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東軒記文言文翻譯

東軒記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1-23 18:47:28

㈠ 東軒記翻譯翻譯文言文

【譯文】

我已經因為罪過貶謫監察筠州的鹽酒稅,沒到那裡,天下大雨,筠州的大水向四處溢出,淹沒了南市,登上北岸,毀壞了刺史府門。鹽酒稅修建房屋向下對著江邊,水災特別嚴重。我已經到了那裡,看到房屋損毀得不能居住,就向郡報告,想借部官員的官府來居處。郡憐憫我沒有歸宿,答應了這件事。這年的十二月,才能支撐那傾斜的地方,填補那塌落缺損的地方,開拓聽事堂的東面作為軒,種杉兩株,竹子一百棵,把它作為就餐休息的場所。然而鹽酒稅過去用三個宮吏一起去做,我到那裡,其中的兩個人正好都辭官離去,事情交給我一個人。我白天就坐在市場里賣鹽、賣酒、賣豚魚,與做買賣的人爭奪尺寸大小的地方來為自己爭得利潤;晚上回來,筋疲力盡,就昏昏沉沉地睡著了,不知道夜晚過去白天已經來到。早晨就又出來盡自己的職務料理工作,最終不能夠在所謂的東軒安穩地生活。每天早晨晚上從它的旁邊出去回來,看到它,沒有不默然自己暗笑的。

我過去年紀小的時候讀書,私自曾經奇怪顏淵憑借著一籃子食物一瓢水,居住在簡陋的街巷,別人不能忍受那種苦難,顏淵不改變自己的樂趣。私自認為即使不想做官,然而做個小官還可以養活自己,卻對學習沒有妨礙,何至於困窘受辱貧窮自己吃苦到這種地步呢?等來到筠州,辛勤勞作在賣鹽賣米之中,沒有一天是休息的,雖然想拋棄塵世中的瑣碎的事情,自己放情在修養道德品質的地方,卻每每被阻隔而放到了一邊,這樣以後才知道顏淵心甘情願於貧窮卑賤的原因了,原來他不肯為求得一點點俸祿而供給自己過活,實在是因為那樣對學習有妨礙的原故。

啊!士人當他沒聽到深刻的道理,沉迷於權勢利益,認為美玉絲帛兒子女兒是自己偏愛的,自己認為快樂了。等到他按照義理去追求道義,脫落那些華麗的外飾而收獲他的果實,做事從容得心應手,不知道天地是大的和生死是有變化的,更何況那不如他的人呢?所以他的快樂,足夠因為這樣變得貧窮飢餓卻不怨恨,即使南面稱王也不能加在他身上,大概不是有品德的人不能夠擔當得起來。我正誠心實意地想磨掉洗滌污穢,仰慕聖人賢者的各種品德,自己反過來看一看缺陷,而想到差不多有顏淵的快樂,應該恐怕不能夠得到那樣的品德吧!像那孔子周遊列國,最高的官是作魯國的司寇,最小的做管理畜牧、倉庫的官,只是他所遇到的事情,沒有什麼不可以的。那大概是豁達的人的事情,卻不是求學的人所希望的。

我已經因為貶謫來到這里,雖然知道這種懲罰的害處卻感到沒有能夠脫身的態勢。獨自希望時間長了,世人或許哀憐我,讓我能夠歸隱休息在田園,修繕前輩的破舊的房屋,修建小小的房屋居住在那裡,這樣之後追尋探求顏淵的快樂,懷想東軒,優游自得忘記自己年歲已大。然而不是我所敢渴求的。

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蘇轍寫。

㈡ 誰知道蘇轍《東軒記》的翻譯文,詳細的

我已經因為罪過貶謫監察筠州的鹽酒稅,沒到那裡,天下大雨,筠州的大水向四處溢出,淹沒了南市,登上北岸,毀壞了刺史府門。鹽酒稅修建房屋向下對著江邊,水災特別嚴重。我已經到了那裡,看到房屋損毀得不能居住,就向郡報告,想借部官員的官府來居處。郡憐憫我沒有歸宿,答應了這件事。這年的十二月,才能支撐那傾斜的地方,填補那塌落缺損的地方,開拓聽事堂的東面作為軒,種杉兩株,竹子一百棵,把它作為就餐休息的場所。然而鹽酒稅過去用三個宮吏一起去做,我到那裡,其中的兩個人正好都辭官離去,事情交給我一個人。我白天就坐在市場里賣鹽、賣酒、賣豚魚,與做買賣的人爭奪尺寸大小的地方來為自己爭得利潤;晚上回來,筋疲力盡,就昏昏沉沉地睡著了,不知道夜晚過去白天已經來到。早晨就又出來盡自己的職務料理工作,最終不能夠在所謂的東軒安穩地生活。每天早晨晚上從它的旁邊出去回來,看到它,沒有不默然自己暗笑的。

