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小學科學力學

小學科學力學

發布時間: 2020-11-23 19:48:57

㈠ 19世紀偉大的科學家有哪些

主要有邁克爾·法拉第、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1、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出生於薩里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僅上過小學。1831年,作出了關於電力場的關鍵性突破,永遠改變了人類文明。

2、邁克爾·法拉第為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的學生和助手,其發現奠定了電磁學的基礎,為麥克斯韋的先導。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並進而得到產生交流電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發明了圓盤發電機,為人類創造出的第一個發電機。由於在電磁學方面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電學之父」和「交流電之父」。

3、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4、愛迪生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人。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和改進的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愛迪生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9名。

(1)小學科學力學擴展閱讀:

1、1889年,愛迪生發明了一種活動電影攝影機,這種攝影機用一個尖形齒輪來帶動19毫米寬的沒打孔的膠帶,在棘輪的控制下,帶動膠帶間歇移動,同時打孔。這種攝影機由電機驅動,遮光器軸與一台留聲機連動,攝影機運轉時留聲機便將聲音記錄下來,並且可以連續拍攝圖像。

2、邁克爾·法拉第在皇家研究院提供了大量成功的物理及化學演講,名為「蠟燭的化學史」法拉第和威廉·休艾爾發明了許多如「電極」、「離子」等耳熟能詳的字。由於道德原因,法拉第拒絕參與為克里米亞戰爭製造化學武器。在倫敦薩弗伊廣場,電工程師協會外,聳立著一個法拉第的雕像,而在布魯內爾大學新建的一個接待廳以法拉第為名。

㈡ 霍金在物理科學家中到底有多高的地位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角度來看:

一是非物理學研究領域對於霍金在物理學中地位的認識。也就是圈外人對於霍金地位的評價。

二是霍金的學術成績和對於物理學的貢獻,使其在物理學這個圈子擁有什麼地位。指的是圈內人對於霍金地位的評價。

首先,對於非物理學研究領域而言,霍金的地位要超過很多物理學家,甚至被媒體稱之為繼愛因斯坦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綜合上述兩個觀點,我們可以認為霍金的貢獻是有的,在很多非物理學圈子的人心中,霍金是成就很高,地位很高的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而從其學術研究成果上來看,黑洞、霍金輻射等理論,足以讓其成為人類物理學研究領域的傑出物理學家,但是在圈子裡,也只能稱其為傑出,還不能,至少現在不能稱其為偉大。

㈢ 除了錢學森 你還知道我國的哪些科學家寫出他們的主要成就和名言,要三個人以上,我是小學六年級的。

錢偉長(1912.10.9日~2010.7.30),江蘇無錫人,中國力學家、應用數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世界著名的傑出華人科學家、教育家。二、一個文科特長生

1931年,在他18歲那年的高考中,以中文和歷史兩個100分的成績走進了清華大學。其中一道歷史題為,默寫出二十四史的名稱、作者,他是唯一得滿分的考生。他是一個文科特長生。

三、棄文從理

錢偉長屬於「偏科生」,在數理上一塌糊塗,物理只考了5分,數學、化學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沒學過是0分。但正是這樣一個在文史上極具天賦、數理上極度「瘸腿」的學生,卻在一夜之間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棄文從理,這個決定緣於他進入歷史系的第二天,這一天正是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發動了震驚中外的「9·18事變」,侵佔了我國的東北三省。錢偉長拍案而起,他說:我不讀歷史系了,我要學造飛機大炮。

四、後來居上

系主任吳有訓一開始拒絕其轉學要求,後被其誠意打動,答應他試讀一年。錢偉長說,我要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他的理科成績跟不上,第一期期末補考,被老師勸轉系,也有10多個同學轉系。為了能盡早趕上課程,錢偉長早起晚歸,來往於宿舍、教室和圖書館之間。早晨在路上總碰到一個人,此人已經學習了回來了,此人就是陳景潤。他克服了用英語聽課和閱讀的困難,一年後數理課程超過了70分,從此,就邁進了自然科學的大門。畢業時,他成為了物理系中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

