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語文專項提升訓練答案

語文專項提升訓練答案

發布時間: 2024-04-03 01:54:00

❶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

在初中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做好語文的每一道題。下面是我網路整理的初中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一)

夕陽拽著紫紅色的薄紗依偎黃昏,你可曾有過甜蜜的期盼?清風低唱著輕盈的歌兒漫步田野,你可曾有過無限的遐想?在暴風雨來臨的日子,只要你挺直腰板,高爾基筆下的海燕能給你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在樊籠羈絆的生活中,只要你放出膽子,大自然自由的精靈能助你長出靈動的翅膀!

缺少希望,生活中不會有歡樂和幸福,盡管能飽食終日,也不過是為了留存七尺軀殼;缺少希望,生活里不會有太多的激情和沖動,盡管活著,也不過是為了消磨四時光陰。

希望是一份於焦躁不安的等待之後如願以償的一縷閃亮,是一份成竹在胸的顧盼之後意想不到的一個回眸。當它來到時,每一個可愛的心靈都一樣會心生激動,同時又渴望下一縷亮光能夠出現;當它消失時,每一個疲憊的心靈都一樣會慌亂茫然,又一樣地憂傷懊悔。

激動與茫然,渴望與憂傷,轉機常常嵌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間,也許由於我們思想的鬆懈或行動的懶惰才錯失了機緣。生活中有很多美麗的結局都源於希望,只是我們過分地肯定了人的努力,而把那份一度導引著我們努力的希望給忽略了。就像面對成功,我們總誇耀自己不辭辛苦,聰明了得,卻不曾看到希望曾如何使我們心潮澎湃,激情涌動;有時候,當我們還沒來得及為昨天的過錯感到遺憾的時候,希望卻又將新的一天送到了我們面前。生活想把人們迎進幸福的大門,才讓希望送來一縷縷溫暖的陽光啊!

讓生命充滿希望吧!如此,周而復始的日子裡,你才會收獲更多的喜悅;在疲憊不堪的心靈中,你才會享受更多的安慰。春天的生機,夏天的執著,秋天的財富,冬天的品格,它們才都能夠沉潛成你生命最厚重的底蘊。

人生百年轉瞬盡,休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坎坷、挫折、失誤、不幸,常常冷不丁就給你一擊,叫你痛苦、流淚、不堪、倦怠。你可苟延殘喘,但絕不能從此風平浪靜。急流(甲)險灘,潮汐(乙)暗礁,雄鷹(丙)長風……造化註定給生命以劫難,誰有六臂三頭能躲開?惟一的惟一就是讓人生充滿希望。

希望是生命中輝煌的太陽。就讓生命充滿希望吧!

1、本文闡述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2、找出第一段中與“希望”同義的詞或短語(至少三個)

3、第二段論述的角度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4、第四、五、六段分別是從哪個角度闡述“希望”的作用的?

5、“希望是一份於焦躁不安的等待之後如願以償的一縷閃亮,是一份成竹在胸的顧盼之後意想不到的一個回眸。”“希望是生命中輝煌的太陽。”“希望”是什麼?請仿照上面的句子再寫兩句。

6、第六段中有三處空格,請從下列詞語中選擇最恰當的填入括弧中。

a、卷進 b、跌落 c、遭遇 d、滑落 e、碰到

7、回憶你的成功,說說希望給你的作用。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答案:

1、讓生命充滿希望

2、期盼、遐想、靈動的翅膀。

3、反而論述缺少希望的危害(結果)就是從側面論證希望的作用,與下文形成對照。

4、寫希望在生活中的作用;寫希望在生命中的作用;寫希望在劫難中的作用。

6、b c a

7、略。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二)

①談寬容的文章不知凡幾,美國學者房龍,甚至不惜篇幅,專門寫過一本論寬容的書。但是不寬容的人,不大可能在讀了幾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就變得寬容起來。因為一個人能夠原諒他人的過失,對冒犯、侮辱,或是損害過自己利益的人,不予計較,須有寬宏的度量,而一個人的度量是寬宏還是狹小,不但取決於他的性格、心地,而且取決於他對是非善惡的判斷、對自己處境的認識和預見行事後果的能力,即寬容與智慧、識見有關。有的人度量寬宏,是天性使然,這種人畢竟很少,更多的人能夠寬容他人,則是經過理性的思考與權衡之後而做出的抉擇。

②韓信為貧民時,曾於淮陰街頭受過屠夫之子的胯下之辱。後來他統兵百萬,“戰必勝,攻必克”,被劉邦封為楚王,衣錦還鄉,並未忘記那個逼自己從他的褲襠下鑽過去的人,但韓信不是要他的腦袋,而是任他為中尉,並對諸將說:“此人是個壯士。他當年辱我時,我當然可以與他以死相拼,但死得無名,所以忍耐至此。”