我過去年紀小的時候讀書,私自曾經奇怪顏淵憑借著一籃子食物一瓢水,居住在簡陋的街巷,別人不能忍受那種苦難,顏淵不改變自己的樂趣。私自認為即使不想做官,然而做個小官還可以養活自己,卻對學習沒有妨礙,何至於困窘受辱貧窮自己吃苦到這種地步呢?等來到筠州,辛勤勞作在賣鹽賣米之中,沒有一是休息的,雖然想拋棄塵世中的瑣碎的事情,自己放情在修養道德品質的地方,卻每每被阻隔而放到了一邊,這樣以後才知道顏淵心甘情願於貧窮卑賤的原因了,原來他不肯為求得一點點俸祿而供給自己過活,實在是因為那樣對學習有妨礙的原故。

他沒聽到深刻的道理,沉迷於權勢利益,認為美玉絲帛兒子女兒是自己偏愛的,自己認為快樂了。等到他按照義理去追求道義,脫落那些華麗的外飾而收獲他的果實,做事從容得心應手,不知道天地是大的和生死是有變化的,更何況那不如他的人呢?所以他的快樂,足夠因為這樣變得貧窮飢餓卻不怨恨,即使南面稱王也不能加在他身上,大概不是有品德的人不能夠擔當得起來。我正誠心實意地想磨掉洗滌污穢,仰慕聖人賢者的各種品的品德吧!像那孔子周遊列國,最高的官是作魯國的司寇,最小的作管理畜牧、倉庫的官,只是他所遇到的事情,沒有什麼不可以的。那大概是豁達的人的事情,卻不是求學的人所希望的。

我已經因為貶謫來到這里,雖然知道這種懲罰在害處卻感到沒有能夠脫身的態勢。獨自希望時間長了,世人或許哀憐我,讓我能夠歸隱休息在田園,修繕前輩的破舊的房屋,修建小小的房屋居住在那裡,這樣之後追尋探求顏淵的快樂,懷想東軒,優游自得忘記自己年歲已大。然而不是我所敢渴求的。

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蘇轍寫。

㈢ 陋室銘和東軒記古詩文答案

《陋室銘》答案

一、xīn tái rú dú
二、蕃 淤 濯 漣 逸 鮮 褻
三、1、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2、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
3、我只愛蓮花從污泥里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
4、(蓮梗)中間空,外面直,不生藤蔓,不長旁枝。
四、1、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有舒緩語氣,協調音節的作用。
2、之:賓語提前的標志,有強調作用。
五、1、《全唐文》 唐代 劉禹錫
2、名、靈、馨、青、丁、經、形、亭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4、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5、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原文
唐宋八大家名篇賞析與譯注(蘇轍卷)余既以罪謫監筠州鹽酒稅,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敗刺史府門。鹽酒稅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處。乃告於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憐其無歸也,許之。歲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補其圮缺,辟廳事堂之東為軒,種杉二本,竹百個,以為宴休之所。
然鹽酒稅舊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適皆罷去,事委於一。晝則坐市區鬻[yù]鹽、沽酒,稅豚魚,與市人爭尋尺以自效;莫歸,筋力疲廢,輒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則復出營職,終不能安於所謂東軒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顧之,未嘗不啞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讀書,竊嘗怪顏子簞食瓢飲,居於陋巷,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私以為雖不欲仕,然抱關擊柝,尚可自養,而不害於學何至困辱貧窶自苦如此。及來筠州,勤勞鹽米之間,無一日之休。雖欲棄塵垢,解羈縶,自放於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後知顏子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求斗升之祿以自給者,良以其害於學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聞大道,沉酣勢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為樂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故其樂也,足以易窮餓而不怨,雖南面之王不能加之,蓋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區區欲磨洗濁污,睎③聖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樂,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為魯司寇,下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無所不可。彼蓋達者之事,而非學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譴來此,雖知桎梏之害而勢不得去,獨幸歲月之久,世或哀而憐之,使得歸休田裡,治先人之敝廬,為環堵之室而居之。然後追求顏氏之樂,懷思東軒,優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蘇轍記。

