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燿字文言文

燿字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3 23:57:05

① 一少女在太陽底下,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以擋住刺眼的陽光,用文言文怎麼

一位少女在太陽底下 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 以擋住刺眼的陽光
文言文:
一女子於日中以手掩其目以障燿之日

② 文言文的「足下」是什麼意思

古文言文中「足下」有五種含義。

1、古代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詞。對同輩、朋友的敬稱,古時也用於對上。

出處:《韓非子·難三》:「今足下雖強,未若知氏 ; 韓、魏雖弱,未至如其在晉陽之下也。」《史記·項羽本紀》:「大將軍足下。」樂毅《報燕惠王書》:「恐傷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義。」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昔稱吾於穎川 ,吾常謂之知言。」 唐 韓愈 《與孟東野書》:「與足下別久矣,以吾心之思足下,知足下懸懸於吾也。」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三章:「余與足下俱系北大同學,而令戚又系余之同鄉,彼此素無讎隙。」

2、腳底下。

出處《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 唐·馮贄 《雲仙雜記·飛雲履》:「 樂天著示山中道友曰:『吾足下生雲,計不久上升朱府矣。』」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謂真之進步,在於己之足下。」

3、指腳底板上。

出處:《漢書·宣帝紀》:「[宣帝]身足下有毛,卧居數有光燿。」 顏師古註:「遍身及足下皆有毛。」

4、足所立之處。

出處:《老子》:「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喻指身邊。

出處:《宋書·夷蠻傳·訶羅陀國》:「所遣二人,一名 毗紉 ,一名 婆田 ,令到天子足下。」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③ 形容貧窮的文言文有哪些

一、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譯文: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時胡蹬亂踢,把被的里子也蹬破了。整個屋子沒 有乾燥一點的地方,雨滴像麻線一樣連綿不斷。

二、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凄涼。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唐·杜甫《狂夫》

譯文:當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闊就變臉,早與我斷了來往,長久飢餓的小兒子,小臉凄涼,讓我愧疚而感傷。我這老骨頭快要扔進溝里了,無官無錢只剩個狂放,自己大笑啊,當年的狂夫老了卻更狂。

三、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譯文: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遮擋不住風雨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滿了補丁,盛飯的籃子和飲水的水瓢里經常是空的,可是他還是安然自得。

四、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

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五、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譯文: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④ 高中文言文【人物轉】 田單者,齊諸田疏屬也,為臨菑市掾,不見知。

【原文】
田單者?齊諸田疏屬也。閔王時,單為臨淄市掾,不見知。及燕使樂毅伐破齊,齊閔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師長驅平齊,而田單走安平。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已而,燕軍攻安平,城壞,齊人走,爭塗,以(車彗)折車敗,為燕所虜,唯田單宗人以鐵籠故得脫,東保即墨。燕既盡降齊城,唯獨莒、即墨不下。燕軍聞齊王在莒,並兵攻之,淖齒既殺閔王於莒,因堅守,距燕軍,數年不下。燕引兵東圍即墨,即墨大夫出與戰,敗死。城中相與推田單,曰:「安平之戰,田單宗人以鐵籠得全,習兵。」立以為將軍,以即墨距燕。頃之,燕昭王卒,惠王立。與樂毅有隙。田單聞之,乃縱反間於燕,宣言曰:「齊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樂毅畏誅而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面而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所懼,唯恐他將之來,即墨殘矣。」燕王以為然,使騎劫代樂毅。樂毅因歸趙。燕人士卒忿。而田單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於庭,飛鳥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單因宣言曰:「神來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當有神人為我師。」有一卒曰:「臣可以為師乎?」因反走。田單乃起,引還,東鄉坐,師事之。卒曰:「臣欺君,誠無能也。」田單曰:「子勿言也!」因師之。每出約束,必稱神師。乃宣言曰:「吾唯懼燕軍之(鼻刀)所得齊卒,置之前行。與我戰,即墨敗矣。」燕人聞之,如其言。城中人見齊諸降者盡(鼻刀),皆怒,堅守,唯恐見得。單又縱反閑曰:「吾懼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為寒心。」燕軍盡掘壟墓燒死人。即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涕泣。共欲出戰,怒自十倍。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與士卒分功,妻妾編於行伍之間,盡散飲食饗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約降於燕,燕軍皆呼萬歲。田單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遺燕將曰:「即墨即降,願無虜掠吾家妻妾,令安堵。」燕將大喜,許之。燕軍由此益懈。田單乃收城中得千餘牛,為絳繒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尾於尾,燒其端。鑿城數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後。牛尾熱,怒而奔燕軍,燕軍夜大驚,牛尾炬火光明炫燿,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五千人因銜枚擊之,而城中鼓噪從之,老弱皆擊銅器為聲,聲動天地。燕軍大駭,敗走。齊人遂夷殺其將騎劫。燕軍擾亂奔走,齊人追亡逐北,所過城邑皆畔燕而歸田單。兵日益多,乘勝,燕日敗亡,卒至河上。而齊七十餘城皆復為齊。乃迎襄王於莒,入臨淄而聽政。襄王封田單,號曰安平君。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勝。善之者,出奇無窮。如環之無端。夫始如處女,適人開戶,後如脫兔,適不及距。其田單之謂邪!