五、國外留學、工作

1940年8月,錢偉長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學習,主攻彈性力學。其間有個小插曲,英國使者派的船隻要在日本橫濱停留三天。一看簽證,錢偉長就火了,日本佔領我國領土,我們受了那麼多苦,還簽證跑那裡干什麼?當場有留學生就把護照扔進黃浦江里了,22人全下船了。英國使者感嘆,沒想到你們中國人有如此強的愛國心,只好改派時間。

在多倫多大學,跟隨導師辛吉研究,用50天時間完成論文《彈性板殼的內稟理論》,愛因斯坦看後,感嘆:這位中國青年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問題。此文奠定了錢偉長在美國科學界的地位。1942年,錢偉長獲得了博士學位。在此後的4年裡,他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和噴射推進研究所與錢學森一起從事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究工作,在固體力學和流體力學領域成果卓著。

六、拯救倫敦:

二戰期間,當倫敦正在遭受德國V1、V2導彈威脅的時候,丘吉爾向美國請求援助。於是,這件事被轉到了美國加州大學著名科學家馮·卡門教授主持的噴氣推進研究所。 當時,錢偉長正在這個研究所從事火箭、導彈的設計試制工作,錢偉長仔細研究過德國導彈的射程和射點後發現,德國的火箭多發自歐洲的西海岸,而落點則在英國倫敦的東區,這說明德軍導彈的最大射程也僅如此了。 據此,錢偉長提出:只要在倫敦的市中心地面造成多次被擊中的假象,以此蒙蔽德軍,使之仍按原射程組織攻擊,倫敦城內就可避免遭受導彈的傷害,英國接受了這一建議。這一招很靈,幾年後,丘吉爾在他的回憶錄中談及此事時,曾不勝感激地贊賞道:「美國青年真厲害。」可他直到最後也不知道,與德軍玩了個雕蟲小技的人並不是美國青年,而是中國青年,即後來成為我國著名科學家的錢偉長。

七、報效祖國:

1946年,正當錢偉長在美國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卻選擇了回國,在母校清華大學當了一名普通教授。1948年受錢學森之邀准備去美國噴射推進研究所工作,但終因其拒絕放棄中國忠於美國而未獲得簽證。簽證時有一個選擇,如果中美打仗,你是否忠於美國?他填寫的是「NO!」,他依然選擇忠於自己的祖國。這期間他參與創建北京大學力學系——開創了我國大學里第一個力學專業;出版中國第一本《彈性力學》專著,開設了我國第一個力學研究班和力學師資培養班,該班學員大多成為中國從事力學研究和學的領軍人物,為我國的機械工業、土木建築、航空航天和軍工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被後世人稱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

八、命運多舛

1957年6月,「反右」運動在全國范圍內迅猛展開,錢偉長因5個月前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高等工業學校的培養目標問題」一文中,對當時清華大學照搬蘇聯模式的教學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見,最終被打成了「右派」。毛主席說,錢偉長是個好教師,要保留教授職位。所以錢偉長就成了一名保留教授資格的右派,繼續待在清華園里。但他那時已經沒有上課的機會了。劃為右派之後,錢偉長被強制勞動改造,先做實驗室助理,掃地勞動一年,其子女被禁止上大學。後下放至農村,但其間他仍堅持進行科學研究。紅衛兵阻撓其進行研究,他就趁晚上把窗戶堵上,徹夜苦讀。

九、萬能科學家

在科研上,錢偉長什麼領域都去研究,在什麼領域研究都有收獲,從被打成「右派」到1966的9年間,這位被困在清華園里的科學家為各方提供咨詢、解決技術難題100多個。於是有人戲稱他為「萬能科學家」。

