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學科
第一個問題:每年的招生比例這些年變化波動很大。一般是20人左右,
第二個問題:山西版大學歷史是報多少權要多少,大部分都是調劑調過來的。
第三個問題:山西大學歷史根本就不行。一個師兄曾經說:山西大學的歷史還不如別家的一個老師書籍多。可想而知。
第四:需要復試,試卷很容易,一般只要不是無比進來的就能過,
最後:中國歷史系最先擁有博士點的四各學校為: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
現在最好的歷史系學校為:北京大,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大學。
建議學歷史別去山西大學。一般不要不是名校的話就別輕易學歷史。如果自己有天賦(注意這個詞0,
⑵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研究生專業屬於什麼學科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研究生專業屬於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主要圍繞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道路,即中國的發展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由誰來領導等中國近現代史的基本問題進行研究,是具有鮮明的「歷史與理論」相結合特點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從歷史和理論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開展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研究,深入開展中國改革開放歷史研究,深刻認識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進一步增強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2)中國史學科擴展閱讀:
一、培養目標
根據國家對於碩士學位獲得者的基本要求,結合本學科特點和人才市場需求,確定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碩士學位獲得者培養目標如下:
1、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掌握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的理論與方法;比較熟悉中國近現代史的基本線索;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了解本學科的最新動態。
2、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能力;熟悉所從事研究方向的國內外的發展與新動向,能較熟練地運用一種外國語閱讀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及撰寫論文摘要。
3、人才培養類型主要是學術型。能承擔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研究、與本學科相關的教學、科研和理論宣傳、黨務工作等。
二、研究方向
1、中國近現代史基本規律研究。
2、中國近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研究。
三、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學制3年,最長學習年限5年。
參考資料:東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⑶ 如何攻克歷史學考研中國史
有出路
自從歷史學考研統考以來,越來越多的歷史愛好者來考歷史學的碩士研究生。那麼,歷史學考研的主要就業方向有什麼呢?歷史學考研就業前景又如何呢?讓勤思老師告訴大家吧!
史學理論及史學史
研究范圍包括歷史哲學研究、中國古代史學史、中國近現代史學史、現代史學思潮、現當代史學研究、史學名著研讀、學術大師研究、方誌學、歷史研究法、西方史學理論與方法、西方史學史等。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的、具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高層次的史學理論和史學史專門人才。最終成為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方法和最新學術動態,具有獨立從事學術研究能力,畢業後能夠勝任歷史學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與管理工作,並能夠在本學科做出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探索和研究成果的高級人才。
就業前景:
歷史學理論類專業的畢業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門、國家機關、新聞出版等文化機構、文物考古研究機構、博物館等單位任職。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研究范圍包括考古學和博物館學基本理論和方法、北方民族歷史與考古,人類學和環境考古等。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的、具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高層次的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專門人才。
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需要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方法和最新學術動態,具有獨立從事田野考古發掘和研究、博物館陳列設計、保護與管理能力,畢業後能夠勝任中國考古學、博物館學及文物學等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與管理工作,並能夠在本學科做出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歷史地理學
研究對象是歷史時期的人地關系,脫胎於傳統的輿地學,是一門既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它的研究領域,主要有四大塊:
1、歷史地理學理論與方法:包括學科屬性之確定、地理學方法、歷史學方法等。
2、歷史自然地理研究:包括地貌、水文、氣候、動植物、自然災害、海陸變遷等。3、歷史人文地理研究:包括政區、疆域、經濟、城市、人口、交通、軍事、社會、文化等。4、歷史地理文獻研究:包括傳世文獻、佚失和出土文獻等。
歷史地理專業主要培養掌握歷史地理的基礎理論與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歷史地理研究工作的能力,並能夠在本學科與相關學科做出有理論及實踐意義的成果。
就業前景:
歷史地理學專業畢業後,能夠從事中國歷史地理及其相關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也能勝任區域規劃、環境保護、新聞出版、方誌地名、水利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以及為政府決策部門作專題研究等。
⑷ 中國史專業和學科教學(歷史)專業哪個更值得選
如果不讀博士的話,學科教學更好,2年畢業,工作比中國史專業好找不知道多少倍,中國史是學碩3年,學的東西其實更多的是增加個人學術修養,對於找工作來說幫助沒學科的大。還有,建議你考至少211院校的研究生,否則一個普通一本的研究生根本不如人家211的本科生競爭力大,除非你能留校,加把勁,有許多211院校也是非常好考的。
希望滿意
⑸ 中國歷史專業學科高校排名如何
1 首都師范大學 12 中南民族大學 23 上海師范大學
2 山東師范大學 13 重慶師范大學 24 寧夏大學
3 河南大學 14 天津師范大學 25 哈爾濱師范大學
4 山西大學 15 湖北大學 26 廣西民族大學
5 西北師范大學 16 雲南民族大學 27 渭南師范大學
6 河南師范大學 17 福建師范大學 28 遼寧師范大學
7 貴州師范大學 18 河北大學 29 吉林師范大學
8 西藏民族學院 19 天水師范學院 30 白城師范學院
9 廣西師范大學 20 西北民族大學 31 四川師范大學
10 江西師范大學 21 內蒙古師范大學
11 安徽師范大學 22 雲南師范大學
2007中國大學歷史學50強名單????
