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高中物理彈簧問題總結

高中物理彈簧問題總結

發布時間: 2025-08-02 16:12:31

物理彈簧類問題解題技巧

物理彈簧類問題解題技巧有三類,具體內容如下。

彈簧力學:

彈簧是高中物理中的一種常見的物理模型,幾乎每年高考對這種模型有所涉及和作為壓軸題加以考查。它涉及的物理問題較廣,有:平羨握衡類問題、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圓周運動、簡諧運動、做功、沖量、動量和能量、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以及臨界和突變等問題。為了將本問題有進一步了解和深入,現歸納整理如下。

一、 物理模型:輕彈簧是不計自身質量,能產生沿軸線的拉伸或壓縮形變,故產生向內或向外的彈力。

二、 模型力學特徵:輕彈簧既可以發生拉伸形變,又可發生壓縮形變,其彈力方向一定沿彈簧方向,彈簧兩端彈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 彈簧物理問題。

1、彈簧平衡問題:抓住彈簧形變數、運動和力、促平衡、列方程。

2、彈簧模型應用牛頓第二定律的解題技巧問題。

(1) 彈簧長度改變,彈力發生變化問題:要從牛頓第二定律入手先分析加速度,從而分析物體運動規律。而物體的運動又導致彈力的變化,變化的規律又會影響新的運動,由此畫出彈簧的幾個特殊狀態(原長、平衡位置、最大長度)尤其重要。

(2) 彈簧長度不變,彈力不變問題:當物體除受彈簧本身的彈力外,還受到其它外力時,當彈簧長度不發生變化時,彈簧的彈力是不變的,出就是形變數不變,抓住這一狀態分析物體的另外問題。

(3) 彈簧中的臨界問題:當彈簧的長度發生改變導致彈力發生變化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臨界問題:如「兩物體分離」、「離開地面」、「恰好」、「剛好」……這類問題找出隱含條件是求解本類題型的關鍵。

3、彈簧雙振子問題。

它的構造是:一根彈簧兩端各連接一個小球(物體),這樣的裝置稱為「彈簧雙振子」。本模型它涉及到力和運動、動量和能量等問題。本問題對過程分析尤為重要。薯悄

② 高中物理《彈簧類問題中的動量守恆和機械能守恆 》

一、應用提示:在涉及彈簧、物體以及重力和彈簧彈力以外的其他力的系統中,若系統所受的合外力不做功,則系統機械能守恆。反之,若存在其他力做功,這些力做功之和等於系統機械能的改變數。

在系統相互作用過程中,若彈簧兩端物體將彈簧拉伸至最長(或壓縮至最短)時,兩端物體速度相同,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達到最大值。若系統中每個物體除彈簧彈力外所受合力為零,且彈簧處於自然長度狀態時,系統內彈簧一端的物體將具有最大速度。

二、應用舉例:考慮質量為m的物塊甲以3 m/s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動,且有一輕彈簧連接其左端,另一質量同樣為m的物塊乙以4 m/s速度與甲相向運動。以下為該問題的解答。

選項分析:在彈簧壓縮過程中,由於彈力是系統內部力,系統所受合外力為零,因此動量守恆,選項A錯誤。

當兩物塊相遇且距離最近時,它們速度相同,設為v。根據動量守恆定律,mv乙 - mv甲 = 2mv。代入數據,得出v = 0.5 m/s,選項B錯誤。

當甲物塊速率為1 m/s時,乙物塊速率可能為2 m/s或0 m/s,依據動量守恆定律計算得出,選項C正確。

若甲物塊速度達到5 m/s,將導致乙物塊速度非零,系統機械能增加,與題設不符,選項D錯誤。

第二個例子中,考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物體A和B通過輕彈簧相連,另一物體C未連接B。它們的質量分別為mA = 0.2 kg,mB = mc = 0.1 kg。通過外力作用於C和A壓縮彈簧,外力做功為7.2 J。釋放後求解。

(1)彈簧伸長最大時的彈性勢能為4.8 J。

(2)彈簧從伸長最大恢復至自然長度時,A、B的速度大小分別為2 m/s和10 m/s。

③ 關於高中物理的彈簧問題

你要分開看的。
比如彈簧還原的瞬間,先起個名字,上邊的物塊是B,下邊的是A,彈簧還原時還是壓縮的狀態,假如在豎直平面內,此時彈簧受兩個物塊的壓力,物塊A受大小相同的彈力,此時出現臨界情況:
1.物塊A和物塊B沒有分開,仍然一起運動,按整體法和隔離法,運用牛頓第二定春瞎律解決:彈力比如是F,A的質量是M,B的質量是m,則整體上看,物塊們的加速度為:F-(M+m)g=(M+m)a,a可求,隔離之後單獨分析B,很容易求得B此時所受的彈力。
2.如果兩個物塊處於分開的臨界,那麼B就不受彈力了,也就沒有什麼分配的問題。
綜上,這個問題是要用數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但是模型基本上就是上述模型,彈簧不會按攜森消照一定固定的規律分配速度或者力,是你的理解有問題,這個問題問的也有點小問題···

好吧如果是水平面怎麼辦。
把上述模型轉到水平面,就可以忽略物塊的重力,轉而只分析其受到的彈力,同樣是整體法隔離法,同樣是牛頓第二定律···沒什麼多說的了。

彈簧是變力,一個時刻一種情況,求速度在高中階段只有幾個公式:動能定理,動量守恆,牛頓定律運用加速度和時間關系來求,根據你的說法,這些公式都不能用,所以根本不能求,樓下說能求的,請給出相關的公式和方法數據,口說無憑。

以上純屬個人拙見,LZ不喜勿怒。(你這些回答只有我的最長,還是帶數據公式的,有方法的,結果你就吐辯知槽我,LZ真是可愛。)

樓主笨蛋一個,我留給其他網友看,虧這么多人回答就我一步一步說,有問必答,找事就算了,不跟你浪費時間了。

熱點內容
師德考核考評制度 發布:2025-08-02 19:39:38 瀏覽:125
肚子脹氣放屁怎麼辦 發布:2025-08-02 17:43:02 瀏覽:1000
高中物理彈簧問題總結 發布:2025-08-02 16:12:31 瀏覽:702
商務英語廣州 發布:2025-08-02 15:40:49 瀏覽:449
本年度個人師德師風情況總結 發布:2025-08-02 14:37:10 瀏覽:998
ff14怎麼轉職 發布:2025-08-02 14:25:14 瀏覽:509
老師勉勵學生的話 發布:2025-08-02 13:15:42 瀏覽:788
教師必看電影 發布:2025-08-02 12:47:57 瀏覽:323
小學體育教師德育工作總結 發布:2025-08-02 12:08:56 瀏覽:666
南京生物醫葯谷 發布:2025-08-02 12:07:22 瀏覽: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