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發布時間: 2020-11-19 10:52:54

A. 四年級數學小論文,200字。

四年級數學小論文:巧算紅薯體積來源:奧數網 2010-08-24 19:20:21

[標簽:四年級 數學]奧數精華資訊 免費訂閱星期天,我與媽媽出去散步,在一個弄堂里,我聞到了一股濃濃的,烤紅薯的香味。聞到這香味,我的肚子就「咕咕」地叫了起來,「媽媽,我們買個紅薯吃吃吧,我餓了。」我拉著媽媽的手央求道,「買一個倒是可以,不過……」「不過什麼?」我急忙問,「不過買了以後先回家,算出了紅薯的體積,你才能吃。」「行!行!」我滿口答應。

回到家,我早已把要算紅薯體積的事拋到了九霄雲外,拿起紅薯就要吃,「哎,怎麼開始吃了?不是說好要算紅薯的體積嗎?不能說話不算數!」「啊?」我大吃一驚,「還真要算啊?」「那是當然!」媽媽說,「你要先算出紅薯的體積,才能吃!」「哼!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算個紅薯的體積嗎?難道能難倒我?」 我翻開數學書查看,可書上只有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呀,再說了,這紅薯是個不規則的立體圖形,又不能把它揉捏,怎麼算呀?我托著下巴冥思苦想。這時,我看到了桌上的一本《數學名人小故事》,我翻開它,饒有興味讀起了第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是講阿基米德利用等積代換算出了金皇冠的真假。我靈機一動,想道:我不是也可以用等積代換來求紅薯的體積嗎?於是,我拿來一個圓柱形的玻璃杯,量出它的底面直徑是6厘米,我往杯中到了10厘米的水,然後把紅薯完全浸沒在水中,這時,杯中的水上升了。我又量了一下,現在的水是15厘米,也就是說,杯中的水上升了:

15-10=5(厘米)

按照等積代換,上升水的體積就是紅薯的體積,由此,可以算出紅薯的體積是:

(6÷2)2×3.14×5=141.3(立方厘米)

「媽媽!我算出來了!我算出來了!是141.3立方厘米!我算出來了!我能吃紅薯了!」我一路小跑來到媽媽跟前,「哦?算出來了?」媽媽放下手中事情微笑地看著我。「嗯,是141.3立方厘米。」我自豪地說,「那你說說看是怎樣算的?」媽媽又問道。我把我實驗的過程講給媽媽聽,媽媽聽了之後向我翹起了大拇指,還誇我是「數學小博士」。

其實,在生活中,許多看似不能求的東西都能通過等積代換來求,只要大家肯動腦,愛動腦,就什麼難題也難不倒!

