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小豬學數學
1. 四年級上冊數學思考題:兩只小豬抬一個大西瓜。三隻小豬抬了三百米,平均每隻小豬抬多少米
300×2=600(米),
600÷3=200(米),
因為這300米一直要有2隻豬在抬,相當於1隻豬抬了600米,
平分到3隻豬,每隻豬抬了200米。
2. 幼兒小班數學《三隻豬排排隊》教學教案
活動意圖
生活中幼兒缺乏對物體特徵的了解,因此,給物體排列的隨意性比較強,為此,特意設計了「排排隊」的數學活動,幫助幼兒感知物體的規律,並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遷移AB的規律排列經驗,學習看標記嘗試進行ABB的規律排列。
2、通過自主探索、看標記的方式嘗試將不同物體按規律交替排序。
3、樂於迎接挑戰,體驗成功感,感知規律的多樣性。
活動准備:
小貓、小狗圖片;黑色、白色圓點做的規律標記;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出示排列好的小貓小狗圖片,遷移AB規律排列經驗,學習看標記。
師:看,誰來了?(小貓、小狗)
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要出去玩了,他們怎樣排的?
有標記也像小貓小狗這樣排隊了,可是我找不到是哪個了?你們能幫我找找嗎?
總結:這個標記也像小貓小狗那樣一個一個有規律的交替排隊的。
2、嘗試看標記進行ABB排列。
師:這個標記跟剛才的標記有什麼不一樣?(一個黑點,兩個白點的有規律排列。)
誰能看這個標記幫小貓小狗重新有規律的交替排隊?
3、小組操作,看標記排列。
第一組:看標記及有預設的部分AB排列(大小)。
第二組:開花,看標記AB排列。
第三組:看標記有預設部分ABB排列(大小)。
第四組:搭高樓,看標記ABB排列(顏色)。
第五組:看標記ABB排列(種類)
5、小結
6、結束:到教室外找一找按規律排列的東西。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於生活,讓數學幫助我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利用生活中常見事物,由淺入深逐步進入題,由此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的主體性發展。數學《排排隊》是一節按規律排隊的活動。讓孩子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操作的樂趣。
對於第一次接觸按規律排隊。通常孩子們都感覺比較困難。基於以往的教學經驗和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排隊對於孩子們比較貼近他們的的生活,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讓孩子們親身參與,感受排序是有規律的。在後面的操作部分孩子完成得都很好。
整個活動孩子們都是在一種輕松而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對按規律排隊掌握也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