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愚溪文言文翻譯

愚溪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1-23 17:41:17

『壹』 幫忙翻譯文言文句子

樓主這個有點。。。。好多都錯了字掉了字,沒點功底的人還真不好辦。全部譯出來了,有錯的地方也註明了正確的,以及原來的出處。

請其他人不要復制我的貼在後面,拜託不要那麼無恥。

1,應該是「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出自杜甫:《兵車行》,意思是況且今年的冬天,還沒有放還關西的征夫。
2.這或許是劉氏的僥幸,得以保全終年。
3.然後又和你一起到江南謀生
4.既沒有伯伯叔叔,也很少有兄弟
5.出使到齊國,回來
6.我想來,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發兵攻打我們趙國
7.世人立志,看來難道不如蜀國邊境的和尚么?
8.一個人守在關口,一萬個人也不能攻打開通
9.憑借我一個張儀就可以換取漢中的地,臣願意請求前往楚國
10.這時,項羽的軍隊駐扎在鴻門下
11.至於偏僻不在路邊的石碑,都沒來得及去看
12.家裡嫡長子死了,免去這一家三年的賦稅勞役
13.今後你應當可以使用它
14.是:「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李密《陳情表》。意思是:臣子我活著就會以死相報,死了也會結草報恩。

隕首:頭掉下來,表示以死報恩。

結草的典故:一個士大夫將其父的愛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絆倒恩人的敵手而使其取勝

15.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出自《莊子@秋水》,意思是我如果沒有到您這里來(大開了眼界),就危險了。
16.燕國、趙國處於秦國即將全部滅除六國的時候
17.劉備(沛公)不勝酒力
18.所以即使不必打仗而強弱勝負已經能夠區別出來了
19.風景優美的地方不常常有,盛大的筵會難以再得
20.那越國,我攻打它並且取勝了
21.小鳥時不時來啄取食物,人來了也不離開
22.西蜀到南海的距離,不知道有幾千里遠
23.有如早晨的露水,已經過去的日子太多了
24.不是腋下夾著泰山而跳過北海這一類
25.有牽著牛而從堂下過的人
26.一出門,所穿的皮衣和駕車的馬超過了世代做官的人家
27.請讓車馬繞道訪問他
28.就智慧明達,行動不會犯錯誤了
29.「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出自李密《陳情表》。意思是,現在我是一個國家已經被滅亡了的卑賤的俘虜,極為卑賤粗陋,過分地蒙受提拔,聖命恩寵優厚。
30.國君和臣子面面相覷,不知道命運將會如何
31.四方的人民歸順於他,就好像水流向低處一樣
32.自從鄉郊贈嫩茅表白,愈見紅管美麗非凡
33.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去的人,用三個月的時間准備干糧
34.我們貧賤的人家有這個女兒,剛剛從夫家回到家裡
35.年輕的時候就不喜歡俗世的東西
36.「無以利世,而適類於予」,出自柳宗元《愚溪詩序》,意思是溪水沒有可利於人世的地方,只是和我一樣罷了。
37.淚珠隨著筆墨一起落下,不能完成書信就停筆了
38.十六歲就讀詩書
39.父母,是人的根本。人處於困厄中的時候就會思念家鄉和父母
40.處在人生困窘之時要更加的堅強,不放棄凌雲的壯志