B. 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淺談如何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現行的教學模式將逐漸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中形成的單一、乏味的傳授方式,將逐漸調動起教師與學生之間更多的互動合作,在師生平等的狀態下,激發學生的潛能與教師的教學智慧,使教學課堂能夠煥發出新的活力。
教學課堂是連接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橋梁,通過教學課堂這個媒介,教師傳授知識,學生獲得知識,以對話的形式探索知識的魅力,教學課堂有著非常巨大的生命活力,作為傳道授業的教師在教學課堂中起著非常至關重要的角色,學生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不斷地注入新的活力,只有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關系,才能在教學課堂中發揮出最佳的效果。
一、傳統教學思維在課堂教學方面的弊端
時代在不斷地進步發展,思維之間的跳躍也越來越廣泛,課堂教學的進步也應該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更好地服務於課堂教學,不過放眼諸多課堂教學模式,雖然有的地方已經實行改革,但是還是傳統課堂教學占據著教育界的半壁江山,對於傳統教學課堂會出現哪些問題呢?之前就有人討論過,在傳統教學課堂中,大部分主要關注的是教師如何去教學生,反而有點忽視學生如何去接受知識的過程;非常注重如何把知識傳遞出去,忽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忽視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等等方面,換而言之,就是把豐富多變的教學活動簡單的囊括為普通的教授認識活動,忽視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能起到能動性作用,教師只是去做一個傳授知識的媒介體,要知道無論是作為教師或是學生,在整個教學課堂中都是作為一個單獨存在的個體,處於不相同狀態的教師與學生,會有不同潛在的能力體現,同時在教學課堂里教師和學生又是共同的活動體,要去一起完成整個復雜豐富的教學活動。因此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非常忽視人在整個過程中的能動性,它讓整個教學課堂變得非常機械化、程序化,缺乏應有的活力與朝氣,缺乏對於好奇心的探索,連傳統課堂教學視為最主要的認識性任務也沒有得到完美呈現。
二、促使課堂煥發活力的有效措施
1.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活力課堂的前提
在教學課堂中能夠擁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學生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也是對傳統師生關系的一種挑戰,是當代教學課堂的進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把學生看做一個單獨的個體,並且把教師自己擺在一個與學生平等的位置,在師生關系之中沒有高低貴賤,教師只是在傳遞知識,在這樣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裡,學生可以更好地去表達自己的想法,發揮自己的天性,教師也可以以另一種新的面貌去面對學生,充分展示他們的教學魅力,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學生與教師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彼此,可以更好地去全面發展自己,在課堂中獲得認可和成就感。因此,教師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很好的去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本著與學生民主平等的原則,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期待他們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2.師生合作,互動構建活力課堂
從上述可知,在以往的傳統教學課堂中,教師與學生都是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而存在的,教師主動去教授,學生被動去接受知識,一方作為課堂的主宰者,一方作為課堂的服從者,彼此之間互不進行思想上或是心靈上的溝通,從而也缺乏必要的合作互動。而具有活力的教學課堂,往往是教師與學生能夠進行更多的合作交流,師生之間的互動是雙向的,不再是單一的輸出式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師生可以一起學習進步發展,讓課堂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與朝氣,讓學生可以在與老師有更多的溝通,更多地去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呈現真正意義上的師生合作共贏的局面。在新的背景下,不再是單獨的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合作,而是又有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合作關系,從而教師的身份也發生的很大的轉變,從之前單一的教授者,轉變成合作者的身份,學生與教師之間是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為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營造更好的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能夠更好的去接受新知識,學習新方法。
3.教學與生活相結合,構建活力課堂
在以往的傳統課堂里,要求學生注重課堂知識的學習反而忽視了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導致「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場景出現。其實知識來源於生活,生活與教學密切相關,不能把課堂教學與生活分割開來,當今社會是一個思想非常跳躍的時代,無論是作為課堂教學的教師或是學生都要源源不斷地從時代中汲取新的成分去更好地充實自己。讓課堂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就要將課堂教學與生活進行密切的聯系,為課堂教學注入生活的活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式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將教學課堂與課外實踐很好的結合起來,一旦雙方結合,書本中固有的教學知識便會被實踐所帶來的沖擊所激活,真正讓學生做到學有所用,而不是像傳統教學一樣的照本宣科,通過加強與生活實踐的學習,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為學生的全方面發展提供更豐碩的土壤。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充分釋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潛能,教師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站在平等的位置更好地與學生溝通,把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呈現出一個活力十足的課堂文化,真正成為學生汲取知識的樂園。

