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為什麼學不好英語

為什麼學不好英語

發布時間: 2020-11-19 17:35:12

① 為什麼我就是學不好英語(本人現在高一),怎麼

幾百個不夠啊,要想英語好,詞彙怎麼著也要上萬啊。不過不要急,這是慢慢積累的過程,每天多背一些詞彙,但不需要老重復,假設每背100個詞就會忘掉90個,那麼你每背1000個詞,就會記住100個,花時間來背更多的詞彙,減少重復量。等詞彙積累多了,語感也就隨之而來了,語法什麼的都會迎刃而解。

② 我為什麼總是學不好英語

你需要一個語言環境,讓你大膽的說出來,培養良好的英語語感和興趣,參加我們的英語口語魔鬼訓練營或夏令營吧,讓你的英語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詳細咨詢
www.linguaphone.org

③ 為什麼學不好英語

要對自己有信心啊 其實有興趣並不難 只要你別把英語想的太高深莫測版 另外跟你說點我的經驗哈 英語權其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 我大學的專業是經貿英語 但是我的英語水平卻是在高二才開始提高的 經驗有幾點 開始時也氣餒過 但是還是選擇 多讀多背多作題 這3點雖然看上去簡單 真正做到卻需要很多的努力和堅持 課文和經典論文要多讀練口語的熟練度 多背練英語思維能力 平時多做題 可以分模塊的去做 我那時語法總學不好 但是堅持訓練自己做題以後 發現自己英語的語感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 很多時候做題都不需要太多思考 甚至順理成章的知道答案應該是什麼 總之你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 英語真的是一門很有意思的語言 最後祝你學習有顯著進步哦

④ 為啥中國孩子學不好英語

從民族文化的層面來看,大多數大國對外語並不那樣友好。外來語言的入侵可能會對本族文化甚至經濟產生威脅----國土被侵略還可以收復,文化被同化,國家不復存在。眾多的大國中,印度是個特例,在殖民政策的引領下,英語成了他們的官方語,雖然印度人的英語發音成了我們國人的笑柄(似乎「洋腔洋調」成了國人判斷英語水平高低的第一標准)。
在歐洲,德國、法國、義大利這樣的大國,他們對英語的歡迎程度要遠低於與像荷蘭、比利時、瑞典這樣的小國。如今國際經濟、政治、文化教育交流愈來愈頻繁,小國不得不全民學習國際通用語言,尤其是英語,否則不利於在國際舞台的競爭與生存。大國情況就不同了。一個中國人去美國,如果英語不會說,也不必有太多擔心----越來越多的華人在那,也許你只要會一句話就可以了:」Do you speak Chinese? 」 一個比利時人去美國,沒有一定的英語水平,將寸步難行。
從文化層面分析不是此文的主線,下面我想從個人成長的三個階段來剖析:
一0-3歲語言習得critical period
*critical period:關鍵期
雖然我身邊的一些朋友,包括一些學者懷疑critical
period的存在及科學性,越來越多的國外研究表明3歲之前正是語言習得的最關鍵的階段,是一種近似母語獲得的發展過程。有認知和腦科學家甚至認為嬰兒0-9個月之間更關鍵。不得不佩服我們古人的智慧,一句話概況了無數的西方最先進的實驗結論(包括腦神經科學與語言發展研究):「三歲看到老。」這其中也包含對語言的掌握。
我們這代70、80後很少有3歲之前就開始接觸英語的(包括大多數90後,尤其是非一線城市),這就是為何現在20-50歲這個人群中幾乎沒有人可以真正掌握英語的根源。在我看來,「真正掌握英語」是指:掌握5000個basic
words(基礎詞彙)、5000個common words(常用詞彙)、盡可能多的rare
words(高級詞彙);很輕松看懂原版小說、原版學術文章;自然、流暢和豐富的與本族人交流聽說並可以很輕松的觀看英文影片(沒有字幕);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可以深刻而創新的進行critical