『貳』 跪求文言文字詞翻譯

《歸去來兮辭》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幼稚:指孩童。〕,瓶無儲粟〔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類。〕,生生所資〔生生:猶言維持生計。前一「生」字為動詞,後一「生」字為名詞。〕,未見其術〔術:方法。〕。親故多勸余為長吏〔長吏:較高職位的縣吏。指小官。〕,脫然有懷〔脫然:猶言豁然。有懷:有做官的念頭。〕,求之靡途〔靡途:沒有門路。〕。會有四方之事〔四方之事:指出使外地的事情。〕,諸侯以惠愛為德〔諸侯:指州郡長官。〕,家叔以余貧苦〔家叔:指陶夔,曾任太常卿。〕,遂見用於小邑。於時風波未靜〔風波:指軍閥混戰。〕,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彭澤:縣名。在今江西省湖口縣東。〕,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眷然:依戀的樣子。歸歟之情:回去的心情。〕。何則?質性自然〔質性:本性。〕,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違己:違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嘗從人事〔從人事:從事於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皆口腹自役〔口腹自役:為了滿足口腹的需要而驅使自己。〕;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一稔(rěn忍):公田收獲一次。稔,穀物成熟。〕,當斂裳宵逝〔斂裳:收拾行裝。〕尋程氏妹喪於武昌〔尋:不久。程氏妹:嫁給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縣。〕,情在駿奔〔駿奔:急著前去奔喪。〕,自免去職。仲秋至冬〔仲秋:農歷八月。〕,在官八十餘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乙巳歲:晉安帝義熙元年〕。
正文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胡:何,為什麼。〕?既自以心為形役〔以心為形役:讓心靈被形體所驅使。意思是說,為了免於飢寒違背自己的意志去做官。行,形體,指身體。〕,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諫:止,挽救。來者:指未來的事情。追:來得及彌補。〕。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舟遙遙以輕颺〔遙遙:漂盪。颺(yáng揚):飄揚。形容船駛行輕快。〕,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瞻:望見。衡宇:猶衡門。衡,通「橫」。橫木為門,形容房屋簡陋。〕,載欣載奔〔載:語助詞,有「且」、「又」的意思。〕。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三徑:漢代蔣詡隱居後,在屋前竹下開了三條小路,只與隱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眄(miǎn免):斜視。柯:樹枝。〕。倚南窗以寄傲〔寄傲:寄託傲世的情緒。〕,審容膝之易安〔審:明白,深知。容膝:形容居室狹小,僅能容膝。〕。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策:拄著。扶老:手杖。流:周遊。〕,時矯首而遐觀〔矯首:抬頭。遐(xiá俠)觀:遠望。〕。雲無心以出岫〔岫(xiù袖):山峰。〕,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景(yǐng):日光。翳(yì義)翳:陰暗的樣子。〕,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言:語助詞。焉求:何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疇(chóu愁):田地。〕。或命巾車〔巾車:有篷幕的車子。〕,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窈窕(yǎo tiǎo咬脁):山路深遠曲折。〕,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善:羨慕。〕,感吾生之行休〔行休:將要終止。指死亡。〕。
已矣乎〔已矣乎:猶言算了吧。〕!寓形宇內復幾時〔寓形宇內:寄身於天地之間。〕,曷不委心任去留〔曷不:何不。委心:隨自己的心意。去留:指生死。〕?胡為乎遑遑欲何之〔遑遑:心神不定的樣子。何之:到哪裡去。〕?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帝鄉:天帝之鄉。指仙境。〕。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植杖:把手杖放在旁邊。耘(yún雲):田地里除草。耔(zǐ子):在苗根培土。〕。登東皋以舒嘯〔皋(gāo高):水邊高地。舒嘯:放聲長嘯。「嘯」是撮口發出長而清越的聲音。〕,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乘化:隨順著大自然的運轉變化。歸盡:歸向死亡〕,樂夫天命復奚疑?
——選自中華書局排印本《陶淵明集》
補充注釋
來兮:助詞無義
惆悵:失意的樣子
實:實際上
征夫:行人而非徵兵之人
以:拿(以前路問征夫)後文中:「農人告余以春及」也是這樣的
熹微:微亮,天未大亮
引:拿來
以:就
涉:走
盤桓:盤旋,徘徊,留戀不去
息交:斷絕交遊
情話:知心話
有事:指耕種之事
棹:本義船槳這里名詞動用
諫:勸阻;挽回