③韓信此言,只是道出了他當時受辱時對利害的權衡,而不殺屠夫之子,卻是一種智慧的抉擇。這時的韓信已經封王,而那曾經侮辱過他的人仍是個貧民。此時韓信若是為報復而殺他,當然如同殺雞般容易,但這一刀下去 ,一個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的橫暴者的形象,也就活脫脫顯現出來。而他以德報怨,對此人授之以官,則可以顯示其大丈夫襟懷,贏得大眾的贊揚,贏得人心。智商奇高的韓信,自然會想到這一點,所以才有了這段被司馬遷、班固載入史冊的千古美談。

④韓安國於漢景帝劉啟在位時,曾事梁孝王劉武,因平定吳、楚七國之亂而立下大功,名重一時,後遭人讒陷,獲罪下獄,在獄中屢被獄吏田甲欺辱。他曾對田甲說:“你不要欺人太甚,你難道沒聽說過死灰還會復燃嗎?”田甲卻冷笑道:“死灰若復燃,我則以尿澆滅之。”不料,數旬之後,漢廷竟下詔,任韓安國為梁國內史。田甲聽說韓安國復居高位,怕遭報復,嚇得棄家而逃。韓安國卻下令:“田甲若不就官,我將滅其一族。”田甲走投無路,只得向韓安國袒背謝罪。韓安國看他如此狼狽,笑道:“死灰今已復燃,你可以尿澆滅了!何必嚇成這樣,公等值得我計較嗎!”遂令復其官,並善待之。他的大度,不但被時人稱頌,也被史家記下令後人敬佩的一筆。然而,韓安國此舉,固然可以說是其心胸寬大,但又何嘗不是由於他的智慧與識見使然?他歷盡險惡,得以復職,地位尚不鞏固,若是一上任就對田甲施以報復,必然令人厭懼,並很可能因此樹敵,而對欺侮過自己的人寬容以待,則會得到世人的尊崇,對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大有好處。

⑤從韓信、韓安國如何對待曾經侮辱過自己的人,如何對待損害自己尊嚴的位卑者,不僅可以看出其有無雅量,而且可以看出其處世的智慧。

1.下列不能證明“寬容與智慧、識見有關”這一觀點的一項是()

A.諸葛亮鞠躬盡瘁以“恢復漢室以報先帝之恩”,後主劉禪聽信讒言幾疑孔明。孔明毫不計較,照干大事不誤。

B.清朝康熙年間,禮部尚書張英禮讓鄰居,把院牆後移三尺。兩家消除隔閡,成通家之誼。

C.大鋼琴家李斯特,原諒假冒他的學生之名的姑娘,並收她為徒弟。

D.韓信落魄的時候,一個漂母給他飯吃,韓信離開她的時候,告訴她以後一定來報答她。後來韓信做了楚王,不忘舊恩,奉黃金千兩以漂母。

2.下列對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信得勢後不殺羞辱他的屠夫之子,有力地證明“小不忍則亂大謀”的說法。

B.第④段列舉韓安國善待曾侮辱自己的田甲事例論證“寬容與智慧、識見有關”的中心論點。

C.本文材料列舉視角獨特, “如何對待曾經侮辱過自己的人”“如何對待損害自己尊嚴的位卑者”,分別從不同角度證明中心論點。

D.尾段乃結論,重申中心論點。文章的幾個部分環環相扣,層次井然。

3.琳琳和小文競選學生會主席,小文在背後搗鬼說琳琳的短處。琳琳一笑了之,最後獲得職位。請你聯系本文的觀點,說說閱讀本文後的啟示。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答案:

1. D解析:韓信的講誠信,不能證明本文的觀點。

2.A解析:韓信得勢後不殺羞辱他的屠夫之子,從“如何對待曾經侮辱過自己的人”的角度,證明“寬容與智慧、識見有關”的中心論點。

3.琳琳因智慧、識見而變得寬容,最終贏得職位。所以要多讀書、多經歷,以長智慧、長見識,做一個寬容的人。

❷ 高一語文實用類文本閱讀專項訓練題及答案

考試是檢測學習成效的重要手段,孰能生巧,考前一定要多做多練。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整理的 高一語文 實用類文本閱讀專項訓練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語文實用類文本閱讀專項訓練題
一、閱讀下面傳記,回答問題。

陳寅恪的精神與思想

劉 斌

⑴ 清華大學王觀堂(王國維)紀念碑銘:“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固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聖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一以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表哲人之奇節,訴真宰之茫茫。來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世,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陳寅恪”

⑵ 碑文表現出陳寅恪對王國維辭世的痛惜和對其精神思想的推重。

⑶ 陳寅恪作為中國現代知識分子中的傑出代表,其思想是獨特的、自由的;其人格是偉大的、極富個性的。他對中國歷史所進行的整體性思考,他對中國學術所進行的深刻探究,他對中國 文化 的與眾不同的審視,都是高標獨立、卓爾不群的。他的博大深邃的學術研究,他的特立獨行的學術精神,都是當前的中國學術界所缺乏因之也是所特需的。

