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短文
① 有趣的美術課作文吹畫畫400字數
我的繪畫之路
寫學過的某一種藝術,如:吹,拉學,彈,唱,書法,繪畫,泥塑,雕刻...寫在學習某種藝術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和感受.
也可以寫一寫喜歡的一件藝術品或一次藝術欣賞活動,如:聽音樂會,看花展,參觀美術館...
從小,我就對繪畫有著特殊的情感.記得在我讀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問我想學點什麼,我毫不猶豫地說:「我想學畫畫.」於是,我與繪畫結下了不解之緣.
繪畫不僅給我帶來了樂趣,也給我帶來了好朋友似的安慰.在我開心的時候,用彩筆畫下自己的喜悅;在我不開心的時候,用顏料畫下自己的煩惱.繪畫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繪畫有著別具一格的魅力.無論是漫畫、水粉畫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尤其是漫畫人物,是我一直以來酷愛的.雖然沒有老師的指導,但我一直自己在努力,自己在嘗試怎樣把漫畫人物畫得更好.從開始畫漫畫到現在,我已經用掉了不知多少本素描本,現在翻出來看,別有一番風味,盡管以前畫的不是很好,但每一副畫都凝聚了我對繪畫的熱愛.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漫畫水平是非常棒的,雖然我恨日本人,但他們的漫畫水平,確實讓我佩服.在家裡有了電腦之後,我便在網上找一些日本的漫畫,然後自己臨摹下來,久而久之,自己的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不光是漫畫,其他的我也非常喜歡.在小學的時候,我一直利用雙休日的時間參加繪畫班,還參加過好幾次等級考試,一本本證書我一直珍藏著.
我的一個姐姐也十分喜歡繪畫.在她房間里的白牆上,可以看到她的畫——那是她在10多歲的時候,不顧她**的反對,執意要在自己的牆上,畫上最美的東西,她大膽、粗礦的線條深深讓我體會到她對繪畫的熱愛,於是,我跟她有了共同話題.
此外,服裝設計和家居裝潢我也很喜歡.它們都給我以美的享受.我有一本素描本特別是設計服裝的,有時候畫了幾副,就拿去給我姐姐看,讓她給我提點意見.
我覺得,繪畫是一樣很高雅的藝術,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現在會伴隨著我走下去,我相信,以後也會,繪畫會伴隨著我的一生.因為,我對它有獨特的感情.以前,我學過電子琴、古箏、書法等等,但都沒有堅持下來,惟獨繪畫,我堅持了將近有10年了,這份感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我很開心,無論在什麼時候,繪畫都能陪伴我.無論怎麼樣,我都不會放棄繪畫
② 一次有趣的美術課作文不少於300字
今天,我們大家上了抄一堂有趣的美術課。
一開始,張老師說:「放風箏是一個傳統風俗,每到春季、夏季就會有許多人去放風箏。因為上次已經做過風箏了,所以今天大家做放風箏的小男孩,四人小組合作,大家快拿出帶來的材料就開始吧!」話音剛落教室頓時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有的人在議論;有的人在剪紙;的人站了起來……於是,我趕忙拿出彩紙,廣告紙……我們小組第一個人畫臉,第二個人畫身體,第四個人畫腿,而我有一個艱巨的任務就是:剪廣告紙上的圖案。我小心翼翼的剪著,真害怕一不小心剪壞了圖案,終於剪好了。「現在趕緊收拾東西,要下課了!」張老師說,我們趕緊把東西放入書包。下課了,我們這大組的地下乾乾凈凈,其它小組有許多紙,我們也去幫忙打掃,直到把教室掃干凈。
今天的美術課真有意義,我們期待著下一次美術課的到來!