愚溪詩序

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於瀟水。或曰: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余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猶齗齗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
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河流屈曲而南,為愚溝。遂負土壘石,塞其隘,為愚池。愚池之東,為愚堂。其南為愚亭。池之中,為愚島。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樂也。今是溪獨見辱於愚,何哉?蓋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雲雨,無以利世,而適類於余,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
寧武子「邦無道則愚」,智而為愚者也;顏子「終日不違如愚」,睿而為愚者也:皆不得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違於理,悖於事,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則天下莫能爭是
溪,余得專而名焉。
溪雖莫利於世,而善鑒萬類,清瑩秀澈,鏘鳴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樂而不能去也。余雖不合於俗,亦頗以文墨自慰,漱滌萬物,牢籠百態,而無所避之。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於是作《八愚》詩,記於溪石上。
[編輯本段]譯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條小溪,往東流入瀟水。有人說,過去有個姓冉的住在這里,所以把這條溪水叫做冉溪。還有人說,溪水可以用來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貶到瀟水。我喜愛這條溪水,沿著它走了二三里,發現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這條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沒人能定下來,當地的居民還在爭論不休,看來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買了個小丘,叫做愚丘。從愚丘往東北走六十步,發現一處泉水,又買下來作為積蓄,稱它為愚泉。愚泉共有六個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湧出的。泉水合流後彎彎曲曲向南流去,經過的地方就稱作愚溝。於是運土堆石,堵住狹窄的泉水通道,築成了愚池。愚池的東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島。美好的樹木和奇異的岩石參差錯落。這些都是山水中瑰麗的景色,因為我的緣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們。
水是聰明人所喜愛的。可現在這條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沒,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來灌溉。又險峻湍急,有很多淺灘和石頭,大船進不去;幽深淺狹,蛟龍又不屑於此,不能興起雲和雨,對世人沒有什麼好處,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來稱呼它,也是可以的。
寧武子「在國家動亂時就顯得很愚蠢」,是聰明人故意裝糊塗。顏子「從來不提與老師不同的見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現得很愚笨。他們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時卻做出與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沒有像我這么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誰也不能和我爭這條溪水,我有給它命名的專利。
