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鞋謝字文言文

鞋謝字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4 02:46:17

⑴ 古文「謝過」中的謝字是什麼意思

嘗耘瓜誤斷其根,父怒,援杖擊之,幾死。有頃復甦,鼓琴而歌。孔子聞之,告門人曰:「參來勿內也。小杖則受,大杖則走。今參陷父不義,安得為孝乎?」參聞之,遂造孔子謝過也。

文言文一定要有上下文

認錯,道歉:~過

⑵ 在中學語文文言文中謝字的用法及例句

謝xiè

動詞義:

1、形聲。從言射聲。本義:向人認錯道歉。

自謝曰。——《戰國策·趙策》

長跪而謝。——《戰國策·魏策》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史記·項羽本紀》

驚謝曰。——清·周容《芋老人傳》

2、用言辭委婉地推辭拒絕。

乃召拜黯為淮陽太守,黯伏謝不受命。——《史記·汲黯列傳》

謝媒人。——《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楚而謝。—— 唐·李朝威《柳毅傳》

謝客矣。——明·宗臣《報劉一丈書》

子退而休之,謝醫卻葯。 ——宋·蘇軾《蓋公堂記》

3、辭去官職。

若此兒不救,便當回舟謝職,無復遊宦之興矣。——《南齊書·王僧虔傳》

當亦謝官去,豈令心事違。——唐·王維《送張五歸山》

4、告辭;告別。

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史記·李將軍列傳》

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史記·魏公子列傳》

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5、告訴;告誡。

謝漢使。——《漢書·李廣蘇建傳》

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6、以言辭相問候。

至府,為我多謝問趙君。/界上亭長寄聲謝我,何以不為致問?——《史記·趙廣漢傳》

7、感謝。

休謝之。——《三國演義》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史記·項羽本紀》

且謝曰。——唐·李朝威《柳毅傳》

8、逝去。

詔曰:弟勰所生母潘早齡謝世,顯號未加。——《魏書·彭城王勰傳》

9、酬謝。

婚禮不許多用盤盒豬羊糖餅,不許厚禮物謝媒。——明·海瑞《禁約》

受人十萬,謝客數千,又重饋部吏。——《潛夫論》

10、衰敗;衰落。

宿覺名未謝,殘山今尚存。—— 宋·葉適《宿覺庵》

花之既謝。——明·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11、遜讓;不如。

既鯨鯢折首,西夏底定,便宜訴其本懷,避賢謝拙。——《宋書·王宏傳》

12、避免;避開。

必以儷辭為文,何緣《十翼》不能一致,豈波瀾既盡有所謝短乎?——章炳麟《文學總略》

名詞義:

1、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唐河南。

於邑於謝,南國是式。——《大雅》

2、姓。

詞義梳理

1辭卻,辭職。

2推辭;拒絕。

3引申為不用。

4辭別。

5引申為離開。

6消失;凋謝。

7指脫落。

8衰敗,衰落。

9除去。

10避免;避開。

11缺乏;少。

12遜讓;不如。

13更替;輪替。

14道歉;認錯。

15慚愧;不安。

16酬謝;酬答。

17指謝儀,報酬。

18泛指感謝。

19問候,問。

20告知,語。

21解答,敘述。

22龜的一種。行而頭仰,用以占卜不靈。

23通「榭」。

24古邑名。故城在今河南省唐河縣南。周申伯遷於此。一說,即今河南省信陽市。
25姓。春秋時魯有謝息。見《左傳·昭公七年》。

⑶ 文言文 書謝御史 重點字詞

謝御史者[1],吾楚湘鄉謝薌泉先生也[2]。當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3],權焰張。有寵奴常乘珅車以出,人避之,莫敢詰。先生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車,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燒其車。曰:「此車豈復堪宰相坐耶!」九衢中[4],人聚觀,歡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歸[5]。
先生文章名一時,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爭奉筇屐迎[6]。飲酒賦詩,名益高,天下之人,皆傳稱「燒車御史」。和珅誅,復官部郎以卒。
及道光癸巳之歲[7],河南裕州知州謝興嶢[8],以卓異薦入都。裕州,御史之子,由翰林改官也。引見時,唱陳名貫畢[9],皇上問曰:「汝湖南人,作京語何也?」興嶢對言:「臣父謝振定,歷官翰林御史,臣生長京師。」上悟曰:「爾乃燒和珅車謝御史之子耶?」因褒獎興嶢家世,勉以職事。明日,上語閣臣:「朕少時聞謝御史燒車事,心壯之。昨見其子來,甚喜。」未幾,命擢興嶢敘州府知府[10]。方裕州入見時,吾鄉人士在京師者,盛傳天語,以為謝氏父子之至榮也,又幸薌泉先生之生於其鄉而以相誇耀也。敏樹得知其本末如此雲。
敏樹又記在都時,有郎官當推御史者,語次[11],因舉薌泉先生之事 。郎官謂曰:「薌泉負學問文章,又彼時請議尚重,故去官而名益高,身且便。今我等人材既弗如,而時所重者,獨官祿耳,御史言事,輕則友人笑,重則恐觸罪,一朝跌足,誰肯相顧盼耶?且家口數十,安所賴耶?」余無以進之。嗟呼!昔之士風人情,猶之今也。以裕州今日家世之榮,孰不欣羨而願其有是?孰知當薌泉先生罷官時,同朝行輩[12]中,必有相侮笑者,譏毀者,畏罪累而不敢附和者。其家人居室,必不如在官之樂者。且使先生官不罷,其進取抑未可量,一遭斥逐,終以不振,獨氣節重江湖間耳。然則先生之燒車之時,亦可謂計慮之不詳盡者耶?

