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❶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5+8={6+7= 13 7+4={8+3=(11 )
{(4 )+(9 )=( 13) {(2 )+( 9)=(11 )
{( 3)+( 10)=(13 ) {( 1)+(10 )=( 11)
❷ 一年級數學下冊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課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感知100以內數的多少,培養學生的數感;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事物之間的數量關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估測能力。
2、經歷100以內的數比較大小的方法形成過程,體驗比較的思想方法。
3、感知100以內數的多少,初步感知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二、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100以內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事物之間的數量關系。
難點: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對性,並能用准確的語言描述。
三、教學准備:多媒體課件、字詞卡片。
四、教學方法:討論法、探究法、實踐操作法等。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學會估算
1、估一估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海綿寶寶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到商店去參觀。
課件出示海綿寶寶圖片。
師:這么多美麗的海綿寶寶兒,看的老師都很想去買些海綿寶寶回家養。你們想跟老師一起去嗎?
出示的圖片海綿寶寶。
師:來到商店,售貨員小姐就先給我們介紹了紅海綿寶寶,她想讓我們猜一猜這里有幾個?猜的越接近的就能得到星星獎勵。
(若學生憑感覺胡亂猜,則引導學生先數出10個海綿寶寶,讓學生了解到10個海綿寶寶有這么多,再觀察其餘的,做第二次估計。)
小結:所以今後我們在估計物體的多少時可以先找出參照物,然後再估一估,就比較接近正確答案了。 問:大家還有別的方法來幫我們進行估計嗎?
2、猜一猜
出示藍色海綿寶寶和黃色海綿寶寶的圖片。
師:現在售貨員小姐又給我們介紹藍色海綿寶寶和黃色海綿寶寶。她讓我們猜一猜這兩種,哪種是15個,哪種是10個?猜對獎勵星星。
(二)探索新知,層層深入
1、比較大小
師:能用你們學過的知識來比較58、15、10這三個數的大小嗎?請你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來排一排。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58>15>10
2、教學「多一些」、「多得多」
(1)多一些
師:除了用大於號、小於號比較數字外,還可以用語言來描述。
問:15個與10條比較,怎麼說? 板書:15條比10個多 問:15個比10個多多少?
師:在數學中,我們用「多一些」來表示多一點點。
問:15表示藍海綿寶寶,10條表示黃海綿寶寶,還可以怎麼說?
(2)多得多
問:58個與10個比較,怎麼說? 板書:58個比10個多 問:58個比10個多多少?
師:我們習慣用「多得多」表示多很多。
(3)比較「多一些」、「多得多」
問:「多一些」和「多得多」都表示多,他們多的程度一樣嗎?
3、教學「少一些」、「少得多」
問:誰能反過來講一講,該怎麼說?請同桌互相說一說。
(三)鞏固新知,學以致用
1、我能說。
出示43頁「做一做」桃、蘋果和梨圖,讓學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說一說。
2、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青蛙是人類的朋友,它們專門捕食害蟲。(課件出示教材第45頁第4題)你們知道右邊的那隻青蛙可能吃了多少只害蟲嗎?
師:你們認為哪一個答案比較合適?
師:你們為什麼選擇30,而不選擇10和8呢?
(四)聯系實際,感悟升華
師:今天小朋友都能用一句話來表示出兩個數量間的大小關系。想一想,在我們身邊你能用語言描述出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嗎?
小結:今天小朋友又學到了新本領,在今後比多少時,我們不僅可以用「>」「<」或「=」這些符號來表示,還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來描述兩個數之間的大小。
六、教學反思
❸ 誰有新版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求原來有多少」這類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並能正確解答2.培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行數學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態度。教學重點:藉助已有的逆思考經驗,解決求被減數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理解題意,尋找數量關系,確定解題方法。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談話:春天到了,花兒都開得,老師先給大家帶來了幾朵漂亮的花,我准備拿走3朵送給我們班的小朋友,你們看看還剩幾朵了?(2朵)提問:那麼你知道老師原來有多少朵花嗎?(5朵)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可能回答:1.我數出來的(師引導:你怎麼數的,生:先數拿走的3朵,再數剩下的2朵,兩個合起來就是5朵)2.我算出來的(師引導:你怎麼算得,生:把拿走的3朵和剩下的2朵加起來就是5朵)師邊小結邊演示:要求原來有多少朵花,就要把拿走的和剩下的兩部分合起來。(師將拿走得的和剩下的放回到一起)這幾個小朋友回答的真棒,這朵就送給你了。二教學過程1課件出示情境(老師領走了7個哨子,還剩下5個哨子,請你猜一猜,原來有多少個哨子?)2.怎樣求出原來有多少個哨子?請大家動動腦筋想一想該怎麼算?為什麼?小組討論交流。討論後明確:盒子里原來的哨子是總數,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領走的7個,另一部分是還剩的5個。求原來有多少個哨子,要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師板書:7+5=123.追問:7512分別表示什麼?7+5=12表示什麼?(引導學生再說一說列式的思考過程。)4.老師說明:從現在起,列式計算後還要口答問題。例題這樣口答,口答:盒子里原有12個哨子。學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體口答—遍.
❹ 小學一年級下冊人教版數學教案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全套教案(下冊) ,內容很多,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第一單元 位置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上、下」「前、後」「左、右」和「位置」。
二、教學目標:
1、 基礎知識:
(1) 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基本含義,初步了解它們的相對性。
(2) 使學生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 基本技能:
使學生能夠在具體情景中,根據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
3、 情感態度: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教育學生遵守公共秩序。
三、教學重點、難點:
能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四、課時安排:5課時
課題:認識上下1
一、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頁上的內容、第2頁做一做第1題。
二、教學目標:
1、 基礎知識: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上、下」「前、後」的基本含義
初步了解它們的相對性。
2、 基本技能:使學生會用「上、下」「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使學生認識「上、下」「前、後」的基本含義,了解它們的相對性。使學生會用「上、下」「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難點是二者相比的相對性。
四、教學准備:
1、 教師:教科書第1頁主題圖。投影圖、智慧星、學具袋、
2、 學生:學慣用品。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案修改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二、揭示課題
三、講授新知識:
師: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拍手游戲,我說要求請同學們做動作。
師生合作:以身體為參照物,
請指一指那是上
請指一指那是下,
請指一指那是前,
請指一指那是後,
教師在說要求的時候,學生可以按要求做動作。
教師評價:你們利用已有的知識解決了老師的提問,你們真棒!你們還想知道更多的知識嗎?
師:下面我們繼續學習有關「上、下、前、後」的知識。
1、 教學上、下的認識
師:寒假小朋友們都到哪裡去玩?你們都做什麼交通工具去玩的?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圖,(出示投影)這是我國著名的南京長江大橋,藍天下,雄偉的大橋橫跨於長江,一般輪船正穿橋而過,橋上的鐵道上賓士著一列高速列車,鐵道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駛這一輛輛形態各異的汽車。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幅圖,你能提出有關上、下知識的問題嗎?分組合作,討論、討論、 學生活動
學生和老師一起做動作
生:齊答 想
:
生:火車、輪船、汽車、飛機、、、、、
生:通過教師的介紹讓學生感到祖國的雄偉的氣魄。
游戲可以改為擊掌,這樣學生的興趣會更高。
師:火車的上面有什麼,火車的下面有什麼?
你能用上或下說一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