十、艱苦歲月

1968年至1971年被下放到北京特種鋼廠煉鋼車間勞動鍛煉。爐前工很苦,用的鐵棒足有52公斤重,一般人是拿不起來的,錢偉長同樣也拿不起來,但他發揮了自己懂力學的優勢,把鐵棒的一頭放在一個和爐子一樣高度的鐵架子上,再去另一頭把鐵棒按下去,這樣就拿起來了。工人們試了後都說好,於是就把10個爐子前都做了鐵架子,錢偉長一時成了發明家。由於善於思考發明,被工人們稱為「教授」,並發明了當時北京最好的油壓機。不久後開始向工人講課。

1972年,錢偉長由周恩來親自點名,參加科學家代表團訪問英國、瑞典、加拿大和美國。當時很多人不相信錢偉長對祖國的忠誠,代表團團長表示不能保證他出國後不逃走,於是周恩來撤換了另一名團長,但新團長仍然不同意錢偉長出訪,直到臨行前一天的會議他都不知道此事。出發時,他還穿著工人的衣服,周總理脫了皮鞋給他,秘書脫了外套給他……

十一、創辦大學:

1977年以後,他不辭辛勞,去祖國各地做了數百次講座和報告,提倡科學和教育,宣傳現代化,為富民強國出謀劃策。

1983年,鄧小平任命錢偉長為上海工業大學校長。錢偉長首先提出了破「四道牆」的口號,這就是破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牆,破師生之間的牆,破科系之間的牆,破教學與科研之間的牆。1994年,上海工業大學和上海科技大學、上海大學和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合並,組成了新的上海大學,錢偉長被任命為校長。

十二、戰斗不止

「只要國家需要,我就工作到什麼時候」;錢老每天上午8點半左右開始工作。他首先要瀏覽當天的各種報紙,讀完報,秘書要向他匯報一些工作。接待來訪者、開會一般都安排在9點以後。雖然已是耄耋之年,可錢老對教育的現狀、學校的發展、院系的設置還經常惦念著,並且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下午3點到5點又是錢老的工作時間了。除了外出開會和聽取匯報,老人一般在這段時間里要處理各種來信。晚上6點半至7點半是錢老的散步時間。在9點半休息之前,錢老通常會在家人的陪伴下看一會兒電視。除了新聞外,老人最喜歡的當屬體育頻道。

錢老最關心的是三件事:一是如何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二是高等教育的發展,尤其是人才的培養;三是科學研究的發展,特別是自主創新。錢老說:「自主創新,就是自己國家的問題自己解決,國家需要我工作到什麼時候,我就工作到什麼時候。」

十三、結束語

錢老的一生,都在學習、科研,可謂學貫中西、聞名遐邇,其成果惠及人類;更可貴的是他的拳拳愛國之心、報國之志,讓世人敬仰。他的確是一個高尚的愛國者,一個純粹的科學家。

借用記者彭俐的話作為結束語:19歲的青年,為了愛國而選擇改學專業;36歲的中年,為了愛國而選擇放棄移民;60歲的老年,為了愛國而選擇留守家園……我們相信,如果有100次選擇,他也會選擇愛國。錢偉長逝世前曾說:「回顧我這一輩子,歸根到底,我是一個愛國主義者。」

他98歲的壯麗人生,是一首感人的祖國贊美詩,以科學為依據,以教育為內容,以力學為導引……

薛熾壽,一航成飛原董事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科技委主任。1956年,他告別上海,走進了西北工業大學。五年後,又來到了中國一航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四十多年來,中國航空工業經歷了從引進原蘇聯飛機進行仿製、改型到瞄準世界先進航空技術,自主設計、研製開發新一代戰斗機的發展階段,同時也使薛熾壽成為我國航空工業的資深專家。

在殲-10飛機研製工作的最初階段,薛熾壽明確提出了研製工作的思路: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面了解飛機特點;立即分析、消化新技術,對先進製造技術預先跟蹤,做好技術儲備和試制條件的准備;盡快確定出製造技術的難點,與廠所院校聯合攻關;盡快組織一支精乾的隊伍……