⑷ 可以說,陳寅恪的一生經歷了20世紀中國數不清的風浪,但他從不為形勢所左右,始終堅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五四”以後,“全盤西化”論獨尊一時,而他卻以自己的勇氣堅稱“思想囿於咸豐、同治之世,議論近乎湘鄉、南皮之間”。面對喧囂一時的政治思潮,陳寅恪做到不卑不亢,我行我素。雖然他有時迫於時勢,噤不得發,但卻無所畏懼,依然“論學論治,迥異時流”。並隨著歲月的流逝,愈加堅定了自己逆流而動的信念,所以在暮年的時候,他能欣慰地對世人宣稱:“默念平生固未嘗侮食自矜,曲學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⑸《陳寅恪學術文化 隨筆 》一書的封底上寫著:“在20世紀的學術追問中,學者們以其超邁的胸襟為這個騷動的世界留下了一座座學術思想的紀念碑,它赫然鐫刻著:重建文化,再鑄國魂。”陳寅恪所提倡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說到底與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實際是一致的。

⑹ 1913年,陳寅恪在《吾國學術之現狀及清華之職責》一文中寫道,求中國學術之獨立“實吾民族生死一大事”。對於當時學術不能獨立的狀況,陳寅恪十分悲憤,認為“吾國大學之職責,在求本國學術之獨立”。1929年,他在北大史學系 畢業 生贈言中寫道:“群趨東鄰受國史,神州士夫羞欲死。”這同時說明陳寅恪十分重視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陳寅恪游學各國,廣泛接觸西方文化。但在中西關繫上,他堅持“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1932年,陳寅恪在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 報告 中鄭重指出,吸收外來文化,“其真能於思想上自成系統,有所收獲者,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他維護民族文化地位的態度,同樣反映出所堅持的民族獨立精神。

⑺ 陳寅恪對中華民族學術文化的真情,和他的家庭分不開。他的祖父陳寶箴、父親陳立三在戊戌變法時,在湖南實行新政,對 教育 、文化、經濟等方面進行改革,卓有成效。1937年7月,日本侵華軍隊進佔北平,陳立三憂憤至極,絕食而亡。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目睹父祖的行為,加之平時所受熏陶,自然培育了他高尚的情操和獨立的人格。陳寅恪自1929年為王國維撰寫碑文,到1964年完成《柳如是別傳》,一生尊崇道義和氣節,並以自己的殘病之身,教書育人,筆耕不輟,這些都是在愛國、愛中華民族、愛學術文化的思想情感支配下完成的。為此,他清醒地認識到,只有獻身學術,尋找重建學術文化的途徑,才是他所能選擇的正確的人生道路,也是唯一的選擇。

⑻ 作為獨具人格魅力的現代知識分子,陳寅恪還有著強烈的使命意識。1927年,王國維的逝世給陳寅恪以巨大的震動,而他在遺書中的“文化託命”,對陳寅恪的影響之大更是貫穿終生。陳寅恪在王國維的輓聯序中也寫道:“十七年家國久銷魂,猶余剩水殘山,留與纍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簽新手觸,待檢玄文奇字,謬承遺命傷身。”至此陳寅恪意識到自己的使命,即如何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如何以自己的學術研究,重新喚起國人對學術文化的信心,從而振奮民族精神,拯救中華民族。

⑼ 基於這樣的使命,陳寅恪首先把自己的目光轉向中古史的研究,因為在他看來,中古時期在中國歷史長河中起著承前啟後的關鍵作用,既有國家的大分裂,又有民族的大融合,同時,外有佛教思想的輸入,內有漢族與少數民族文化的移植與交流,並且在以後數百年的分裂與動盪之中迎來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全盛時期。於是從1927年開始之後的50多年間,他始終洋溢著“表彰我民族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生命熱情,並以弘揚中華民族學術文化為使命,懷著其“終必振復”的信念,致力於學術研究。歷大半個世紀歲月的消磨,陳寅恪百折不撓,矢志不渝,在近、現代的中國學者中無人能出其右。這種難能可貴的使命意識,使他不僅僅作為一個歷史學大師而存在,更作為一種文化的象徵而存在。

⑽ 作為一代大師,陳寅恪為海內外學人樹立了一個高峻的標格,使人們覺悟一種嚴肅的學術追求,一種理性的文化心態。陳一生守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為的是憑自己的睿智和膽識,實踐一條現代知識分子終將會走通的“續命河汾”之路,意欲建構自成一體的知識分子價值體系。雖然歷史造成了先生之不幸,但其超邁的胸襟和獨造的膽識在現代文化史上鑄造了一個鮮活的靈魂,先生的風骨為後世學者所景仰,先生的思想也必將為後世學者所宏揚。(節選自《陳寅恪傳》有刪改)

1、下列關於 文章 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兩項是( )( )(5分)

A、“思想囿於咸豐、同治之世,議論近乎湘鄉、南皮之間”一句可見陳寅恪對於自己的思想被舊文化所局限和禁錮是有著清醒的認識的。

B、“……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世,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從王國維的紀念碑銘可見,在陳寅恪看來,王國維的獨立與自由精神是偉大而永恆的。

