和欣賞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的,能激發兒童興趣的作品;要選擇的是本身富有兒童情趣的、易於兒童接受與理解的作品。為此,可採取以下策略:(1)課前對收集的欣賞作品進行挑選、歸類,同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題材。(2)可以選擇學生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作為補充材料。這樣,學生就不會對欣賞作品產生距離感,而是感到很有吸引力,欣賞的興趣也就又提上來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有了,還怕學不好嗎?
❷ 趣味美術和創意美術哪個好聽我是小學老師,想辦這樣的興趣小組。
趣味美術聽來讓人想去體驗,創意美術反而沒有讓孩子親身投入的興趣這種效果。
❸ 在美術教師招聘考試中,作品賞析,一般都是哪些作品比較重要呢
這個要看出題老師的喜好了,一般你至少要看看古典主義,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的畫吧,當然還要看看俄羅斯巡迴展覽畫派的,因為那個東西符合咱們國家的政治要求。 我說的是西方美術史的,中國美術史的東西我不是很懂,所以也不誤導你了。
❹ 美術教師交作品 畫什麼好呢
下次提問把范圍縮小些,比如你是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還是大學生?是普通班一些興趣作品,還是參加各類比賽的作品?是要求畫色彩的,還是可以不上顏色的?是普通生,還是美術生?
以下是我的一些回答,願能夠給你幫助:
1.若是普通班的一些興趣作品,你臨摹一幅吧,選擇一幅自己感興趣的。臨摹時注意構圖(畫面布局)、造型(像不像)、效果和自己能理解的一些技法,作品出來了,就不會差到哪裡去了。
2.若是比賽作品,必須要有主題內容,反映什麼樣的精神,注意畫面的協調性(色調統一、和諧)、虛實效果、節奏感等技法的。選擇作畫的對象,最好自己熟悉,比如家庭校園,也可以是社會熱點事件,愛國愛家愛校作品倍受關注。
3.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生, 內容、格式、復雜程度,應該由簡到繁,比如小學簡單明了,色彩鮮艷、對比強等等。
❺ 如何做美術製作和手工作品
1,先做好准備工作,避免在製作時,缺少工具和材料,影響製作。工具有一張紙、一把剪刀、一個紙杯、六隻彩色鉛筆、一個透明膠、一個雙面膠。
❻ 教師從哪些方面點評少兒美術作品
我覺得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內容充實、生動、有豐富的想像。2.畫面形象隨意、無拘無束、有童趣。3.線條流暢、大膽、肯定、富有美感。4.色彩運用大膽、鮮明、強烈、具有隨意性。
❼ 面試美術教師應帶哪些美術作品
畫班?
應該會讓你當場畫吧 ... 更有說服力.
我見過我們畫班老師應聘時考的是石膏像.
你要帶就帶這種 基礎點的.能看出功底的被.
學校那種?
一樣帶一個,顯得你重視學校.
主要帶教師證,其它都有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順便問一句,教師證好考么~
本人未來也想當美術老師~
謝謝啦~~~`
❽ 教師如何組織創意美術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的結束不應以作品的結束而結束,評價作品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首先教師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專業的眼光來看待幼兒的作品畫的雖然不美觀,卻是孩子豐富內心世界的體現,評價幼兒的作品是一個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集思廣益的過程,要幼兒人人參與,積極發表看法。每次活動結束,將幼兒全部的作品展覽,讓孩子互相審視、教師欣賞每一副作品不必給作品打分,不給作品下結論。作品的好、壞幼兒沒有心理負擔,創作欲會更強,但是老師應記下每個幼兒的不足之處,以便以後的活動中因材施教。
❾ 如何對教師開展創意美術戶外采風活動方案
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幼兒版依葫蘆畫瓢,模仿老權師范畫。老師則較注重技能的培養,如注意物體的外部形狀、色彩的搭配,畫面的空間安排;評價幼兒作品的好壞也僅以「像不像」為唯一標准。這樣,幼兒在繪畫時努力按照老師的要求,抑制了自我表現力,扼殺了幼兒潛在的創造意識。在活動中,教師常常會走極端。要麼「以結果為重,以學技能技巧為主」,要麼「以發展想像為重,以放任自由為主」。教師如何在模仿學習和鼓勵創新兩者中找到一個最佳的「合適點」,如何在教學中掌握「合適的尺度」,是值得我們教師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