溪水雖然對世人沒有什麼好處,可它卻能夠映照萬物,清秀明澈,能發出金石般的響聲,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顏開,對它眷戀愛慕不忍離去。我雖然不合世俗,也還能稍用文章來安慰自己,用文筆自由驅使萬物,創造出一個稱心滿意的審美境界,世間萬象沒有什麼能逃得出我的筆墨形容。我用愚笨的言辭歌唱愚溪,覺得茫茫然沒什麼悖於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樣的歸宿,超越天地塵世,融入玄虛靜寂之中,而寂寞清靜之中沒有誰能了解我。於是作《八愚詩》,記在溪石上。
[編輯本段]寫作背景
柳宗元被貶永州,只能與山水為伍,從山水中尋求慰藉,一切凄涼之感、憤激之情,也只能向山水發泄。因此,這時他筆下的山水,都飽含作者深沉的酸甜苦辣。他在一首詩中說:「投跡山水地,放情詠《離騷》」(《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本文就是一篇深得騷人之旨的好文章。
[編輯本段]文章結構
第一段
交代溪水的地形方位——「灌水之陽」,「東流入於瀟水」,介紹兩種不同的命名——有的給這條溪冠以姓氏稱為「冉溪」,有的根據溪水可以染色稱為「染溪」,敘出改名的原因有三:一是作者「以愚觸罪」,貶謫到此;二是古代就有「愚公谷」之說;三是當地居民為溪水的命名爭辯不休,「故更之為愚溪」。而這條溪水,又是那麼幽深淺狹,對人並沒有什麼益處,所以稱它為「愚溪」。
第二段
由「愚溪」帶出「愚丘」「愚泉」,從「愚泉」生出「愚溝」「愚池」,而「東為愚堂」「南為愚亭」「中為愚島」,又就「愚池」著眼寫出。敘出「八愚」,緊扣詩題。
第三段
先借孔子《論語》中「智者樂水」正說,接著筆鋒一轉,極狀溪之不適於用,依次說出「獨見辱於愚」的原因:「不可以灌溉」,「大舟不可入」,「不能興雲雨」。憤慨於自己才能的被壓抑,如同愚溪的雖有「山水之奇」而「無以利世」。
第四段
引《論語》中寧武子「智而為愚」、顏子「睿而為愚」,來襯托自己的「愚」,最後又歸結到溪水的命名上。正話反說,詞兼褒貶,自有一番深意。前四段,可以說,既嘲盡愚溪,又自嘲不已。
第五段
用「溪雖莫利於世……」幾句,與第三段「無利於世」抑揚對照,代溪解嘲;以「予雖不合於俗……」諸語,與第四段「違於理,悖於事」抑揚對照,自我解嘲。名為「愚」,實則不愚。遂將溪之愚、己之愚寫作一團,達到了「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形神俱忘的化境。末尾一句點題作結,歸到序詩。
他把愚溪的純潔秀美和自己的高尚情操、文學才能聯系起來,把對愚溪不能有益於世的惋惜心情和對自己抱負不能施展的抑鬱情緒融合在一起。他深深感到,能夠賞識這地處荒山野地的寂寞美麗溪水的只有柳宗元,而能夠安慰這懷才不遇、被貶謫到這荒遠地區的柳宗元的,也正是這溪水。看來愚溪碰到了最合適的主人,而柳宗元在這里也找到了最合適的住所了。然而,這些話的字里行間,蘊蓄著多少憤懣不平的聲音!
[編輯本段]鑒賞要點
1、托物興辭,寓意深遠
作者不是客觀地描摹自然風景,而是托物興辭,夾敘夾議,蘊藏著深厚的寓意和強烈的個人傾向。正如《古文觀止》評此文:「通篇就一『愚』字點次成文,借愚溪自寫照,愚溪之風景宛然,自己之行事亦宛然。前後關合照應,異趣沓來,描寫最為出色。」僅就第二段來看,僅百餘字,就一連用了十二個「愚」字。其他各段,也都以「愚」字統貫。這樣,文章就具有朝著中心凝聚的向心力,結構也顯得集中緊湊。作者在對於幽奇秀美的山光水色的描繪中,或隱或現地折射出自己的影子。愚溪具有「清瑩秀澈」的美景,卻被棄於凄清冷寂的荒野,無人游賞,無人涉足,甚至也無人過問,這不正是同作者一樣的遭遇嗎?欣賞愚溪美景的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也只有這落寞的愚溪,他慨嘆這樣美好的風景被遺棄在僻遠的荒野中無人賞識、受人輕蔑,正是藉此傾吐自己的抱負和才能被埋沒、遭打擊的不平之鳴。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寫的自然景物交融在一起,表現了作者對這壓抑人才的不合理社會的批判。
2、寫景善於布局
本文在記愚溪八景時,善於攝景,巧於布局,八景的位置和距離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具有很強的立體感。讀者彷彿跟著作者自瀟水入溪,溯流二三里,上岸,登小丘,又東北行六十步,見六孔泉,隨泉沿溝向南,見一大池,到池東入一堂,出堂又到堂南亭子上,回頭西望池中秀麗的小島。除寫景外,還敘述了作者如何被貶瀟水上,又如何遷家於此,如何在愚溪安家棲息,也議論了愚溪的定名問題。在這樣短的篇幅中,把議論、敘事、寫景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議論清晰,敘事井然。
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謫(zhé)瀟水上猶齗齗(yín yín)然、不可以不更(gēng)也遂負土累(lěi)石、塞(sāi)其隘(ài)智者樂(yào)也、又峻急多坻(chí)石幽邃(suì)淺狹、不能興(xīng)雲雨