writing(批判性、創作性寫作)。我可以很坦白的承認,我一定不是真正掌握英語的人。而且,我可以肯定,在非英語環境,如果你不是3歲之前有English
Acquisition,
或者放寬到7歲之前,那你幾乎不可能真正掌握英語。最多,你只是個出色的英語學習者,無論你是多麼牛的同傳翻譯、大學教授或是何等級別的英語比賽冠軍----我身邊這樣的人真的不少,但以我這不算苛刻的標准來衡量,無一人合格。但我不否認他們是很優秀的同傳、教授和英語學習勤奮者,在中國,英語更多的是一門職業工具,而非真正的交流手段。
現在很多家庭開始重視孩子的英語早期學習,很早就把孩子送去各種機構、購買很多英語學習音像製品,越來越多的線上英語早教卡通或游戲吸引了家長和孩子。這樣的「學英語從娃娃抓起」的熱潮會從根本上提高我們下一代國人的英語水平嗎?先給出幾個最新的腦神經科學和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結論,讀者可以自己得出判斷:1、DVD和游戲類產品對嬰兒和兒童的語言發展幾乎沒有作用,甚至有反作用。2、孩子是從與父母或照顧者面對面的交流互動中逐步習得語言的。3、真正掌握一門語言(母語或外語)必須每周25小時以上的積極浸泡,平均每天3-4小時以上。
在過去的3年中,我和愛人在家裡創造了雙語環境,而且大多情況下英語比漢語更多---不要擔心孩子的漢語學不好,大環境是漢語,而且我們夫妻之間都是說的漢語,聽力的重要性在此不多解釋了(很多論文有專題討論)。女兒Serena沒有上過任何語言班,她此時3歲1個月,她與其他小朋友在英語表達上的最主要差別是:Serena主動開口講的是英語,而非漢語,除非你用漢語和她交流;她不是只說一個兩個單詞,而是成片的句子;可以創新的表達思想,往往語法正確,表達地道。
讀者不要誤解,以為我們就是隨便和女兒用英語說說,絕對不是這樣簡單的事情。這個對父母是個巨大的挑戰。首先是英語水平的考驗。如何保證自己和孩子講的英語是地道的?從基本的單詞的讀音到思維表達的地道性?特別是家庭生活場景中如何使用地道的英語,而且還存在文化表達的差異性?其次,隨著孩子思維與語言的發展,他們需要越來越復雜的交流,這個對非母語的父母是幾乎不可能的使命。另外,在家庭環境中還好,在戶外,在有很多小朋友和家長的場合往往對家長說外語是個心理上的考驗。
二6-22歲讀書時期,應試英語
可以這樣說,幾乎所有的國人學英語的首要目的就是過各種英語考試。學習的主要方法就是做題目、背單詞。如果不這樣做,很現實的一點就是,你無論如何在英語考試中比不過那些「學霸」。其實,我不是想否定英語考試存在的必要性。連美國本土也有英語考試。我們的問題出在考試內容本身。我有資格說這樣的話是因為從02年在新東方做老師到現在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培訓過幾十萬的學生,國內的四六級英語、考研英語、中考高考英語和國際的BEC商務英語、托福、雅思和SAT,GRE,實在太清楚國內外測試內容和導向的巨大差異。這個是比較專業的話題,為了讓問題通俗化,我就比較兩者測試體系對詞彙量的考核,讀者就可以從中發現差異了。
無論是雅思還是托福或是SAT和GRE,