C. 四年級數學小論文150字左右

記得暑假裡的一天,我們到叔叔家裡玩,正玩到興頭上,叔叔拿了10個硬幣走了過來,說:「你們想要這些硬幣嗎?」「當然想啦!」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道。我望著叔叔,真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心裡琢磨著,不知道叔叔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你們想要這些硬幣,就要回答我的問題,誰答對,硬幣就全歸他了。」說完,叔叔就提出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把10個硬幣放進3個杯子里,使每個杯子里的硬幣數都是奇數,看誰能找出最多的方法。」
聽完叔叔的題目,大家冥思苦想。只見表弟在客廳里走來走去,表姐坐在椅子上冷靜地思考著。不一會,我看見妹妹找來了材料,試著做。可是,做了很久,妹妹還是沒找到具體解題的方法。我也不甘示弱,開動腦筋想著。哎,要是能把這硬幣拿到手,那該多好啊!
過了十多分鍾,大家都沒有想到怎麼做,叔叔見此情景,對我們說:「給你們一點提示吧!解這道題要學會多轉幾個彎,不要……」「等等!」話沒說完,表弟好象想到了什麼似的。只見他拿起10個硬幣,先把第1個硬幣放到第1個杯子里去,然後把3個硬幣投進第2個杯子里,看到這里,我不禁想道:這個辦法嘛,我早就想過了,根本就不行,剩下的硬幣有6個,6是偶數,我可以肯定地說一句:「這個辦法是行不通的。」當表弟把剩下的6個硬幣放到第3個杯子時,我插嘴道:「這辦法根本……」我的話還沒說完,表弟就把我的話打斷了,「表姐,你還是看我的表演吧!」表弟神氣地說。只見他拿起第1個杯子,把那個硬幣放到第3個杯子里去。「這就是第一種方法。」表弟得意地扮了個鬼臉。「哎呀!我真笨,怎麼想到第三步就放棄了呢?真不值得!」接著,表弟按照第一次那樣做,先把3個硬幣放到第1個杯子里,然後在第二個杯子里放5個硬幣,接著把剩下的硬幣放到第三個杯子里,最後,把第一個杯子里的硬幣放到第三個杯里去。這樣第二種方法就完成了。按著這樣的方法,表弟連續做了13次。
看到這里,站在一旁的叔叔拍起了手掌,點點頭說:「真想不到,你這小鬼還會有動腦筋的時候,這回你贏了,10個硬幣都歸你了。」叔叔一邊稱贊表弟,一邊撫摸著他的小腦袋。「不過,小瑜呀,你可得加把勁了,這回連表弟都贏了你。記住,凡事多動腦筋,別輕易放棄。」
是呀,叔叔說得對,凡事多動腦筋,別輕易放棄。如果我剛才想到第三步沒放棄的話,再動動腦筋,那道題就被我解開了。以後,真的要加把勁,要努力學好數學,掌握好數學,更要學會在生活中靈活運用好數學。

D. 四年級下冊數學論文

數學小論文
籃球場上的數學
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去打籃球。
過了一會兒,我們倆打累了,就到觀眾席上去休息。突然間,我想到了一個問題,我就禁不住說出來:「小明一分鍾投8個球,小紅一分鍾投6個球,他們一起投了8分鍾之後,小紅提高命中率一分鍾投8個球,小明由於體力不支減少投球只數一分鍾投6個球,問多少分鍾後小紅和小明投進的只數相同?」
大概是我朋友太累的緣故,這么簡單的問題他都答不上來,他想了一會兒沒做出來,過了好長時間他還是沒想出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他實在想不出來,只得不好意思地說:「沒了草稿本,我做不出來。」我知道,就算他有草稿也未必做得出來。
我自豪地說:「原來小明一分比小紅多投進2個,一共投了8分鍾,也就是8×2=16(個),後來小紅反過來每分比小明多投4個,那麼16個球要多投幾分鍾呢?16÷4=4(分),要4分鍾才能追上。」他說:「你真厲害!」「我是天才嘛!」我開玩笑說。我倆都笑了。
通過這件事,我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生活中、學習中、還有工作中到處都有。從此,我就更加喜歡數學了