③ 作文《美術課的好與壞》600個字
在我的腦海里,小學五年級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對我的同桌有了新的看法。
在那一天,我們有兩節美術課,一節課是今天本身就要上的,而另一節課是老師換的。因為老師下一個星期有事情所以換到了這一個星期。老師讓用水彩畫畫,題目是河邊的美景。我想反正有兩節美術課,肯定夠我時間畫一幅水彩畫了。所以我先用鉛筆描繪好。在上顏色。我先在當中畫了一條小河,在河水裡又畫了五顏六色的鵝卵石,又在河邊畫了好幾棵樹,又在樹上畫了許多的果子。
在河的另一邊有一間房子,在房子的上面畫了一個大煙囪,又在煙囪上畫了及個小圓圈表示了煙囪在「工作」也代表著這一間屋子有人住。我在把這一座房子的外牆畫成是用磚頭漆的,說明了這間屋子已經很老了。不一會兒35分鍾過去了,我把顏料往桌上一放心想:反正下一節課也是美術課,不要緊。我就和我們班的同學出去玩了。
上課鈴聲響了,我回到了美術教室發現小河旁多了一個綠色的污點,我想肯定是剛剛被風吹過來的。我想肯定又要重新畫一幅了。又想:這樣子的話時間肯定就來不及了。我的同桌看我痛苦的樣子就對我說,你可以把這一個污點變成一隻棕色的烏龜。我先把污點加一點棕色變成一個龜殼,在把頭和腳全畫出來這樣子一幅完美的畫就畫好了,如果沒有我的同桌我就有可能重畫一張了。他真的很聰明。
④ 《美術課上》作文800字
小雨,是個開朗活潑的高中生,高一下學期期末,正當同學們都在琢磨自己應該選擇文科還是理科的時候,班主任王老師把成績在班上50名左右的她叫了出來。「你還是轉學藝術吧,這樣下去肯定考不上大學本科。」從那以後,小雨便「半路出家」,成為了一個學音樂的藝術特長生。
小雨學音樂主要是練琴唱歌,壓腿練習基本功還要學習視唱練耳和基本樂理等知識。據聲樂老師介紹,學校學音樂的藝術生大概有70%都能考上本科。班主任也囑咐她:「盡管進了藝術班,但文化課一定要好好學。因為你的專業不好,只有在文化上補了。」後來她才明白了,原來藝術考試基本都會過,只是排名次的問題,而高考的文化考試才是重要的,文化分越高錄取的機率就越大。
剛上高三,小雨就明顯感覺到專業課的分量越來越重,以前每周三個下午的專業課變成了每天下午都有還加上了早自習和晚自習。臨近11月份,「××到北京找老師指導去了」、「××學校的考前輔導班開課了」,同學們議論的全都是關於考前培訓的事情。學校的專業老師告訴她,考藝術的光是悶在學校里是不行的,得出去上輔導班,還得請報考學校的專業老師指導。
小雨家裡專門為了她出去上輔導班的問題開了個會。便宜的輔導班兩個月下來加上生活費要上萬元,一節45分鍾的聲樂課就要200元,3個月的花費就要兩三萬元。17歲的小雨從來沒有離開家,可是父母都工作忙,只好自己一個人出去考學,家裡人都很不放心。就這樣,小雨和幾個同學踏上了去往省城濟南的火車。
一路上,車廂里基本上都是為藝術考試而奔波的學子和父母們。小雨有些惆悵,不知道該怎麼面對接下來要獨自承受的一切。以前的師姐來接她們,因為動身太晚,學校供給考生住的學生公寓早已佔滿。她們只好在學校附近住不到10平米20塊錢一晚上的旅館,每天都要走很長時間的路到系裡的輔導班學習練聲,晚上還要徹夜苦讀因為出來考學落下的文化課。
那段時間最輕松的就是快要報名的時候,輔導班的課上完了,專業聲樂輔導老師把考試要唱的歌定下來了,雖然只有短短一天,小雨這些女孩子們還是留給了商店。她們穿梭於省城各個繁華的大商場,看看,雖然只能是看看,也已經很滿足了。小雨看中了一個亮晶晶的蝴蝶結發卡,問問價錢要28元,剛剛還拿著發卡的手停住了,猶豫地把它放回了原處。
濟南是省外設考點比較集中的地方,小雨先報考的就是省外一所高校。終於要考試了,小雨很緊張,緊張到腦子一片空白,緊張到上台忘了歌詞。筆試、專業考試、主項副項一個個撲過來,奪走了她僅存的一點專業知識。考完以後師姐安慰說,其實考這個學校只是為了訓練心理素質的,省外的高校不好考,還要拿3萬塊出省費,還不如省內的呢。
2月7日———9日,把父母心中理想學校山師大考完了,小雨就自己一個人馬不停蹄地趕往濰坊考別的學校去了,藝考生每個人至少要報考5個院校,其中向兩所相對較好的學校沖刺,兩所比較差的保底,另外再考一家練練兵試試膽。此時的她已經完全沒有了當初的惆悵和彷徨,甚至可以在考場外裝作很有經驗的樣子去幫助第一次來考試手忙腳亂的考生和家長。
2月17日小雨回到了家,准備報考煙大音樂系,那時煙大的報名已經結束,不過學校考慮到大部分考生都在別處考試趕不及報名,所以允許家長代替報名。她從考場出來,遇到了我這個前來采訪的記者。小雨很願意我把她的經歷告訴那些想要通過藝術考試的學生們,她說這樣能使他們思考。
小雨去北京了,去參加她自己喜歡的中國傳媒大學專業考試,打電話回來有雙重驚喜:一是看見超女黃雅莉來考試了,二是自己初試通過了。
時而焦急而疲憊,時而無助而迷茫,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而努力,趕在路上的感覺十分苦澀。這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對於仍是孩子的他們,我們又能說什麼呢?