李政道 (Tsung Dao Lee)1926年11月24日生於中國上海。1943年至1946年先後在浙江大學、貴州大學和昆明西南聯合大學讀書。當時,吳大猷是其老師。1946年入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物理學,195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在該校任天文學副研究員。1950年至1951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任物理學副研究員和講師。1951年至1953年在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任研究員。1953年至1960年先後任哥倫比亞 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1960年至1963年任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教授。1963年起又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1964年任恩里科·費米講座教授。在任教以外,還從事天文物理和量子力學的研究。 1972年以來多次到中國探親、訪問和講學。在他的建議和安排下,自1979年至1989年的10年內,共有915位研究生到國外學習和培訓。1984年,受聘為清華大學名譽教授。1985年倡導成立了博士後流動站,並擔任全國博士後管委會顧問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名譽理事長。1986年,創立了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並擔任主任。1992年復旦大學設立「李政道物理獎學金」。1993年6月被聘為中國西北大學名譽教授。1994年6月被選為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榮獲1995年度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著有《場論與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等書。

1998年1月23日,「秦惠(竹字頭下加君)-李政道基金」設立。這項基金是李政道教授和已故夫人秦惠(竹字頭下加君)女士將全部私人積蓄捐贈設立的,旨在資助優秀大學生利用假期和課余時間到科研院所觀摩見習,讓青年學生尤其是學習非自然科學的學生開闊眼界,了解科學、認識科學、關心科學、熱愛科學,樹立科學的精神、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思維方法。

㈣ 小學二年級語文作業

安培(Andre-Marie Ampere, 1775-1836)
安培是法國物理學家。1775年一月二十二日誕生於法國里昂附近波利米尤克斯的一個商人家庭。

安培小時候記憶力極強,數學才能出眾。他父親受盧梭(1712-1778)的教育思想的影響很深,決定讓安培自學,經常帶他到圖書館看書。安培自學了《科學史》、《網路全書》等著作。·他對數學最著迷,13歲就發表第一篇數學論文,論述了螺旋線。1799年安培在里昂的一所中學教數學。1802年二月安培離開里昂去布爾格學院講授物理學和化學,四月他發表一篇論述賭博的數學理論,顯露出極好的數學根底,引起了社會上的注意。後來應聘在拿破崙創建的法國公學任職。1808年安培任法國帝國大學總學監,1809年任巴黎工業大學數學教授。1814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824-年任法蘭西學院實驗物理學教授。1827年當選為英國倫敦皇家學會會員。他還是柏林、斯德哥爾摩等科學院的院士。

安培在物理學方面的主要貢獻是對電磁學中的基本原理有重要發現,如安培定律、安培定則和分子屯流等。

18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法國物理學界長期信奉庫侖關於電、磁沒有關系的信條,這個重大發現使他們受到極大的震動,以阿拉果(1786-1853),安培等為代表的法國物理學家迅速作出反應。八月末阿拉果在瑞士聽到奧斯特成功的消息,立即趕回法國,九月十一日就向法國科學院報告了奧斯特的實驗細節.安搪聽了報告之後,第二天就重復了奧斯特的實驗,並於九月十八月向法國科學院報告了第一篇論文,提出了磁針轉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的關系服從右手定則,以後這個定則被命名為安培定則。九月二十五日安培向科學院報告了第二篇論文,提出了電流方向相同的兩條平行載流導線互相吸引,電流方向相反的兩皋平行載流導線互相排斥。十月九日報告了第三篇論文,闡述丁各種形狀的曲線載流導線之間的相互作用。後來,安培又做了許多實驗,並運用高度的數學技巧總結出電流元之間作用力的定律,描述兩電流元之間的相互作用同兩電流元的大小、間距以及相對取向之間的關系。後來人們把這個定律稱為安培定律。十二月四日安培向科學院報告了這個成果。安培並不滿足於這些實驗研究的成果。1821年一月,他提出了著名的分子電流的假設,認為每個分子的圓電流形成十個小磁體,這是形成物體宏觀磁性的原因。安培還對比了靜力學和動力學的名稱,第一個把研究動電的理論稱為「電動力學』,並於『1822年出版了《電動力學的觀察匯編》,1827年出版了螟電動力學理論》。此外,,安培還發現,電流在線圈中流動
的時候表現出來的磁性和磁鐵相似,創制出第一個螺線管,在這個基礎上發明了探測和量廈電mL剛吧佩訓。