排名
等級
校 名
1
A++
北京師范大學
3
A++
北京大學
2
A++
復旦大學
4
A++
南開大學
5
A++
南京大學
6
A+
四川大學
7
A+
華東師范大學
8
A+
中國人民大學
9
A
武漢大學
10
A
廈門大學
11
A
中山大學
12
A
華中師范大學
13
A
吉林大學
14
A
山東大學
15
A
暨南大學
16
A
陝西師范大學
17
A
東北師范大學
18
B+
清華大學
19
B+
蘭州大學
20
B+
鄭州大學
21
B+
浙江大學
22
B+
首都師范大學
23
B+
河北大學
24
B+
西北大學
25
B+
上海師范大學
26
B+
安徽大學
27
B+
華南師范大學
28
B+
河南大學
29
B
中央民族大學
30
B
天津師范大學
31
B
蘇州大學
32
B
山西大學
33
B
內蒙古大學
34
B
南京師范大學
35
B
西南大學
36
B
雲南大學
37
B
河北師范大學
38
B
湖北大學
39
B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0
B
湖南師范大學
41
C+
四川師范大學
42
C+
江西師范大學
43
C+
西北師范大學
44
C+
遼寧大學
45
C+
徐州師范大學
46
C+
山東師范大學
47
C+
安徽師范大學
48
C+
浙江師范大學
49
C+
廣州大學
50
C+
魯東大學
⑹ 國內各大學歷史學科實力分別如何,各有哪些特色
國內歷史最強的是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有歷史學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專
除了他們兩個屬之外,其他比較強的包括(按照國家重點二級學科):
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北京師范大學;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吉林大學;
歷史地理學:復旦大學,陝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獻學:四川大學;
專門史: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西北大學;
中國古代史: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陝西師范大學;
中國近現代史: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山大學;
世界史:首都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
除了上面這些,蘭州大學的歷史文獻學、鄭州大學的中國古代史、南京大學的中國近現代史、華東師范大學的世界史,這些是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培育),也還不錯。
⑺ 中國古代史專業哪個大學最好
中國大學歷史學專業排行榜20甲
作者:武書連 武漢大學
排名 校名 等級
1 北京大學 A++
2 復旦大學 A++
3 南開大學 A++
4 北京師范大學 A++
5 南京大學 A++
6 武漢大學 A+
7 華東師范大學 A+
8 華中師范大學 A+
9 中國人民大學 A+
10 四川大學 A
11 蘭州大學 A
12 清華大學 A
13 廈門大學 A
14 中山大學 A
15 西北大學 A
16 雲南大學 A
17 山東大學 A
18 鄭州大學 A
19 陝西師范大學 A
20 中央民族大學 A
21 首都師范大學 A
一、歷史學一級學科最新排行:
重點優勢學科單位:
1 北京大學 2 南開大學 3 復旦大學 4 北京師范大學 5 四川大學 6 中國人民大學 7 華東師范大學
優勢學科單位: 1 首都師范大學 2 武漢大學 3 山東大學 4 陝西師范大學 5 吉林大學 6 中山大學 7 華中師范大學 8 雲南大學 9 廈門大學 10 南京大學 11 西北大學 12 東北師范大學 13 鄭州大學 14 暨南大學 15 浙江大學 16 蘭州大學 17 上海師范大學 18 安徽大學 19 湖南師范大學
二、歷史學一級學科中的專業排行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重點優勢學科單位:北京師范大學
優勢學科單位: 1 北京大學 2 南開大學 3 天津師范大學 4 中國人民大學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重點優勢學科單位: 1 北京大學 2 吉林大學
優勢學科單位: 1 南開大學 2 復旦大學 3 西北大學 4 山東大學 5 首都師范大學
歷史地理學
重點優勢學科單位:復旦大學
優勢學科單位: 1 陝西師范大學 2 北京大學 3 南開大學
歷史文獻學(含敦煌學、古文字學)
重點優勢學科單位: 1 四川大學 2 吉林大學
優勢學科單位: 1 蘭州大學 2 華東師范大學 3 復旦大學 4 北京師范大學 5 南開大學 6 北京大學 7 中國人民大學
專門史
重點優勢學科單位: 1 廈門大學 2 北京大學 3 南開大學 4 四川大學 5 清華大學 6 雲南大學