⑤ 一節美術課作文500字
一節快樂的美術課
開學兩個星期了,可我還時常沉浸在那凶美術課的快樂中。
上課了,老師讓我們拿出從家裡帶來的廢舊物品。我們都感到很奇怪:這些東西除了扔掉還能有什麼用呢?大家帶著疑惑的心情把廢舊物品一股腦兒地拿到桌子上。看看這些東西,還真不少呢,有廢塑料瓶、易拉罐,有泡沫、木板,還有廢紙盒、卡片……看著面前堆得像小山似廢品,我們都看著美術老師的葫蘆里到底裝的什麼葯。
老師神秘地笑笑說:「今天請大家當一回魔術師好嗎?」老師話剛說完,教室就沸騰開了,都以為老師教我們演魔術呢。老師接著不緊不慢地說:「如果把這些東西亂扔不僅會污染環境,而且浪費。可是如果把它們變成手工作品,那就會美化我們的生活。」說完,老師給我們展示了幾件廢品做的作品,又教給我們一些製作方法。同學們都覺得這項工作很有意思。
製作開始了,我和韓進、唐凱分在一個組。我們准備做一輛大卡車,因為我們在街上常看到它,它的力氣可大啦,樣子也威武。我們分了工,我來設計選料,韓進剪裁,唐凱拼貼。我們先把一隻大空牛奶盒拿來,剪去上面的紙當車箱,又用一隻方方的酒盒當車頭,唐凱用雙面膠把它們倆粘了起來。我接著把紅綠兩色的飲料瓶當作車燈,粘到車頭和車尾,韓進還找出一個白色的蓋子用鐵絲穿了當反光鏡,這樣駕駛起來才更安全。最後我們把六枚大象棋子粘到車身兩旁當輪子。看著我們的卡車真神氣啊!它好象在說:「小主人,快讓我為人民服務吧!」我們又把剩下的紙盒、瓶子做成各種貨物裝進車箱。看到車箱兩側太單調,我們又把跳跳棋棋紙粘上去當廣告牌。哈哈,這樣我們的卡車既實用又美觀。
同學們看了我們的卡車,都爭著請我們去運送他們的作品,就連老師看了也誇我們愛動腦呢。
我想:以後,家裡有了廢品再也不能丟掉了,我可以當魔術師化廢為寶呢。
⑥ 一節愉快的美術課一百五十字作文
在我復的腦海里,有許多制令我感動的事情,它們都像海邊的貝殼一串一串的。但其中有一件事,令我最受感動。提起那件事,我至今記憶猶新。
那是一年級的時候,臨出門時,媽媽對我說:「你要記得帶傘,天氣預報說今天會下雨。」我看看外面,心想:天氣這么好,怎麼會下雨呢?媽媽總是瞎操心。於是我偷偷地把媽媽給我的雨傘放在鞋櫃旁就匆匆出門了。
連上了兩節課,天空還是萬里無雲,我慶幸自己沒有帶傘來。可不一會兒,天公好像故意跟我作對,漸漸陰沉下來,並且很快烏雲密布,下起了大雨。
「叮鈴鈴——」放學了,同學們陸續回家了。我不禁後悔起來了。
正當我焦急萬分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身影向我走來。啊!是媽媽!媽媽一見到「落湯雞」似的我,連忙拿出雨衣很雨鞋讓我穿上。
回到家,我才發現媽媽為了來接我,把僅有的一套雨衣給了我,自己全身都濕透了。那一刻,我的眼眶濕潤了。一股暖流從我心頭湧上來……
日月如梭,最然這件事已過去很久了,但它依然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難以忘懷
⑦ 小短文,我心中的美術課