C、把“碑銘”和“輓聯序”聯系起來理解,可以看出,陳寅恪認為:王國維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樣一種中華文化的精神;這種精神可以歷經千年萬載,與天地同久,與日月星爭輝。

D、1929年,陳寅恪在北大史學系畢業生贈言中寫道:“群趨東鄰受國史,神州士夫羞欲死。”這說明他認為應該堅守民族文化,抵制對外國文化的輸入和汲取。

E、陳寅恪一生尊崇道義和氣節,在愛國、愛中華民族、愛學術文化的思想情感支配下以自己的殘病之身,教書育人,筆耕不輟,探其根源,與他自幼的家庭環境分不開。

2、請用一句話概括陳寅恪先生的精神與思想的核心內涵。然後再結合文本簡要概括,他的這種精神與思想體現在哪幾個方面。(6分)

答:

3、結合文本,具體闡釋陳寅恪先生對中華民族的學術文化進行研究的動因是什麼。(6分)

答:

4、文章結尾說“這種難能可貴的使命意識,使他不僅僅作為一個歷史學大師而存在,更作為一種文化的象徵而存在”。結合全文,具體闡釋,陳寅恪對於中國文化的意義。(8分)

答:

二、閱讀下面傳記,回答問題。



羅曼·羅蘭

“多麼想望而來得多麼遲緩的死——”

終於來了。

他的僧侶般的生活雖然支持了他堅實的身體,可沒有蠲免病魔的侵蝕。自一五四四與一五四六年的兩場惡性發熱後,他的健康從未恢復;膀胱結石、痛風症以及各種的疾苦把他磨蝕完了。

一五六○年春,瓦薩里去看他,見他極端疲弱。他幾乎不出門,晚上幾乎不睡覺;一切令人感到他不久人世。愈衰老,他愈溫柔,很易哭泣。

“我去看米開朗琪羅,”瓦薩里寫道。“他不想到我會去,因此在見我時彷彿如一個父親找到了他失掉的兒子般地歡喜。他把手臂圍著我的頸項,再三地親吻我,快活得哭起來。”

可是他毫未喪失他 清明 的神志與精力。即在這次會晤中,他和瓦薩里長談,關於藝術問題,關於指點瓦薩里的工作,隨後他騎馬陪他到聖彼得。那時他是八十五歲。

一五六一年八月,他患著感冒。他赤足工作了三小時,於是他突然倒地,全身拘攣著。他的僕人安東尼奧發現他昏暈了。卡瓦列里、班迪尼、卡爾卡尼立刻跑來。那時,米開朗琪羅已經醒轉。幾天之後,他又開始乘馬出外,繼續作皮亞門的圖稿。

古怪的老人,無論如何也不答應別人照拂他。他的朋友們費盡心思才得悉他又患著一場感冒,只有大意的僕人們伴著他。

他的繼承人利奧那多,從前為了到羅馬來受過他一頓嚴厲的訓責,此刻即是為他叔父的健康問題也不敢貿然奔來了。一五六三年七月,他托達涅爾·特·沃爾泰雷問米開朗琪羅,願不願他來看他;而且,為了預料到米氏要猜疑他的來有何作用,故又附帶聲明,說他的商業頗有起色,他很富有,什麼也不需求。狡黠的老人令人回答他說,既然如此,他很高興,他將把他存留的少數款子分贈窮人。

他老是工作。一五六四年二月十二日,他站了一整天,做《哀悼基督》。十四日,他發熱。卡爾卡尼得悉了,立刻跑來,但在他家裡找不到他。雖然下雨,他到近郊散步去了。他回來時,卡爾卡尼說他在這種天氣中出外是不應該的。

“你要我怎樣?”米開朗琪羅答道,“我病了,無論哪裡我不得休息。”

他的言語的不確切,他的目光,他的臉色,使卡爾卡尼大為不安。他馬上寫信給利奧那多說:“終局雖未必即在目前,但亦不遠了。”

直到他逝世的大前日,他才答應卧在床上,他在朋友與僕人環繞之中讀出他的遺囑,神志非常清楚。他把“他的靈魂贈與上帝,他的肉體遺給塵土”。他要求“至少死後要回到”他的親愛的翡冷翠。接著,他“從駭怕的暴風雨中轉入甘美平和的靜寂。”

這是二月中的一個星期五,下午五時。正是日落時分……“他生命的末日,和平的天國的首日!……”

終於他休息了。他達到了他願望的目標:他從時間中超脫了。

“幸福的靈魂,對於他,時間不復流逝了!”

