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講美術課
你可以自己多了解一些美術知識,然後在上課的過程中通過肢體語言及幽默的講課方式來傳授給學生,可以利用你了解的民族知識來進行引導,本來很多民族的東西就急劇美感,可以多聯系生活實際,最大化的將身邊的事物利用起來,而且一,二年級的要求只是審美的培養,很多時候書上的知識就夠你講的了。。(本人經驗,僅供參考)
2. 小學美術課應該怎麼上啊
小學美術課可以按下面的步驟上:
1、首先,小學美術課可以先培養孩子的版色彩感和對於權色彩的觀察力。我們可以把一些色彩感濃烈或者是說色彩感染力強的作品放在孩子面前,讓他們初步對於色彩有一個基礎的了解和掌握。
2、然後可以給孩子們看一些名家和大師們的作品,培養孩子的文化素養和藝術感。讓他們接受到這些藝術的熏陶。
3、之後可以讓孩子嘗試畫一些加簡單或者基礎的動物畫像。比如說下圖所示的大熊貓,教會她們善於利用形狀組建結構。
4、在孩子畫畫的時候一定要以鼓勵為主,多培養他們的自信。她們對美術感興趣才能為了以後更好的作畫做准備。
3. 少兒美術色彩第一節課怎麼講 講什麼
第一節課不用講,讓孩子們用顏色自由的表現。然後再根據他們的作品進行簡單的講解。
比如:顏色的深淺搭配、冷暖搭配、主色與裝飾色、主體色與背景色等等。
這樣既保持了孩子的天性,又有針對性,還能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作畫。
4. 第一節美術課該怎麼上
初次見面學生一般會稍作收斂,不必在紀律方面費太多的精力,可以表現的和藹一點,但一定要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只有這樣才能控制住課堂。上課時不必做過多的自我介紹,一來避免浪費時間,二來以免導致學生興奮點用在不該用的地方。簡單說明來上課的原因,比如代課,或者講座,還要告訴他們你的姓氏,其它的就沒什麼了,一節課的時間是很短的,因為還要講課,所以也沒什麼時間說更多的。
如果從今以後你都要在這個崗位教下去,那一定得做好思想准備,美術課學生情緒很難控制,紀律是大問題,第一次見面一定不能太和藹親切,必須讓他們首先感覺到你的師威,這絕對是關鍵的一堂課,如果第一次控制不好,那今後花多少努力也難以彌補。我的經驗是,第一堂課盡量少說話,可以先布置學生畫一幅自命題繪畫,當做第一次考核,這種安排有很多好處,一來學生無法立刻摸清你的底細,會有種輕微的被動感,今後的課堂模式會比較好控制,二來可以方便你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和美術才能,這是做美術老師很重要的。在他們畫畫的時候最好從講台上下來,到處看一看,偶爾詢問一些情況,使他們有教學互動的感覺,以免今後的課堂成了一言堂——老師講課,學生睡覺。
5. 美術要怎麼備課
不要讓我們的學生離開了課堂,就遠離了美術。備課時,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將收集的資料融入到教學設計中,力爭做到:學「生活」、用「生活」、服務「生活」、創造「生活」。
備課中可採用以下方法體現生活化理念: 方法1:創設生活情境激發興趣
如設計講故事、做游戲、唱兒歌、表演、變魔術等等。生活情境的創設真正讓學生體驗到了「在玩中學」的樂趣。
方法2:根據學生已有經驗設計問題
如在教學生怎樣設計紙拖鞋時,提問:在設計紙拖鞋時同學們會考慮哪些問題呢?學生往往會根據已有經驗回答:要考慮設計什麼樣的式樣;怎麼裝飾得漂亮;選什麼顏色;大小是不是合腳等。然後讓學生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積極參與思考,比直接灌輸要好得多。
方法3:濃縮生活形式設計活動
這是行之有效的開展生活化美術教學方法之一,能培養學生交流能力、實踐能力、審美能力。首先活動的內容要體現生活性(是生活形式的濃縮);其二,活動形式要有新意,能激發學生全面參與;其三,活動要有意義,不嘩眾取寵,讓學生通過活動有所收獲。
方法4:課外延伸拓展思維
教學後點撥學生尋找課堂與生活的聯系點,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如課後讓學生用花邊裝飾牆報、日記本,用作品裝飾自己的房間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受到美的陶冶。將一物聯繫到另一物,舉一反三,是讓學生自然認識美術與生活內在聯系的有效方法。
方法5:將信息引進美術課堂,加強美術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課堂教學中充分採用實物或電教媒體重現生活,使原本充滿藝術的美術活動恢復生活本色,給學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
總之,課堂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為學生的成長服務,這類知識對學生今後的生活往往具有輔助意義。
6. 怎麼樣才能上好一堂美術課