㈣ 關於《東軒記》的問題。。。。

「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
意為:等到他按著正理而尋求人生的最高理想的時候,就能擺脫虛華而追求真正的人生。那時就會從容自得,連天地的大小,人的生死都置之不顧。

㈤ 東軒記翻譯文言文語文

參考譯文:我因罪被貶後,成為筠州鹽酒專賣的收稅官,還沒到任,筠州連降暴雨,筠水暴漲,淹沒了城南的街市,城北的堤岸,沖毀刺史官府的大門。鹽酒稅的官舍正好在江邊,被洪水毀壞得更為嚴重。我到任後,見房屋破損得不能居住,就向郡守提出請求,想借部使者的府第來辦公居住郡守憐憫我無處可歸,便答應了。直到這年的十二月,才能夠將傾斜的地方扶正,將倒塌缺損的地方補齊,又在辦公廳常的東面開出了一小塊地作為軒,種了兩株衫樹,一百棵竹子,作為宴請賓客和自己休閑的場所。然而負責管理鹽酒稅的以前共有三人,我到那裡時,那兩個人正好都免官離開了,事情都交給了我一人。(這樣)我白天就坐在市場里賣鹽、賣酒、收取賣豬賣魚人的稅金,與做買賣的人們斤斤計較,盡職盡責。晚上回來,筋疲力盡,昏昏沉沉倒下便睡,一覺醒來已大亮。早晨就又出來盡自己的職責料理工作,始終不能在所謂的東軒安穩地生活。每天早晚從它的旁邊經過,看到它,常常暗自啞然發笑。 我過去年紀小的時候讀書,曾暗地裡奇怪,顏淵憑著一竹筒食物一瓢水,居住在簡陋的街巷,別人不能忍受那種苦難,顏淵卻不改變自己的樂趣。我暗自認為即使不想做官,但做個守門打更的小吏還可以養活自己,也不妨礙學習,何至於如此困窘貧窮自討苦吃呢?等來到筠州,在柴米油鹽的事務中辛勤勞作,沒有一天休息,盡管想遠離污濁的塵俗,擺脫瑣事的羈絆,在修養道德品質的地方徜徉,卻每每被瑣事羈絆而脫不了身,這以後才知道顏淵心甘情願於貧窮卑賤的原因了,他不肯為求得一點點俸祿來供養自己的生活,實在是因為那樣妨礙學習。 唉,一個士大夫,當他尚不懂深刻人生的道理,沉迷於權勢利益,認為只要能夠獲取豐厚錢財生兒育女,以獲取玉帛美女為滿足,自認為很快樂了。等到他按照義理去探求人生的真諦,拋棄那些身外的浮華而收獲的充實,做事從容自得,心胸寬廣的,不以天地為大,生死不以為憂,更何況在此之下的事呢?所以這種精神上的快樂,足夠克服生活上的貧窮飢餓而無怨無悔,(這種快樂)即使是帝王也不能強過於他,大概一個人不是品德高尚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我正誠心實意地想磨洗掉自己身上的污穢,追慕聖人賢者的高尚品德,我連別人的萬分之一都沒 有,卻想得到顏淵那樣的快樂,那當然是不可能的。像孔子周遊列國,處高位時做魯國的司寇,居下位是做管理畜牧、倉庫的官,只是他所遇到的事情,沒有什麼不可以做。那大概是通達的人的事情,不是一般求學的人所能做到的。 我已經因貶謫來到這里,雖然知道這種如囚徒一般生活的,但情勢上卻無法擺脫。只希望時間長了,世人或許哀憐我,讓我能夠回到家鄉,將我父親留下的破舊的房屋修繕成小小的房屋居住其間,這之後就能追隨得到顏淵的那種快樂,懷想東軒,優游自得忘記自己年老體衰。但是連這一點也是不敢奢望的。 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人蘇轍記

㈥ 蘇軾的《東軒記》全文的翻譯

不是蘇軾寫的

㈦ 東軒記文言文分段余方區區欲磨洗濁污睎聖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樂宜其不可得哉

"余方區區欲磨洗濁污睎聖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樂宜其不可得哉"斷句當為:
余方區區欲磨洗濁污/睎聖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樂/宜其不可得哉!