[1]謝御史:謝振定,字一之,號薌泉,湖南湘鄉人,乾隆年間進士,嘉慶初官御史。著有《知恥堂集》。御史:清代行使糾察的官吏。
[2]楚:湖南古屬楚國。薌(xiāng):1.古書上指用以調味的紫蘇之類的香草。2.同「香」。
[3]和珅:清滿洲正紅旗人,姓鈕祜祿,字致齋。乾隆時由侍衛遷戶部侍郎兼軍機大臣,執政二十餘年,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封一等公。乾隆晚年對他極為倚重。任職期間結黨營私招權納賄,嘉慶繼位後抄沒家產,責令自殺。清代大學士實際行使宰相之權,故文中稱他為「宰相」。
[4]九衢(qú):四通八達的道路
[5]筇:竹杖
[6]通衢大道:四通八達的道路。
[7]削籍:除去官籍名姓,即革職。
筇(qióng):竹杖。屐(jī):登山用鞋的一種。筇和屐都是游歷山水的用具。部郎:郎中,舊時政府各部尚書、侍郎、丞以下的高級部員。
[8]癸巳:1833年(道光十三年)。
[9]裕州:州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方城縣。
[10]唱陳名貫:高聲報告姓名、籍貫。
[11]敘州府:治所在今四川省宜賓市,轄四川省大涼山及雷波縣以東,富縣以南,隆昌、興文等縣以西。
[12]當推御史者:正推舉為御史的人。語次:說話中間。次:中間。
[13]行輩:輩分,這里指地位相同的人。

不知道你具體要的,全貼上來了,還有不知道的親追問~

⑷ 「謝」字的古文有什麼意思請各位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幫下忙哈

1.認錯;道歉;謝罪
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2.辭去官職;推遲
范曄《後漢書。魯恭傳》:「郡數以禮請,謝不肯應。」

3.拒絕

4.告;問
漢樂府《陌上桑》「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5.辭別;離開
郭璞《遊仙》「高蹈風塵外,長揖謝夷齊」

6.感謝;酬謝
班固《漢書。張湯傳》「安世嘗有所薦,其人來謝」

7.衰退;凋謝;死亡
李山甫《落花》「落魄東風不借春,吹開吹謝兩何因」

參考資料: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⑸ 文言文中有或、蓋、請、謝字有哪些意思並舉出例子

或:
1、有的,有的人。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2、也許,或許。 例如:「雲霞明滅或可睹."
3、又。 例如:」既立之監,或佐之史。「
4、語氣詞。 例如:殘賤公行,莫之或行。」(莫之或行:沒有人制止它。)
5、通「惑」,迷惑。例如:「別從東道,或失道。」
蓋:
1、用蘆葦或茅草編的覆蓋物。例如:被苫蓋,蒙荊棘。「
2、車蓋。例如:」擁大蓋,策駟馬。「
3、器物的蓋子。例如:」宰右執鐙,左執蓋。「
4、遮蔽,掩蓋。例如:」不能相為棄惡蓋非。「
5、勝過,超過。例如:」功蓋五帝。「」英才蓋世。「
6、副詞。大概。例如:」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克終:能堅持到底。)
7、通」盍「,何不。例如:」蓋雲歸哉。「(雲、哉:語氣詞。)
請:
1、請求。例如:」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
2、邀請。例如:」乃置酒請之。「(置:設。)
3、謁見,拜見。例如:」其造請諸公,不避寒暑。「(造:指前往。)
謝:
1、道歉。例如:」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2、推辭。例如:」太後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趙,代王謝,願守代邊。「(使使:派使者。欲徙王趙:要把代王遷到趙國去做王。代:國名。邊:邊疆。)
3、辭別。例如:」揮手謝公卿。「
4、感謝。例如:」嘗有所薦,其人來謝。「(嘗:曾經。薦:推薦。)
5、告訴。例如:」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戒:警戒。慎:小心。)
6、衰亡,凋落。例如:」薔薇花謝即歸來。「
7、遜於,不如。例如:」瓷甖無謝玉為缸。「

⑹ 文言文中謝字怎麼翻譯

請罪
道歉
婉拒
辭去官職
告辭
告誡
感謝
常用的就這幾個……
希望幫到你
記得好評哦哦

⑺ 古文中的「謝」"字有哪些解釋

1、向人認錯道歉。

兩漢:司馬遷《鴻門宴》: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意思是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親自來向項王道歉。

2、用言辭委婉地推辭拒絕

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相公倦,謝客矣!意思是相公疲勞了,謝絕會客。

3、辭去官職

若此兒不救,便當回舟謝職,無復遊宦之興矣。——《南齊書·王僧虔傳》

唐· 王維《送張五歸山》:當亦謝官去,豈令心事違。意思是不久我也該辭官歸去,哪能使自己心事乖違!

