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兒童文言文閱讀

兒童文言文閱讀

發布時間: 2020-11-24 03:49:31

A. 適合讀給孩子聽的文言文

原文: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 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父親的朋友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楊氏之子》 原文: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譯文: 俞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俞伯牙彈琴時,心裡想到高山,鍾子期說:「好啊,我彷彿看見一座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俞伯牙心裡想到流水,鍾子期說:「好啊,我彷彿看見了奔騰不息的江河!」俞伯牙心裡想的,鍾子期一定能知道他的心意。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覺得世上再也沒有知音了,就把琴摔壞,把弦拉斷,一生不再彈琴。 ——《伯牙絕弦》 原文: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文: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比不上柳絮乘風飄起」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詠雪》 原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和朋友預先約定好一起出行,約定在中午時分,約定的時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離開了。當他離去以後,他的朋友才來到。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當時年僅七歲,正在家門外做游戲。客人問他:「你的父親在家不在?」陳元方回答說:「父親等待您很長時間而您卻沒有來到,已經離去了。 」客人便發怒說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約好一起出行,卻拋棄人家而離去。」陳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在中午時分見面,中午不到,這就是沒有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這便是沒有禮貌。」客人感到很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走回家不去理他。 ——《陳太丘與友期》

B. 有哪些適合小孩子讀的古文

1.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詩三百指的是詩經哦。
2.楚辭,尤其九歌。我就不解釋了,不求甚解的看看就好。
3.三字經。其他估計不說,但是很順口,容易記下來。有一段是對整個歷史時代的概述,方便理清關系。
4.洪範九疇,看起來比較晦澀,但是孩子是沒有我們這種對語言的認知當時的。我個人覺得孩子對語言是一種動物本能的感受方式,所以是否晦澀並不影響,只要告訴他是個故事就行了,雖然嚴格來說不算。
5.道德經,不是神鬼玄怪,只是對於世界觀的構成有很大的幫助。畢竟老子那恐怖的世界觀。
6.山海經,這個不用解釋對吧。
7.各種半文言小說,封神,三國,水滸,紅樓,三言二拍,東周,左傳,春秋,史記等。看著玩么。

C. 小學階段的孩子適合讀古文嗎

小學四年級之後就可以多讀古文,多背一背。
孩子識字量的增多,接觸到古代人物的故事也多了,你可以適當的,讓他多閱讀一些古文文言文。
比如男生喜歡看三國演義,就對他說,要想了解更多的三國故事,不妨看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書,注意是原版。
三國演義看了一段時間呢,我們再給他講講小說與史書的區別,不妨找陳壽的三國志,給他讀一點。
有孩子喜歡聊齋志異的鬼故事。讀了這些故事版本就應該早一點文言聊齋給他看看。
孩子有了興趣就可以指導他背誦一些論語。

D. 中國兒童閱讀文庫 文言文篇 捨身取義 全文

孟子的魚我所欲也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①也。如使人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②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③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④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⑤我與?向(6)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謂失其本心。」

