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神經學科分支

神經學科分支

發布時間: 2020-11-23 17:57:27

Ⅰ 精神分裂屬於神經內科還是什麼學科分支

屬於精神病學分支。

Ⅱ 腦神經的主要分支名稱及分布概況

1)嗅神經,主要負責鼻子的嗅覺。

(2)視神經,主管眼睛的視物功能。

(3)動眼神經,主管眼球向上、向下、向內等方向的運動和上瞼上提及瞳孔的縮小。

(4)滑車神經,主管眼球向外下方的運動。

(5)三叉神經,此神經分為兩部分,較大的一部分負責面部的痛、溫、觸等感覺;較小的一部分主管吃東西時的咀嚼動作。大的感覺神經又分為眼支、上頜支和下頜支三支,分別主管眼裂以上、眼口之間及口以下之皮膚、粘膜的感覺。

(6)外展神經,主管眼球向外方向的運動。

(7)面神經,主管面部表情肌的運動,此外還主管一部分唾液腺的分泌以及舌前三分之二的味覺感覺。

(8)聽神經和前庭神經,分別主管耳對聲音的感受和保持人體的平衡。

(9)舌咽神經,主管咽喉部粘膜的感覺,一部分唾液腺的分泌和舌後三分之一的味覺,亦與第十對迷走神經一起主管咽喉部肌肉的運動。

(10)迷走神經,除與第九對舌咽神經一起主管咽喉部肌肉的運動外,還負責心臟、血管、胃腸道平滑肌的運動。

(11)副神經,主要負責轉頸、聳肩等運動。

(12)舌下神經,主管舌肌運動。

Ⅲ 四大神經結構的組成主要分支分布

周圍神經系統
掌握周圍神經的分類;掌握神經節、神經的結構;了解周圍神經再生的理論。第1節 脊神經
掌握脊神經的構成、區分、纖維成分和分支;了解其分支分布情況。
一 頸叢
掌握膈神經的組成、行徑和分布。熟悉頸叢的組成、位置、分支、分布概況及皮支的淺出部位與分布情況。了解頸叢肌支的分布。
二 臂叢
掌握臂叢的組成和位置。
掌握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的起始、行徑及其主要分支的發出部位和分布情況。掌握肌皮神經、腋神經、胸長神經、胸背神經的走行和支配。熟悉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和腋神經損傷後運動及感覺障礙的主要表現。
了解肩胛上神經、肩胛下神經、肩胛背神經、臂內側皮神經及前臂內側皮神經的分布概況。
三 胸神經前支
掌握胸神經前支在胸腹壁的行徑、分布及其皮支分布的節段性。
四 腰叢
掌握腰叢的位置和組成。掌握股神經的組成、行徑、主要分支及其分布情況。熟悉髂腹下神經、髂腹股溝神經的走行及疝手術時的保護方法。了解閉孔神經、股外側皮神經的走行及分布概況。
五 骶叢
掌握骶叢的組成和位置。掌握坐骨神經的起始、行徑、分支、分布;了解其常見變異。掌握脛神經的行徑、皮支分布區及所支配的肌群。掌握腓總神經的行徑、位置;腓淺、腓深神經的皮支分布區及所支配的肌群。熟悉脛神經、腓總神經損傷後運動及感覺障礙的主要表現。熟悉陰部神經的行徑、主要分支和分布區。了解臀上、下神經、股後皮神經的位置和分布。了解脊神經損傷定位及全身主要關節的神經分布。第2節 腦神經
掌握腦神經的名稱、順序、連結腦部、進出顱的部位、走行和支配情況。
一 嗅神經
了解嗅神經的功能、性質與分布區。掌握嗅球、嗅束、嗅三角、前穿質等結構。
二 視神經
掌握視神經的功能、性質和行徑。
三 動眼神經
掌握動眼神經的纖維成分、行徑、支配及其副交感纖維的分布與功能。掌握瞳孔對光反射。掌握睫狀神經節與視神經的毗鄰關系、性質、位置。
四 滑車神經
掌握滑車神經的來源、走行經過的結構及分布。
五 三叉神經
掌握三叉神經的纖維成分、半月節的位置和性質、三大主支在頭面部皮膚的分布區。
掌握眼神經的主要分支即額神經、鼻睫神經、淚腺神經的分布概況。掌握上頜神經(延續為眶下神經)的主幹行徑及其分布概況。掌握下頜神經主幹及主要分支即耳顳神經、舌神經、下牙槽神經的行徑及其運動、感覺纖維的分布。熟悉角膜反射。
六 展神經
掌握展神經的起始、行徑和分布。
七 面神經
掌握面神經的纖維成份、管內分支即鼓索、鐙骨肌支和管外表情肌支的分布;掌握翼齶神經節和下頜下神經節的位置和性質。熟悉面癱的分類及原理。
八 前庭蝸神經
掌握前庭神經和蝸神經的走行和功能性質。
九 舌咽神經
掌握舌咽神經的纖維成份及其舌支、咽支、頸動脈竇支的分布概況;掌握耳神經節的位置和性質,了解舌咽神經損傷後的主要表現。
十 迷走神經
掌握迷走神經的纖維成份、主幹走行及其分支分布。掌握喉上神經位置和分布;掌握左、右喉返神經的走行與分布。熟悉迷走神經前、後干在腹腔的分支與分布概況。了解迷走神經及左、右喉返神經損傷後的主要表現。
十一 副神經
掌握副神經主幹起始、行徑及分布概況。熟悉副神經損傷後的主要表現。
十二 舌下神經
掌握舌下神經的起始、行徑及分布概況,掌握舌下神經核上癱、核下癱的主要表現及發生機理。第3節 內臟神經系統
掌握內臟神經系統的區分和分布。
一 內臟運動神經(自主神經、植物神經)
掌握內臟運動神經與軀體運動神經的主要區別,掌握節前纖維和節後纖維的特點,了解其功能概況。
一交感神經掌握交感神經低級中樞的部位。掌握交感乾的位置和構成。掌握椎前神經節即腹腔神經節、腸系膜上神經節、腸系膜下神經節及主動脈腎節等;掌握灰交通支與白交通支的概念。熟悉交感神經節前、節後纖維的一般去向:
頸交感干 掌握頸上節的位置,節後纖維分布概況;了解頸中節、頸下節的位置、星狀神經節的組成,及節後纖維分布概況。
胸交感干 掌握內臟大、小神經及其聯系、分布概況。
腰交感干 掌握腰內臟神經的組成和分布概況。
盆交感干 掌握節後纖維分布概況。
掌握交感神經節前、後纖維節段性分布概況。
二副交感神經 掌握副交感神經低級中樞的部位:
顱部副交感神經 掌握動眼神經內副交感節前纖維的起始、交換神經元的部位、睫狀節和節後纖維的分布與功能。掌握面神經、舌咽神經的副交感節前纖維的起始及節後纖維分布。
骶部副交感神經 掌握盆內臟神經的分布。
三掌握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主要區別。
四內臟神經叢 了解各主要內臟神經叢(植物神經叢)的部位和分布。
二 內臟感覺神經
了解內臟感覺神經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特點。
三 牽涉性痛
掌握牽涉性痛的定義,了解Head zones產生的形態學基礎。
了解眼球、心、肺及支氣管、胃腸道、膀胱、子宮和上、下肢血管的神經支配。