4、告辭;告別

兩漢(作者不詳)《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意思是記得那年初陽的時節,我辭別娘家走進你家門。

5、告訴,告誡

兩漢(作者不詳)《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意思是我要鄭重地告訴後來的人,以此為鑒戒千萬不要把它忘。

6、酬謝

明· 海瑞《禁約》:婚禮不許多用盤盒豬羊糖餅,不許厚禮物謝媒。

7、衰敗,衰落

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花之既謝。意思是花朵凋謝了。

謝字組詞有:答謝、謝謝、謝意、鳴謝、感謝、謝幕

(7)鞋謝字文言文擴展閱讀:

詞語解釋:

1、答謝[ dá xiè ]

受了別人的好處或款待,表示謝意。明末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明日婦人買了一壺酒,裝著四箇菜碟,叫小童來答謝,官人也受了。」

2、謝謝[ xiè xie ]

對別人表示感謝。現代冰心 《追念振鐸》:「更請你多多替我們謝謝老太太,她的手藝真是高明!」

3、謝意[ xiè yì ]

感謝的心意。現代x巴金 《再訪巴黎》:「現在我來到像前,表達我的謝意。」

4、鳴謝[ míng xiè ]

表示謝意(多指公開表示)。現代蕭乾 《一本褪色的相冊·未帶地圖的旅人》:「現在,通過向她鳴謝,我同時也向當時和她處境類似的男女同志致敬。」

5、謝幕[ xiè mù ]

演出閉幕後,觀眾鼓掌,演員站在台前向觀眾敬禮,答謝他們的盛意。現代楊朔 《滇池邊上的報春花》:「晚會演完謝幕時,所有的演員都站到台前,穿著各式各樣的服裝,鮮明漂亮,好看極了。」

⑻ 求文言文中含有「謝」字的句子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⑼ 古文中的"謝"字有哪些解釋

」謝「在古文中的意思如下:

1、更換、替代。

出處:西漢 劉安《淮南子.兵略》:「若春秋有代謝。」

釋義:就像季節一樣不斷更換。

2、詢問、問候。

出處: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二八.相和歌辭三.古辭.陌上桑》:「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釋義:太守詢問羅敷:「願和我同乘一車走嗎?」

3、感謝,道謝。

出處:西漢 司馬遷《鴻門宴》:「乃令張良留謝。」

釋義:於是就讓張良留下來道謝。

4、認錯,道歉。

出處:西漢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釋義:由賓客帶領到了藺相如的門前道歉。

5、辭去、推卻、拒絕。

出處:漢 樂府詩《孔雀東南飛》:「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釋義:劉母拒絕媒人說:「女兒先前有過誓言,老婦我怎麼敢(對她)說再嫁這件事呢?」

6、凋謝;死。

出處:唐 杜牧《留贈》詩:「不用鏡前空有淚,薔薇花謝即歸來。」

釋義:不要在鏡子前面哭泣了,等到薔薇花凋謝的時候就回來了。

7、告訴,勸誡。

出處:漢 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釋義:多多勸誡以後的人們,以此故事作為警戒,千萬不要不要再犯同樣的悲劇。

8、告辭,告別。

出處:西漢 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釋義:侯生看公子的臉色始終不變,才辭別了朋友上車。

9、 姓。如南北朝時期詩人:謝靈運。

(9)鞋謝字文言文擴展閱讀

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謝,辤去也。從言,䠶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謝,辭別離去。字形採用「言」作邊旁,採用「䠶」作聲旁。

詞語解釋

1、謝絕 [ xiè jué ]

釋義:婉辭,拒絕。

2、致謝 [ zhì xiè ]

釋義:向人表示謝意。

3、道謝 [ dào xiè ]

釋義:用言語表示感謝。

4、代謝 [ dài xiè ]

釋義:交替;更替。

5、感謝 [ gǎn xiè ]

釋義:用言語行動表示感激。

⑽ 古文中謝的意思

這些都是出自《孔雀東南飛》
第一句「謝家來貴門」中的「謝」應該是回「離開,辭別答」的意思,全句意思就是「離開家來到貴府」;
第二句「阿姆謝媒人」中的「謝」和現在差不多,即「酬謝,感謝」的意思;
最後一句應該是「多謝後世人」,這句中的「謝」是「警告,告誡」的意思。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