E. 我怎樣教兒童學習文言文

我怎樣教兒童學習文言文?
石皇冠
好多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石老師如何教會學生念文言文的。我的辦法是這樣:
第一步,教學生念熟《史記*淮陰侯列傳》。
第二步,教學生念熟《漢書*韓信傳》。
第三步,教學生念熟《資治通鑒》中所有和韓信有關的段落。
這三步結束之後,千萬不能心急,不能急匆匆去考察學生讀懂了多少,不能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解說意思,更不能要求學生去斷句、翻譯。正確流利朗讀文言文本身就是讀懂的一種水平。
第四步,教學生繼續念熟《史記*留侯世家》《漢書*張良傳》。
第五步,教學生念熟《史記*陳丞相世家》《漢書*陳平傳》。
第六步,教學生念熟《史記*高祖本紀》《漢書*高帝紀》。
第七步,教學生念熟《史記*項羽本紀》《漢書*項籍傳》。
第八步,教學生念熟《史記*黥布列傳》《漢書*英布傳》。
第九步,教學生念熟《史記*彭越列傳》《漢書*彭越傳》。
第九步,教學生念熟《史記*呂後本紀》。
第十步,教學生念熟《史記*蕭相國世家》《漢書*蕭何傳》。
第十一步,教學生把《資治通鑒中》涉及上述人物部分的章節念熟。
第十二步,要求學生把《史記*淮陰侯列傳》的白話譯文全文看完。
第十三步,再來考察學生能否翻譯《史記*淮陰侯列傳》的某些段落。
僅《史記*項羽本紀》含標點近1萬字,可見學習古文不能過早關注學生「能說出多少意思」。讀一篇,讓學生細摳一篇,是學生害怕文言文的重要原因。掃除生字、念對多音字、停頓正確,就算達到要求。
我教學生讀《史記》《漢書》《資治通鑒》中的相關篇章,其實就是為了促進學生早日提升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其他篇目的學習也是這樣。
給沒見過面的淺易文言斷句,是給前來考察的人看的。不對學生作統一要求,能達到什麼水平就算什麼水平。但是能流利朗讀有標點淺易文言文卻是保底要求。

F. 初三的孩子文言文閱讀方面要如何進行加強

一,遵循「循序漸進、先易後難」的原則 人都有畏難心理,因而只有放開手腳,讓學生嘗點甜頭,學生才有興致繼續深入學習文言文.教材在選編課文時也是遵循了這一原則.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一冊的第一篇《童趣》就是明證,它淺顯易懂.在教學時,我的做法是:教師先鼓勵學生聊聊童年往事,在輕松歡快的氣氛下,再用平白如話的語言把沈復的童趣故事簡述給學生.然後讓學生結合註解去初讀課文,在教師的點撥下理解課文.這樣設計,學生理解課文就減少了障礙,易於接受.初中生學習文言文可以分為由易到難的三個階段:七年級——從基礎人手,認識文言文;八年級——理解詞句,品析文段;九年級——領會主旨,拓展延伸. 二.因「本」制宜、因人而異,在教學環節上出新意 1、要注意創設情境,在導入新課上下工夫. 情境的創設在文言文的教學中主要通過具體可感的形象來進行.這種形象藉助眼、耳、手感知,或者是多種感官同時感知到的.它能引起聯想、想像,激發人們認知的興趣. 通過講故事導入新課是我的首選.基於這一點,在學習一些故事性較強的文言文如《狼》、《桃花源記》等,我就先把它們編成小故事,講給學生們聽,並留下懸念,吊起胃口,以增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學習一些思想性較強的文言文,如《十則》、《兩章》等,我就先講一講與作者有關的故事,講人物的非凡成就和經歷,以講故事的形式講給學生聽,讓他們在聽故事中記住作品背景、作者其人,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唐雎不辱使命》時,則是由學生感興趣的象棋話題導入新課,引導學生認識「士」這一特殊身份.在導入《口技》這一課時,利用多媒體播放《洛桑學藝》第二集的口技表演.學生很容易被高超的口技表演吸引,在贊嘆不已中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 2、激發學生誦讀興趣,通過誦讀與作者產生共鳴. 誦讀是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一把鑰匙.文言文雖然已經失去了「活」的語言環境,但它自身卻有著很強的可讀性,反復讀來讀去,字詞句自然而然地進人大腦,課文的內容與意旨,隨之融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 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是很有道理的,自己悟得的,比老師教、被動記效果要好得多.在讀過幾遍之後,若仍有部分詞句不理解,可查閱詞典、字典,或請教他人,這時,學生想要知道這些知識,就會格外用心,記憶也會格外深刻,就像人餓了吃什麼都香一樣.文言文誦讀利於知識的積累,利於明白事理,利於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高. 在課堂教學上,我們可以嘗試多種朗讀方式,如師生配對朗讀、分角色朗讀、分組齊讀、男女賽讀等,形式多樣才能讓學生產生濃厚興趣.在教學《唐雎不辱使命》時,可以讓學生體念「對話朗讀」,領悟人物性格特點.