優勢學科單位: 1 西北大學 2 中山大學 3 暨南大學 4 武漢大學 5 中央民族大學 6 復旦大學 7 山東大學 8 中國人民大學 9 北京師范大學 10 南京師范大學 11 陝西師范大學 12 北京聯合大學 13 首都師范大學 14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 15 華中師范大學 16 華東師范大學
中國古代史
重點優勢學科單位: 1 南開大學 2 北京師范大學 3 北京大學
優勢學科單位: 1 中國人民大學 2 山東大學 3 中山大學 4 陝西師范大學 5 武漢大學 6 鄭州大學 7 蘭州大學 8 河南大學 9 四川大學 10 暨南大學
中國近現代史
重點優勢學科單位: 1 湖南師范大學 2 華中師范大學 3 北京大學 4 復旦大學
優勢學科單位: 1 中山大學 2 中國人民大學 3 南開大學 4 華東師范大學 5 南京大學 6 山東大學 7 北京師范大學 8 河北師范大學 9 四川大學 10 蘇州大學 11 武漢大學
世界史
重點優勢學科單位: 1 北京大學 2 南京大學 3 南開大學
優勢學科單位: 1 首都師范大學 2 東北師范大學 3 武漢大學 4 華東師范大學 5 吉林大學 6 中國人民大學 7 復旦大學 8 華中師范大學 9 北京師范大學
另一個機構統計排名:
————————————————————————————————————
中國古代史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1 南開大學 A+ 6 山東大學 A 11 廈門大學 A
2 北京大學 A+ 7 吉林大學 A 12 河南大學 A
3 武漢大學 A+ 8 鄭州大學 A 13 安徽師范大學A
4 北京師范大學A 9 首都師范大學A
5 中國人民大學A 10 陝西師范大學A
B+等(20個): 四川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河北大學、浙江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中山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復旦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湖南大學、上海師范大學、雲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安徽大學、西北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蘭州大學
B等(19個):西北大學、內蒙古大學、渤海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南昌大學、揚州大學、湘潭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雲南師范大學、貴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大連大學、江西師范大學、黑龍江大學、山西大學、上海大學、寧夏大學
C等(14個):名單略
專門史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1 廈門大學 A+ 9 南開大學 A 17 中國人民大學 A
2 四川大學 A+ 10 華中師范大學A 18 陝西師范大學 A
3 中山大學 A+ 11 福建師范大學A 19 南京師范大學 A
4 北京師范大學A+ 12 復旦大學 A 20 溫州大學 A
5 山東大學 A+ 13 內蒙古大學A 21 西北師范大學 A
6 暨南大學 A 14 中央民族大學A 22 首都師范大學 A
7 北京大學 A 15 雲南大學 A
8 清華大學 A 16 西北大學 A
B+等(33個):曲阜師范大學、湖北大學、吉林大學、煙台大學、武漢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安徽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河南大學、南昌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湖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寧波大學、鄭州大學、廣州大學、浙江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河北大學、新疆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景德鎮陶瓷學院、安徽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南京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吉林師范大學、青海民族學院、山西師范大學
