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初一歷史課本下冊

初一歷史課本下冊

發布時間: 2025-08-24 02:19:47

⑴ 七年級歷史下冊課本重點知識

學習七年級歷史課本知識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者一定是擅長學習的人。我整理了關於七年級歷史下冊課本重點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歷史下冊課本重點知識(一)

經濟重心的南移

1、南方農業的發展

(1)、原因:

①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戰亂較少,社會安定。② 許多中原人南遷,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③南方自然條件有利於農業的發展,江南地區農業發展逐漸超過北方④引進新品種──從越南引進占城稻。

(2)、表現:①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民間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③茶樹的栽培有很大發展,江南的丘陵地區新辟許多茶園。

2、南方手工業的興旺

(1)、紡織業和棉織業:蜀地的絲織品“號為冠天下”;江浙絲綢產量高;從海南島興起的棉織業,南宋已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

(2)、制瓷業:南宋時,江南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紙的冰裂紋瓷器,給人別致美感。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後來發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業:宋朝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廣州、泉州造船也發達。

3、南方商業的繁榮

(1)、商業都市: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是臨安,其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而且還出現有早市、夜市。

(2).海外貿易:宋朝海外貿易超過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最早的紙幣: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南宋時,紙幣發展形成與銅錢並行的貨幣。紙幣的產生,有利於商業發展。

4、結論:從唐朝中後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後完成。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於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 國家根本,仰給東南。 ——《宋史》

七年級歷史下冊課本重點知識(二)

輝煌的隋唐文化

1、建築: 趙州橋 長安城

特點:規模宏大,氣魄雄偉,整齊而不呆板,華美而不纖巧。

代表:①隋朝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七百多年後,歐洲人才建成類似的橋。 特點:設計科學,跨度很大,橋面平緩,便於交通,造型美觀。

②唐都長安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宮含元殿)。

2、印刷術:

①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②隋唐時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詩歌等。③唐朝印刷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醫學:“葯王”孫思邈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 他以畢生心血寫成《千金方》。

4.唐詩

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流傳至今的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

(1)、代表詩人:

代表人物生活時期代表著作詩歌特點人稱

李白盛唐時期《早發白帝城》《蜀道難》即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詩仙”

杜甫由盛轉衰“三吏”、“三別”或氣魄雄渾,或沉鬱悲愴,語言精練凝重“詩聖”

白居易唐朝中期《秦中吟》《新樂府》現實主義,諷喻社會,同情人民。詩歌直白如話,通俗易懂

5、書法:“顏筋柳骨”

1、顏真卿:創立雄渾敦厚的新書體,稱“顏體”,是繼王羲之之後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代表作為《顏氏家廟碑》《多寶塔碑》。顏真卿。

2、柳公權:博採眾長,別出新意,成“柳體”,其字方折峻麗,骨力勁健。代表作為《玄秘塔碑》。

6、繪畫

繁榮的表現:宗教畫的生活氣息越來越濃厚,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大量出現 。

畫家:

閻立本:擅長人物畫,他的畫筆力剛健,人物神形兼備。代表作:《歷代帝王像》 《步輦圖》。《步輦圖》反映出漢藏兩族友好交往的史實。

吳道子:“畫聖”,他的畫,注重線條變化,立體感強,風格奔放,開後世寫意畫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圖》。他筆下的人物,神情逼真,衣帶飄飄若飛,人稱“吳帶當風”。

7、藝術寶庫

代表:甘肅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開鑿,壁畫和彩色塑像,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8、盛大歡騰的樂舞

特點:隋唐的音樂、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邊各國的傳統樂舞,再加以創新,呈現出氣勢恢宏,風格多樣,優美和諧,鏗鏘熱烈的盛世特點。

代表作:唐初:《秦王破陣樂》 盛唐:《霓裳羽衣曲》

七年級歷史下冊課本重點知識(三)

科舉制的創立

1.科舉制創立

背景: 魏晉以來的選官制度不利於國家得到真正的人才。

2.科舉制的誕生

隋文帝 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吏。

隋煬帝 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科舉制誕生。

3.科舉制的完善

唐太宗 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嚴格了進士科考試的錄取,考中第一名的稱狀元。

武則天 首創殿試和武舉。

唐玄宗 將詩賦作為考試的內容。

4.科舉考試的科目

明經和進士兩科最重要。明經科易考,進士科難考。“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5.科舉考試的影響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②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風氣盛行。

③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也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④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人物貢獻

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誕生階段

隋煬帝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

唐太宗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的人數完善階段

武則天增設殿試、武舉

熱點內容
什麼是弔死 發布:2025-08-24 06:34:52 瀏覽:293
化學原料桶 發布:2025-08-24 05:27:35 瀏覽:855
央視地理節目 發布:2025-08-24 04:57:57 瀏覽:514
初一歷史課本下冊 發布:2025-08-24 02:19:47 瀏覽:810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發布:2025-08-24 01:24:14 瀏覽:500
我與老師的銷魂初夜 發布:2025-08-23 23:39:36 瀏覽:499
新進教師培訓總結 發布:2025-08-23 22:16:12 瀏覽:684
數學五大定律 發布:2025-08-23 21:14:06 瀏覽:489
優秀物理教具 發布:2025-08-23 19:26:57 瀏覽:209
師德師風大討論會議記錄 發布:2025-08-23 19:03:33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