E. 四年級的數學小論文50字左右,學生寫的

假如A=B且B=C,那麼A=C,這便是等量代換。
等量代換並不難,但它方便了我們研究數學。
有了等量代換就可以解決很多題目,他很有用。

F. 四年級數學論文有哪些

感悟小學數學教學課改中的變化
----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反思
【摘 要】互動課堂教學是一個培養學生交流、表達、合作、思維等能力,具有創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它注重師生交流、合作,構建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改革的一首任務。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互動交流。互動教學賦予新的意義: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體現「以人為本」的創新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如何處理師生關系等問題;如何創設各種活動,以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倡導全體學生參與;改變「填鴨式」、「滿堂灌」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發現學習、探究學習、互動學習。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教學實踐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創新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發展方向,在數學教學過程必需體現創新,數學的學習不應成為簡單的背概念、公式和熟練的過程,數學的學習更應該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使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過程,從生活中體會數學,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對一個問題的解答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問題和思考問題就是一種創新。所以,創新意識的培養並不是高深莫測的,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體現。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使學生認識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了解數學、認識數學,在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真正價值和自我價值。思維能力的培養拓寬學生思維的空間,使學生在思考和解題的過程中富有聯想,好於假設、懷疑、判斷。而互動式教學就能為學生提供創新意識的環境、實踐能力得以實現的空間以及為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打下基礎,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
一、改變「灌輸式」課堂教學環節
傳統的課堂教學環節為復習——新授——練習——小結——作業,這是單一的教學過程。新的教學環節應是情境導入——學生探索——學生思考——解決問題——鞏固——小結,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可採用以教師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講授——聽講、示範——模仿;師生共同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提問——回答、激發——思考;以學生活動為主的互動教學方法:組織——討論、指導——練習,或是學生討論-----學生提問----教師回答。
二、課堂引進小組討論,擴大學生參與面,增加學生知識
小組討論學習是課堂教學中擴大學生參與面的一種有效方法和為學生增加各方面的知識提供一個相當好的機會。小組討論學習前,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小組交流;小組討論學習時,教師作為參與者深入各組交流,善於交流的小組及時作出表場,從而提高小組討論學習興趣;小組討論學習結束後,教師組織學生匯報結果和展示結果,組織評講。通過小組討論學習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學習任務,將五花八門的想法進行相互交流,最大限度地擴大了學生的參與面,充分發揮了師生間、學生間的相互交流。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的感情,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回家作業引進「學已仿照,舉一反三」
讓他們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這樣至少可以激發他們用「數學眼光」看社會的問題,培養他們的數感和觀察能力, 進而激發他們我學數學,學好數學,我快樂。下面是一些學生寫的幾道仿照題,可能有些幼稚,但我覺得這些學生已經在用數學了,我感到很欣慰。
1、我們有一個梯形花園,上底是5米,下底是7米,花園的面積是70平方米,現在我們想知道上底到下底的距離是多少米?
2、五(1)班有48位同學,按一、二、三、一、二、三、、、、、、報數,到陳小明應報多少?
3、今天,媽媽帶我去買菜。每千克青菜2.5元,買了3.5千克,我們付10元夠嗎?
學生通過觀察、收集信息、記錄他們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和數學例子,並用「數學眼光」分析生活實例,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它,就不死記硬背課本現有的概念、公式,而是實實在在的解決問題了,通過問題的解決,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並且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這難道不是一舉多得嗎?
生活實例很多,如果有效地選擇數學信息,就培養了學生觀察、收集、分析和整理數學信息的能力。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信息交流能力呢?我們認為,學已仿照就是一種較好地表達數學信息的媒介,同時學生之間可以通過互相閱讀、相互討論甚至質疑爭辯學已仿照中的內容,從而更加舉一反三,明辨是非,融會貫通,數學作為交流對象的教育目的自然得以實現。
通過學已仿照,學生還可以知道哪些內容是會,哪些內容還需要老師再講的,這樣可以及時的捕捉教學中學生的反饋信息,提高教師自生的素質。其實我覺得這也是一種互動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交流、觀察等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在哪些課堂教學環節處理得不好,須及時改進。
※對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反思:
新的課程標准要求我們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實行素質教育和促進學生發展的需要,與傳統教學相比較有一個質的飛躍。傳統教學注重的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與掌握,而新課標注重的是人的智力、情感、態度、身體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尤其是新課標強調讓學生學會生活,關注現代社會,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注得學習興趣的培養和經驗的積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提供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從而使教學過程是個多目標的過程。「互動式教學」強調了教學過程既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過程。它既強調學生認知主體的自我學習和潛能的發揮,同樣強調老師應對學生學習的指導、幫助和點撥的作用。尤其,重視在講授新知過程,教師側重於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自主去發現、探索學習,把教學過程變成是師生思維交替,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學習過程。
新課標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觀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索、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重點強調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使教學過程變成是一個探索知識的過程。因此,教學方式應服從於學生的學習方式。新課標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互動過程,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討論、研究、實驗等多種教學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使學習成為教師引導下主動、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的職能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服務者和參與者。互動式教學強調的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尤其是突出學生間互動學習的過程,以及重視學生各自經驗方法的個性化介入,允許學生自主學習和各抒已見,放開了學生思維的翅膀,使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和創新意識有了發展的時空。

