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小學二年級語文

小學二年級語文

發布時間: 2020-11-19 21:09:40

『壹』 怎樣才能學好小學二年級語文考試打高分

一 、要認真上好語文課。
怎樣才算認真上好語文課呢?有的同學認為只要自己坐在教室里認真聽講,把老師講的全部記下來就算是認真上好語文課了。其實不然,要認真上好語文課,首先就要把上語文課當作是自己的事,是自己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探索和積極構建知識的過程。既然如此,在上課之前,首先必須要先預習,弄清這節課中哪些問題自己已經懂得或自己雖不懂但自己能想辦法解決,哪些問題自己不懂而又無法解決的,就要把它記下來或做上記號,做到心中有數,上課時才能有針對性地學習。課上要帶著自己不懂的問題與老師、同學們一起共同探討,積極思考,合作解決。不是把老師講的統統記下來,而是有選擇地記,記那些自己不懂的或自己需要的東西(因為老師講課時,為了照顧大多數同學,必然會講一些自己已經懂得而其它同學不一定懂的東西)。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上課時一定要積極大膽地質疑,把你課前預習中遇到的難題及上課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大膽地提出來,不要害羞或怕同學們笑話。可以這樣說,在一節課中,你提出的問題越多,說明你這節課學得越認真。
二、要養成廣泛閱讀的好習慣。
要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單靠上好語文課,學好教科書上的幾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廣泛地閱讀課外讀物,多去書店或圖書館逛逛。因為語文素養中所說的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豐富的語言積累、語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品德修養、審美情趣都依賴於廣泛的閱讀。只有廣泛地閱讀,才能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只有在廣泛的閱讀中,才能使自己受到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從而培育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及審美情趣,使自己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語文課程標准》要求同學們在小學、初中九年課外閱讀總量要達到400萬字以上,你達到了嗎?如果還沒有,那就趕快去讀吧!
談到讀書,同學們就會問:書這么多,我們到底首先應該讀哪些書?的確,古今中外的書這么多,一個人一輩子都不可能把所有的書看完,也不可能看懂所有的書。我個人認為,一般中小學生能看懂常見的慣用的書籍、報刊、雜志即可,如各科的參考書,關於當前國際、國內人們普遍關心的種種問題的書報,關於個人修養的書,關於文學的書以及老師推薦的書。對於那些專業性很強的書,待到今後考上大學,搞專業研究時再讀不遲。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閱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人一輩子需用的事,要養成一種長期閱讀的習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沒有用的,只有經常閱讀,才能不斷進步,才能不被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所淘汰,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就是這個道理。
三、要養成勤寫作的習慣。
在我們的日常學習過程中,除了要不斷地廣泛地閱讀,通過閱讀吸收人家的經驗思想情感,而且有時需要用文字發表自己的經驗思想情感,這就需要寫作。寫作其實是人的一種生命需要,就像你每天要吃飯睡覺一樣。不知同學們是否有過這樣的體會: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碰到一些使自己特別高興或非常傷心的事,這時非拿筆把它寫下來,心裡才覺得舒服些,就是這個原因。所以我們平時要經常地寫,不斷地練。記日記就是一種練筆的好形式。把你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成一篇篇文章,拿去發表,這確實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我們學校創辦《長青藤》文學期刊也就是為同學們提供一個發表自己作品,享受創作成果的喜悅的地方。總之,不要把寫作當作是老師強迫自己要做的事,而要把寫作當作是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的需要,是一種享受,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進而形成習慣。一旦這種好習慣養成了,你將受益終生。
四、不專為考試而學習。
這是一個學習目的的問題,前面已經講到我們學習語文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使自己將來成為一個有個性、有品位的人。那麼我們就應該把學習語文當作是自己的事,是自己將來生存之必須,不管老師考與不考都要認真地去學,只有抱著這樣的思想,你閱讀時才不會只讀教科書上要考的文章,不去廣泛地閱讀課外書籍,你才不會明天要考試了就拚命地猛讀,考完之後,就束之高閣。
五、在生活中學語文。
語文這門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廣泛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幾乎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如大街上的一幅廣告,你平常打電話,發信息等無處不用到語文。你只要稍微留心一下,生活中無處不是學習語文的地方,無時不是學習語文的時候,所以我們學習語文不應該局限於課本,局限於課堂。其實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是語文學習的「大課堂」。
以上幾點是我根據自己學習語文的體會,向同學們提的幾點意見,也許不一定全對,僅供同學們參考。總之,我認為要學好語文最重要的還是要養成兩種習慣:一種是閱讀的習慣,另一種是寫作的習慣。那種廢書不觀,擱筆不寫,盡在那裡問什麼閱讀方法、寫作技巧之類的,以為一朝聽到了方法、技巧,事情就解決了,語文就能夠學好,那是不可能的。

『貳』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的所有古詩

人教版小學語文下冊的古詩一共有四首,包括《村居》、《詠柳》、《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絕句》。

1、詩題:村居

朝代:清

作者:高鼎

原文: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白話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後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氣,煙霧般地凝聚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迷醉了。村裡的孩子們放學以後,一路上沒什麼耽擱,回家挺早,趕忙趁著東風勁吹的時機,把風箏放上藍天。

2、詩題:詠柳

朝代:唐

作者:賀知章

原文: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白話譯文:

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風啊!