Ⅳ 為什麼神經纖維的末端的細小分支叫做神經末梢,不是軸突的分枝嗎

軸突與樹突都叫神經纖維,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枝也就是軸突與樹突的末端的細小分枝。

Ⅳ 頸叢神經最重要的分支是

前支 anterior branch 粗大,是混合性的,分布於軀干前外側和四肢的肌和皮膚。在人類,胸神經前支保持著明顯的節段性,其餘的前支分別交織成叢,由叢再分支分布於相應的區域。脊神經前支形成的叢計有:頸叢、腰叢和骶叢等。

Ⅵ 脊神經臂叢主要分支有什麼

臂叢在鎖骨中點後方分支較集中且位置淺表,臨床上常在此處做臂叢阻滯麻醉。臂叢的主要分支有:

肌皮神經
自外側束發出向外下斜穿喙肱肌,經肱二頭肌和肱肌之間下行,發出分支支配此三肌。終支在肘關節稍上方的外側,穿深筋膜至皮下,改稱前臂外側皮神經,分布於前臂外側皮膚。

正中神經
以兩根分別起於內、外側束,兩根夾持腋動脈。向下成銳角匯合成正中神經,沿肱二頭肌內側緣伴肱動脈下行至肘窩,穿旋前圓肌於前臂指淺、深屈肌之間下行,經腕管至手掌。先發出正中神經反支進入魚際,繼而發出3條指掌側總神經,再各分為2支掌側固有神經至1~4指相對緣。
正中神經在臂部無分支,在肘部、前臂和手掌發出肌支,支配除肱橈肌、尺側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側半以外的所有前臂肌。在手掌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魚際肌和第1、2蚓狀肌。其皮支管理手掌橈側2/3、橈側三個半指的掌面以及背面中、遠節皮膚的感覺。
正中神經損傷多發生於前臂和腕部,損傷後主要出現:①運動障礙,表現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減弱,拇指、食指及中指不能屈,拇指不能做對掌運動;②感覺障礙,表現為皮支分布區感覺障礙,尤以拇指、食指、中指遠節最明顯;③手畸形。魚際肌萎縮,手掌變平坦,形成「猿手」。

