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歐化文言文

歐化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4 02:11:02

⑴ 比喻社會墮落的一些成語或者文言文

勞思逸淫 逸:安逸。指參加實際勞動,才能想到愛惜物力,知道節儉;貪圖安逸就容易放盪墮落。
出處:《國語·魯語》:「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
飄籓墜溷 比喻由於偶然的機緣而有富貴貧賤的不同命運。亦多指女子墮落風塵。同「飄茵墮溷」。
飄樊落溷 比喻由於偶然的機緣而有富貴貧賤的不同命運。亦多指女子墮落風塵。同「飄籓墜溷」。
飄茵墮溷 比喻由於偶然的機緣而有富貴貧賤的不同命運。亦多指女子墮落風塵。
出處:《梁書·儒林傳·范縝》:「子良(竟陵王蕭子良)問曰:『君不信因果,世間何得有富貴,何得有賤貧?』縝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於茵席之上,自有關籬牆落於糞混之側。墜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糞溷者
飄茵落溷 隨風而落,有的飄在茵席上,有的落在糞坑裡。比喻由於偶然的機緣而有富貴貧賤的不同命運。也指女子墮落風塵。
出處:《梁書·儒林傳·范縝》:「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於茵席之上,自有關籬牆落於糞溷之側。墜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糞溷者,下官是也。」
飄茵隨溷 比喻由於偶然的機緣而有富貴貧賤的不同命運。亦多指女子墮落風塵。同「飄茵墮溷」。
斯文掃地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掃地:比喻名譽、信用、地位等完全喪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
出處:《論語·子罕》:「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清·徐坷《清稗類鈔·三十四》:「巡檢作巡撫,一步登天;監生作監臨,斯文掃地。」
蛻化變質 蛻化:蟲類脫皮變化。比喻人墮落變壞。
自暴自棄 暴:糟蹋、損害;棄:鄙棄。自己瞧不起自己,甘於落後或墮落。
出處:《孟子·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自甘暴棄 指自甘墮落,不求進取。同「自暴自棄」。
出處:章炳麟《演說錄》:「近來有一種歐化主義的人,總說中國人比西洋人所差甚遠,所以自甘暴棄,說中國必定滅亡,黃種必定剿絕。」
自甘墮落 自己甘心思想行為向壞的方向發展。
自棄自暴 指自甘墮落,不求進取。同「自暴自棄」。
出處:《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凡為血氣所移者,皆是自棄自暴之人耳。」
一失足成千古恨 比喻一旦犯下嚴重錯誤或墮落,就成為終身的憾事。
出處:明·楊儀《明良記》:「唐解元寅既廢棄,詩雲:『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頭是百年人。』」

