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夷也文言文

夷也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4 02:11:11

『壹』 在文言文中夷險一致者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管一帆風順還是遇到危險時,都始終如一。

出處:唐·白居易《養竹記》

原文:

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受者。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之,為庭實焉。

譯文:

竹子的心空,空是為了虛心接受道,君子看見它的心,就想到要虛心接受一切有用的東西。竹子的節堅定,堅定是為了立志,君子看見它的節,就想到要磨煉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風順還是遇到危險時,都始終如一。正因為如此,君子都喜歡種竹,把它作為庭院中存在價值的東西。

(1)夷也文言文擴展閱讀:

《養竹記》作於貞元十九年(803)春,這時候他正年富力強。貞元十六年,他中了進士。貞元十八年,白居易應拔萃科考試,入甲授秘書省校書郎。他抱著「兼濟天下」的抱負。

《養竹記》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散文。它以竹子為題詠的對象,贊美了具有正直堅強品德的賢能人,對肆意摧殘竹子的行徑表示憤慨,同時,提出培養使用人才的正確主張。這反映了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的共同心聲。他們十年寒窗苦,為的就是建功立業。人才是國家強盛的基礎。

而封建社會的「君權神授」決定了壓抑人才的必然性。只要觸動了統治階段的利益,你就是才華橫溢、滿腹經綸也是免不了受打擊、遭貶滴的。

『貳』 「夷」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1. (會意。從大從弓。本義:東方之人。即我國古代對對東部各民族的統稱)

2. 同本義 [Yi nationality]。殷代分布在今山東省,江蘇省一帶。後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夷,東方之人也。從大,從弓,會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說文》

夷有九種。--《後後漢書東夷傳》

宅喁夷。--《書饒典》。馬注:「萊夷也。」

四夷八蠻。--《周禮職方式》

3. 如:夷歌(夷人的歌曲。亦蔑指外族的歌曲);夷蠻(古代東方和南方各族的蔑稱)

4. 舊時往往用以稱外囶或外國人 [foreign country;foreigner]

南撫夷越。--《三國志諸葛亮傳》

夷船由泥城。--《廣東軍務記》

與夷決戰。

餘夷脫逃。

5. 又如:夷場(即「洋場」。舊時上海人指租界地);夷館(清代稱外國人在中國的館舍)

6. 倚輩;同輩 [same kind]

在醜夷不爭。--《禮記曲禮上》。鄭玄注:「夷,猶倚也。」

今諸將皆陛下故等夷。--《史記留候世家》

7. 又如:夷等(同列,同輩)