尺神經
發自臂叢內側束,在腋動、靜脈之間出自腋窩,沿肱二頭肌內側緣伴肱動脈下行,至臂中份穿內側肌間隔至臂後面,再下行穿過內上髁後面的尺神經溝,在此處,其位置表淺。尺神經在前臂尺側腕屈肌深面伴尺動脈下行,至橈腕關節上方發出尺神經手背支,本干下行經豌豆骨橈側分為淺支、深支入手掌。
尺神經在前臂發出肌支支配尺側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側半;在手掌發出深支支配小魚際肌、拇收肌、骨間肌及第3、4蚓狀肌。尺神經的皮支在手掌分布於小魚際、尺側一個半指的皮膚;在手背分布於手背尺側1/2、尺側一個半指及無名指近節的橈側半和中指近節尺側半的皮膚。
肱骨髁上骨折時易損傷尺神經。尺神經受損後主要表現為屈腕力弱,無名指和小指的遠節不能屈;小魚際肌萎縮變平坦,拇指不能內收;骨間肌萎縮,掌骨間出現深溝,各指不能相互靠攏;各掌指關節過身,第4、5指的指間關節彎曲,形成「爪形手」。手掌、手背內側緣感覺喪失。

橈神經
是後束發出的一條粗大的神經,初在腋動脈的後方,繼而伴肱深動脈向後,在肱三頭肌深面緊貼橈神經溝向下外行,至肱骨外上髁前方分為淺支和深支。橈神經淺支在肱橈肌深面伴橈動脈下行,至前臂中、下1/3交界處轉向手背,分布於手背橈側1/2以及橈側2個半手指近節背麵皮膚。橈神經深支至前臂後面深淺層肌之間下降,分數支,其長支可達腕部。
橈神經肌支支配肱三頭肌、肱橈肌和所有前臂後群肌。皮支除上述外,還分布於臂和前臂後面的皮膚。
肱骨幹骨折易損傷橈神經。損傷後運動障礙主要表現為前臂伸肌癱瘓,不能伸腕、伸指,抬前臂時呈「垂腕征」;感覺障礙以第1、2掌骨間隙背面的「虎口區」皮膚最為明顯。

腋神經
發自臂叢後束,伴旋肱後動脈繞肱骨外科頸的後方至三角肌深面。
發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圓肌。
皮支由三角肌後緣穿出,分布於肩部和臂部上1/3外側麵皮膚。
肱骨外科頸骨折,肩關節脫位或腋杖的壓迫都可致腋神經損傷,損傷後主要表現為三角肌癱瘓,肩關節外展幅度變小或不能外展,三角肌區皮膚感覺障礙,倘三角肌萎縮,肩部失去圓隆外觀,肩峰突出,形成「方肩」畸形。

胸長神經
於鎖骨上方發自臂叢,沿前鋸肌外側面下降,並支配該肌。損傷此神經可引起前鋸肌癱瘓,表現為「翼狀肩」,上肢上舉困難,不能做梳頭動作。

胸背神經
起自後束,沿肩胛骨外側緣伴肩胛下血管下行,分布於背闊肌。乳腺癌根治術清除淋巴結時,注意勿損傷此神經。損傷後不能做背手動作。

Ⅶ 面神經的主要分支有哪些

面神經的主要分支如下:
(1)顳骨內的主要分支
①岩大淺神經。屬副交感神經纖維,自膝狀神經節前方支出,經面神經骨管的裂孔後在顳骨岩部,緊貼顱中窩硬腦膜前行,直達三叉神經節下的破裂孔,與來自顱內動脈交感神經叢的岩深神經聯合形成翼齶神經,後者通過翼管後達蝶齶神經節,再隨上頜神經及顴神經到達淚腺、鼻、齶黏膜和小涎腺。
②岩小淺神經。自膝狀神經節前方分出,在岩大淺神經稍外側岩骨的前面穿行向內側,經卵圓孔出顱,止於耳神經節,節後神經隨耳顳神經分布於腮腺、口及咽部涎腺。這些分泌纖維主要來自舌咽神經,也可來自面神經。
③鐙骨肌神經。自面神經垂直部的起始處,錐隆起後方發出,經錐隆起內的小管到達鐙骨肌。
④鼓索神經。多在面神經垂直段下部相當於鐙骨肌神經下直達莖乳空間分出,在面神經水平段前外側、垂直段後內側,從鼓室前壁的岩骨裂處離開鼓室而入頸部與舌神經聯合。鼓索神經的味覺纖維分布到舌前2/3,副交感纖維至頜下神經節,節後纖維分布於頜下腺和舌下腺。
(2)莖乳孔下的分支
①二腹肌後腹之。支配二腹肌的後腹和莖突舌骨肌。
②面神經的耳後之。為感覺神經,支配耳廓前後面的皮膚。