G. 如何讓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更具趣味性論文

(一)構建和諧數學課堂的策略 1、在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中走進和諧。和諧社會是一種有層次的和諧,其核心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即人與人的和睦相處,是保證社會機體均衡發展的基礎。那麼,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關系如何,便是構成了課堂這個「小社會」能否和諧,學生能否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的主體。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與人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和諧數學課堂教學的基礎。因此,教師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教師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關系是平等合作關系,沒有任何歧視、批評。教師要把微笑、鼓勵的掌聲、帶進課堂,教師要用具有感染力的語言,貫徹於教學中,允許學生自由發言、自由討論,提高學生的協作、交流、探究等多種能力。 2、依託教材走近和諧。在課改教材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情感因素。從一組數據,一幅美麗的圖畫等,都能讓學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在依託教材從事教學活動的同時,對教材進行「深度加工」——積極選擇,有效重組及完善整合。如在進行空間圖形領域「長方體的認識」教學研究中,設計以下教學環節:l、師生談話。出示粉筆盒、紅磚等物體,學生指出他們是什麼形體。2、師生問答。學生舉出一些屬於長方體物體的例子。3、師生共同操作演示。教師和學生用刀削蘿卜,認識面、棱、頂點。4、小組討論。長方體的特徵。在以上教學過程中,對於教學內容的呈現採取了不同的方式,有文本呈現、直觀演示、實驗操作、觸摸感受、媒體展示等,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使用教材,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數學、用數學。 3、在預設生成中走進和諧。隨著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如今的課堂正呈現出「剛性向彈性轉變」的趨勢,更關注過程的體驗,關注過程體驗中即時生成的東西,在「動」的過程中涌現新思想、新創意。學生是靈動的生命體,在豐富而又千變萬化的課堂教學情境中常會有許多預料不到的現象產生。面對這些生成性的教學資源,如何及時捕捉,讓它成為教育教學的契機這不僅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前對所要教學的內容進行徹底研究,預設其中的教學價值,對教育對象的認知起點,學習狀況進行提前預設更需要教師一雙敏銳的眼睛,並隨時進行價值引導。因此,在教學中,應大膽放手讓所有學生去探索,相信他們。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開放廣闊的探索空間,仔細體會各種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方法,必要時給予評判、點撥,決不可做過多的限制或超前點撥,更不要對其發現作任何預置的「圈套」,以學生的自主發現、探究為主,激發全班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情。這樣,達到了教與學的完美結合,注重了教學過程的全方位和諧。 4、在環境與氣氛的渲染中走進和諧。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生最好的動機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最重要的學習助推器。數學學科由於其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學生往往感覺到乏味、單調、枯燥,遠不如語文等學科富有情感的學科那麼有吸引力。所以,教師要針對數學學科和小學生好奇、好問的特點,重視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富有挑戰性的氛圍,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二)建立和諧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1、交往互動型課堂。 (1)平等對話。化解師生間、生生間森嚴的壁壘。一方面做到師生平等。在交往互動中承認學生的主體性,給予學生應有的權利,給予學生主動發言、參與的機會。另一方面,做到生生平等。老師不能在課堂教學中使一部分學生成為交往互動的「貴族」,另一部分學生淪落為交往互動的「奴隸」。要實現師生平等,老師就應該學會「屈尊」、「傾聽」;要實現生生平等,教師就要學會調控自己,消除自己對學生的偏見,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平等對待學生,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相互尊重。做到三個方面:一是教師尊重學生真實的內心體驗和情感。教師要設身處地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要重視學生的存在和需要。如在認知關繫上,教師不能以成人的認知方式去要求學生,不能忽視學生自己的認知方式;在情感受關繫上,教師不能忽視了學生作為未成年人所感受到的情感體驗以及他們的情感需要;在社會關繫上,教師作為社會的代言人、教育者和知識的傳授者,應該民主平等地對待學生。二是教師要在此基礎上尊重學生的行為選擇。三要尊重學生的奇思妙想。 (3)彼此評判。相互評判不是抵毀,而是為了使他人接受自己的思想、觀念等,也是為了使自己獲得他人的思想,與他人達成共識,從而發展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同桌交流、小組內交流、班上交流等形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思維、發表自己的不同評判意見的機會。

