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文言文
⑴ 文言文楊柳先生傳的翻譯
原文
先生不知何許(1)人也,亦不詳(2)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3)。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hào)讀書,不求甚解(4);每有會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飲輒(zhé)盡(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環堵蕭然(13),不蔽風日;短褐(hè)穿結(14),簞(dān)瓢(piáo)屢(lǚ)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娛,頗(pō)(17)示己志。忘懷得失(18),以此自終(19)。
贊(20)曰:黔婁(21)(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於貧賤,不汲(jí)汲於富貴。」(22)其言茲(zī)若人之儔(chóu)乎(23)?銜(xián)觴(shāng)賦(24),以樂(25)其志(26)。無懷氏(27).之民歟(yú)?葛天氏之民歟(yú)?
注音
嗜 shì 輒 zhé 吝 lìn 褐 hè 簞 dān 黔 qián 儔 chóu 賦 fù
瓢 piáo 蔽bì屢 lǚ 晏yàn 戚 qī 茲 zī 歟 yú 觴 shāng 汲 jí
頗 pō
注釋
⒈【何許】何處,哪裡。許,處所
⒉【不詳】不知道。 詳,詳細地知道
⒊【因以為號焉】就以此為號。因,因此,就。以,把,用。為,作為。焉,語氣助詞
⒋【不求甚解】這里指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甚,深入,過分。
⒌【會意】指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會,體會,領會
⒍【嗜】喜好。
⒎【親舊】親戚朋友。親,親戚。舊,這里指舊交,舊友。
⒏【或】有時。
⒐【造】往,到。
10.【輒(zhé)盡】就喝個盡興。輒,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沒有捨不得離開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態度率真,來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強否定語氣。吝情,捨不得。去留,意思是去,離開。
13.【環堵蕭然】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環堵,周圍都是土牆,形容居室簡陋。蕭然,空寂的樣子。
14.【短褐(hè)穿結】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結,指衣服上有洞和補丁。
15.【簞(dān)瓢(piáo)屢空】簞和瓢時常是空的(形容貧困,難以吃飽。)簞,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瓢,飲水用具。屢空,經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樣子。 晏:安然 如:……的樣子
17.【頗】"稍微",或「十分"
18.【忘懷】忘記。
19.【自終】過完自己的一生。
20.【贊】傳記結尾的評論性文字。今義稱贊、贊美。
21.【黔(qián)婁】戰國時齊國的隱士。
22.【不戚(qī)戚於貧賤,不汲(jí)汲於富貴。】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戚戚,憂慮的樣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於,介詞,由於、因為,的意思
23.【其言茲若人之儔(chóu)乎】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儔,輩,同類。
24.【銜(xián)觴(shāng)賦詩】一邊喝酒一邊作詩。觴,酒杯。 銜,含著
25.【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快樂。
26.【志】:心志。
27.【無懷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傳說中的上古帝王。據說在那個時代,人民生活安樂,恬淡自足,社會風氣淳厚朴實。
譯文
先生不知道是哪裡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邊種著五棵柳樹,就以此為號。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愛好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天性喜歡喝酒,但家境貧寒而不能常喝。親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時擺了酒席來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沒有捨不得離開。 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不能遮蔽住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盛飯的籃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經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經常以寫文章來自娛自樂,很是能表達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贊語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就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樂。他大概是無懷氏或葛天氏的時候的百姓吧?