在教學《岳陽樓記》時,可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領會洞庭湖勝景,岳陽樓陰冷景象、晴明景象等畫面的意境,從中領略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抱負. 通過誦讀,課文爛熟於學生的心裡,為豐富文言文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背誦的課文越多,文言文的水平也就隨之提高得越快.應該讓學生盡量多誦讀,由一知十,由十知百,從而使得學生對文言文有更高的興趣. 多誦讀名篇,這對培養學生文言文語感、積累文言文詞語是很有幫助的.葉聖陶先生曾說過: 「一個人……訓練語感更是基本的准備,有了這種准備,才可以通過文字的橋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因而我們要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培育語感,進而與作者產生共鳴,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因「本」制宜,用全新模式教學. 開展各種語文活動,利用活動提高學習興趣.如在教學中穿插表演、文言小故事比賽、文言文朗讀比賽、我愛文言文討論會、「暢游兩千年,文言伴我行」手抄報比賽、觀看成語典故影視作品等.在比一比、議一議的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 到了初三,還可以讓學生來上課,嘗嘗小老師的滋味.比如《愚公移山》這篇幅不長文字也不算難的課文,可以大膽讓學生試教.鼓勵學生上講台「演戲」,老師在台下「導演」.這樣,既受到了「實戰」鍛煉,還融洽了師生情感,又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達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三,注重課外閱讀實施課外延伸法 利用圖書室、閱覽室、網路平台拓寬學習文言文的途徑.可分為課外閱讀和摘抄引用兩種. 1、課外閱讀.如學生學習了例子》的《:愚公移山》,再給學生印發例子》的另一篇短小的文言文——《薜譚學謳》.只要對個別不易理解的詞句作淺顯的注釋,學生都能讀得津津有味,自然就引發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教師還應激勵學生廣泛地閱讀一些淺顯易懂的、故事性強的文言作品,如《史記》、《聊齋志異》、《搜神記》等名著.使學生開拓視野,豐富知識,陶冶情操,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興趣和能力. 2、摘抄引用.為擴大學生的知識積累,可讓每個學生在課內和課外所選的文言文里摘抄名言佳句.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為人處世;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品格;想「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的自我激勵…….這些名言佳句,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語言積累,以致在他們的作文中經常會恰到好處地出現,激勵他們積累更多的名言佳句,提高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四.理解文化的傳承,激發學生自豪感 中華民族悠久文化得以傳承,文言文功不可沒.孔子的「克己復禮」、孟子的「捨生取義」、文天祥的「丹心照汗青」等等浩然正氣,穿越古今時空,激勵著無數仁人志士和匹夫百姓.可以利用古代刺股懸梁、鑿壁偷光、積雪囊螢等勤奮好學的故事,教育學生樹立好學上進的志向,提高學生的思想、民族責任感和自豪感.而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精讀篇目後,學生就會發現古文里有「東西」可讀,古文里具有相當強的現實意義,那麼學生會從內心深處產生學古文的興趣,自覺地學習文言文

G. 那有賣中國兒童閱讀文庫(文言文篇)

當然是新華書店了呀

H. 有哪些適合小孩子讀的古文

三字經

I. 《中國兒童閱讀文庫 文言文篇》中的九戒知道的幫忙發一下,我給高分

(1)指九種來危害國家自而必須防止的現象。《逸周書·文政》:「九戒,一內有柔成,二示有危傾,三旅有罷寘,四亂有立信,五教用康經,六合詳毀成,七邑守維人,八飢有兆積,九勞休無期。」 孔晁 註:「﹝九戒﹞皆危道也。」
(2)指九條應遵守的教戒。《金瓶梅詞話》第六六回:「 高功曰:『既受三皈,當宣九戒:第一戒者,敬讓孝養父母;第二戒者,克勤忠於君王;第三戒者,不殺慈救眾生;第四戒者,不淫正身處物;第五戒者,不盜推義損己;第六戒者,不嗔凶怒凌人;第七戒者,不詐謟賊害善;第八戒者,不驕傲忽至真;第九戒者,不二奉戒專一。』」

J. 適合八歲孩子讀的文言文

《三字經》或通俗易懂的唐詩等等。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