H. 四年級數學論文(5篇)

小學四年級數學淺析
現代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要求人們不僅要「學會」,更要「會學」。要想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創新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自學能力對於人的未來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是各種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而閱讀是自學的主要形式,自學能力的核心是閱讀能力。數學閱讀能力是一種重要的數學能力,它是數學思維的基礎和前提。「閱讀」,乍一看好像是語文課和外語課中的專用名詞,但實際上,數學課更離不開閱讀能力培養這一環節。我們有一些偏見,認為閱讀只是語文教學的事,在數學的教與學的過程中,僅注意數式的演算步驟,而忽略對數學語言的理解。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及「社會的數學化」,僅具語文閱讀能力的社會人已明顯地顯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們看不懂某些產品使用說明書,看不懂股市走勢圖,等等。由此可見,加強數學閱讀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葉聖陶老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為了不教。」要想使數學素質教育目標落到實處,使學生最終能獨立自主地學習,就必須重視數學閱讀,特別是引導學生如何進行數學閱讀至關重要。
一、讀練結合習慣的養成
我們知道,動手操作是促進理解、減少數學學習困難的有效手段。而解題練習又是鞏固數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培養把數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的重要途徑。與其它學科相比,數學學習尤其離不開操作、練習。在閱讀 學習中,倡導讀做結合、讀練結合,實際上就是引導學生把已初步理解的一些知識,運用到新的知識情境中去,用新的知識體系去解釋新的現象。這種過程既是知識的復現,又有助於學生加深對新學知識的理解記憶,同 時也有助於學生把凝固的認知結構轉化為能動的能力,提高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素質。
如「圓的認識」中,學習圓的畫法。當學生閱讀了畫圓的基本操作步驟以後,及時要求根據教材中規定的步驟試著先畫一個圓。畫好後討論:①畫圓時,有一隻腳固定不動,是哪只腳?②在紙面上不停移動的是哪只 腳?它是怎樣移動的?③同學們畫出來的圓有大有小,那麼什麼情況下畫出來的圓較大,什麼情況下較小?最後再要求學生畫指定大小的圓。經常進行這樣讀練結合的教學,潛移默化中,學生便逐步養成了讀練結合的良好習慣
二、應用題的閱讀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的重點和難點,新課程背景下的應用題教學,應用題的呈現要更加貼近社會生產、生活的實際情況,應該努力實現應用題呈現形式的多樣化,除文字敘述外,還可以用表格、圖畫、對話等方式,適當增加有多餘條件和開放性的問題,向學生提供鮮活的、真實的、有趣味的和具有探索思考價值的數學問題,以凸顯應用題的問題特徵,培養學生的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現在經常發現解應用題不會分析,有的題孩子解答不出時,只要教師將題目讀一遍,有時甚至讀到一半時,他就會叫道「哦,原來如此!」?原因就出在學生的閱讀能力上,特別是在解應用題上顯得非常重要。我認為學生在讀題時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我平日的觀察,有的同學在做題時,根本沒把題讀完就動手解答;又或者在讀題的過程中,添字、漏字,關鍵性詞沒有注意到,理解錯誤了,題做錯也就不足為怪了。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讀題,從整體入手,把關鍵性的詞作上記號,深入地理解。學生自然而然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提高了閱讀應用題的能力和經驗,為順利、正確的解答應用題打好了基礎。
三、推薦數學課外閱讀書籍,加強閱讀指導。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既沒有帆,也沒有風。閱讀就是獨立地在知識的海洋里航行。」
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擴展學生的數學視野,使他們多方面領會數學的美和數學的應用,我向學生推薦了適合他們閱讀的課外書籍,如我國張景中院士的科普讀物:《數學家的眼光》、《數學傳奇》等。同時指導學生寫閱讀體會。
總之,數學教學中的閱讀教學,應當是一種意識,一種旨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自學能力和習慣的意識,而不是一種形式它應當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數學閱讀既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與深度,增加學習興趣,又可以使學生在陌生領域施展才華,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社會、人生、世界,使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得到充分地發揮。重視數學閱讀,培養閱讀能力,還有助於學生個性的全面的發展,以真正達到「教學生學會學習」的教育目標。