Ⅷ 面神經的走行及其分支

網路名片
面神經
面神經acial nerve , 是第七對腦神經.由感覺、運動和副交感神經纖維組成,分別管理舌的味覺,面部表情肌運動及支配舌下腺、下頜下腺和淚腺的分泌.一般認為是舌弓的背側支.介於相當於脊神經節的膝神經節的起始部附近.
目錄
概述
在無羊膜類,面神經和三叉神經的半月神經節癒合.在魚類,除孔前神經的感覺性下頜支,孔後神經的混合性舌骨支,以及分布至口腔粘膜的咽支或上齶支以外,還有皮膚感覺性的頰枝和眼支.
在羊膜類,以舌骨支為主體,支配舌骨肌,在哺乳類則支配表惰肌.下齶支形成鼓索神經,由舌前部的味覺神經和唾液腺分泌神經組成.哺乳類的上齶支形成岩淺大神經,它和交感神經一道到達翼齶神經節.面
神經的運動纖維起始核位於菱腦前部,神經纖維從腦部出來之前,從外展神經核的內側到背側,再迂迴到腹外側,形成所謂膝.
嚴重中耳炎和面部腮腺手術容易傷害面神經.面神經損傷後,由於表情肌癱瘓,出現串側眼不能閉合、流口水、口歪向健側等體征.
功能
面神經是以運動神經為主的混合神經,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傳導舌前2/3的味覺及支配舌下腺、下頜下腺和淚腺的分泌.面神經核位於腦橋,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受雙側大腦皮質運動區的支配,並發出運動纖維支配同側顏面上半部的肌肉,核的下半部分僅受對側大腦皮質的支配,並發出運動纖維支配同側顏面下半部的肌肉.
纖維成分
面神經為混合性腦神經,含有4種纖維成分:
①一般內臟運動纖維起於腦橋被蓋部的面神經核,主要支配面肌的運動;
② 特殊內臟運動纖維起於腦橋的上泌涎核,屬副交感神經節前纖維,在有關副交感神經節換元後的節後纖維分布於淚腺、下頜下腺、舌下腺及鼻、齶的粘膜腺,控制上述腺體的分泌;
③ 特殊內臟感覺纖維,即味覺纖維,其胞體位於顳骨岩部內,面神經管彎曲處的膝神經節,周圍突分布於舌前2/3粘膜的味蕾,中樞突終止於腦干內的孤束核;
④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傳導耳部皮膚的軀體感覺和表情肌的本體感覺.
解剖
面神經由兩個根組成,一是較大的運動根,自腦橋小腦角區,腦橋延髓溝外側部出腦;一是較小的混合跟,稱中間神經,自運動根的外側出腦,兩根進入內耳門合成一干,穿內耳道底進入與中耳鼓室相鄰的面神經管,先水平走行,後垂直下行由莖乳孔出顱,向前穿過腮腺到達面部,在面神經管內有膨大的膝神經節.面神經穿經面神經管及最後穿出腮腺時都發出許多分支.
面神經管內的分支:
① 鼓索:傳導味覺沖動及支配下頜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
② 岩大神經,也稱岩淺大神經,含副交感分泌纖維,支配淚腺、齶及鼻粘膜的腺體分泌;
③ 鐙骨肌神經:支配鼓室內的鐙骨肌.
顱外分支:面神經出莖乳孔後即發出3小支,支配枕肌、耳周圍肌、二腹肌後腹和莖突舌骨肌.面神經主幹前行進入腮腺實質,在腺內分支組成腮腺內叢發分支至腮腺前緣,分布於面部諸表情肌.
① 顳支:支配額肌和眼輪匝肌;
② 顴支:3-4支,支配眼輪匝肌及顴肌;
③ 頰支:3-4支,支配頰肌,口輪匝肌及其他口周圍肌,
④下頜緣支:分布於下唇諸肌,
⑤ 頸支:支配頸闊肌. 面神經的全長可分為9段:
1.運動神經核上段 運動神經核上段(supranuclear segment)起自額葉中央前回下端的面神經皮層中樞,下達腦橋下部的面神經運動核.
2.運動神經核段 運動神經核段(nuclear segment)面神經根在腦橋中離開面神經核後,繞過外展神經核至腦橋下緣穿出.
3.小腦腦橋角段 小腦腦橋角段(cerebellopontine segment)面神經離開腦橋後,跨過小腦腦橋角,會同聽神經抵達內耳門.此段雖不長,但可被迫擴展到5cm而不發生面癱.
4.內耳道段 內耳道段(internal auditory canal segment)面神經由內耳門進入內耳道,偕同聽神經到達內耳道底.
5.迷路段 迷路段(labyrinthine segment)面神經由內耳道底的前上方進入面神經管,向外於前庭與耳蝸之間到達膝神經節(genicu1ate ganglion).此段最短,長2.25mm~3mm.
6.鼓室段 鼓室段(tympanic segment)又名水平段,自膝神經節起向後並微向下,經鼓室內壁的骨管,達前庭窗上方、外半規管下方,到達鼓室後壁錐隆起平面.此處骨管最薄,易遭病變侵蝕或手術損傷.亦可將此段分為鼓室段(自膝神經節到外半規管下方)
7. 錐段 錐段(pyramid segment)自外半規管下方到錐隆起平面,傳統上常將錐段劃入鼓段.
8. 乳突段 乳突段(mastoid segment)又稱垂直段,自鼓室後壁錐隆起高度向下達莖乳孔.此段部位較深,在成人距乳突表面大多超過2cm. 顳骨內面神經全長約為30mm;其中自膝神經節到錐隆起長約11mm,自錐隆起到莖乳孔長約16mm.
9.顳骨外段 顳骨外段(extratemporal segment)面神經出莖乳孔後,即發出耳後神經、二腹肌支、莖突舌骨肌支等小分支.面神經的終末支在莖突的外側向外、前走行進入腮腺.主幹在腮腺內分為上支與下支,二者弧形繞過腮腺岬部後又分為5支;各分支間的纖維相互吻合,最後分布於面部表情肌群.
檢查法
面肌檢查要先觀察兩側額紋有無消失,眼裂有無增寬,鼻唇溝有無變淺,然後諸患者做皺額、皺眉、閉眼、露齒、鼓腮、吹口哨等動作,觀察兩側運動是否對稱,口角是否下垂或歪向一側.檢查味覺時,囑患者伸舌,用棉簽蘸不同味覺的物質塗於一側2/3舌面,兩側對比檢查.
臨床意義
面神經麻痹分為中樞型和周圍型.
1.中樞型:為核上組織(包括皮質、皮質腦干纖維、內囊、腦橋等)受損時引起,出現病灶對側顏面下部肌肉麻痹.從上到下表現為鼻唇溝變淺,露齒時口角下垂(或稱口角歪向病灶側,即癱瘓面肌對側),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多見於腦血管病變、腦腫瘤和腦炎等.
2.周圍型:為面神經核或面神經受損時引起,出現病灶同側全部面肌癱瘓,從上到下表現為不能皺額、皺眉、閉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溝變淺,不能露齒、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稱口角歪向病灶對側,即癱瘓面肌對側).多見於受寒、耳部或腦膜感染、神經纖維瘤引起的周圍型面神經麻痹.此外還可出現舌前2/3味覺障礙.