⑵ 給好評!!好人有好報! 文言文翻譯(朝花夕拾後記): 「......況邇來世風日下,沿風澆漓,

試譯如下:
【原文】
1、況邇來世風日下,沿風澆漓,不知孝出自然,反以孝作另成一事。
2、殊未審孝只在乎心,不在乎跡。盡孝無定形,行孝無定事。
3、慨自歐化東漸,海內承學之士,囂囂然侈談自由平等之說,致道德日就淪胥,人心日益澆漓,寡廉鮮恥,無所不為,僥幸行險,人思幸進,求所謂砥礪廉隅,束身自愛者,世不多睹焉。
【參考譯文】
1、況邇來世風日下,沿風澆漓,不知孝出自然,反以孝作另成一事。
譯文:更何況近來世風日下(社會風氣一天比一天敗壞),流傳下來的風氣浮薄不厚,不知道孝本是出於自然的事,反而把孝當做另外的一件事。
【注釋】
(1)邇來:近來。(2)澆漓:浮薄不厚。多用於指社會風氣。南朝齊王融《為竟陵王與劉虯書》:「淳清既辨,澆漓代襲。」
2、殊未審孝只在乎心,不在乎跡。盡孝無定形,行孝無定事。
譯文:特別不明白孝只在於心,不在於外部表現出來的行跡,盡孝沒有固定的表現形式,行孝也沒有固定的事。
【注釋】
(1)殊:特別;特殊。(2)審:清楚;明白。
3、慨自歐化東漸,海內承學之士,囂囂然侈談自由平等之說,致道德日就淪胥,人心日益澆漓,寡廉鮮恥,無所不為,僥幸行險,人思幸進,求所謂砥礪廉隅,束身自愛者,世不多睹焉。
譯文:(我)慨嘆自從西學東漸(西方的學術向東方中國滲透)我國文化歐化以來,國內做學問的人,喋喋不休地大談特談自由平等的理論,導致(國人的)道德一天天地接近淪喪,人心日益(一天天地更加)浮薄不厚,寡廉鮮恥(沒有操守,不知羞恥),無所不為(什麼事都幹得出),常常因心存僥幸之心而鋌而走險,人人都想因僥幸而進升,(那些)追求所謂的磨練稜角修正品性、束身自愛的人,社會上(越來越)不多見了。
【有幾個現在依然還用的成語可以不翻譯,也可以按照其後括弧內的意思翻譯出來。如寡廉鮮恥、無所不為等。】
【注釋】
(1)歐化:模仿歐洲的風俗、習慣、制度等。黃質《朱生君實延齡遺墨》詩:「佉盧旁行競歐化,變色風雲驚叱吒。」(2)東漸:原指向東流入。後引申謂向東方流傳。南朝梁簡文帝《大法頌》:「西逾月窟,東漸扶桑。」林紓《送文科畢業諸學士序》:「歐風既東漸,然尚不為吾文之累,敝在俗士以古文為朽敗。」這里指西學東漸。(3)海內:天下。這里指中國。(4)承學之士:做學問的士人。承學,謂從事學問。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顧炎武》:「自梨洲起而振其頹波,亭林繼之,於是承學之士,知習古經義矣。」(5)囂囂(áo):本指喧嘩。後指多言。宋蘇洵《六經論·書論》:「湯之伐桀也,囂囂然數其罪而以告人,如彼有罪,我伐之,宜也。」清周亮工《陳章侯繪磨兜堅見寄感其意賦此答之》詩:「他日青藤山下去,囂囂對爾莫相嗔。」清李漁《閑情偶寄·頤養·行樂》:「乃形則往來僕僕,口則贊嘆囂囂。」(6)侈談:大談;縱論。明袁宗道《戒壇山二》:「予再探諸洞,俱弇淺,遂返方丈,侈談所見驕諸公,王則強言不須游。」清周亮工《與張瑤星書》:「學人侈談該博,每苦記憶不真,得此奇觀,頓如指掌。」(7)淪胥:泛指淪陷、淪喪。《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淳風杪莽以永喪,縉紳淪胥而覆溺。」唐張鷟《遊仙窟》:「下官堂構不紹,家業淪胥。」清顧炎武《酬李子德二十四韻》:「一身長瓠落,四海竟淪胥。」嚴復《論教育書》:「神州之陸沉誠可哀,而四萬萬之淪胥甚可痛也。」(8)行險:做冒險的事;走危險的路。《禮記·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鄭玄註:「險,謂傾危之道。」孔穎達疏:「小人以惡自居,恆行險難傾危之事,以徼求榮幸之道。」唐柳宗元《與楊誨之第二書》:「今子又以行險為車之罪。夫車之為道,豈樂於行險耶?度不得已而至乎險,期勿敗而已耳。」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是此一書者,非闡明詞學之書,乃教人行險播惡之書也。」(9)幸進:以僥幸而進升。《後漢書·皇後紀贊》:「既雲德升,亦曰幸進,身當隆極,族漸河潤。」又特指希圖僥幸陞官。《續資治通鑒·宋真宗乾興元年》:「先是司天監丞徐起等言遇先帝御樓,及帝即位,止遷一官,願如京朝官例,遷兩官。朝廷惡其幸進,條約之。」《清史稿·選舉志五》:「捐棄階資,幸進者不以為獎勵之公,而陰喜進取之獨巧;沉滯者不自咎才智之拙,而徒怨進身之無階。」(10)砥礪:原指磨石,後活用為動詞,指在磨石上磨。後引申為磨練;鍛煉。《墨子·節葬下》:「此皆砥礪其卒伍,以攻伐並兼為政於天下。」《後漢書·竇融傳》:「融乃與五郡太守共砥厲兵馬。」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故位在鷙擊,砥礪其氣。」宋蘇軾《與王慶源之子書》:「惟望昆仲力學砥礪,以顯揚不墜為心。」又作激勵;勉勵。《荀子·王制》:「案平政教,審節奏,砥礪百姓。」漢劉向《列女傳·齊女傅母》:「(傅母)砥厲女之心以高節。」清戴名世《〈梅文常稿〉序》:「吾江南文學禮義之邦,推宣城為最,其士大夫多崇禮讓,敦實行,以清風高節砥礪末俗。」(11)廉隅:原指稜角。後比喻端方不苟的行為、品性。《禮記·儒行》:「近文章,砥厲廉隅。」《漢書·揚雄傳上》:「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不修廉隅以徼名當世。」宋蘇洵《御將》:「況為將者又不可責以廉隅細謹,顧其才何如耳。」《明史·王廷相傳》:「今廉隅不立,賄賂盛行,先朝猶暮夜之私,而今則白日之攫。」(12)束身自愛:猶言束身自修。清陳天華《中國革命史論》第一章:「稍束身自愛者,不敢逸於常軌,以蒙青史之誅。」
參考:查字典網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