B等(33個): 長江大學、寧夏大學、延邊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魯東大學、西藏民族學院、北京工商大學、聊城大學、青島大學、海南師范大學、河南師范大學、西華師范大學、廣西民族學院、重慶師范大學、山西大學、雲南民族大學、浙江大學、青海師范大學、大連大學、四川師范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北華大學、湖南科技大學、蘇州科技學院、徐州師范大學、贛南師范學院、蘭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長春師范學院、貴州師范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上海大學
⑻ 龐大而復雜的中國古代典籍分類,能否證明中國歷史學的學科體系已經成形
你所謂的復中國歷史學學科是指現代制形成的還是指古代的?如果你是指經史子集,那還遠遠不夠。如果是指國別體紀傳體這種,那更是無稽之談。所謂的一門學科,你首先要具備研究價值,其次要有一套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科學的明確的研究方法。 古代僅僅是提出了微言大義春秋筆法類似的著書立傳的方法,言體系遠遠不夠。即便是現在學科體系基本形成的今天,諸如邊疆學,中外交往以及歷史地理等學科地位仍舊十分尷尬。 現代中國歷史學科形成已然如是,完善還要繼續。
⑼ 誰可以簡單介紹下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古代史學科
中國古代史學科簡介
中國古代史學科草創、奠基於 20 世紀之初,已經走過了百年歷程,經過一個世紀多代人的努力,歷經艱辛曲折,終於發展成為今天有相當規模、並具很高學術水準而又有自己學 術傳統的國家級重點學科。 擁有像陳垣、白壽彝、趙光賢、何茲全這樣的海內外知名學者,產生過一系列在中國古代史領域有重要意義的成果。
一批享譽海內外的學者錢玄同、鄧之誠、方國瑜、朱希祖、張星烺、陳垣、侯外廬、白壽彝、趙光賢、柴德賡等在此辛勤耕耘過,奠定了北師大中國古代史學科堅實的基礎。 北師大的中國古代史學科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學術傳統。
1981 年,本學科成為學校首批可授予博士學位的 17 個學科之一。
2003 年,入選國家重點學科。
中國古代史學科包括中國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寧欣)、歷史文獻學教研室(主任:汝企和)和考古與博物館學教研室(主任:王冠英)。
目前,在職教授 10 人,副教授 5 人;講師 1 人,博士後 3 人。兼職及「 985 」特聘教授 6 人。其中, 青年教師占 50% , 50 歲以下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占 90% 。
本學科教師的研究方向較完備地涵蓋了從先秦到明清的各個斷代,又分別側重政治制度史、經濟史、社會史、思想文化史等專門領域。
目前,中國古代史學科的人員配置相對比較完備,在學科帶頭人當中,何茲全先生德高望重,享譽海內外;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晁福林,國務院歷史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古代史學科帶頭人。
培養博士研究生已超過百人,碩士研究生數百人,進站的博士後十幾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 8 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人選 1 人。
1980 年以來,從本學科率先開始的一系列教學改革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曾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有本學科老師指導的本科生論文多次獲得「全國史學新秀獎」。 本學科編寫的《中國古代史》教材,在編寫體例上作了探索,採用了新綜合體的新體例,加深了對教學改革。文博館的建成,為中國古代史學科的教學科研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白壽彝主編的多卷本《中國通史》,趙光賢的《周代社會辨析》、《古史考辨》、《中國歷史研究法》,何茲全的《中國古代社會》、《何茲全文集》,顧誠的《明末農民戰爭史》、《南明史》, 晁福林的《先秦民俗史》、《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黎虎的《漢唐外交制度史》、《魏晉南北朝史論》等都是很有影響的、具有開創性的學術成果。中青年學者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
本學科教師的科研成果多次獲得國家、北京市及省部各級各類獎項,主持國家、北京市、省部及橫向科研課題數十項。
中國古代史學科以其悠久的學術傳統與雄厚的學術實力,在全國名列前矛。我們將以重點學科建設為重心,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科發展規劃,把握學科發展的脈搏,促進學科良性發展,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建設與學科建設, 發揮本學科的群體優勢, 抓住機遇開拓創新,爭取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