悲夫士生之不辰①,愧顧影而獨存。恆克己而復禮②,懼志行之無聞。諒才韙而世戾③,將逮死而長勤④。雖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陳。何窮達之易惑⑤,信美惡之難分。時悠悠而盪盪⑥,將遂屈而不伸。使公於公者彼我同兮⑦,私於私者自相悲兮⑧。天道微哉⑨,吁嗟闊兮⑩;人理顯然,相傾奪兮。好生惡死,才之鄙也(11);好貴夷賤(12),哲之亂也。炤炤洞達(13),胸中豁也(14);昏昏罔覺(15),內生毒也。我之心矣,哲已能忖(16);我之言矣,哲已能選。沒世無聞(17),古人惟恥。朝聞夕死(18),孰雲其否。逆順還周(19),乍沒乍起(20)。無造福先,無觸禍始;委之自然(21),終歸一矣!
①生之不辰:出生沒遇到好時辰。一般以此表示所生之世未遇明主賢君或未逢盛世,所謂「士不遇」主要就是這個含意。語出《詩經·大雅·桑柔》。②克己:抑制、約束自己的言行。復禮:合於禮的要求。「克己復禮」出自《論語·顏淵》。③諒:信。才韙:才質美好。韙(wěi,偉):善。戾(lì,力》:違背,引申為不正常。④逮:及,達到。⑤窮:困厄。達:通達,顯達。⑥悠悠:形容長久。盪盪:形容廣闊無際。⑦公於公者:前公字動詞,用公心對待;後公字名詞,指國家或朝廷。⑧私於私者:前私字,用私心對待;後私字,指自己或自家。⑨天道:包含自然規律和天意兩方面含意。微:精微,微妙。⑩吁(xū,虛)嗟(juē,陰平「決」):感嘆詞。闊:疏闊。(11)才:品質。(12)夷:削平,引申為輕視。(13)炤(zhāo,昭)炤:同「昭昭」,明白。洞達:透徹。(14)豁(huò,或):豁達,開闊。(15)昏昏:胡塗。罔:同「惘」,恍惚,迷亂。(16)哲:哲人,明智的人。(17)沒世:死,終身。「沒世無聞,古人惟恥」兩句本《論語·衛靈公》:「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18)朝聞夕死:《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可以呀。這里也可理解為與上文的「沒世無聞」相應,即把「聞」解為「聞名」。(19)還周:循環。還,通「環」。(20)乍:忽而。按,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據《文選》江淹《詣建平王上書》注,在此句下補入「理不可據,智不可恃」兩句。(21)委:託付。