安培的研究還涉及哲學、化學等領域,甚至還研究過植物分類學上的復雜問題。安培思考科學問題專心致志,在這方面流傳著不少佳話。據說有一次,安培正慢慢地向他任教的學校走去,邊走邊思索著-個屯學問題。經過塞納河的時候,他隨手揀起一塊鵝卵石裝進口袋。過一會兒,又從口袋裡掏出來扔到河裡。到學校盾,他走進教室,習慣地掏懷表看時間,拿出來的卻是一塊鵝卵石。原來,懷表已被他扔進了塞納河。還有一次:安培在街上行走,走著走著。想出了一個電學問題的算式,正為沒奇地方運算而發愁。突然,他見到面前有一塊『黑板\就拿出隨身攜帶的粉筆,在上面運算起來。那「黑板』原來是一舉馬車』的車廂背面。馬車走動了,他也跟著走,邊走邊寫,馬車越—來越快,他就跑了起來,一心一意要完成他的推導,、直到他牡追不上馬車了才停下腳步。,安培這個失常的行動?·使街上行人笑得前仰後合。

1836年,安培以大學學監的身分外出巡視工作,不幸途中染上急性肺炎,醫治無效,於六月十日在馬賽去世,終年61歲。後人為了紀念安培,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電流強度的單位,簡稱「安」。

安培是電流的國際單位,簡稱為安,符號為A,定義為:在真空中相距為1米的兩根無限長平行直導線,通以相等的恆定電流,當每根導線上所受作用力為2×10-7N時,各導線上的電流為1安培。

比安培小的電流可以用毫安、微安等單位表示。

1安 = 1000毫安

1毫安 = 1000微安

在電池上常見的單位為 mAH (毫安·小時),例如500mAH 代表這顆電池能夠提供 500mA×1hr = 1800庫侖的電子,亦即提供一耗電量為 500mA 的電器使用一小時的電量。