就劍橋中心和美國ETS中心的官方要求而言,他們強調這些考試沒有一個必然的詞彙大綱,當然詞彙量越大越大好。雖然我們國人都默認雅思托福詞彙量8000左右(其實單字本身根本沒有這樣多)、GRE要求12000之巨,但這些所謂詞彙本(市面上滿天飛)基本是對真題出現單詞的一個梳理。國內考試情況就不一樣了,中考詞彙大綱2500個單詞;高考3500個;四級4200個;考研5500個,六級6000個。這個規定大概從我讀大學開始就一直沿用到現在。學生到了中考高考,已經學習英語9年或12年或更長時間,居然只要掌握這點單詞量,實在令人不可思議。而且很多生活中實用的詞彙都不再其中。這些考試詞彙大綱是我們國人學英語的巨大障礙。
考試內容在此不做詳細分析和比較,我只想提出一個假想:如果中考高考和大學英語考試換成托福或雅思(可以分級別),那我們國人的英語水平一定會上個大台階。我教了這么多的學生,可以這樣總結:學了考了中高考和四六級的學生考好了,英語也沒有學好;學了考了托福雅思的學生考好了,英語一定學好了(那些整天只求解題方法和專研考試經驗「機經」的學生除外)。國外英語考試的測試內容和方向與國內考試有本質區別。
三22歲後成人英語水平逐步倒退
我曾經在演講的時候說,我們國人的英語水平最高的時候是高考前的一瞬間。學生上了大學,除了某些專業,絕大多數人的英語水平開始退步。工作以後就更加退化。「學過,沒有學好」、「現在基本英語不會了」這些是職場上人士對學英語最多的感嘆。造成這樣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國內的英語環境不夠。即使在上海這樣的海派國際大都市,英語環境之差實在是令人不可思議。上海的星級影院最近十多年建了不少,但每次原版大片上映很少有觀眾選擇原版(英語版),大多數人都是看的中文版;上海人家裡很少有裝衛星頻道的(當然這個是受到管制的);很少有人平時看英語原版的專業書(注意,不是英語學習類書)。上次去一個新開的包子店居然看到這家在上海的包子店的所有點心的英語翻譯全部是錯的,包子翻成package,真的不知老外看到有何種感受。
語言學家已經給出定論:外語的習得最重要的兩個途徑是「immersion and bilingual ecation」。
Bilingual ecation(雙語教育)
主要是指小學和中學學科用雙語習得(有些國際學校把英語的上課使用比例提高到80%以上),也包括自己平時研習原版的專業知識。我們絕大多數國人已經錯過了中小學的雙語學科教育,但是如果平時養成多看多鑽研原版專業知識,對英語的提高還是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至於immersion(沉浸式學習), 我們都錯過了7歲,尤其是3歲之前的critical
period,但是日常生活中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多聽多看多說多寫英語,那也是可以讓自己的英語逐步進步的。成年人的大腦細胞與神經節不如幼兒那樣不斷更新和飛速發育,這意味著語言習得(學習)的能力不如嬰幼兒和青少年。但是成年人的自控力和邏輯分析力的強大可以極好的彌補這樣的自然衰減。
最後送給家長和孩子們一句話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學到老)