I. 小學四年級數學論文 範文

小學數學課改論文
——如何設計數學家庭作業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是擺在全體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如何設計好數學家庭作業,給學生提供富於實踐性、探索性、開放性、趣味性、層次性的作業材料,提供自主活動、自主探索的機會,是提高數學家庭作業的質量,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重要一環。
一、作業內容生活化,呈現開放性。
《數學課程標准》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真正的數學是豐富多彩的,不是復雜的數字游戲,它有著實實在在、生動活潑的生活背景。從生活中來的數學才是「活」的數學、有意義的數學。因此,家庭作業的設計,要聯系孩子的生活實際,要使孩子感到喜聞樂見。另外,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因此,在家庭作業的設計中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適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開放性的題目,不僅有利於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形成積極探索和力求創造的心理態勢。如:教學「千克的初步認識」後的安排學生的作業是:(1)去超市找一找1千克重的物品有哪些?(2)調查:1根火腿腸、一包方便麵、一瓶礦泉水、一袋黃酒、一個雞蛋等的重量。(3)和爸爸媽媽一起先猜一猜1千克的花生大約有多少粒?然後稱一稱,數一數。又如教完「百分數應用題」後的作業:(1)小紅的媽媽准備買4千克蘋果,每千克蘋果6.5元,如果買5千克或者5千克以上可按八折優惠,小紅的媽媽可以怎樣買?(2)小強家准備買一台彩電,爸爸事先去兩大商場調查了一下,情況如下表:
    品牌
商場 彩  電  A 彩  電  B
銷售台數 返修台數 返修率 銷售台數 返修台數 返修率
文峰商場 60 2   25 1  
華聯商廈 80 1   125 2  
合    計            
爸爸請小強根據調查情況確定買哪一種彩電?(如果班級學生整體水平較高,可以布置學生自行調查,並得出結論)從中充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作業過程活動化,突出實踐性。
「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學生只有在活動的過程中才能感悟出數學的真諦,才能逐漸養成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勇於創新的習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學生在課堂上、書本里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只有與豐富的社會實踐相結合,才能變得鮮活起來;只有經過自己的親身實踐,才能變得豐滿、深刻。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也表明,聽和看雖然可以幫助學生獲得一定的信息和學識,但遠遠不如動手操作給人的印象那樣深刻,不如動手操作掌握得那樣牢固,不如動手操作更能將有關知識轉化為實踐行為和能力。因此,學生的數學家庭作業應該活動化、具有實踐性,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體驗、感受、探索、應用所學知識,自主完善知識建構。例如: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後,安排這樣兩道題:(1)通過度量、計算,求出製造一個火柴盒的外殼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製造一個火柴盒的內盒又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2)如果每平方米牆面需2千克油漆,重新粉刷你的卧室,100千克油漆夠嗎?(本題學生要知道先測量出自己的卧室的長、寬和高,再求出自己的卧室四壁和天面的面積,最好還應扣除門窗的面積,然後再計算出100千克油漆夠不夠。)通過這兩題的實踐操作,使學生能進一步了解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加深學生對數學價值的認識,使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其思維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發展,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三、作業形式多樣化,具有趣味性。
「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發展」(皮亞傑語)。作業本來是一種操作(operation),它不僅限於書面作業,它還可以是一項活動,也可以是一件製作。我們的作業設計正應還其本來面目。
1、書面作業要創新,要講究圖文並茂,運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表格、「對話」、情境圖等形式,做到「寓做作業於興趣中」。例如:教學「加和減」後,設計的家庭作業有:
(1)填表
被減數 38 86 40 52
減  數 27 38 23 9
差        

