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宜文言文
粟盡彌望(或盡粟青青)
Ⅱ 有宜字的文言文語句
《詩經·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Ⅲ 「收獲了很多稻穀」用古文怎麼說
獲稻甚多。
Ⅳ 越人種稻文言文翻譯
解析: (1)傘邊境兵器償還(2)所以說:「天旱的時候准備船,天熱的時候准備皮衣」,這是天下的名言啊。(3)對比(4)做事不要三心二意,不要見異思遷,還未雨綢繆,堅持不懈(5)
Ⅳ 宜古宜稻是什麼意思
一作:宜谷宜稻。既適宜種植粟米,也適合種植水稻。
谷,粟的別稱。亦指稻的子實:~物。~米。稻~。
見《漢典》http://www.zdic.net/z/24/js/8C37.htm
谷、稻都是名詞作動詞。種植穀物,種植水稻。
另一作:其谷宜稻。
――《周禮·職方氏》節選:東南曰揚州,其山鎮曰會稽,其澤藪曰具區,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其利金、錫、竹箭,其民二男五女,其畜宜鳥、獸,其谷宜稻。
譯為:東南是揚州,它的山鎮是會稽,它的大澤是具區,它的河流有三江,它的可資灌溉的浸有五湖,它的特產有金、錫、竹箭,它的人民的男女比例是二比五,那裡宜於畜養鳥獸,宜於種植稻穀。
Ⅵ 《天工開物》兩則作者是宋應星 (稻)翻譯全文.
稻
水稻的品種最多。不粘的稻叫粇(粳稻),米叫粳米。粘的稻叫稌稻,米叫糯米。(南方沒有粘黃米,酒都是用糯米造的。)本來屬於粳稻但晚熟而帶粘性的米俗名為「婺源光」一類的,不能用來造酒,而只可以煮粥,這又是一種稻。稻穀在外形來看,有長芒、短芒(江南將長芒稻稱為「瀏陽早」,短芒的叫「吉安早」)和長粒、尖粒以及圓頂、扁粒的不同。其中稻米的顏色還有雪白、牙黃、大紅、半紫和雜黑等等。
浸稻種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稱為「社種」(這時遇到天寒,有凍死不生的),最晚是在清明以後。播種時,先用稻、麥稈包住種子在水裡浸幾天,待生芽後撒播在田裡,長到一寸左右高,稱做秧。稻秧長到三十天後就要拔起分栽。若稻田遇到乾旱或積水過多,都不能插秧。育秧期已過而仍不插秧,秧就要老而長節,即使栽到田裡也不過長幾粒谷,只能算是長出谷實而已。一畝秧田所育出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畝。
稻秧分栽後,早熟的在七十天後即可收獲(粳稻有「救公飢」「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銀」等品種。各地名稱很多,不可盡述)。最晚熟的要經整夏直到冬天共二百多天後才能收獲。有在冬季播種,到仲夏就能收獲的,這就是廣東的稻,因為此地沒有霜雪。稻田十天無水,便有乾旱之虞。夏種冬收的稻,必須種在有山間水源不斷的田裡,這種稻生長期長,地溫又低,不能催苗速長。靠湖邊的地要待夏天洪水過後,六月才能插秧。育這種秧的稻種要在立夏時撒播在地勢高的土裡,以待農時。
南方平原地區,多是一年兩栽、兩獲。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稻,不是粳稻之類。六月割早稻,翻耕稻茬田,再插晚稻秧。晚稻秧在清明時已和早稻秧同時播種。早稻秧一天無水即死,晚稻秧經四、五兩月,任從烈日暴曬也不怕,這是個奇特的稻種。種晚稻遇到秋季晴天多的時候,則始終都要灌水。農家不惜勤苦,以滿足用稻米造春酒的需要。稻要是十天離水就要死,於是育出一種旱稻,屬於粳稻但不帶粘性,即使在高山地區也可插秧,這又是一個奇特的稻。還有一種香稻,只取其香味以供貴人。但結實甚少,滋養全無,不值得崇尚。
(選自潘吉星《〈天工開物〉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略有改動)
Ⅶ 天工開物 稻宜翻譯
稻