補充
安培(André Marie Ampè 1775~1836年),法國物理學家,對數學和化學也有貢獻。1775年1月22日生於里昂一個富商家庭。年少時就顯出數學才能。他的父親信奉J.J.盧梭的教育思想,供給他大量圖書,令其走自學的道路,於是他博覽群書,吸取營養;盧梭關於植物學的著作燃起了他對科學的熱情。
科學成就
1.安培最主要的成就是1820~1827年對電磁作用的研究。
①發現了安培定則
奧斯特發現電流磁效應的實驗,引起了安培注意,使他長期信奉庫侖關於電、磁沒有關系的信條受到極大震動,他全部精力集中研究,兩周後就提出了磁針轉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的關系及從右手定則的報告,以後這個定則被命名為安培定則。
②發現電流的相互作用規律
接著他又提出了電流方向相同的兩條平行載流導線互相吸引,電流方向相反的兩條平行載流導線互相排斥。對兩個線圈之間的吸引和排斥也作了討論。
③發明了電流計
安培還發現,電流在線圈中流動的時候表現出來的磁性和磁鐵相似,創制出第一個螺線管,在這個基礎上發明了探測和量度電流的電流計。
④提出分子電流假說
他根據磁是由運動的電荷產生的這一觀點來說明地磁的成因和物質的磁性。提出了著名的分子電流假說。安培認為構成磁體的分子內部存在一種環形電流——分子電流。由於分子電流的存在,每個磁分子成為小磁體,兩側相當於兩個磁極。通常情況下磁體分子的分子電流取向是雜亂無章的,它們產生的磁場互相抵消,對外不顯磁性。當外界磁場作用後,分子電流的取向大致相同,分子間相鄰的電流作用抵消,而表面部分未抵消,它們的效果顯示出宏觀磁性。安培的分子電流假說在當時物質結構的知識甚少的情況下無法證實,它帶有相當大的臆測成分;在今天已經了解到物質由分子組成,而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中有繞核運動的電子,安培的分子電流假說有了實在的內容,已成為認識物質磁性的重要依據。
⑤總結了電流元之間的作用規律——安培定律
安培做了關於電流相互作用的四個精巧的實驗,並運用高度的數學技巧總結出電流元之間作用力的定律,描述兩電流元之間的相互作用同兩電流元的大小、間距以及相對取向之間的關系。後來人們把這定律稱為安培定律。安培第一個把研究動電的理論稱為「電動力學」,1827年安培將他的電磁現象的研究綜合在《電動力學現象的數學理論》一書中。這是電磁學史上一部重要的經典論著。為了紀念他在電磁學上的傑出貢獻,電流的單位「安培」以他的姓氏命名。
他在數學和化學方面也有不少貢獻。他曾研究過概率論和積分偏微方程;他幾乎與H戴維同時認識元素氯和碘,導出過阿伏伽德羅定律,論證過恆溫下體積和壓強之間的關系,還試圖尋找各種元素的分類和排列順序關系。
3.「電學中的牛頓」
安培將他的研究綜合在《電動力學現象的數學理論》一書中,成為電磁學史上一部重要的經典論著。麥克斯韋稱贊安培的工作是「科學上最光輝的成就之一,還把安培譽為「電學中的牛頓」。
安培還是發展測電技術的第一人,他用自動轉動的磁針製成測量電流的儀器,以後經過改進稱電流計。
安培在他的一生中,只有很短的時期從事物理工作,可是他卻能以獨特的、透徹的分析,論述帶電導線的磁效應,因此我們稱他是電動力學的先創者,他是當之無愧的。
回答者:百花軟筋散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3-30 19:17
安 培(簡介之一)

(Andre-Marie Ampere,1775~1836)
安培 ,法國物理學家. 1775年1月22日生於里昂一個富商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父親按照盧梭的教育思想,鼓勵他走自學成才之路.12歲時就自學了微分運算和各種數學書籍,顯示出較高的數學天賦.為了能到里昂圖書館去看接閱讀歐勒、伯努利等人的拉丁文原著,他還花了幾星期時間掌握了拉丁文.14歲時就鑽研了當時狄德羅和達蘭貝爾編的《網路全書》.沒有上過任何學校,依靠自學,他掌握了各方面的知識. 1793年(18歲)因其父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被殺,為了糊口他做了家庭教師.在讀了一本盧梭關於植物學的書以後,又重新燃起了他對科學的熱情.1802年,在布爾讓-布雷斯中央學校任物理學及化學教授,1808年被任命為新建的大學聯合組織的總監事,此後一直擔任此職.1814年被選為帝國學院數學部成員.1819年主持巴黎大學哲學講座.1824年任法蘭西學院實驗物理學教授,1836年6月10日在馬賽逝世.
他的興趣十分廣泛,早年是在數學方面,曾研究過概率論及偏微分方程,他的一篇關於博弈機遇的數學論文曾引起達朗貝爾的矚目.後來又作了些化學研究,他只比阿伏加德羅晚三年導出阿伏加德羅定律.由於他高超的數學造詣,他成為將數學分析應用於分子物理學方面的先驅.他的研究領域還涉及植物學、光學、心理學、倫理學、哲學、科學分類學等方面.他寫出了《人類知識自然分類的分析說明》(1834~1843)這一涉及各科知識的綜合性著作.
他的主要科學工作是在電磁學上.1820年奧斯特發現電流磁效應的消息由阿拉果帶回巴黎,他做出迅速反應,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內,提出了3篇論文,報告他的實驗研究結果:通電螺線管與磁體相似;兩個平行長直載流導線之間存在相互作用.進而他用實驗證明,在地球磁場中,通電螺線管猶如小磁針樣取向.一系列實驗結果,提供給他一個重大線索:磁鐵的磁性,是由閉合電流產生的.起先,他認為磁體中存在著一個大的環形電流,後來經好友菲涅耳提醒(宏觀圓形電流會引起磁體中發熱),提出分子電流假說.他試圖參照牛頓力學的方法,處理電磁學問題.他認為在電磁學中與質點相對應的是電流元,所以根本問題是找出電流元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為此,自1820年10月起,他潛心研究電流間的相互作用,這期間顯示了他的高超實驗技巧.依據四個典型實驗,他終於得出了兩個電流元間的作用力公式.他把自己的理論稱作「電動力學」.安培在電磁學方面的主要著作是《電動力學現象的數學理論》,它是電磁學的重要經典著作之一.
此外,他還提出,在螺線管中加軟鐵芯,可以增強磁性.1820年他首先提出利用電磁,現象傳遞電報訊號.
以他的姓氏安培命名的電流強度的單位,為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之一.