【注】米開朗基羅,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選自《米開朗基羅傳》,傅雷譯,有刪節)

1、下列對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米開朗琪羅在晚年時雖然疾病纏身,但是仍然努力戰勝病痛,勤於藝術創作。本文的作者在字里行間充分流露出對他的敬仰和稱頌。

B、米開朗琪羅病後身體健康從未恢復,極端疲弱,可是他毫未喪失清明的神志與精力,對於死也並不在意,甚至認為死來得過於遲緩。

C、米開朗琪羅不顧自己已是八十五歲高齡,身體多病,長時間和瓦薩里探討藝術問題,還騎馬陪瓦薩里到聖彼得,體現了他對藝術的專注和熱愛。

D、米開朗琪羅的侄子利奧那多很富有,他十分關心米開朗琪羅的健康問題,託人婉轉地表達自己要去看望叔父的想法,米開朗琪羅為此感到很高興。

E、文章描述了米開朗琪羅晚年的生活狀況和臨死前的情景,刻畫了他獻身藝術,忘我工作的偉大形象,給人以深刻的思考。

2、文章倒數第二段中說“他達到了他願望的目標:他從時間中超脫了”,請你簡要地分析這句話的內涵。(4分)

答:

3、米開朗琪羅曾說“憂郁是我的歡樂”,他沒有家庭,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有人認為,米開朗琪羅的生活是失敗的,不令人喜歡的。你贊同這個看法嗎? 說說 你的看法。(6分)

答:

三、閱讀下面傳記,回答問題。

自傳:文學生活五十年

我是一個不善於講話的人,唯其不善於講話,有思想表達不出,有感情無法傾吐,我才不得不求助於紙筆,讓在我心裡燃燒的火噴出來,於是我寫了小說。

我不是文學家,但是我寫作了五十多年。每個人會從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學。我從小就喜歡讀小說,有時甚至廢寢忘食,但不是為了學習,而是拿它們消遣。我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會成為小說家。我開始寫小說,只是為了找尋出路。

我出身於四川成都一個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個所謂“上等人”和二三十個所謂 “下等人”中間度過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環境里我接觸了聽差、轎夫們的悲慘生活,在偽善、自私的長輩們的壓力下,我聽到年輕生命的痛苦呻吟。

我感覺到我們的社會出了毛病,我卻說不清楚病在什麼地方,又怎樣醫治,我把這個大家庭當作專制的王國,我坐在舊禮教的監牢里,眼看著許多親近的人在那裡掙扎,受苦,沒有青春,沒有幸福,終於慘痛地死亡。他們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傳統觀念和兩三個人一時的任性殺死的。我離開舊家庭就像摔掉一個可怕的黑影。我二十三歲從上海跑到人地生疏的巴黎,想找尋一條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說救人救世,未免有些誇大,說救自己,倒是真話。當時的情況是這樣:我有感情無法傾吐,有愛憎無處宣洩,好像落在無邊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顆心無處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靜,我就活不下去。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區一家小公寓的五層樓上,一間充滿煤氣和洋蔥味的小屋子裡,我寂寞,我痛苦,在陽光難照到的房間里,我想念祖國,想念親人。在我的祖國正進行著一場革命與反革命的斗爭,人民正在遭受屠殺。在巴黎掀起了援救兩個義大利工人的運動,他們是沙柯(N.Sacco)和樊宰底(B.Vanzetti),他們被誣告為盜竊殺人犯,在美國麻省波士頓的死囚牢中關了六年,在我經常走過的街上到處張貼著為援救他們舉行的“演講會”、“抗議會”的海報。我讀到所謂“犯人”之一的樊宰底的“自傳”,裡面有這樣的話:“我希望每個家庭都有住宅,每個人都有麵包,每個心靈都受到教育,每個人的智慧都有機會發展。”我非常激動,樊宰底講了我心裡的話。

我的住處就在先賢祠(Pantheon)旁邊,我每天都要經過先賢祠,在陰雨的黃昏,我站在盧梭的銅像前,對這位“夢想消滅壓迫和不平等”的“日內瓦公民”訴說我的絕望和痛苦。回到寂寞冷靜的屋子裡,我坐下來求救似地給美國監獄中的死刑囚寫信(回信後來終於來了,樊宰底在信中寫道:“青年是人類的希望。”幾個月以後,他給處死在電椅上,五十年後他們兩人的冤案才得到昭雪。我在第一本小說《滅亡》的序上稱樊宰底做我的先生)。就是在這種氣氛、這種心情中我聽著巴黎聖母院(NotreDamedeParis)報告時刻的沉重的鍾聲,開始寫下一些類似小說的場面(這是看小說看多了的好處,不然我連類似小說的場面也寫不出),讓我的痛苦,我的寂寞,我的熱情化成一行一行的字留在紙上。

我過去的愛和恨,悲哀和歡樂,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掙扎,一齊來到我的筆端,我寫得快,我心裡燃燒著的火漸漸地滅了,我才能夠平靜地閉上眼睛。心上的疙瘩給解開了,我得到了拯救。