8. 古國名 [Yi state]。在今山東省即墨市西

9. 姓

『叄』 初中文言文帶有夷的句子

1、船背稍夷。——明魏學洢《核舟記》
2、與之辯解,言和而色夷。——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肆』 夷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名〉
1.(會意.從大從弓.本義:東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對對東部各民族的統稱)
2.同本義 [Yi nationality].殷代分布在今山東省,江蘇省一帶.後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夷,東方之人也.從大,從弓,會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說文》
夷有九種.——《後後漢書東夷傳》
宅喁夷.——《書饒典》.馬注:「萊夷也.」
四夷八蠻.——《周禮職方式》
3.如:夷歌(夷人的歌曲.亦蔑指外族的歌曲);夷蠻(古代東方和南方各族的蔑稱)
4.舊時往往用以稱外囶或外囯人 [foreign country;foreigner]
南撫夷越.——《三國志諸葛亮傳》
夷船由泥城.——《廣東軍務記》
與夷決戰.
餘夷脫逃.
5.又如:夷場(即「洋場」.舊時上海人指租界地);夷館(清代稱外囯人在中囯的館舍)
6.倚輩;同輩 [same kind]
在醜夷不爭.——《禮記曲禮上》.鄭玄注:「夷,猶倚也.」
今諸將皆陛下故等夷.——《史記留候世家》
7.又如:夷等(同列,同輩)
8.古囯名 [Yi state].在今山東省即墨市西
9.姓
〈形〉
1.平坦 [level]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老子》
馳騁夷道.——《淮南子原道》
船背稍夷.——明魏學洢《核舟記》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2.又如:夷延(地勢平坦而廣闊);夷阻(平坦和險阻)
3.太平 [peaceful].如:夷一(太平統一);夷世(太平之世)
4.平和;平易 [gentle;modest]
與之辯解,言和而色夷.——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5.又如:夷坦(平和坦盪);夷伍(平易而放達);夷易(平易,平正);夷泰(平和閑靜);夷淡(性情平和淡泊);夷雅(平和閑雅);夷道(平易之道);夷遠(平和而高遠);夷為(平和通達);夷粹(平和純正);夷澹(平易恬靜);夷簡(平易質人)
6.平正 [flat;level].如:夷姡(公平美好);夷陂(平正和偏頗);夷易(平易,平正);夷庭(平正,平直)
7.經常,常道 [usual]
王極之傳言,是夷是訓,於帝其順.——《史記》
8.傲慢 [arrogant]
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荀子》
9.安閑 [leisurely].如:夷由(從容自得);夷白(安於清貧,潔身自好);夷坦(安祥自若的樣子)
10.通「怡」.喜悅 [happy;joyful]
雲胡不夷?——《詩歌鄭風風雨》
我心則夷.——《詩.召南.草蟲》
羨餘術兮可夷.——《楚辭.九懷》
〈動〉
1.使平,拉平;鏟平 [level to the ground]
將塞井夷灶而為行也.——《左傳.成公十六年》
往而夷夫.——《呂氏春秋.似順》
芟夷大亂.——《資治通鑒》如:夷為平地;夷岳;夷拔(鏟平攻破)平定 [put down]
亂生不夷,靡囯不泯.——《詩.大雅.桑柔》
實靖夷我邦.——《詩.大雅.召》
今操芟荑大難,略已平矣.——《資治通鑒》
2.又如:夷難(平定禍亂)
3.傷,受傷 [be wounded]
夷於左股.——《易.明夷》
芟夷我農功.——《左傳.成公十三年》
4.又如:夷傷(創傷;死傷)
5.攻破 [capture].如:夷拔(攻破);夷破(攻破)
6.鏟除;消滅;誅滅 [exterminate;put to death]
是以人夷其宗廟.——《囯語.周語下》
夷滅者數十家.——《漢書.李廣蘇建傳》
吾欲夷其九族,以謝天下,安肯與逆賊結親耶?——《三囯演義》
7.又如:夷三族(古代的酷刑.一人犯罪,父母、兄弟、妻子[一說父族、母族、妻族]三族同坐)
8.毀滅 [ruin].如:夷毀(毀滅)
9.猶豫,遲疑 [hesitate].如:夷由(猶豫;遲疑不前);夷與(遲疑不前)
10.鋤草 [root out]
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周禮.秋官》
常用片語
1.夷曠 yikuang
襟懷夷曠
2.夷戮 yílù
[massacre] 殺戮;誅戮
自相夷戮.——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3.夷陵 Yílíng
[the Yi Mausoleum] 楚先王的坆墓,在今湖北宜昌縣東
再戰而燒夷陵.——《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4.夷門 yímén
[eastern gate of Daliang,the capital city of Wei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戰囯時魏囯都城大梁的東門
夷門監者.——《史記.魏公子列傳》
夷門侯生.
行過夷門.
夷門抱關者.
5.夷滅 yímiè
(1) [massacre;perish]∶消滅;殺盡
(2) [bury]∶埋沒;埋起來
6.夷平 yípíng
[level to the ground] 使成一塊平地
1889年那次龍卷風夷平了整個城市
7.夷然 yírán
[calm] 平靜鎮定的樣子
夷然不以為忤
8.夷猶 yíyóu
(1) [hesitate]∶猶豫遲疑不前.也作「夷由」
(2) [calm and unhurried]∶從容不迫
雙槳小

『伍』 古文夷逰什麼意思

原文: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遇時。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2. 翻譯:

    管仲,名夷吾,是潁上人。他年輕的時候,常和鮑叔牙交往,鮑叔牙知道他賢明、有才幹。管仲家貧,經常占鮑叔的便宜,但鮑叔始終很好地對待他,不因為這些事而有什麼怨言。不久,鮑叔侍奉齊國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糾。等到小白即位,立為齊桓公以後,桓公讓魯國殺了公子糾,管仲被囚禁。於是鮑叔向齊桓公推薦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後,在齊國執政,桓公憑借著管仲而稱霸,並以霸主的身份,多次會合諸侯,使天下歸正於一,這都是管仲的智謀。
管仲說:「我當初貧困的時候,曾經和鮑叔經商,分財利時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鮑叔不認為我貪財,知道我生活貧困。我曾經為鮑叔辦事,結果使他更加窮困,但鮑叔不認為我愚笨,知道時機有利和不利。我曾經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職,但鮑叔不認為我沒有才幹,知道我沒有遇到好時機。我曾多次作戰,多次戰敗逃