我認為上好一節美術課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美術課雖不像數學、語文、外語那麼讓人重視,但只要美術教師用心去關愛,用心去感悟,小學美術課的課堂教學千變萬化,教法靈活多樣,只有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做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用心去耕耘,去繪畫,仍然會有自己一片湛藍的天空,也一定會為培養出一大批合格人才。門綜合性科目,一堂好的美術課,應該是既傳授應掌握的美術知識,同時又培養學生一些良好品德,生活習慣。它與許多學科有著密切聯系。美術課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一樣,要以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為目標,不能單純地認為美術課僅僅是教學生繪畫,教學生依葫蘆畫瓢,具體地說,美術課上,也要教書育人,既要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巧的訓練,也要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能力與思維能力。兒童天生對任何事都有興趣,什麼都想去學一學、做一做,模仿一下,從他們對世界還只有淡淡認識的時候,他們就開始了塗鴉,然後隨著認識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齡的增長,這些興趣都會發生變化,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美術的熱情截然不同,對不同的學生,我們都要用心去感悟,從基礎從學生的根本出發,讓學生們的身心技能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發展,下面我談談我在低年級美術課教學中的幾點做法:一、備好學生、備好課 上好一堂課首先一點你對你所要教育的對象要了解,他們是什麼樣的學生,年齡、生理、心理各有什麼特點,有所了解,你才能上好這節課,低年級學生有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徵,他們活潑好學,注意持久性差,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概括水平處於概括事物直觀的具體形象的外部特徵階段,兒童早期的繪畫是天真爛漫的,在他們的想像中,我們既看不到細節,也看不到透視變形,只看到一種原始的大概的外部形狀,畫出的東西飄忽不定,不能准確地到達應有的位置,但他們也能用他們所認識的方法表達出物體的樣子來,因此,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上,不要刻意去叫學生什麼,怎麼畫,而是讓他們發揮想像力隨便畫。要備好課,教師要教什麼,在這節美術課上要教學生什麼,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教者心中要有底,要培養學生什麼方面的技能,這就要備好課,例如:一年級的《春天的色彩》一課的教學,這堂課主要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然後,讓學生在用手中的畫筆表現出春天美麗的色彩,為了讓學生更好了解春天大自然的美麗,通過讓學生自己觀察,發現春天的美,我就把學生帶到校園的小樹林,花圃旁,讓學生去觀察草、花、樹的色彩,再到公園里了解,藍天、白雲、小河、小路、綠樹等,去找春天的色彩,加深對春天的認識,同時激起繪畫的興趣,調動積極性,再通過對一些優秀作品的欣賞,讓學生體會春天的美。二、激發興趣,興趣是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快樂、輕松的課堂,能使學生處於最佳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其主體作用,如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讓學生心理處於最佳狀態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低年級課堂教學方法上要注意直觀形象性和游戲活動性,使用多種手段激發興趣,給學生一種新奇有趣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美術這門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因此,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在不影響教學的情況下,不防課前活躍課堂氣氛,如課前小律活動,利用學生優秀作品展,教師講點小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根據課本內容利用多媒體穿插一些音樂,使學生有興趣學習這門課,將聽課視為一種樂趣,就會主動去學習這門課。例如:在《辦年貨》這節課的教學中,由於本課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製作的能力,我在課中就問,你們家過年需要哪些年貨?