這以後我一有空就借紙筆傾吐我的感情,安慰我這顆年輕的孤寂的心。第二年我的處女作完成了,八月里我從法國一座小城沙多—吉里把它寄回中國,給一個在上海開明書店工作的朋友,徵求他的意見,我打算設法自己印出來,給我的大哥看(當時印費不貴,我准備翻譯一本小說賣給書店,拿到稿費來印這本書)。等到這年年底我回到上海,朋友告訴我,我的小說將在《小說月報》上連載,說是這份雜志的代理主編葉聖陶先生看到了它決定把它介紹給讀者。《小說月報》是當時的一種權威雜志,它給我開了路,讓我這個不懂文學的人順利地進入了文壇。 (節選自《巴金自傳》)

1、下列對文章信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巴金是一個不善於講話的人,言不由衷,感情不能表達出來,苦惱之餘不得不求助於紙筆。

B、作者出生在富裕家庭,親眼看到了老百姓的生活境況,看到了社會的黑暗,萌發了救人、救世、救自己的思想。

C、巴金從小就喜歡小說。寫了五十年,最終成為小說家。

D、先賢祠旁邊的生活經歷,激發了作者寫作的熱情,寫出了第一部小說《滅亡》。

E、葉聖陶慧眼識才,對巴金順利走上文壇給予了幫助。

2、請從寫作技巧的角度對文中1927年巴黎生活細節的描寫作簡要賞析。(4分)

答:

3、作者在第③段中說“想找尋一條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接著又說“說救人救世,未免有些誇大,說救自己,倒是真話”。但事實上巴金的文學創作不僅拯救了自已,也確實起到了“救人救世”的作用。如何理解“救自己”與“救世界”的關系? (6分)

答:

❸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

在考試來臨之前,做好每一道練習題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二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一)

(1)那些年,我一直活在驚恐的尋找里。

(2)雨後的黃昏,對面的山坡上,成群的牛羊從坡上俯沖下來,一腳腳,都踩在村莊忙得有些錯亂的神經上。

(3)夕照漫過,一場尋找就要開始了。

(4)父親說,你去看看咱家的羊都回來了沒有,我去井台上飲牲口。

(5)父親的話,我哪敢怠慢,一口氣跑到家。羊們正循著里巷的石板路,昂首挺胸地往家走。1,2,3,4,5,6,不對,少1隻。我一關院門,趕緊往鄰居家跑。

(6)大奶奶,你們家羊多不?我看看啊,不多。一句回答很快隔著牆扔了出來,大奶奶永遠這么利索。

(7)三姑夫,你家羊多不?我跳進他家的羊圈,一數,他家的羊不多不少,正好。

(8)我有些沮喪。

(9)到了李神七家,他媳婦神神叨叨的,一天到晚,只拜神鬼,不管牛羊的事。我就納悶了,一個從來不管牛羊的人家,居然牲口一頭也沒少過,你說,這該找誰說理去。

(10)李神七,你家的羊多不?不知道,你自己去看!是李神七媳婦的回答,隔著耳窗傳過來,遙遠,蒼涼,冷得觸不到一點溫暖。

(11)看就看。我一進她家羊圈,氣就不打一處來。我家那隻羊就在她家那隻老羊的屁股後面,我一把把它拽住,狠狠地罵了一句。它“咩”地低號了一聲,就乖乖地跟我出來了。也難怪,那隻老羊是它媽媽,年初,父親把它從李神七那裡買過來,都七八個月了,它還是不認我家家門。

(12)它只認媽媽。

(13)把羊趕回家,把圈門紮好。父親回來了。父親說,趕緊,咱家的騾子沒回來,得去找。你去蘆草溝,我去黑山子。

(14)我的心突突突,驟然間狂跳不已。又沒回來,王八蛋,又野到哪兒去了!一邊罵,我一邊狂奔,看著即將暮色四合的山野,我急得都快哭了。

(15)雨後的蘆草溝水汽濕重,我一邊瞪大眼睛往四下里尋覓,一邊張開耳孔,極細致地聽。我家的騾子愛打響鼻,如果它看到我來了,或許會友好地暗示一下子。但是,沒有。巨大的寂靜,壓得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16)連遠山上最後一抹亮色也消失了,咕咚一聲,村莊掉入到無底的黑夜裡。我朝空空的山谷喊了一嗓子,我也不知道是想喊我家的騾子,還是想壯壯膽子,但回響傳來,聲調古怪而尖利,彷彿是另一個什麼可怕的東西朝我喊了一嗓子,我有點害怕。不找了,活該它!我三步並作兩步開始從溝岔里往出退,起先是大步流星,後來乾脆變成了跑。窸窸窣窣的聲響里,彷彿是萬千怪獸,跟在我後邊,不遠不近,甩也甩不掉。

(17)我一口氣跑回家裡。院子里,母親在喂豬,父親就著燈光,在磨鐮刀。我拖著哭腔,戰戰兢兢地向父親稟告:沒有,蘆草溝我都找遍了,就是沒看見咱家的騾子。我咬緊牙關,撒了個謊。父親頭也沒抬,只簡單回了一句:哦,你說騾子啊,它早自個兒回來了,飯在炕上,你去吃吧。