小學生有許多課程,有的精彩,有的有趣,這些課程就如鮮花一般,灑滿了我們的學習生活,讓我們的學習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其中,我最喜歡的課程是美術課。我痴迷於畫家那栩栩如生的美術作品,自己也在一絲不苟地練習著。
談起我對美術的鍾愛,還要從四年級的一堂美術課說起。
四年級以前,我的美術很差,連一些簡單的小動物都畫不好,更別提掌握什麼繪畫技巧了。然而,在四年級的一堂美術課中,我對美術書上的一幅游樂園圖片產生了興趣,便認真地在畫紙上畫了起來。由於這次畫得極其認真,我的畫比原來好多了。人都有追求完美的天性,畫好之後,我又一遍遍的修改,注意細節。最後,終於畫出了一幅令我滿意的畫。我望著這幅畫,露出了微笑。這次的繪畫我居然得了優星。我高興極了,克服了自卑感,增強了自信心。
從那以後,每堂美術課我都認真地聽講,認真地繪畫,並在課余認真地練習。每到周六晚,我就會鋪開畫紙,畫一幅水墨畫。寒暑假裡,我也忘不了繪畫。一有時間,我就會觀賞班上「繪畫大王」的畫,揣摩細節,領悟技巧。
現在,我的繪畫雖然達不到栩栩如生的地步,但我相信:堅持就是勝利。只要堅持下去,我的繪畫水平就會不斷提高。
我喜歡美術這門課,它是我小學生涯中一株絢麗多姿的花。
⑧ 1節美術課作文600字
「叮呤呤」上課鈴響了,我跑進教室一看,啊!美術課。這是我最喜歡的科目。
在美術課上我學到了許多畫畫的技巧,還可以讓我們自由發揮,展開想像的翅膀,畫出自己心裡最美麗的圖畫。今天這堂課老師讓我們畫《我們的社區》,在作畫之前,老師讓我們欣賞了很多美麗的社區圖片,學生還自由交流了各自的社區。看了這么多圖片、聽了學生說了這么多漂亮的社區,我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既美麗又環保的空中花園。一邊想著,一邊拿出畫筆。在畫紙上開始勾畫起我可愛溫馨的家園。開始,我畫了一幢幢矗立的高樓大廈,在房子的兩旁是綠茸茸的草地,裡面夾雜著五顏六色的小花,就像一塊綉花地毯。在草地的前方有一條清清的小溪,流淌的溪水,在嘩嘩地唱著優美動聽的歌曲。在房頂上放著休閑的桌椅、太陽傘,以及動聽的音樂水池,這樣讓人既能休息,又能觀賞美麗的風景。哈哈……我心目中的社區躍於紙上了。這時李老師走過來看了看我的畫,說:「很好,構圖很好,顏色也很艷麗,只是你的畫缺少活力。」我看了看之後。「哦!對了,還有小朋友和社民在社區里做活動。」我又拿起畫筆。幾個小朋友正在健身器械上鍛煉身體呢!還有幾個老爺爺在大樹底下下棋。這樣我的社區就熱鬧多了。
在作業互評時,同學對我的畫評價很高。我不由地對老師看了一下,老師也正在看我,並且她還對我豎起了大拇指。我心裡美滋滋的,就像吃了蜜一樣甜。我便蹦蹦跳跳地回到座位上坐下來,想: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美術課。因為,畫畫能讓我心情開心起來,還能讓我靈巧的雙手動起來,發揮它的威力,更能讓我有足夠的自信心!