這下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了,因為低年級小學生就喜歡過年了,說什麼的都有:新衣服、壓歲錢、好吃的、貼對聯,結果學生的熱情使我驚奇萬分,在學生的思維充分活躍的情況下,我讓學生們自己用橡皮泥、廢舊物品、水彩筆來製作或畫你喜歡的年貨,學生興趣高漲,積極性很高,不會兒許多有新意的作品就出現在課桌上,不少學生還不停地向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相互在介紹自己作品的如何如何好,可以看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已經達到了高潮。三、培養情感,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一堂小小的美術課,滲透了美術教師對學生的濃濃情意和關愛,美術教師在課上既教書又育人,他們就像偉大的母親一樣。教學活動是一種情感的互動過程,不是機械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一種充滿情意的交流過程,充滿濃郁的情感色彩。沒有感情的課堂是失敗的課堂,而且感情是雙方面的,要求學生有情感,教師首先要有豐富的情感,對學生充滿深厚的愛,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情感也是學生學習的強烈驅動力,它能使人思維積極而活躍,使人執著進取,學生課堂積極情緒調動,有利於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智力的發展。要主動去學習,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只有在師生積極的相互作用下,才能產生一個完整現象的教學過程。
7. 怎麼給兒童上好美術課
美術課在幼兒教育中作為副科而不被重視,其實一節好的美術課,學生受益良多,如何上好美術課呢?對美術老師而言,不僅要自己會,還要善於把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所以老師必須學習教學理論、探索教學規律、掌握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面對素質教育,「音」、「體」、「美」應擺在首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美術是其中不可缺少的。要在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下面筆者結合在教學實習中的一些感悟,談談上好美術課的做法。
一、遵循認知規律,適時給予點撥。 1.進行美術訓練,沒有規定的模式可尋。幼兒由於年齡的關系,活潑好動,求知慾強,此時,教師可不作任何限制,讓他們敞開心扉。他們要畫什麼就畫什麼,要怎樣畫就怎樣畫,教師只要作適當的點撥與鼓勵。要讓他們感覺畫畫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一件有趣的事情。讓學生的思維無限擴展,思緒如泉水般湧出,畫出的就是一幅發自內心深處、具有生命力的畫。
畫畫時沒有任何的瑕疵,沒有任何的矯揉造作,沒有任何的畫畫模式。當然,給學生自由,並不是讓他們放任自流,如果這樣則維持不了多長時間,畫畫的質量也無法提高。
2.從生活中豐富內容。生活是畫畫的源泉。小朋友跟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較多,在奧妙無窮的大自然中,教導學生做有心人,肯定會有所收獲。生活中有許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鮮活素材,只要你細心觀察與發現,就能畫出一幅幅有生命力、理想的畫。
當學生被某一事物吸引的時候,他們必定對它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小朋友有獨特的視覺,有滿腦子的問號,這些都是激發他們畫畫興趣的素材。有了情感的觸動,就有傾吐的需要。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周邊的環境帶領學生經常到大自然去,開闊視野,開闊心境。
作品畫好了,如果不展示就顯得毫無意義。小朋友可以在交流展示時互相交流、互相借鑒、互相激勵。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感到自己是成功者。「贊美是照在心靈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長」。而交流的形式有很多種,如上台展示、貼辦刊物、學習園地,等等。
二、引導學生科學畫畫,逐步深入。
1.引導學生觀察。古人雲,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教師的天職就是要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長期以來的教育誤區,把教育看作是在嚴肅教室中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視了自然教育和自主教育在孩子身上最直接的反應恰恰是快樂和有趣」。我們要把視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教室延伸到原野,遇事多觀察,勤思考。那麼,我們應該結合小朋友們觀察的水平進行有序的教學指導。其實,觀察是一種有意識、有計劃的、持久的知覺活動。兒童的觀察水平較低,觀察的目的性、順序性不強,精確性也不夠。因此,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多種感官進行仔細觀察,再通過觀察、分析、思考獲取更多的知識,從而為畫畫積累素材。