(18)彷彿什麼也沒有發生過。之後,母親出來進去,一趟一趟地為豬添食,把一面鍋颳得咣當亂響。父親則依舊埋著頭,嚯——嚯——節奏鏗鏘地磨著他的鐮刀。

(19)只剩下氣喘吁吁的我。

(20)直到現在,我在夢境里,依舊在不停地尋找著。不是我家少了只羊,就是騾子跑得沒了蹤影。有時候,內容會稍稍變換到高考上,同學們倏忽間都進了考場,而我,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屬於自己的那個考場;或者,答著答著,突然沒了筆,怎麼找也找不著。然後,畫面一轉,又回到了村莊里,李神七的媳婦走出家門,面色凝重地對我說,我沒見你家的羊。

(21)那,我家的羊呢?我家的羊在哪裡?我一急,趕緊跑啊,找啊,直到嚇醒自己。

(選自《文苑·經典美文》2015年第3期,有刪改)

6.下列對 文章 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文章主要寫“我”尋找羊和騾子的事情。

B.找騾子時,“我”沒找遍蘆草溝就回來了。

C.直到現在,“我”仍沒找到“我”家的羊。

D.“我”的尋找從現實延伸到夢境里。

7.結合語境,品味下列語句, 說說 加點詞語在表達上的妙處。(4分)

(1)又沒回來,王八蛋,又野到哪兒去了!

(2)連遠山上最後一抹亮色也消失了,咕咚一聲,村莊掉入到無底的黑夜裡。

8.第(18)(19)段中,父母明明都在家裡,作者卻說“只剩下氣喘吁吁的我”,這樣寫有什麼用意?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4分)

9.本文中“我”在“尋找”,許多文學作品也寫到“尋找”,如《孤獨之旅》《小王子》等,這引發了你對“尋找”的哪些思考?結合本文,聯系你讀過的課文或其他作品,加以闡述。(8分)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答案:

6.(3分)C

7. (4分) (1)一連兩個“又”字寫出了牲口沒回來, “我”要去尋找是經常的事,表現了“我”著急、抱怨、無奈的心理. (2)“咕咚一聲”和“掉入”生動傳神地寫出了天色瞬間變黑,表現了“我”在黑夜中仍找不到騾子的恐慌。

8. 父母雖在家裡,可是無暇顧及,“我”彷彿什麼也沒有發生過。而此時的“我”“氣喘吁吁,驚魂未定,急需得到安撫。這樣寫形成巨大的反差.突出“我”的無助和孤獨,強調“尋找”給“我”帶來難以磨滅的影響。

9.略。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二)

①許多年前,當我還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時,看見街上有人因為要蓋房子而挖樹,很心疼那棵樹的死亡,就站在路邊獃獃的看。樹太大了,不好整棵的運走,於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鋸子,把樹分解。就在那個時候,我鼓足勇氣,很不好意思的問,可不可以把那個剩下的樹根送給我。那個人笑著看了我一眼,說:“只要你拿得動,就拿去好了。”我說我拿不動,可是拖得動。

②父母看見當時發育不良的我拖回來那麼一個大樹根,不但沒有嘲笑和責備,反而幫忙清洗、曬干,然後將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後的很多年,我撿過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回家,父母並不嫌煩,反而特別看重那批不值錢但是對我有意義的東西。我和父母,其實很少一同欣賞同樣的事情。他們有他們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國書籍里。

④我的父母並不明白也不欣賞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們包涵。我也並不想父母能夠了解我對於“美”這種主觀事物的看法,只要他們不幹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應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邊。結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書,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著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點,母親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會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喪失睡眠,總之,她很為難。半醒了,我只揮一下手,說:“不去。” 醒來發現父親留了條子,叮嚀我一個人也得吃飯。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遠處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掃落花殘葉,弄到下午五點多鍾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媽媽迎了上來,責我怎麼不吃中飯,我問爸爸在哪裡,媽媽說:“噯,在陽台水池裡替你洗東西呢。”我拉開紗門跑出去喊爸爸,他應了一聲,也不回頭,用一個刷子在刷什麼,刷得好用力的。過了一會兒,爸爸又在廚房裡找毛巾,說要擦乾什麼的,他要我去客廳等著。

⑦一會兒,爸爸出來了,媽媽出來了,兩老手中各捧著一塊石頭。

⑧爸爸說:“你看,我給你撿的這一塊,上面不但有紋路,石頭頂上還有一抹淡紅,你覺得怎麼樣?”媽媽說:“我挑挑揀揀,才得了一個石球,你看它有多圓!”我注視著這兩塊石頭,眼前立即看見年邁的父母彎著腰,佝著背,在海邊的大風里辛苦翻石頭的畫面。

⑨看著比我還要瘦的父母,看著這兩塊沒有任何顏色可以配上的、世間最樸素的石頭,一時里,我想罵他們太痴心,可是開不了口,只怕一講話聲音馬上哽住。父母的愛——一生一世的愛,都藏在這兩塊不說話的石頭里給了我。

(節選自《三毛文集》,有刪改)