科學家安培(簡介之二)

安培(André Marie Ampè 1775~1836年),法國物理學家,對數學和化學也有貢獻。1775年1月22日生於里昂一個富商家庭。年少時就顯出數學才能。他的父親信奉J.J.盧梭的教育思想,供給他大量圖書,令其走自學的道路,於是他博覽群書,吸取營養;盧梭關於植物學的著作燃起了他對科學的熱情。
科學成就:
1.安培最主要的成就是1820~1827年對電磁作用的研究。
①發現了安培定則
奧斯特發現電流磁效應的實驗,引起了安培注意,使他長期信奉庫侖關於電、磁沒有關系的信條受到極大震動,他全部精力集中研究,兩周後就提出了磁針轉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的關系及從右手定則的報告,以後這個定則被命名為安培定則。
②發現電流的相互作用規律
接著他又提出了電流方向相同的兩條平行載流導線互相吸引,電流方向相反的兩條平行載流導線互相排斥。對兩個線圈之間的吸引和排斥也作了討論。
③發明了電流計
安培還發現,電流在線圈中流動的時候表現出來的磁性和磁鐵相似,創制出第一個螺線管,在這個基礎上發明了探測和量度電流的電流計。
④提出分子電流假說
他根據磁是由運動的電荷產生的這一觀點來說明地磁的成因和物質的磁性。提出了著名的分子電流假說。安培認為構成磁體的分子內部存在一種環形電流——分子電流。由於分子電流的存在,每個磁分子成為小磁體,兩側相當於兩個磁極。通常情況下磁體分子的分子電流取向是雜亂無章的,它們產生的磁場互相抵消,對外不顯磁性。當外界磁場作用後,分子電流的取向大致相同,分子間相鄰的電流作用抵消,而表面部分未抵消,它們的效果顯示出宏觀磁性。安培的分子電流假說在當時物質結構的知識甚少的情況下無法證實,它帶有相當大的臆測成分;在今天已經了解到物質由分子組成,而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中有繞核運動的電子,安培的分子電流假說有了實在的內容,已成為認識物質磁性的重要依據。
⑤總結了電流元之間的作用規律——安培定律
安培做了關於電流相互作用的四個精巧的實驗,並運用高度的數學技巧總結出電流元之間作用力的定律,描述兩電流元之間的相互作用同兩電流元的大小、間距以及相對取向之間的關系。後來人們把這定律稱為安培定律。安培第一個把研究動電的理論稱為「電動力學」,1827年安培將他的電磁現象的研究綜合在《電動力學現象的數學理論》一書中。這是電磁學史上一部重要的經典論著。為了紀念他在電磁學上的傑出貢獻,電流的單位「安培」以他的姓氏命名。
2.數學和化學方面的貢獻。
安培曾研究過概率論和積分偏微方程;他幾乎與H戴維同時認識元素氯和碘,導出過阿伏伽德羅定律,論證過恆溫下體積和壓強之間的關系,還試圖尋找各種元素的分類和排列順序關系。
3.「電學中的牛頓」
安培將他的研究綜合在《電動力學現象的數學理論》一書中,成為電磁學史上一部重要的經典論著。麥克斯韋稱贊安培的工作是「科學上最光輝的成就之一,還把安培譽為「電學中的牛頓」。
安培還是發展測電技術的第一人,他用自動轉動的磁針製成測量電流的儀器,以後經過改進稱電流計。
安培在他的一生中,只有很短的時期從事物理工作,可是他卻能以獨特的、透徹的分析,論述帶電導線的磁效應,因此我們稱他是電動力學的先創者,他是當之無愧的。