下附原文與譯注資料供參考:
東 軒 記
蘇 轍
余既以罪謫監筠州鹽酒稅,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敗刺史府門。鹽酒稅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處。乃告於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憐其無歸也,許之。歲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補其圮缺,辟廳事堂之東為軒,種杉二本,竹百個,以為宴休之所。然鹽酒稅舊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適皆罷去,事委於一。晝則坐市區鬻鹽、沽酒,稅豚魚,與市人爭尋尺以自效;莫歸,筋力疲廢,輒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則復出營職,終不能安於所謂東軒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顧之,未嘗不啞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讀書,竊嘗怪顏子簞食瓢飲,居於陋巷,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私以為雖不欲仕,然抱關擊柝②,尚可自養,而不害於學何至困辱貧窶自苦如此。及來筠州,勤勞鹽米之間,無一日之休。雖欲棄塵垢,解羈縶,自放於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後知顏子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求斗升之祿以自給者,良以其害於學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聞大道,沉酣勢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為樂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故其樂也,足以易窮餓而不怨,雖南面之王不能加之,蓋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區區欲磨洗濁污,睎③聖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樂,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為魯司寇,下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無所不可。彼蓋達者之事,而非學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譴來此,雖知桎梏之害而勢不得去,獨幸歲月之久,世或哀而憐之,使得歸休田裡,治先人之敝廬,為環堵之室而居之。然後追求顏氏之氏,懷思東軒,優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蘇轍記。
[注]①漘:(chún)江邊。②抱關擊柝:守關擊梆。這里指出任守門打更的小吏。③睎:仰慕。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乃克支其欹斜,補其圮缺 圮缺:塌落缺損的地方
B、旦則復出營職 營職:謀求職業
C、何至困辱貧窶自苦如此 貧窶:貧窮
D、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 自得:自已感到得意舒適
5. B(營職:料理工作)

6、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是表現作者對「仕、道關系的思考」的一組是:
①郡憐其無歸也,許之。
②莫歸,筋力疲廢,輒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③欲棄塵垢,解羈縶,自放於道德之場
④顏子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求斗升之祿以自給者,良以其害於學故也。
⑤故其樂也,足以易窮餓而不怨,雖南面之王不能加之,蓋非有德不能任也
⑥余既以譴來此,雖知桎梏之害而勢不得去。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⑥
6. C(①郡吏答應我的請求 ②我的疲倦情況 ⑥我對自己不能免於罪責情況的分析)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文章歷敘辟軒經過與有軒難安的無奈。先點明自己的處境與身份,而後敘寫到達筠州後因大雨沖毀了治舍而不得不寄居在州郡官府那裡,年底時才開辟聽事堂之東為軒,作為宴休之所。
B、作者由東軒聯想到年少讀《論語》時,對顏淵行事難以理解,今日來筠州,無一日之休,欲自放於道德之場而不得,方才頓悟顏淵拒仕之苦心,即不欲以斗升之祿害學道。
C、文章中作者闡發了學道的三重境界:未聞大道者,「沉酣勢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為樂矣」,這是俗士;循理以求道,「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生死之為變」,這是德者;「惟其所遇,無所不可」,這是達者。
D、針對身處逆境,難行大道的現實,作者抒寫了自己已經歸休田裡的情況,亦即「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之意。
7. D(「寫自己已經歸休田裡的情況」,應改為「抒發歸休田裡的情懷」)

8、將上面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既至,敝不可處。乃告於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譯(1)我已經到了那裡,看到房屋損毀得不能居住,就向郡報告,想借部官員的官府來居處。(采分點:「敝」「乃」「假」「以」各1分,句意1分)

(2)莫歸,筋力疲廢,輒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譯:)晚上歸來,我已筋疲力盡,常常昏昏沉沉地入睡,不知不覺黎明已經到來。