⑤ 為什麼英語學不好

背英語單詞、句子少讀少聽,是學不好英語的關鍵

⑥ 為什麼我一直都學不好英語呢》

不怕!!!要學好英語,我告訴你秘訣,也許你覺得這秘訣太老土,但它絕對有效!絕對能夠救你於水深火熱之中!那就是:把單詞放在對話里背!對話本身貼近生活容易背,而且背對話可以培養語感,又可以增加詞彙量,又可以提高聽力、口語、寫作等,一舉N得!本人的經驗之談啊!不妨一試啊!!!
平時有空要多點和自己用英語對話哦!!!

⑦ 我英語就是學不好 為什麼啊

因為你沒有用心學,也許你覺得自己已經很用心了,但其實不然,因為如果你用心學,比別人付出更多,就一定學得好。順便提醒一句,英語真的很重要!

⑧ 我為什麼學不好英語

建議:
1.不妨學一些記憶方法,背單詞課文就容易多了
2.英語學到一定程度,漢語水平要相應提高
3.效率低一是方法不當,二是興趣不高
4.大聲朗讀美文,讀熟背會了就會變成自己的,用起來得心應手。
最重要的要持之以恆

⑨ 為什麼學不好英語

1方法不對
2方法對了,但你沒有堅持,妄想一口吃成大胖子
我是一個高考的過來人,高考成績129分,平時大考碰狗屎運也考過130+的分數。首先我想請閣下明白一個道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堅持很重要,英語是一門很看重積累的科目。
雖然我高考已經好多年了,而且今年即將大學畢業,踏入社會。但英語一直沒有丟,英語一直是我的排頭兵!我對英語的自信還有,我覺得學好英語不難,重要的是你要有恆心,急躁冒進,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都是不行的。在這里我就毛遂自薦一下我的學習方法吧:
首先先你要端正心態,不要急躁,,你做你自己的事,這樣才能靜下心來學習。要成為英語高手就必須比別人走更多的路,做更多的事。你應該明白一個事實,英語是單詞和語法的綜合,所以單詞和語法都要拿下。
其次,對於單詞,有如下幾種方法,第一個,是加強記憶的頻度,也就是說,早上記了幾個,隔幾個小時又看一次,總之一天之內,記憶的間隔不要太長,否則你辛苦積累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淡化,第二個,是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編順口溜,比如good morning 是狗摸你…(見笑了)…,第三個,最重要的是,記單詞的時候,不要忘了閱讀,一邊記單詞,一邊看文章,這樣可以把孤立的單詞串聯起來,記憶的效果會加倍,第四個。我建議你記單詞要分門別類記憶,要形成一個意群,比如,重要性用magnitude magnificence ,表示非常,大大地有exceedingly,tremendously,extremely……這樣做在你寫作時,是十分有好處的,寫作時不要盡寫一些低級詞彙,你要寫高級詞彙,比如重要性寫magnitude,許多寫a multitude of 或者handsome。
再次,是語法。學習語法,首先要明白什麼是主謂賓定狀補,什麼是系動詞,什麼是直接賓語,間接賓語,這些是學習語法的基礎,語法是房子,主謂賓定狀補等是沙石磚瓦。然後就要多做一些語法專項練習,並在此過程中不斷總結,並時時回顧那些了解,那些依然不理解,需要注意的是,那些不理解的一定要花時間弄清楚,否則對自己的不負責將會導致英語語法一知半解的結局!這對於想成為英語高手的人來說,是十分不利的!(註:本人從開始時不知主謂賓,到熟練掌握語法,把語法書看了不下二十遍,書都翻爛了!莫笑本人愚笨……)
此外,對於完形填空以及閱讀理解,那就只能靠平時的練習了,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時時總結,縱深對比,千萬不要陷入題海戰術只做題,不總結的誤區當中。在做題的過程中,你把各種體型都總結了一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你還提升了自己的閱讀速度,一舉兩得,所以做題是很重要的!其實,完形填空無非就是單項選擇加語境分析,也就是說,做完形填空你的語法要好,而且你要積累比較多的固定搭配,短語,特殊用法等,完形填空的語法還是很重要的!對於閱讀,我個人感覺是,純粹是個人經驗積累多少的問題,只有保證一定的練習量,你才能用質的提高!
最後,我建議你,平時讀報,或者做題的時候,發現有好的句子好的詞彙,你要抄下來,長期下來,你的作文會有提高的,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提高過程可能很緩慢,但是最後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以前25分的作文我都能保證在21-23這個級別,靠的就是對語法的熟練掌握和積累了許多較高級的詞彙,句型,句子。我個人的理解是,在你的語法達到基本不會出錯的程度上,作文便應該以詞彙取勝,因為在這個層次上,大家的語法都差不多,沒什麼變化,唯一有變化的就是你的詞彙!給你打個比方吧,很多想到「許多」就用many,但是你別忘了many a ;handsome;massive,innumerable;很多人想到「專家」就寫expert,但很少人會想到specialist,很多人在想到「擅長」這詞,就寫be good at ,卻不知還有更高級的表達法:be expert at 或者excel in ……高手和庸才,就體現在這些細微的差別上 !!

熱點內容
2017四川文科數學高考 發布:2025-08-24 15:30:36 瀏覽:210
孩子發燒物理降溫的方法 發布:2025-08-24 14:28:36 瀏覽:747
校園女孩圖片 發布:2025-08-24 14:22:41 瀏覽:657
程遠老師 發布:2025-08-24 11:15:36 瀏覽:216
怎麼做分錄 發布:2025-08-24 08:33:23 瀏覽:40
什麼是弔死 發布:2025-08-24 06:34:52 瀏覽:293
化學原料桶 發布:2025-08-24 05:27:35 瀏覽:855
央視地理節目 發布:2025-08-24 04:57:57 瀏覽:514
初一歷史課本下冊 發布:2025-08-24 02:19:47 瀏覽:810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發布:2025-08-24 01:24:14 瀏覽: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