通過第一學期的美術課,我又進一步的體會到了學習繪畫的要領和樂趣,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版畫設計,這是我第一次嘗試,經過與同學的交流和修改,做得還算成功,還有的就是我的繪畫水平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現在我對美術有了新的認識和體驗。
這節美術課讓我們欣賞到了特別優美,生動的作品。其中我最喜歡《溪山行旅圖》,因為這幅畫把祖國的自然美畫的栩栩如生,這畫使現實更加的美。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美術課,讓我增強自信,讓我思維活躍起來的美術課!
⑨ 關於美術的文章
美術,不需要教也不需要學
藝術不能教
創造不能教也不能學。美術教育是所有學科中最不需要教也不需要學的,可惜目前懂得美術的人真的不多,懂得美術的父母和老師更是少之又少,美術教育過度用力在教與學之中。
在過度用力「教」與「學」的過程中,孩子天生的直覺與創意被壓抑或扼殺,站在原創的觀點上,「教」反而是一種危險的事。專家指出「知識」可以教,但「創造」不能教,創造是一種無中生有,不能教也無法學,創造是一種天生的才情,幼兒從一歲開始就能塗鴉了,此時他需要的不是「教」,而是可供自由發揮才情與想像的寬廣空間,親自去體驗。
色彩與美感需要培養
同時專家也提醒,藝術雖然不能教,但美感的培育與色彩認知則是需要教導與不斷練習的。要培育美感及對色彩認知,最好的方式是拜大自然為師,以原野山林的自然原色,作為認識色彩的第一步。
成人總以為從嬰兒房到幼兒園,都需以高彩度的亮色系或是各種顏色鮮艷的卡通人物,才能吸引幼兒注意,其實,每天浸泡在這樣一個混色染缸中,卻會造成孩子對色調的無感與錯感。專家指出,不少幼兒的畫,線條描繪力很強,但色彩卻多而雜,顯示出對色彩的感應度極有待開發與練習,要知道色彩智能並不一定隨著年齡增進,而需要不斷地練習與培養。
孩子是創意大師
孩子剛開始拿起畫筆,就站在原創的高點。他們不需要像成人般,得要擺脫視覺慣性的束縛,以純凈的眼睛,便能直達事物的本然核心;這些獨一無二的原創,都不是教出來的。因此本世界的偉大畫家如畢加索、米羅等人,都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的藝術突破,及建立個人獨特的風格,轉向原始藝術或兒童繪畫尋求靈感,以開拓全新的視野與可能性。
幼兒的純凈還未受到污染,能不受到視覺慣性的束縛,以守全直覺式的觀察畫出「心像」,是他們的本能,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是許多甚至藝術大師所畢生追求的。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片想像活土若未經灌溉滋養,終會逐漸乾枯。若想保有這份原創活力,應幫助孩子建立自發性的價值觀,並鼓勵獨立思考能力,以免在成人的過度干擾或是各種視覺污染下,喪失信心與美感敏銳度。
孩子有「畫不像」的自由
畫得「像」,並不是美術教育的目的。繪畫在於滿足幼兒塗鴉的慾望與本能,讓他養成獨立創造的習慣,並且勇於表達自我。藉由不同體裁的創作與形、色運用,開發生命的美感經驗。
正確的美育觀念,才能保護孩子珍貴的原創性,在升學主義下成長的父母與教師,太過份於成果導向,並對技巧性過度需求,只求畫得「像」,卻忽略了最珍貴的「原創性」。
父母與老師在提供環境與材料之外,最大的功能是「引導」,雖然幼兒沒有開發的視覺對周遭漫不經心,但已經有內在的吸收心智;透過繪畫,養成觀察與聯想。創造力不能直接給予,要從內在點燃,成人應該珍惜幼兒的原創自由,打破「畫得像,才是畫得好」的迷思,還給孩子自由塗鴉的創作自由。