『叄』 文言文翻譯題解題技巧

(一)避開誤區
1、以今義當古義。有的詞語隨著社會的發展,或詞義擴大,或詞義縮小,或詞義轉移,或感情色彩變化。因此,要根據原文的語境確定詞義,不可以今義當古義。例:思厥先祖父(《六國論》),句中的「祖父」不可照抄,而應譯為「祖輩與父輩」。
2、照抄關鍵詞語。以為有的詞語不必翻譯,直接照抄即可得分。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譯成:以藺相如的功勞大,拜他為上卿。譯句沒有把「以」譯出來,應當譯成「因為」,也沒有把「拜」譯出來,應當譯成「任命」才正確。
3、盲目化單為雙。不考慮活用情況,只把單音節片語成雙音節詞。例:必固其根本(《諫太宗十思疏》),譯為:一定要鞏固它的根本,這個譯句忽略了「固」的用法,該字應譯為:使……穩固,而不是「鞏固」。
4、不加省略成分。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沒有必要翻譯出來,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須翻譯出來語意才完全,特別是主語。例: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愚溪詩序》),應譯為:我在愚溪之上,購買小丘,這就是愚丘。
5、保留原有句式。在古代漢語中,有一種現今不常見的句子,這就是倒裝句,在翻譯時,一般說來,要恢復成現代漢語的正常句式,例:「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譯成:尋找人可以出使回報奏國的,沒有找到。這個句子翻譯不妥,因為原句是定語後置,在翻譯時必須把定語放回到中心詞前邊,正確的翻譯是:尋找可以出使回報秦國的人,卻沒有找到。
(二)掌握方法
1、保留。文言文中的專有名詞、國號、朝代、年號、人名、物名、地名、職稱、器具等,可照錄不必翻譯。例:元豐七年六月丁丑(《石鍾山記》),句中的詞語都不必翻譯。
2、增加。即在單音節詞前或後加字,使之成為雙音節詞或短語。例:始有遠略(《六國論》),譯為:起初有長遠的謀略。
3、選擇。即選用恰當的詞義翻譯。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常見,因此選用恰當的詞義進行翻譯,已成文言文翻譯的難點。如: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促織》),「顧」是一個多義詞,它的義項共有七條:回頭看;看;探問;拜訪;顧惜、顧念;但、只是;反而、卻。在這個句子中用「反而、卻」最恰當。
4、替換。有些詞,在古書里常用,但在現代漢語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詞所表達的意思古今說法不一樣,這就要用今天的說法去置換古代的說法。例:將兵與備並力逆操(《赤壁之戰》),「將」換成「率領」,「並」換成「合」,「逆」換成「迎戰」。
5、拆分。有些詞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現代漢語中也使用,但詞義已發生變化,有的擴大縮小了,有的已發生了轉移,這時翻譯的時候就要使用拆分法。例:室僅方丈(《項脊軒志》),句中的「方丈」應譯為「一丈見方」。
6、補充。文言文中有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譯時要將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補出來,使句意完整,然後再翻譯。例:審視之,短小,黑赤色,頓非前物(《促織》),「頓」是「立刻」、「馬上」的意思,在翻譯時,應補出「感到」、「覺得」。 另外要補充兩個主語。
7、刪略。指刪去那些只起語法作用而沒有實在意義的虛詞,或某些表敬稱或謙稱的詞。例:頃之,炎煙張天(《赤壁之戰》),句中的「之」只起補足音節的作用,無實義,應刪去。
8、調序。古漢語中句子成分的位置與現代漢語有一些不同之處,常構成倒裝句(主謂倒裝、定語後置、賓語前置、介賓結構後置等),應調整成合乎現代漢語的規范句序後再翻譯。例: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竊符救趙》),這既是一個謂語前置句,又是一個賓語前置句,翻譯時謂語和賓語都必須回到它們應有的位置上,可譯成「您關心別人困難的品行表現在哪裡呢?」
9、活用。文言文中有些詞語可以活用,應根據句子成份來判斷詞性,例: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過秦論》),句中的「雲」、「響」、「景」都是放在動詞前面,但又不是主語,應判斷為名詞活用為狀語,譯為「像雲一樣地」「像回聲一樣地」「像影子一樣地」。
以上方法為常用之法,應重視,以下方法為少用之法,可注意。
10、轉述。用符合現代漢語習慣的詞語來表述用了某種修辭格的詞語。例: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記》),「縉紳」是古代大臣上朝將手板插在腰帶里,這里是借代用法,譯為「做官的人」。
11、凝縮。對古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互文見義,互文同義這些用了繁筆的文句翻譯時要加以還原,用簡筆的形式翻譯。例: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過秦論》),句子將一個意思從各方面加以鋪陳,語意連貫,氣勢闊大,但現代漢語里找不到相應的詞語來一一對譯,這時可濃縮為:秦國有並吞天下,統一四海的雄心。
12、改用。即將文言文中的慣用語改譯為現代說法。例「下車」、「乞骸骨」等用語,不好照字面直譯為「下車子」、「乞求骸骨」,因為表達不出原意,甚至無法理解。所以只能按這些詞語所表達的意思,在現代漢語中找一個相應的說法來譯,可譯為「到任」、「告老還鄉」。
13、固定。即固定格式的固定譯法。例: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可譯為:這莫非是教我捉蟋蟀的地方嗎?類似的還有「如……何」「奈……何」「孰與」「有以」「無以」等固定句式。
譯文講究「信、達、雅」,即忠實原文,通順明白,文筆優美。因此文言文翻譯應以直譯為主,將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實到譯文中,譯出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與原文保持一致。要真正做到直譯,不僅要求考生形成意識,還要養成習慣,平時解題不可意譯。總之,考生不可拋開課本,只做題目,應有足夠的資本,把課內字句與解題技巧結合起來。

『肆』 文言文《愚溪》省略句:古有愚公谷,今予家( )是溪。補充省略成分,然後翻譯。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於)是溪: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這條溪水旁