一隻書包38元

我付50元
 
①  汽車玩具圖   比   玩具手槍圖    貴多少元?    □○□=□ 
 
②  洋娃娃圖     比  汽車玩具圖    便宜多少元?  □○□=□
③ 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2、布置閱讀一些數學故事、數學知識(數學家庭作業還要注重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開展一些數學游戲活動,做到「寓做作業於游戲中」。。比如像《小學生數學報》《小學數學》等報刊書籍中有很多數學童話故事(如「丁呱呱和他的夥伴們」、「八戒分桃」等)、數學游戲(如數學跳棋、搶「30」游戲、模擬購物等)、數學發現與數學史的知識(如高斯求和、畢達哥拉斯定律等)。
3、設計一些操作、實踐活動,開展社會調查,做到「寓做作業於實踐中」。例如:學了統計之後,可以布置調查所在的居民小區(或村民小組)各戶的月用水量和用電量,並完成相應的統計表或者調查報告。又例如學習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知識後,組織學生開展「學雷峰,做好事」活動(修理學校、敬老院、鄰居家的桌椅,保護被大風颳倒的小樹苗等)。
4、設計一些製作或者創作,做到「寓做作業於創作中」。例如教學「有趣的七巧板」後,布置學生用七巧板拼出一些有趣的圖案。又例如學了「圓的認識」以後,布置學生用若干個圓創造一幅美麗的圖案。(如:奧運五環圖、肥豬「嘟嘟」等)
 
四、作業數量個性化,迭現層次性。
《數學課程標准》提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每個人都是用各自獨特的組合方式把各種智力組合在一起並以不同的智力來學習的。教育必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而教育的內容、形式、要求必須有多樣性。為了讓學生能自主地、富有個性地參與學習,家庭作業的設計增加了選擇性、層次感,把作業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家庭作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難易程度及數量各不相同的題目,一般可分為必做題(A類學生完成)、選做題(B類學生完成)、挑戰題(C類學生完成)。例如:教學「長方形的周長」後,設計出3道必做題(已知長和寬,求周長的基本題);2道選做題:(1)學校操場是一個長方形,長100米,比寬長40米。操場的周長是多少米?(2)量出家裡的書桌或者飯桌的長和寬,並求出它的周長;1道挑戰題:用一根長20厘米的線,你能圍出幾個不同大小的長方形?就是同一層次的題目,例如上述2道選做題,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是獨立完成,還是合作完成(同學之間或者和爸爸媽媽討論、交流、合作)、或者咨詢完成(向家長、老師請教)等。
總之,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它應該是可以選擇的、個性化的,它應該給孩子綜合運用知識、發展和展現個人天賦提供機會,它應該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家庭作業應該是教師精心准備的送給孩子的一個禮物,願這個禮物能讓所有的孩子都喜歡

熱點內容
歐文投籃教學 發布:2025-05-14 06:35:52 瀏覽:580
對配班老師的評價 發布:2025-05-14 06:34:41 瀏覽:344
師德的人物 發布:2025-05-14 06:33:09 瀏覽:175
教師師德個人總結 發布:2025-05-14 05:39:36 瀏覽:667
教師招聘考試模擬題 發布:2025-05-14 05:15:15 瀏覽:455
葯物化學習題 發布:2025-05-14 04:23:45 瀏覽:642
教育培訓章程 發布:2025-05-14 04:13:05 瀏覽:634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庫 發布:2025-05-14 03:21:37 瀏覽:461
小學語文拍手歌 發布:2025-05-14 02:17:21 瀏覽:531
魔獸有哪些 發布:2025-05-14 01:45:05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