大人插手孩子縮手
成人的干涉與過度的成果導向,是扼殺創意的元兇!讓孩子盡情自由地塗鴉吧!這是生命初期一種奇妙的天賦本能,就如教育專家瑪利亞·蒙特梭利提出的敏感期。
這是原本深藏的潛能,父母或老師應把握這個稍縱即逝的本能,從塗鴉期開啟孩子的創造之門,一旦年紀漸增,逐漸受社會種種所制約後,這個豐沛的創造力,將逐漸喪失,而且可能是永久地失去。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創造者,幼兒的自由意志在塗鴉中獲得抒發,成為尋求獨立及自我探索的內在動力,是自主學習的開端,自信與個人獨特性的逐漸形成。
但是塗鴉時專注且伴隨創作快感的孩子,卻老是被父母所干擾。看到滿紙錯亂無章的線條,便以為孩子不會畫,急忙要教他或是送去才藝班,其實從兩歲起的「錯亂塗鴉」到四歲的「命名塗鴉」這段時期,所畫的一片混沌,只有孩子自己才看得懂,但是只要成人一開始插手指導,這個自我探索的旅程便宣告中止。
當孩子說「我不會畫」,大人開始「示範教學」,孩子便從此養成依賴的習慣,不懂得獨立思考,自信心也在成人的指責中喪失。請了解到這是一段自然必經的過程,父母不用急也不急不來,過早介入與干預,就是提早剝奪孩子體驗天馬行空想像的自由,孩子大了,自然開始會逐漸畫得像,但卻可能逐漸失去可貴的原創性。
看看許多成人眼中所謂「畫得好」的作品,卻充滿了僵化概念及成人拙劣指導的軌跡,大人的無知卻錯殺孩子的才情,令人惋惜。
「錯亂塗鴉」和「命名塗鴉」
1、錯亂塗鴉
由於動作協調性不夠,畫在紙上的畫是一些凌亂的線條,有時還會將線條畫出紙外。
2、命名塗鴉
到了此階段,幼兒雖尚未能畫出具體形象,但已經能藉由圖畫表達一些意念,一面畫一面喃喃自語,畫完了,還會幫這幅畫命名。
我有「畫」要說
畫作是幼兒無聲的語言,當幼兒還無法以明確的語言表達他心中想說的或是某種委屈時,藉由不同的線條與色彩,以繪畫代替口語「說」出來。此外,有自閉症等精神偏差的孩子,也可從其中找尋病因,作為診治線索,並以繪畫作為治療的手段之一,疏導郁結的情緒,協助病童恢復和外界的溝通,即所謂的「繪畫治療」。
若孩子因畫出心中想說的,而受到成人指責,以後不會再畫「真畫」,只畫「大人想看的」,不但關閉了與成人溝通的管道,情緒紓緩的出口也少了一個。那麼可以從畫中讀出孩子想說什麼嗎?專家認為,會教畫不一定懂得兒童心理,同時專家建議,若孩子只是畫一些恐怖血腥的畫,並無出現明顯的偏差行為,父母毋須妄自揣測或過度緊張,他可能只是暴力卡通看多了。
不要急著作道德教育,要先尋找問題的核心。必要時可尋求研究兒童心理的專家協助,從幼兒繪畫形色中的組合與象徵,分析幼兒的心理狀況與投射,藉以診斷幼兒的問題並尋求矯治方式。
藝術鑒賞前先作功課
美術教育不一定要從畫畫開始,把握名畫鑒賞的機會,也是讓孩子參與接觸藝術的另一種好方法。但藝術鑒賞並非只是單純的「看」,可以結合故事、戲劇與舞蹈,拉近孩子與畫的距離。
如利用故事解說讓孩子了解畫家背景,利用戲劇方式讓孩子扮演畫中角色,或是舞動出來,接著在實際欣賞畫作之後,讓孩子畫出他的感想或是改寫名畫,從事前暖身,到親眼鑒賞到實際動手畫,才是完整的鑒賞活動,對孩子才能發揮功效。
進入美術館之前,應有相當的暖身動作。只在畫室作畫,眼界與格局都會日逐狹窄,因此藝術鑒賞已成為歐美美術教育的重點之一,目的在於培養幼兒完整的藝術觀。
「如何欣賞藝術」也是一種藝術。若未先作好暖身功課,只是一窩蜂地跟著大批人潮湊熱鬧,孩子看不懂,產生不耐煩,也影響大人的心情,再加上展覽會場的嘈雜與空氣流通不良,及許多不守規矩人士的「錯誤示範」,只怕孩子學會的是一堆壞習慣,或是想到藝術就頭痛,反而成了一個不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