『伍』 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於瀟水……文言文中,溪水改名愚溪的原因是什麼

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猶齗齗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
因為曾有愚公住某山名,人們叫那山谷作愚公谷",現在作者因"愚笨"而獲罪貶居於此,這溪水不就該叫"愚溪"了嗎?
自況自嘲而已。

『陸』 求 陳晉之讀書法 埳井之蛙 愚溪 三篇文言文的翻譯

陳晉之讀書法

原文
讀書惟在記牢,則①日漸進益②。陳晉之一日只讀一百二十字,遂③無書不讀,所謂日計不足,歲④計有餘者。今人誰不讀書,日將誦數千言⑤,初若可喜,然⑥旋⑦讀旋忘,是雖⑧一歲未嘗得百二十字也,況一日乎?予少時實有貪多之癖⑨,至今每念腹中空虛,方知陳晉之為得法雲⑩。
①則:那麼。②進益:長進。③遂:連詞,於是,就。④歲:年。⑤言:字。⑥然:但是 ⑦旋:副詞,隨即。⑧雖:通「惟」,僅,只有。⑨癖:毛病。⑩為得法雲:是得法的。雲,句末語氣詞。
翻譯
讀書最重要的就是記牢,就可以進步。 陳晉之一天只讀120個字, 後來就沒有不讀的書了。 就算讀的再少, 1年積累下來也會有很多。 現在的人誰不讀書? 每天都誦讀1000多字,開始很高興, 但是很快的讀完,又很快的忘記。 1年連120個字都記不住,何況1天呢? 我年輕時也有貪多的毛病, 現在看著自己肚子里沒什麼貨, 才知道陳晉之的方法是對的。

坎井之蛙

[原文] 埳井之蛙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還(視)虷、蟹與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
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夫海,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
於是埳井之蛙聞之,適適然驚,規規然自失也。

譯文
一隻住在淺井裡的青蛙,對從東海來的大鱉誇口說:「你看,我住在這里多快樂呀!有時高興了,就在井欄邊跳躍一陣;疲倦了,就回到井裡,躺在井壁的磚洞里休息一會兒;要麼只露出頭和嘴巴,安安靜靜地把身子泡在水裡,要麼在沒腳深的泥里散一會兒步;再回頭看看那些孑孓、蟹和蝌蚪,實在誰也比不上我啊!而且,我獨占這一坑水,獨享這淺井的快樂,可算是達到頂點了。您為什麼不常來這兒參觀呢?」
那海鱉聽了青蛙的話,倒真想進去看看,但是它的左腳還沒有邁進去,右腿就已經被井欄卡住了。於是它連忙把腿收回來,然後把大海的情形告訴青蛙說:「你見過大海嗎?那海呀,說一千里那麼遠,不能夠形容它的廣闊;說八百丈那麼高,也不能形容它的深度。夏禹的時候,十年有九年發大水。可是海水並沒有因此而增加;商湯的時候,八年有七年鬧旱災,可是海岸也沒有因此而減低。您瞧,那海水並不因時間的長短而變化,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減。住在這樣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樂呢!」
淺井的青蛙聽了這一番話,吃驚地呆住了,才覺得自己太渺小了。

