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從父

文言文從父

發布時間: 2020-11-23 18:58:33

A. 兒子聽從父親的話用古文怎麼

【現代文】兒子聽從父親的話
文言文】子從父言
(子從父之言)
(子尊父之訓)
(子尊父訓)

B.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姚平仲字希晏,世為西陲大將。幼孤,從父古養為子。年十八,與夏人戰臧底河


小題1:A
小題2:D
小題3:A
小題4:(1)童貫雖然討厭姚平仲,但是佩服他的沉穩勇猛,又調他同行。
(2)於是放走了所騎的騾子,找了一個石洞住下。朝廷多次下詔搜尋他,都沒有找到。

C. 這句話文言文怎麼翻譯: 從父有客於南者,千里迎養,死葬如禮

這句話出自《宋史·魏掞之傳》。
是2013屆高三濰坊市一模考試題「文言文閱讀」中的選文中要求翻譯的一句。
譯文:
(他的)有一個客居南方的叔父(或:伯父),(他)到千里之外(或:不遠千里)(把他)接回來贍養,(他的叔父)(或:他的伯父)死後,(他)就按照(孝子葬父)的禮節為他安葬。
注釋:
1、從父:父親的兄弟。即伯父或叔父。2、客:客居。3、謂迎接尊親同居一起,以便孝養。

D. 文言文翻譯器 張弘策,字真簡,范陽方城人,文獻皇後之從父弟也.幼以孝聞.母嘗有疾

張弘策字真簡,范陽方城人,是文獻皇後的堂弟。從小以孝順聰出名。(他的)母親曾經生病
若有不明白的,可以繼續追問

E. 古文「從父兄」是什麼意思

解釋:即從兄。這個屬於偏義復詞,父兄即兄,偏意復詞在古文中很常見。

F. 誰能幫我翻譯下面的文言文

《恆斌從父遠戍》原文:
宗室侍衛公恆斌,字絅文,太宗第十子輔國公韜塞裔也。任三等侍衛。父薩喇善官吉林將軍,以事謫伊犁,方卧病不起,恆奮然曰:「古人有身代父役者,吾何不為?」遂陳情當道,乞代奏。有旨責其沽名,褫職,仍命從父行。
恆晝夜侍父疾,至廢寢食,無幾微怨。抵伊犁,父疾瘳。阿文成公桂時為伊犁將軍,賢其行,會哈薩克新附,遣使入貢,奉旨擇賢員伴送,阿因命恆充伴送官。入京途次,待陪臣忠信得大體,高宗召見慰藉,仍授三等侍衛,皆京供職,蓋特恩也。恆請事畢仍往伊犁侍父,上允之,擢二等侍衛。
乙酉,烏什回人叛,恆隨明忠烈公瑞由伊犁倍道進抵烏什,戰屢捷。三月朔,領左翼兵,陣城南山下接戰。賊麕至,奮勇邀擊,所向披靡。賊懼,隱城濠誘之,萬鏃齊發,歿於陣。事聞,上軫惜,因宥其父罪還京,賜恤如例,蔭雲騎尉。
為你翻譯如下:
清宗室侍衛恆斌,字絅文,愛新覺羅·皇太極第十子輔國公韜塞的後裔。任三等侍衛。父親薩喇善在吉林做將軍,因某個原因被貶到伊犁,正卧病不起(很難前往伊犁),恆斌奮然說:「古人有代父從軍的,我為什麼不這樣做?」於是就向大臣陳述理由,希望代為啟奏皇上(同意自己頂替父親去伊犁)。皇上下旨譴責他沽名釣譽,撤銷了他的職務,並命令他跟父親一起去伊犁。
(路上)恆斌晝夜伺候有病的父親,甚至廢寢忘食,沒有一點怨言。抵達伊犁,父親的病逐漸好了。阿文成公桂(阿桂,人名)當時是伊犁的將軍,認為恆斌的行為很值得推薦,正趕上哈薩克新近歸附,要派遣使者進京朝貢,按皇上旨意需要選擇品質好的官員伴送,阿桂就讓恆斌充任伴送官。入京途中,對待陪臣的禮節很得體,乾隆皇帝親自召見並予以撫慰,恢復了他原來的三等侍衛職務,留在京城任職,這是特別的恩惠了。但恆斌請求事情辦完後仍去伊犁事俸父親,皇帝答應了他的請求,提升為二等侍衛。
乙酉年,烏什的回人反叛,恆斌隨明忠烈公瑞(人名),由伊犁日夜兼程趕赴烏什,幾次作戰都取得了勝利。三月初,率領左翼部隊,設陣在城南山下與敵人接戰。賊兵成群撲來,恆斌奮勇殺敵,所向披靡。賊軍害怕了,藏在城濠里引誘恆斌進攻,然後萬箭齊發,恆斌在陣中犧牲。事情報到京城,皇帝悼惜,於是免了他父親的罪准許回京,按慣例給予賞賜撫恤,並讓其後代享受「雲騎尉」世爵待遇。