水稻的品種最多。不粘的稻叫粇(粳稻),米叫粳米。粘的稻叫稌稻,米叫糯米。(南方沒有粘黃米,酒都是用糯米造的。)本來屬於粳稻但晚熟而帶粘性的米俗名為「婺源光」一類的,不能用來造酒,而只可以煮粥,這又是一種稻。稻穀在外形來看,有長芒、短芒(江南將長芒稻稱為「瀏陽早」,短芒的叫「吉安早」)和長粒、尖粒以及圓頂、扁粒的不同。其中稻米的顏色還有雪白、牙黃、大紅、半紫和雜黑等等。
浸稻種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稱為「社種」(這時遇到天寒,有凍死不生的),最晚是在清明以後。播種時,先用稻、麥稈包住種子在水裡浸幾天,待生芽後撒播在田裡,長到一寸左右高,稱做秧。稻秧長到三十天後就要拔起分栽。若稻田遇到乾旱或積水過多,都不能插秧。育秧期已過而仍不插秧,秧就要老而長節,即使栽到田裡也不過長幾粒谷,只能算是長出谷實而已。一畝秧田所育出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畝。
稻秧分栽後,早熟的在七十天後即可收獲(粳稻有「救公飢」「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銀」等品種。各地名稱很多,不可盡述)。最晚熟的要經整夏直到冬天共二百多天後才能收獲。有在冬季播種,到仲夏就能收獲的,這就是廣東的稻,因為此地沒有霜雪。稻田十天無水,便有乾旱之虞。夏種冬收的稻,必須種在有山間水源不斷的田裡,這種稻生長期長,地溫又低,不能催苗速長。靠湖邊的地要待夏天洪水過後,六月才能插秧。育這種秧的稻種要在立夏時撒播在地勢高的土裡,以待農時。
南方平原地區,多是一年兩栽、兩獲。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稻,不是粳稻之類。六月割早稻,翻耕稻茬田,再插晚稻秧。晚稻秧在清明時已和早稻秧同時播種。早稻秧一天無水即死,晚稻秧經四、五兩月,任從烈日暴曬也不怕,這是個奇特的稻種。種晚稻遇到秋季晴天多的時候,則始終都要灌水。農家不惜勤苦,以滿足用稻米造春酒的需要。稻要是十天離水就要死,於是育出一種旱稻,屬於粳稻但不帶粘性,即使在高山地區也可插秧,這又是一個奇特的稻。還有一種香稻,只取其香味以供貴人。但結實甚少,滋養全無,不值得崇尚。
(選自潘吉星《〈天工開物〉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略有改動)
治 鐵
鍛造鐵器,是用炒過的熟鐵為原料。先用鑄鐵做成砧,作為承受錘打的底座。有句俗話說,「萬器以鉗為祖」,並非無稽之談。剛出爐的熟鐵,叫毛鐵,鍛打時損耗其十分之三,變成鐵花、鐵滓。用過的廢品還未銹爛的,叫勞鐵,可用以改製成別的器物或原來的器物,再經鍛造時只損失其十分之一。
煉鐵爐中的燃料,用煤炭的佔十分之七,用木炭的佔十分之三。在山林無煤之地,鍛工選擇堅硬木條燒成火墨(俗名叫火矢,燃燒時不會變為碎末堵塞通風口),其火焰比煤更猛。即便用煤炭,也另有一種鐵炭,取其燃燒時火勢向內、火焰不虛散的優點,與燒飯用的煤形狀相同而種類不同。
把要鍛造的鐵逐節粘合起來,在介面處塗上黃泥,再放在火中燒紅後捶打,將泥滓打去,只將黃泥作為接合的媒介。鐵器錘合之後,除非燒紅、用斧砍,否則是永不會斷的。熟鐵、鋼鐵經燒紅、鍛打後,水火作用尚未調合,其質地不堅。乘出爐時將物料放入清水中淬火,名為健鋼、健鐵。這是說未「健」之前,作為鋼和鐵還存有軟弱的性質。焊接鐵的方法,西洋各國另有奇葯。中國小焊用白銅粉作焊葯,大件的鍛接則竭力揮錘而強行接合。但經年累月之後,介面終究不牢。因此大炮雖在西洋有鍛成的,而中國還只靠鑄造而成。
Ⅷ 文言文《稻宜》翻譯
The cold climate is not suitable for rice growth
Ⅸ 宜古宜稻是什麼意思
這個詞語應該是「宜谷宜稻」。
意思是:不僅適宜種植粟米,也適合種植水稻。說明某個地方的環境好。
谷:穀物。
稻:稻穀。
相關句子:其民二男五女,其畜宜鳥、獸,其谷宜稻。——《周禮·夏官司馬第四·大馭/形方式》
譯文:它的人民的男女比例是二比五,那裡宜於畜養鳥獸,宜於種植稻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