愚溪

原文
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於瀟水。或曰: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猶齗齗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
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為愚溝。遂負土累石,塞其隘,為愚池。愚池之東為愚堂。其南為愚亭。池之中為愚島。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樂也。今是溪獨見辱於愚,何哉?蓋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雲雨,無以利世,而適類於予,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
寧武子「邦無道則愚」,智而為愚者也;顏子「終日不違如愚」,睿而為愚者也。皆不得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違於理,悖於事,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則天下莫能爭是溪,予得專而名焉。
溪雖莫利於世,而善鑒萬類,清瑩秀澈,鏘鳴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樂而不能去也。予雖不合於俗,亦頗以文墨自慰,漱滌萬物,牢籠百態,而無所避之。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於是作《八愚詩》,紀於溪石上。
譯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條小溪,往東流入瀟水。有人說,過去有個姓冉的住在這里,所以把這條溪水叫做冉溪。還有人說,溪水可以用來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貶到瀟水。我喜愛這條溪水,沿著它走了二三里,發現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這條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沒人能定下來,當地的居民還在爭論不休,看來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買了個小丘,叫做愚丘。從愚丘往東北走六十步,發現一處泉水,又買下來作為積蓄,稱它為愚泉。愚泉共有六個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湧出的。泉水合流後彎彎曲曲向南流去,經過的地方就稱作愚溝。於是運土堆石,堵住狹窄的泉水通道,築成了愚池。愚池的東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島。美好的樹木和奇異的岩石參差錯落。這些都是山水中瑰麗的景色,因為我的緣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們。
水是聰明人所喜愛的。可現在這條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沒,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來灌溉。又險峻湍急,有很多淺灘和石頭,大船進不去;幽深淺狹,蛟龍又不屑於此,不能興起雲和雨,對世人沒有什麼好處,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來稱呼它,也是可以的。
寧武子「在國家動亂時就顯得很愚蠢」,是聰明人故意裝糊塗。顏子「從來不提與老師不同的見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現得很愚笨。他們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時卻做出與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沒有像我這么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誰也不能和我爭這條溪水,我有給它命名的專利。
溪水雖然對世人沒有什麼好處,可它卻能夠映照萬物,清秀明澈,能發出金石般的響聲,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顏開,對它眷戀愛慕不忍離去。我雖然不合世俗,也還能稍用文章來安慰自己,用文筆自由驅使萬物,創造出一個稱心滿意的審美境界,世間萬象沒有什麼能逃得出我的筆墨形容。我用愚笨的言辭歌唱愚溪,覺得茫茫然沒什麼悖於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樣的歸宿,超越天地塵世,融入玄虛靜寂之中,而寂寞清靜之中沒有誰能了解我。於是作《八愚詩》,記在溪石上。

『柒』 古文《愚溪》翻譯

灌水的北面有一條小溪,往東流入瀟水.有人說,過去有個姓冉的住在這里,所以把這條溪水叫做冉溪.還有人說,溪水可以用來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貶到瀟水.我喜愛這條溪水,沿著它走了二三里,發現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這條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沒人能定下來,當地的居民還在爭論不休,看來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為愚溪.我在愚溪上面買了個小丘,叫做愚丘.從愚丘往東北走六十步,發現一處泉水,又買下來作為積蓄,稱它為愚泉.愚泉共有六個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湧出的.泉水合流後彎彎曲曲向南流去,經過的地方就稱作愚溝.於是運土堆石,堵住狹窄的泉水通道,築成了愚池.愚池的東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島.美好的樹木和奇異的岩石參差錯落.這些都是山水中瑰麗的景色,因為我的緣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們.水是聰明人所喜愛的.可現在這條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沒,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來灌溉.又險峻湍急,有很多淺灘和石頭,大船進不去;幽深淺狹,蛟龍又不屑於此,不能興起雲和雨,對世人沒有什麼好處,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來稱呼它,也是可以的.寧武子「在國家動亂時就顯得很愚蠢」,是聰明人故意裝糊塗.顏子「從來不提與老師不同的見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現得很愚笨.他們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時卻做出與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沒有像我這么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誰也不能和我爭這條溪水,我有給它命名的專利.溪水雖然對世人沒有什麼好處,可它卻能夠映照萬物,清秀明澈,能發出金石般的響聲,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顏開,對它眷戀愛慕不忍離去.我雖然不合世俗,也還能稍用文章來安慰自己,用文筆自由驅使萬物,創造出一個稱心滿意的審美境界,世間萬象沒有什麼能逃得出我的筆墨形容.我用愚笨的言辭歌唱愚溪,覺得茫茫然沒什麼悖於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樣的歸宿,超越天地塵世,融入玄虛靜寂之中,而寂寞清靜之中沒有誰能了解我.於是作《八愚詩》,記在溪石上.

『捌』 愚溪詩序文言文寫的是誰的什麼情感

《愚溪詩序》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是借述愚溪而對自我的寫照,表達自己濟世之願不能實現的滿腔孤憤郁結。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