安培(簡介之三)

安培(Andre-Marie Ampere,1775~1836)法國物理學家。1775年1月22日生於里昂一個富商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父親按照盧梭的教育思想,鼓勵他走自學成才之路。12歲時就自學了微分運算和各種數學書籍,顯示出較高的數學天賦。為了能到里昂圖書館去看接閱讀歐勒、伯努利等人的拉丁文原著,他還花了幾星期時間掌握了拉丁文。14歲時就鑽研了當時狄德羅和達蘭貝爾編的《網路全書》。沒有上過任何學校,依靠自學,他掌握了各方面的知識。1793年(18歲)因其父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被殺,為了糊口他做了家庭教師。在讀了一本盧梭關於植物學的書以後,又重新燃起了他對科學的熱情。1802年,在布爾讓-布雷斯中央學校任物理學及化學教授,1808年被任命為新建的大學聯合組織的總監事,此後一直擔任此職。1814年被選為帝國學院數學部成員。1819年主持巴黎大學哲學講座。1824年任法蘭西學院實驗物理學教授,1836年6月10日在馬賽逝世。
他的興趣十分廣泛,早年是在數學方面,曾研究過概率論及偏微分方程,他的一篇關於博奕機遇的數學論文曾引起達朗貝爾的矚目。後來又作了些化學研究,他只比阿伏加德羅晚三年導出阿伏加德羅定律。由於他高超的數學造詣,他成為將數學分析應用於分子物理學方面的先驅。他的研究領域還涉及植物學、光學、心理學、倫理學、哲學、科學分類學等方面。他寫出了《人類知識自然分類的分析說明》(1834~1843)這一涉及各科知識的綜合性著作。
他的主要科學工作是在電磁學上。1820年奧斯特發現電流磁效應的消息由阿拉果帶回巴黎,他作出迅速反應,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內,提出了3篇論文,報告他的實驗研究結果:通電螺線管與磁體相似;兩個平行長直載流導線之間存在相互作用。進而他用實驗證明,在地球磁場中,通電螺線管猶如小磁針樣取向。一系列實驗結果,提供給他一個重大線索:磁鐵的磁性,是由閉合電流產生的。起先,他認為磁體中存在著一個大的環形電流,後來經好友菲涅耳提醒(宏觀圓形電流會引起磁體中發熱),提出分子電流假說。他試圖參照牛頓力學的方法,處理電磁學問題。他認為在電磁學中與質點相對應的是電流元,所以根本問題是找出電流元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為此,自1820年10月起,他潛心研究電流間的相互作用,這期間顯示了他的高超實驗技巧。依據四個典型實驗,他終於得出了兩個電流元間的作用力公式。他把自己的理論稱作「電動力學」。安培在電磁學方面的主要著作是《電動力學現象的數學理論》,它是電磁學的重要經典著作之一。
此外,他還提出,在螺線管中加軟鐵芯,可以增強磁性。1820年他首先提出利用電磁,現象傳遞電報訊號。
以他的姓氏安培命名的電流強度的單位,為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之一.
我找了3個,你可以對照著看,保證都是正規網站上下的!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