初,淖齒之殺閔王也,莒人求閔王子法章,得之太史儌(1人字旁換成女字旁)之家,為人灌園,儌(同1)女憐而善遇之,後法章私以情告女,女遂與通,及莒人共立法章為齊王,以莒距燕,而太史氏女遂為後,所謂君王後也。燕之初入齊,聞畫邑人王蠋賢,令軍中曰:「環畫邑三十里無入。」以王蠋之故,已而,使人謂蠋曰:「齊人多高子之義,吾以子為將,封子萬家。」蠋固謝。燕人曰:「子不聽,吾引三軍而屠畫邑。」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 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於野。國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劫之。以兵為君將,是助桀為暴也。與其生而無義,固不如烹。」遂經其頸於樹枝,自奮絕脰而死。齊亡大夫聞之曰:「王蠋布衣也,義不北面於燕,況在位食祿者乎!」乃相聚如莒,求諸子,立為襄王。

【譯文】田單,齊國田氏王族的遠親。在齊閔王時,田單為臨淄佐治的官員。等到燕國派遣樂毅來攻打齊國,齊閔王逃跑,不久又退守莒城。燕國的軍隊一路攻打齊國時,田單也避逃到安平,讓他同族的人把車軸突出的部分鋸斷,裝上鐵箍。不久,燕軍攻打安平,齊人爭相逃走,都因車軸的頭被撞壞了,而成為燕國的俘虜,只有田單這一族得以逃脫,退守即墨。此時,燕國已經降服齊國許多城市,只有莒和即墨這兩城未攻下。燕軍聽說齊閔王在莒城,便調集軍隊攻打。大臣淖齒就將齊閔王殺死,死守城池,經過了好幾年燕軍仍都攻不下。於是燕軍改而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官員出戰,不幸敗死。城中的軍民一致推舉田單當首領,說:「安平之役,唯有田單和同族人才安然脫險,可見田單對軍事方面有一定的了解。」於是擁立田單為將軍,守即墨,對抗燕國。不久,燕昭王過世,燕惠王登位。他和樂毅不和。田單聽說後,就實施了反間計,放傳言說:「齊閔王已經死了,而未攻破的齊城僅有兩座而已,樂毅是害怕被殺而不敢回國,而以攻打齊國為名義,其實是想自己在齊國稱王。但齊國人心還未歸附,所以慢慢攻打即墨好拖延時間,等待時機成熟。齊國人只擔心會有其他將領來帶兵,那麼即墨一定會被攻破。」燕惠王聽信傳言,派了騎劫來替代樂毅。樂毅因此逃去趙國。燕軍因此忿忿不平。田單又命令城中的居民在吃飯前要先在庭院祭祀祖先,使得每每有群鳥在即墨城上盤旋。燕國的軍隊看了都覺得很奇怪。田單又放謠言說:「這是神要下凡來教我們取得勝利。」又對城中人說:「有神人要來做我的老師。」有一個士兵說:「那我也可以當你的老師嗎?」接著就走了。田單連忙將他請回來,請他坐在上座,以侍奉老師的禮節來對待他。士兵說:「我騙了你,我什麼也不會。」田單說:「你不要再說了!」於是就奉他為師,每次發號施令,一定說是老師的意見。又揚言說:「我們只怕燕軍將那些齊國的俘虜割掉鼻子,站在軍隊的前面,否則我們一定會輸。」燕軍一聽說,便如此施行。城中人看見這樣的景象,都很生氣,一方面也害怕自己會被俘虜,因此堅守城池。田單又放謠言說:「我們最害怕燕人挖我們的祖墳,侮辱我們的祖先。」燕軍聽說後,就馬上去做。即墨人一看見如此,都恨不得馬上出戰,憤怒的情緒高漲了十倍。田單知道現在正是出戰的時機,便和士兵一同工作,並把自己的妻妾都編在隊伍之中,還把全部的食物都拿出來,犒勞士兵。命令精良的部隊埋伏起來,讓老弱婦女登上城防守,派遣使者去和燕軍討論投降事宜。田單又將民間的黃金收集得一千溢,讓即墨城中的富豪送給燕軍,曰:「即墨馬上要投降了,希望不要虜掠我們的家眷,讓我們安心生活。」燕軍的將領非常高興,答應了這個請求。田單於是收集了城中一千多頭牛,讓它們披上了大紅色的綢絹,上面飾以五彩的龍圖,把兵刀綁在角上,再將沾滿油脂的蘆葦綁在牛尾上,用火點燃。又把城牆挖了數十個洞,在晚上時把牛放了出來,令五千名士兵跟在後面。因為牛尾被燒的發熱,牛群發狂向前奔向燕軍,使得燕軍驚慌失措,牛尾上的火將夜晚照的亮如白晝,燕軍所見都是龍紋,大家非死即傷。五千名士兵又殺來,而城中的老弱婦孺都手持銅鐵,敲的震天響地,在旁助陣。燕軍大為害怕,連忙逃走。齊國人在混亂之中殺了騎劫。燕軍散亂竄逃,齊人緊追在後,所經之城鎮,都背叛了燕軍而歸附田單。田單的兵力日漸強盛,乘著優勢一路追擊。而燕國則日漸敗退,一直到黃河邊上。而齊國的城池都收復了。於是田單到莒城迎接齊襄王回到臨淄處理政務。齊襄王封賞田單,賜號為安平君。