G. 古文翻譯「吾國之上卿,君亡與亡。吾今從君,汝曹亦當從父。」其長子亦以為「父死君,子死父,奚為不可

太僕寺卿正霍子衡要兒子殉葬,理由是:我是國家重臣,君王死我跟著死。版
我現在跟著君王,權你們也跟著我。(君王死我殉陪,我去了你們也應該殉陪。)
他的長子說:父親為君王死,我們為父親死,還有什麼不可以的?(父殉君,子殉父)
霍子衡,明廣東南海人,字覺商。萬曆間舉人。歷官袁州知府。唐王弟朱聿即位於廣州,召為太僕卿。清兵克廣州,城破後他對家人說:「臨難勿苟免,你們知道嗎!」接著大書「忠孝節烈之家」六字於中堂,朝服北拜,然後闔家投井而死。

H. 有從父昆弟之孫覃懷來謁者,力農自贍,未嘗干謁古文翻譯

鄭浣以儉素自居。尹河南日,有從父昆弟之孫自覃懷來謁者,力農自贍,未嘗干謁。拜揖甚野,束帶亦古。浣子之弟仆御,皆笑其疏質,而浣獨憐之。問其所欲。則曰:「某為本邑,以民侍之久矣,思得承乏一尉,乃錦訂花斥拘儷餃籌邪船矛游鄉里也。」浣然之。而浣之清譽重德,為時所歸。或書於郡守,猶臂之使指也。鄭孫將去前一日,召甥侄與之會食。有蒸餅,鄭孫去其皮而後食之,浣大嗟怒。謂曰:「皮之與中,何以異也?仆嘗病澆態訛俗,驕侈自奉,思得以還淳反樸,敦厚風俗。是猶憐子力田弊衣,必能知艱於稼穡,奈何囂浮甚於五侯家綺紈乳臭兒耶?」因引手請所棄者。鄭孫錯愕失據,器而奉之。浣盡食之,遂揖歸賓闥,贈五縑而遣之。(出《闕史》)
鄭浣一貫以勤儉樸素自律。在他出任河南尹後的一天,一個堂兄弟的孫子從覃懷前來求見。這個孫子靠務農為生,從未因求取什麼而找過他。拜見時但見他舉止粗俗,服飾土氣,鄭浣的子侄和僕人都嘲笑他,只有鄭浣同情他,問他有什麼要求。他說:「我在本地作平民百姓已很久了,如果有個空缺的話,能否讓我充當一名縣尉,讓我也體會一下衣錦還鄉的感覺。」鄭浣同意了。鄭浣清廉的名聲和端重的德行為世人所信賴,要辦成此事只須給郡守寫封信去,這就像胳膊帶動手指一樣便利。
孫子赴任前鄭浣召集甥侄們陪孫子一起會餐。席間食物中有蒸餅,孫子竟剝去餅皮,只吃裡面的餡。鄭浣見狀非常生氣,嘆息道:「皮和餡怎麼就不同了?我曾憂慮於世風的不淳樸厚道和日常生活的驕奢淫逸,考慮怎樣才能還淳反樸,敦厚風俗;我同情你在鄉下穿著破衣服靠體力種田的生活,想必你一定能體會種田的艱辛,不料你的虛浮不實竟然超過諸侯貴族家的紈絝子弟。」說完讓他將扔掉的餅皮撿起來。孫子驚慌失措,將餅皮撿起來遞給鄭浣,鄭浣接過來全部吃掉,隨後讓他回了客訂花斥拘儷餃籌邪船矛房。最後送他五匹縑帛,打發他回老家去了。

I. 27年順從父母用文言文怎麼說

父母之命,未曾背離,今已有二十七載矣

J. 古文「從父兄」是什麼意思

這個屬於偏義復詞,父兄即兄,偏意復詞在古文中很常見。了解了這一點這些詞就不難內理解了。比容如《孔雀東南飛》中也有這樣的語句:
我有親父兄,性情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
這里親父兄,就是單指她的哥哥,而不是父親和哥哥。
偏義復詞,你可以理解為取其半邊的意思。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