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不得文言文答案
Ⅰ 文言文進退不得翻譯
進退不得
【讀音】:jìn tuì bù dé
【釋義】:不得: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進退不得:進退不能,前進和後退都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也作「進退兩難」。
【出處】:澠池道中,有車載瓦瓮,塞於路。屬天寒,冰雪峻滑,進退不得。——《劉頗當機立斷》
【造句】:汽車輪子卡進了泥坑,進退不得。
Ⅱ 文言文浥池道上翻譯及原文
【《澠池道上》原文】
澠池道中,有車載瓦瓮,塞於隘路。屬天寒,冰雪凌滑,進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隊,鈴鐸數千,羅擁在後,無可奈何。有客劉頗者,揚鞭而至,問曰:「車中瓮值幾錢?」答曰:「七八千。」頗遂開囊,取縑,立償之。命童僕登車,斷其結絡,悉推瓮於崖下,須叟,車輕得進,群噪而前。
【注釋】
澠池:地名,在河南省澠池縣西。
屬:適逢,剛巧。
向:將近。
鈴鐸:原系在牲口頸下鈴,此處代指「牲口」。
縑:細絹。
結絡:捆紮用的繩網。
悉:全部。
塞:阻塞。
凌:升,登。
羅:分布,排列。
群:眾人。
噪:喧嘩,很多人一起叫嚷。
【翻譯】
澠池途中,有一輛車載著瓮,阻塞在狹窄的路上。剛巧是天寒,人在冰雪上走很滑,進退都不能。天接近傍晚,官吏旅客成群結隊,牲口有幾千,排擠在裝瓦瓮車子的後面,一點辦法也沒有。有一個路客人叫劉頗,舉著鞭子來到前面,問道:「車里的瓦瓮值多少錢?」回答說:「值七八千。」劉頗就打開袋子,拿出細絹,立即償還給他。叫僕人上車,割斷那些綁瓮的繩子,把瓮全部推到山崖下。一會兒,車輕了能夠前進,眾人叫嚷著向前走去。
Ⅲ 唯與惟的區別
「惟」和「唯」的區別:
1、字意不同
「唯」一般表示應答,集中心思於一點;「惟」的意思「僅」。
2、偏旁不同
「唯」的偏旁是「口」字旁;「惟」的偏旁是「忄」旁。
3、用途不同
「唯」用於古文言文中,也用於現代漢語中;「惟」一般用於文言文中。
4、用法不同
「唯」:形聲、本義,急聲回答聲,只有,只是;以,因為雖然,縱使表示肯定;用於句首,無實義。
「惟」:形聲、本義、思考、思念,只有,只是。表示動作、行為的重復,相當於「又」、相當於「猶」、「還」。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表示並列關系,相當於「與」、「和」表示順承關系,相當於「則」表示讓步關系,相當於「即使」、「雖然」。
(3)進退不得文言文答案擴展閱讀
「唯,諾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別的「唯」表一種應答,「惟」表示思考。
像「唯唯諾諾」就不能用「惟」。而且作為副詞時「惟」沒有表示「應答」的意思。
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 ,「唯」並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現代漢語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況並不多。
「惟」的詞性變化:
1、副詞
(1)用來限定范圍,相當於「只有」、「只是」
(2)表示動作、行為的重復,相當於「又」
(3)相當於「猶」、「還」
2、連詞
(1)表示並列關系,相當於「與」、「和」
(2)表示順承關系,相當於「則」
(3)表示讓步關系,相當於「即使」、「雖然」
3、介詞
(1)由於,以
4、助詞
(1)用在年、月、日之前
(2)用於句首,無實義
(3)用在句中,起調整音節的作用
「唯」的詞性變化:
1、副詞
(1)只有,只是
(2)唯心
(3)以,因為
(4)表示希望、祈使
(5)表示聽任、任隨
2、連詞
(1)雖然,縱使
3、助詞
(1)表示肯定
(2)用於句首,無實義
Ⅳ 凡用舍進退,皆以內降行己志在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凡是在用人的地方,都用自己親近的人,通過他們來完成自己的意志。
大致意思,沒有逐字按文言現象翻譯,也不保證准確性,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