(3)然後追求顏氏之氏,懷思東軒,優游以忘其老。
譯:(3)這樣以後才知道顏淵心甘情願於貧窮卑賤的原因了,原來是他不肯為了求得一點點俸祿而供給自己過活,實在是因為那樣對學習有妨礙的原故。(采分點:「然後」1分,「所以」1分,「以」1分,「害於學」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
我已經因為罪過貶謫監察筠州的鹽酒稅,沒到那裡,天下大雨,筠州的大水向四處溢出,淹沒了南市,登上北岸,毀壞了刺史府門。鹽酒稅修建房屋向下對著江邊,水災特別嚴重。我已經到了那裡,看到房屋損毀得不能居住,就向郡報告,想借部官員的官府來居處。郡憐憫我沒有歸宿,答應了這件事。這年的十二月,才能支撐那傾斜的地方,填補那塌落缺損的地方,開拓聽事堂的東面作為軒,種杉兩株,竹子一百棵,把它作為就餐休息的場所。然而鹽酒稅過去用三個宮吏一起去做,我到那裡,其中的兩個人正好都辭官離去,事情交給我一個人。我白天就坐在市場里賣鹽、賣酒、賣豚魚,與做買賣的人爭奪尺寸大小的地方來為自己爭得利潤;晚上回來,筋疲力盡,就昏昏沉沉地睡著了,不知道夜晚過去白天已經來到。早晨就又出來盡自己的職務料理工作,最終不能夠在所謂的東軒安穩地生活。每天早晨晚上從它的旁邊出去回來,看到它,沒有不默然自己暗笑的。
我過去年紀小的時候讀書,私自曾經奇怪顏淵憑借著一籃子食物一瓢水,居住在簡陋的街巷,別人不能忍受那種苦難,顏淵不改變自己的樂趣。私自認為即使不想做官,然而做個小官還可以養活自己,卻對學習沒有妨礙,何至於困窘受辱貧窮自己吃苦到這種地步呢?等來到筠州,辛勤勞作在賣鹽賣米之中,沒有一天是休息的,雖然想拋棄塵世中的瑣碎的事情,自己放情在修養道德品質的地方,卻每每被阻隔而放到了一邊,這樣以後才知道顏淵心甘情願於貧窮卑賤的原因了,原來他不肯為求得一點點俸祿而供給自己過活,實在是因為那樣對學習有妨礙的原故。
啊!士人當他沒聽到深刻的道理,沉迷於權勢利益,認為美玉絲帛兒子女兒是自己偏愛的,自己認為快樂了。等到他按照義理去追求道義,脫落那些華麗的外飾而收獲他的果實,做事從容得心應手,不知道天地是大的和生死是有變化的,更何況那不如他的人呢?所以他的快樂,足夠因為這樣變得貧窮飢餓卻不怨恨,即使南面稱王也不能加在他身上,大概不是有品德的人不能夠擔當得起來。我正誠心實意地想磨掉洗滌污穢,仰慕聖人賢者的各種品德,自己反過來看一看缺陷,而想到差不多有顏淵的快樂,應該恐怕不能夠得到那樣的品德吧!像那孔子周遊列國,最高的官是作魯國的司寇,最小的做管理畜牧、倉庫的官,只是他所遇到的事情,沒有什麼不可以的。那大概是豁達的人的事情,卻不是求學的人所希望的。
我已經因為貶謫來到這里,雖然知道這種懲罰的害處卻感到沒有能夠脫身的態勢。獨自希望時間長了,世人或許哀憐我,讓我能夠歸隱休息在田園,修繕前輩的破舊的房屋,修建小小的房屋居住在那裡,這樣之後追尋探求顏淵的快樂,懷想東軒,優游自得忘記自己年歲已大。然而不是我所敢渴求的。
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蘇轍寫。