太史公說:作戰要一面交鋒,一面用兵出奇制勝。善於用兵的人,能夠不斷得勝。不管是奇襲還是正面交戰,都要相配合,才能使人捉模不定,如同圓環沒有起止。用兵一開始要像處女那樣沉靜,讓人沒有防備,等到機會來臨,就要如脫逃的兔子一樣,使人不及防禦。田單就是如此吧!

當初,淖齒殺死齊閔王時,莒城的人在訪求齊閔王的兒子法章,在太史儌(1人字旁換成女字旁)的家中找到他,他正替人種地澆水。太史儌(同1)的女兒喜歡他並對他很好,後來法章就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了她。等到莒城的人共同擁立法章為齊王,太史氏的女兒就被立為王後,這就是大家說的「君王後」。燕軍在攻入齊國時,聽說畫邑人王蠋有賢德,就下令說:「在畫邑周圍三十里不許進入。」不久,燕國派人對王蠋說:「齊國有許多人都稱頌你的品德,我們要任用你為將軍,還給你一萬戶的食邑。」王蠋不接受。燕人說:「你不接受的話,我們就帶領大軍來屠平畫邑。」王蠋說:「盡忠的臣子是不能侍奉兩個君主;貞烈的女子不嫁第二任丈夫。齊王不聽我的諫言,所以我才隱居。國家既已滅亡,我又不能使它復活,現在你們又強迫我當將領。如果我答應了,就是幫你們坐壞事。與其做無義之事,還不如受烹刑而死!」於是就上吊自殺。齊國逃散的官員聽聞此事,曰:「王蠋只是一介平民,都能如此,何況我們這些拿國家俸祿的人!」於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到莒城去,尋找齊閔王的兒子,擁立為襄王。

⑤ 求解答過程: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

1.B
2.C
3.C
4.(1)於是相約一同西去,秦瓊騎著自己的馬前去向王世充告別,說:「我自認為不能侍奉您,版請讓我現在告權辭吧。」
(2)「你不顧念妻子兒女而來歸附於我,並且又立了大功,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應該割下來給你吃,何況是財物、美女呢!」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