Ⅸ 神經科學有哪些分支

情感神經科學 (Affective Neuroscience)
行為神經科學 (Behavioural Neuroscience)
臨床神經科學 (Clinical Neuroscience) - 包括神經學 (Neurology),神經外科 (Neurosurgery),精神醫學 (Psychiatry)及 神經放射醫學 (Neuroradiology) 等
認知神經科學 (Cognitive Neuroscience)
計算神經科學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神經系統的發育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
基因影像學 (Imaging Genetics)
分子神經科學 (Molecular Neuroscience)
神經工程學 (Neural Engineering)
神經解剖學 (Neuroanatomy)
疾病的神經生物學 (Neurobiology of disease)
神經化學 (Neurochemistry)
神經經濟學 (Neuroeconomics)
神經胚胎學 (Neuroembryology)
神經流行病學 (Neuroepidemiology)
神經工效學 (Neuroergonomics)
神經行為學 (Neuroethology)
神經遺傳學 (Neurogenetics)
神經免疫學 (Neuroimmunology)
神經病理學 (Neuropathology)
神經葯理學 (Neuropharmacology)
神經物理學 (Neurophysics)
神經生理學 (Neurophysiology)
神經毒理學 (Neurotoxicology)
感官神經科學 (Sensory Neuroscience)
系統神經科學 (Systems Neuroscience)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