2.激發想像。激發想像的方法有許多種,可針對新教材,針對學生的獨特性而進行。
3.實踐活動。好的畫並不是說出來的。只有來源於生活的畫才是原汁原味,充滿情趣。所以,教師要讓學生盡可能地多實踐多畫畫。因此,教師要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這樣才為以後的美術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方式要靈活、開放,讓學生學得活潑、積極、主動。 無論是在何種教學中,「教師的思想境界、理論素養知識水平、教學方法無處不在影響著學生,或潛移默化或直接作用」。教學方式的變化有賴於教師理念的變化與更新。新的教學方式越來越開放,這要求教師具有廣博的知識和開放的心態,並以此鑄就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美術課要有教學程序的變化。課前可以要求學生做調查或搜集各類相關的資料,教學法要適當、靈活,組織嚴密,善於輔導。教學內容要易於為學生接受,並能夠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學得活潑、積極、主動,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達到教學目標,既教會學生知識,又教會學生系統的知識和規律,並學會運用知識的方法,教學過程要有準確性和計劃性,講授、練習、演示、示範都應安排妥當,使整個教學過程有條不紊、環環相扣。教師要根據課堂情況,機智地處理偶發事件;要有效地利用課堂時間,不浪費每一分鍾,在有效時間內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輔導好全體學生,爭取大面積豐收。根據教學內容輔導好所學內容的訓練,能有效地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全體學生都能完成作業。課後還要以引導學生互相交流為主,多放少輔,教的不僅是知識,更是獲得審美的方法、創造美的方法,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和熱情,甚至一節課不一定要得出什麼結論或結果。審美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讓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環境、關注歷史、關注他人、關注自我,在這種關注中形成崇高的人生觀與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帶領學生參觀訪問、寫生體驗,引導學生討論研究、探究創造方法,鼓勵學生創新是教學新走向。
以上的步驟是循序漸進的,只要教師從一開始就有序地指導教學,就能克服美術教學這一薄弱環節。
8. 小學美術課應該怎麼上啊
小學美術課可以按下面的步驟上:
1、首先,小學美術課可以先培養孩子的色彩感和對於色彩的觀察力。我們可以把一些色彩感濃烈或者是說色彩感染力強的作品放在孩子面前,讓他們初步對於色彩有一個基礎的了解和掌握。
2、然後可以給孩子們看一些名家和大師們的作品,培養孩子的文化素養和藝術感。讓他們接受到這些藝術的熏陶。
3、之後可以讓孩子嘗試畫一些加簡單或者基礎的動物畫像。比如說下圖所示的大熊貓,教會她們善於利用形狀組建結構。
4、在孩子畫畫的時候一定要以鼓勵為主,多培養他們的自信。她們對美術感興趣才能為了以後更好的作畫做准備。
9. 美術公開課怎麼上
講好一門來課不僅僅需要業務自方面的能力,想要贏得好的口碑需要更廣的知識面以及課堂上如何靈活處理遇到的課題,如果您是剛剛入行首先要鍛煉的是與學生交往,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適當的寓教於樂。美術公開課跟其他門類的大課有略微的差別,就是課堂氣氛不要很嚴肅,至於內容我建議樓主可以參考一些美術史論,先列一些大綱提要,比如:美術的起源,時間及流派,這已經可以分三個階段講了,這其間可以加如一些典故諸如達芬奇畫雞蛋米開朗基羅鑿大衛 羅丹砍手等典故,然後在分析一下或闡述一下當下歐美藝術與中國當代藝術的差別(這些樓主必須做功課了)最後回到現場結合我們當下的美術教育狀況談談學生日後的發展方向,這些下來估計你都講的摟不住了
如果時間還有可以做一下問答
希望能夠幫到你
10. 一二年級的美術課應要怎麼講
你可以自己多了解一些美術知識,然後在上課的過程中通過肢體語言及幽默的講課方式來傳授給學生,可以利用你了解的民族知識來進行引導,本來很多民族的東西就急劇美感,可以多聯系生活實際,最大化的將身邊的事物利用起來,而且一,二年級的要求只是審美的培養,很多時候書上的知識就夠你講的了。。(本人經驗,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