點評
這篇傳的寫法很特別。正式給人立傳,總要說這個人叫什麼名字,是什麼地方人。但陶淵明筆下的主人公,既不知其名姓,也不知其來歷,這就使人覺得高深莫測,有點「神龍見首不見尾」,富於傳奇色彩。因為他的宅邊有五棵柳樹,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於是他也便把這作為自己的雅號。
本文贊語,用「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話來贊揚五柳先生,說「其言茲若人之儔乎」,意謂大概這兩句話說的就是五柳先生這類人吧,也就是說五柳先生是黔婁一類人物。兩句話非常精煉地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徵,使古今兩個人物相映生輝。下面「銜觴賦詩」幾句,用記述與抒情再補一筆,人物的精神面貌更加突出,像是在畫面上真的活動起來。雖然貧困,並不妨礙他心境的悠閑,飲酒賦詩,自有不可多得的樂趣。這幾句也和前面「傳」的部分相呼應。贊語以「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結束,說五柳先生雖生活在後世,但他的精神卻徜徉於上古帝王無懷氏、葛天氏的淳樸時代,則其為人行事之超然絕俗也就不足為怪了。兩句話用或然語氣表示肯定,尤為妙絕,使全篇神韻飄然而遠。
⑵ 用古文寫豐城楊柳湖作文
豐水湖公園概念性設計由著名設計大師崔華峰主持,其設計集豐城歷史、文化與回風景旅遊答於一身。該公園內以新城大道為軸心,兩側各開挖一個半月形人工湖,兩個半月形人工湖合成一個圓形人工湖(水面面積約300畝)。在人工湖中心點上(新城大道中心線上),以106米為半徑建一圓形豐水湖廣場,廣場面積約53畝。一條橫穿新城大道的地下通道,將兩個半月形廣場聯為一體。豐水廣場內(新城大道兩側)分別有對稱的展館、雙劍牆、豐水平台等建築。豐水湖外圍分別有和合塔、唯美龍窯、博物館、豐閣、和順水、楓林橋、景觀小品等建設和休閑運動場所。
為了保持豐水湖公園內各主要景觀建築風格的一致性,特聘請中國古建築專家賴東亮為豐水湖及和合塔工程總顧問,提供技術指導,2007年11月26日該公園開工建設,由雲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公司負責承建,計劃2008年11月完成公園主體工程及部分配套設施,2009年全面竣工
⑶ 水邊楊柳數株數株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水邊楊柳數株數株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數株就是幾株、若干株的意思
⑷ 小古文楊柳的文藝性說明文
運用形象化的手法來介紹事物、闡述事理的說明文叫文藝性說明文。
文藝性說明文即科學小品,是說明文的一種,它與其他說明文不同之處,是採用了文學的表現手法。文學是其手段,傳播科學知識才是其目的。科學小品的特點:
①短小精練,也可稱千字文,一篇集中說明一個問題,具有"小品"的特點;
②資料可靠,數據確鑿,力求知識的科學性;
③文筆輕松、活潑、生動、形象,頗有文采,可敘述,也可描寫;
④題材新穎、適時,是廣大讀者所關心的問題;
⑤語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多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把科學融入藝術之中,富有情趣,引人入勝。
⑸ 小古文仿寫楊柳
涓涓的溪流,清澈如鏡,順渠流淌。楊柳岸,曉風殘月
百鳥飛翔 星星閃爍 成績專優良 露珠晶瑩屬 容光煥發 心情平靜 情緒高漲
兩頰緋紅 氣勢磅礴 會議結束 品種繁多 氣氛熱烈 勞動光榮 生活幸福
⑹ 小古文楊柳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小骨的溫柔應該是24集的順序寫的。
⑺ 小學生小古文100課上冊17課楊柳這篇小古文的譯文
磨針溪抄是在眉州的象耳山腳下襲。世世代代相傳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就放棄學習離開了。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棒,於是問她在干什麼,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動,就回去完成學業。那老婦人自稱姓武。現在那溪邊還有一塊武氏岩。
⑻ 寫「柳樹」的文言文
采 薇 《詩經·小雅》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贈柳 李商隱(唐)
章台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離亭賦得折楊柳 李商隱(唐)
暫憑尊酒送無聊,莫損愁眉與細腰。
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柳 李商隱(唐)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江邊柳 雍裕之(唐)
裊裊古堤邊,青青一樹煙。
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
楊柳枝詞 白居易(唐)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垂柳 唐彥謙 (唐)
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
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
詠柳 賀知章(唐)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詠柳 曾鞏(宋)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如夢令·詠柳 曹雪芹(清)
豈是綉絨殘吐,捲起半簾香霧,
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
楊柳枝詞 厲鶚(清)
玉女窗前日未曛,籠煙帶雨漸氤氳。
柔黃願借為金縷,綉出相思寄與君。
蘭陵王·詠柳 周邦彥(北宋)
柳陰直,煙里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
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高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凄側,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里, 沒有文言文,只有古詩詞!
⑼ 古文楊柳有什麼意象
在古文中「楊柳復」制多象徵離愁、思念。
「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纏綿悱惻,離愁別緒——送別懷人;
「柳」多種於檐前屋後,常作故鄉的象徵。
在《詩經》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首開了詠柳寄情借柳傷別的先河。另如:《陽關三疊》中「客舍青青柳色新」,同樣表達離愁。《閨怨》中「忽見陌頭楊柳色」亦如此。而《涼州詞》中「羌笛何須怨楊柳」則表達的是思念之情。
願對你有所幫助!
⑽ 仿寫古文楊柳
涓涓的溪流,清澈如鏡,順渠流淌。楊柳岸,曉風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