㈧ 我要東軒記的原文和譯文,誰有

原文
唐宋八大家名篇賞析與譯注(蘇轍卷)余既以罪謫監筠州鹽酒稅,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敗刺史府門。鹽酒稅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處。乃告於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憐其無歸也,許之。歲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補其圮缺,辟廳事堂之東為軒,種杉二本,竹百個,以為宴休之所。然鹽酒稅舊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適皆罷去,事委於一。晝則坐市區鬻[yù]鹽、沽酒,稅豚魚,與市人爭尋尺以自效;莫歸,筋力疲廢,輒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則復出營職,終不能安於所謂東軒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顧之,未嘗不啞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讀書,竊嘗怪顏子簞食瓢飲,居於陋巷,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私以為雖不欲仕,然抱關擊柝,尚可自養,而不害於學何至困辱貧窶自苦如此。及來筠州,勤勞鹽米之間,無一日之休。雖欲棄塵垢,解羈縶,自放於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後知顏子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求斗升之祿以自給者,良以其害於學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聞大道,沉酣勢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為樂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故其樂也,足以易窮餓而不怨,雖南面之王不能加之,蓋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區區欲磨洗濁污,睎③聖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樂,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為魯司寇,下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無所不可。彼蓋達者之事,而非學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譴來此,雖知桎梏之害而勢不得去,獨幸歲月之久,世或哀而憐之,使得歸休田裡,治先人之敝廬,為環堵之室而居之。然後追求顏氏之氏,懷思東軒,優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蘇轍記。
譯文
我因為獲罪已經被貶做管理筠州鹽酒稅收政策的稅務官,還沒到任,就下起了大雨。筠州大水泛濫成災,淹沒了南岸的市場,漫上了北坡,沖壞了州府的大門。鹽酒稅所就在錦江邊,水災尤其嚴重。我來到任所時,房屋破敗,無處安身。於是向郡府的長官作了報告,請求借用戶部巡察使衙門暫居。郡府長官同情我無安身之處,就答應了我的請求。這年十二月,才能免支立起傾斜的房子,修補上倒塌的牆壁,又在廳事堂的東邊蓋了一間小屋,屋前種了二株杉樹,一百來竿翠竹,做為我讀書休息的處所。但是,鹽酒稅務的差事,以前由三個人來管,我來到這里時,其餘二人,正好都卸職離去,所有的事務都落在我一個人頭上。白天我得坐守在市場上,賣鹽沾酒,收豬、魚交易的利稅,與市場上的買賣人,為尺寸的小利爭執,來盡我的職責。晚上回業,已經筋疲力盡,就昏然睡去,天已經亮了都不知道。第二天又得出去工作,始終也不得在所謂的東軒安閑地休息。每天早晚就都從它旁邊出入,回頭看看,不禁使人內心產生一種無可奈何的苦笑。
從前,我小的時候讀書,曾經暗地裡責怪顏回用一個竹器盛飯,一個瓢盛水,住在簡陋的小巷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困苦,顏回卻怡然自樂。我私下認為即使不想從政做官,然而做點看門打更的小差事,也可以自己養活自己,而且不妨礙治學,何至於自己貧窮困苦到如此地步呢?等到我來到筠州,每天為鹽米這些瑣事辛勤操勞,沒有一天休息的時間。雖然很想離開人聲喧囂、塵土飛揚的市場,擺脫繁雜瑣碎的事務,回到能修身養性,培養品德的場所去,但每每被繁雜的事務纏繞住而身不由己。從這以後才知道顏回所以甘心貧賤,不肯謀求一斗一升的薪祿來養活自己的原因,實在是這樣的處境對治學是有害的緣故啊。
唉!讀書人在他還沒有最高理想境界的時候,所以他沉醉在權勢利益之中,為財帛子女經營,並以此為樂趣。等到他按著正理而尋求人生的最高理想的時候,就能擺脫虛華而追求真正的人生。那時就會從容自得,連天地的大小,人的生死都置之不顧,何況其他事情呢!所以那種樂趣,足夠對窮困飢餓的處境漠視不顧,毫無怨言,即使讓他南面稱王他也不會接受,大概品德不高尚的人是達不到這種境界的。我正想以誠摯的心情洗心革面,勤學求道,希望能達到至聖先賢們的萬分之一。可是我自知我的不足,而希望差不多達到顏回憂道不憂貧的境界,不是更做不到嗎!
我已經被謫這里,雖然知道受職事的束縛不能離開,只希望時間長久了,世人或許能同情可憐我,讓我返回家鄉,修建先人留下的破敗家園,蓋起簡陋的房屋來棲身,然後追求顏回安貧樂道的志趣,實現所向望的東軒之樂,優哉游哉,其樂無窮,以至不知老之將至。然而這不過是幻想,我是不敢有這樣的希冀的。
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人蘇轍作記。

㈨ 東軒記文言文中 余昔少年讀書的節奏劃分

總體主謂分開即可:
余/昔少年讀書
後面狀語謂語分開:
昔少年/讀書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