29.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文中第①②段寫的是少年時拖樹根回家的 故事 ,這與標題“痴心石”無關,應該刪除。

B.品讀第③段畫線句,這些語句表現了父母對我個性和 愛好 的尊重,是痴愛的表現。

C.第④段加點詞“包涵”的含義是:父母對於“我”的那些怪癖,認為情有可原,而選擇了理解與尊重。

D.第⑨段畫線句中,作者說“可是開不了口”的原因是:“我”深深感受父母的愛,“我”怕一開口就會淚流滿面。

30.面對父母的濃濃愛意,作者卻在第⑨段中說“一時里,我想罵他們太痴心”,這是為什麼?(2分)

31.品讀下列語句,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4分)

①爸爸說:“你看,我給你撿的這一塊,上面不但有紋路,石頭頂上還有一抹淡紅,你覺得怎麼樣?”

②我注視著這兩塊石頭,眼前立即看見年邁的父母彎著腰,佝著背,在海邊的大風里辛苦翻石頭的畫面。

32.理解:作者用“痴心石”作為文章題目的原因是什麼?(3分)

33.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對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請結合你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2分)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答案:

29.A

30.作者一方面深深感受到父母的愛,他們想把“我”想得到的一切都給了“我”;另一方面因為父母為“我”付出太多而愧疚,“罵”實際上是反語。(答出大意即可)

31.①作者通過語言描寫,細致地表達了父親為“我”挑石頭、洗石頭的良苦用心和濃濃愛意。(答出大意即可)②作者描寫“我”的心理活動(或:通過“我”的聯想與想像),細膩地表達了“我”對父母“痴心之愛”的醒悟、感動和自責。(答出大意即可)

32.“石頭”是文中傳遞情感、表達愛意的物品,用“痴心”修飾“石頭”,表達了父母對我的愛達到了痴迷的程度,切中文章主旨。(意近即可)

33.提示:肯定或否定這種做法均可以,但必須寫出充足的理由。

❹ 5年級下冊語文七彩課堂第四單元提升練習答案

第四單元提升練習答案

一、土匪、綳帶、審視、施行、顫抖、由衷、擬定、奔赴

二、針、血、暴起、聲、吭、雨下、然、敬、若、所、血肉、己、公

1、汗如雨下

2、舍己為公

3、血肉之軀

4、肅然起敬

三、

1、肖像描寫

2、語言描寫

3、心理描寫

4、神態描寫

5、動作描寫

四、

1、不破樓蘭終不還,白日放歌須縱酒,南望王師又一 年,孤帆遠影碧空盡,春風不度玉門關

2、妻子孩子碰到天老朋友辭別

3、手術前手術中 手術後 冷冷- →驚疑-→柔和-→愣住-→驚呆→慈祥→肅然起敬

4、埋忠骨、裹屍還、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家曠達的心胸和無私的襟懷

五、

1、畫出:gua、feng、wu

2、

(1)原指祖上傳下來的寶物,在本課中指幾套舊的汗褂褲與幾雙縫上底的線襪。

(2)恥笑,譏笑。 在本課中指不光彩、不正當的行為讓人鄙視恥笑。

3、要叫那些富翁們齒冷三天。

4、最後一個自然段和第1自然段是首尾呼應的關系。這樣寫的好處是使文章結構更完整、嚴謹。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4)語文專項提升訓練答案擴展閱讀

①以典範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以典範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是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的規律給語文學科的原則要求。典型化選材,時代使然,政治傾向使然。不如此,則無法落實教育的正規性、傾向性、先進性和高效率。

②以啟迪並發展學生智力為根本目的。啟迪發展智力,是語文學科的根本目的。心理學的研究早已證明,並且哲學、邏輯學、美學、文化學也都承認:「詞語」是人腦進行思維活動的物質前提。

③以同化現代化的書面語言交際規范和同化現代化的中華民族共同人文心理為任務。語文教育,從「人口手上中下」到「知本家」,向人腦輸入並固化「詞語」,輸入「捕獲和創造詞語的概念、程序和模式」,為啟迪發展教育對象的智力作出了最早、最大、最關鍵、最可能多的貢獻。

熱點內容
安徽趙學科 發布:2024-05-15 10:58:06 瀏覽:119
sat數學 發布:2024-05-15 10:58:05 瀏覽:204
久而久化學 發布:2024-05-15 10:33:44 瀏覽:561
教師教育課程標准 發布:2024-05-15 05:47:03 瀏覽:253
測自己什麼時候死 發布:2024-05-15 05:27:37 瀏覽:312
新任教師的母乳噴射 發布:2024-05-15 05:15:11 瀏覽:712
學科網出師表 發布:2024-05-15 04:51:47 瀏覽:181
航遠教育 發布:2024-05-15 02:32:43 瀏覽:127
鋼筆書法入門教學視頻 發布:2024-05-15 01:51:11 瀏覽:581
苄基化學式 發布:2024-05-15 01:27:43 瀏覽: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