『陸』 為什麼文言文中夷字有伸開兩腿坐著的意思

文言文中「夷」字有伸開兩腿坐著的意思,是從「夷」字的形容詞義「平坦」引申而來的。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對「夷」的解釋是:平也。從大從弓。東方之人也。以脂切。《莊子·眩篋》記載:「夫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實。」《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中也說:「從壺頭則路近而水嶮,從充則塗夷而運遠,帝初以為疑。」

「伸開兩腿坐著」時,就得把腿平放在地上或者席上,這種行為在古代被稱為「夷俟」,指伸平兩足箕踞在地或席上,古人視此行為是倨傲無禮之態。《論語·憲問》記載:「 原壤夷俟。」何晏《論語集解》引馬融的話說:「夷,踞。俟,待也。」 劉寶楠在《論語正義》中引焦循的話補疏:「夷俟即是踞肆。」 漢代的揚雄在《法言·五百》中說:「如夷俟倨肆羈角之,哺果而啗之,奚其強?」汪榮寶義疏解釋道:「夷俟倨肆謂居處之非禮者也。」

『柒』 文言文《戒夷解衣》

戎夷違來齊如魯,天大寒而後自門。與弟子一人宿於郭外,寒愈甚,謂其弟子曰:「子與我衣,我活也,我與子衣,子活也,我國士也,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愛也。子與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惡能與國士之衣哉?」戎夷嘆息曰:「嗟呼!道其不濟夫!」解衣與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謂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則未之識;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

戎夷(人名)離開齊國去魯國,(遇到)天氣非常寒冷但是卻在城門關閉後才到。和一個弟子一起住在野外,天更加寒冷了,(他)對弟子說:「您給我衣服,我可以活;我給您衣服,您可以活。我是國家有名的學士,為了國家 而捨不得死。您是微不足道的小人,不值得愛惜。您把您的衣服給我吧。」弟子說:「既然是小人,又怎麼可能會給國 家有名的學士衣服穿呢?」戎夷嘆息道:「唉!世道這么頹敗嗎!」脫下衣服給了弟子,到半夜便死了。(他的)弟子便保住了性命.如果說戎夷一定能夠安定天下,那是沒有辦法知道了;至於(戎夷)想讓別人得到好處的想法,沒有人可以超過他了。

『捌』 「夷」在古文中都有什麼意思

一、夷的意思

1、平坦;平安。

2、破壞建築物(使成為平地)。

3、滅掉;殺盡。

4、我國古代稱東方的民族,也泛稱周邊的民族。

5、舊時泛指外國或外國人。

6、姓。

二、讀音:yí

三、英文:danger ,defile ,narrow

三、引證

1、《詩·鄭風》:「旣見君子,雲胡不夷。」

譯文:已經見到君子,心中怎能不寧靜。

2、《前漢·刑法志》:「戰國時,秦用商鞅連相坐之法,造參夷之誅。」

譯文:戰國時,秦國任用商鞅連連坐法,製造誅滅的懲罰。

四、例子

初時所奏和綠竹翁相同,到後來越轉越高,那琴韻竟然履險如夷,舉重若輕,毫不費力的便轉了上去。

(8)夷也文言文擴展閱讀:

夷的字源演變:

二、夷的相關詞語有蠻夷,夷戮,夷由,夷等。

1、蠻夷的讀音mán yí,意思是古代泛指華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數民族。

2、夷戮的讀音yí lù ,意思是殺戮;誅戮。

3、夷由的讀音yí yóu,意思是亦作「夷猶」。猶豫;遲疑不前。

4、夷等的讀音yí děng,意思是同列,同輩。

『玖』 「夷齊」文言文翻譯

1.伯夷和叔齊的並稱。

詞語分開解釋:
夷 : 夷 yí 中國古代稱東部的民族:東夷。九夷(古時稱東夷有九種)。 中國舊時指外國或外國的:華夷雜處 詳細>>
齊 : 齊 (齊) qí 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齊整。參差不齊。 達到,跟什麼一般平:見賢思齊。河水� 詳細>>

『拾』 古文中夷是什麼意思

平安,化險為夷~。
弄平:夷為平地
消滅:夷滅,同輩: ~等
名姓: 伯~
通「怡」: ~然自若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