3、詩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朝代:宋

作者:楊萬里

原文: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白話譯文:

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4、詩題:絕句

朝代:唐

作者:杜甫

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白話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叄』 二年級的語文如何才能學好

一、學好語文要注意五個環節:
第一是預習環節:
預習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個環節。預習是指在老師講課以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內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知識上的准備工作。同學們也並非每天都需要預習,一般在上主要科目的新課之前需要進行預習。首先是通讀教材,初步理解其基本內容和思路,如果發現新課所需的某些舊知識欠缺或遺忘,就查閱、補習。可試做習題,注意發現自己難以掌握和理解之處,做些簡單的預習筆記,以便聽課時用。
第二是上課環節:

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環節。同學們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是這一環。上課正確的做法是:帶著問題上課;緊抓老師思路;要當課堂主人;養成筆記習慣。
第三是復習環節:

復習是學習過程5個環節中的中間環節,承上啟下,十分重要。復習時一味死記硬背,沒有章法,這是一種不好的做法。、同學們可以掌握以下復習要點:多種形式復習;當天進行復習;單元系統復習;假期不忘復習。
第四是作業環節:

同學們通過做作業,不僅可以及時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加深理解,而且可以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有利於你們能力的培養。我們的正確做法是先復習後作業;認真高效檢查;仔細研究批語。做作業是同學們學習的重要工作,要循序漸進,注意階段性,不必刻意去尋找偏題怪題;要變換形式,注意多樣性,題不在多,在於不同變式;新穎有趣,注意趣味性,不抱著單純任務觀點做題,而是把做作業看成對自己能力的檢驗;要求同學們獨立答題,注意自主性,不依賴他人,寧做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第五是小結節環:

測驗與考試前後,是學習小結的時機。小結是學習某過程的終結環節,是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通過小結,同學們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以便總結經驗教訓,改進學習方法,對今後的學習起促進作用。
以上5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同學們抓好學習過程中這5環的良好運行,必達到提高學習效率之目的。

二、學好語文知識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學好課本知識。
課本知識是語文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它。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上課時專心聽講,勤記筆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再加上自覺復習,就能使成績提高。其實,這還不夠。學習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也就是說在老師上課之前,你先得自己學習一下課文,在預習中要盡量運用你已經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去主動地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上課時跟老師、同學一起學習討論。課本要反復閱讀,直到把問題看的透徹了、明白了。為了鞏固知識,你最好在課下做一些練習,知識才會掌握的更牢固。這樣不僅學習效果好,而且培養了自己的學習能力。
2、注意課外積累。
知識就像海洋,課本里的知識只是海面上的一個浪花,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所以適當的課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進入了緊張的學習階段,我們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因此,閱讀時要有選擇。我們應廣泛瀏覽各種書籍和報紙雜志,從電視、廣播、網路上獲取信息,並有條理的做下筆記。要關心社會生活,了解社會動態,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斷進步。這樣不僅能使我們積累更多知識,更能豐富我們的生活。
第一個積累是融入生活。語文融入到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故要學好語文就得把它與生活緊密結合,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我們的生活五彩斑斕,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總能從中發現和獲得無限精彩的知識和素材,並且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最富時代感的。一位外國著名作家有一次請朋友吃飯,他看見菜單上的菜名起得很有意思,就馬上拿出隨身攜帶的本子記錄起來,卻忘記了朋友的存在。其實許多有名的作家都有隨身帶個本子的習慣。記些什麼 可以記下交談中的連珠妙語,可以記下突發的思維靈感,可以記下獨特的事件等。我們不一定要這樣做,但起碼應養成一個善於觀察活,勤於思考生活,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良好習慣。
第二個積累的途徑是聽課和練習。老師的授課是相當關鍵的,她給予我們的是經過篩選後的精華,並且有著很強的指導和啟發意義。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並且要有一定的量。我們要通過聽課和一系列同步練習或專題練習,將基礎知識和基本閱讀及寫作技巧牢牢掌握。

第三個積累的途徑是看書讀報。只要你肯鑽進書的海洋游歷一番,一段較長時間後,你可能發現曾結結巴巴的你居然能出口成章。博覽群書確實能快捷有效地積累知識,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的綜合能力。一般來說,閱讀量提高了,語文水平自然也提高了。而看書也有方法可言。首先應選擇好一些優秀的讀物;在看書時,應注意運用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去看;看後亦不妨做些讀書筆記,摘錄精彩的詞句、語段和有用的材料。
第四個積累的途徑是習作。有時會讀書的人不一定能寫出好文章,只有通過自己實踐練習,學以致用才能真正獲得了知識,知識積累的過程才算完成。而習作形式可以是日記、周記、讀後感、命題作文、隨筆等。
3、加強寫作訓練。
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課外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要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誦。如果腹內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日記,有感而發的寫隨筆,都是幫助我們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寫好的作文要反復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
希望你能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從現在開始,長期堅持,以日積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三、學好語文,要具備以下基本素質:

1、習慣好。

即具有各種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習慣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無論是人格上的,學習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視,努力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去培養你們良好的習慣。
對於小學生來說,以下八個方面的習慣首當其沖:一、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的習慣;二、細心認真、一絲不苟的習慣。三、勤於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四、大膽、大方、大聲說話,說普通話習慣;五、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六、好問的習慣;七、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參與的習慣;八、規范、整潔寫字的習慣。

2、熱情高。

即具有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學習語言文字的激情。語文是一種活態的,有生命的現象。語文課堂要成為生命成長的課堂。因此,離開了我們的感情——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感情,語文課是無法學的,至少是無法學好的。尤其在學習語文過程中,需要我們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這樣才有利於語文課程目標三個維度的落實。也就是說。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必須進入「角色」,我們常說的:不動感情不讀書;拒絕偽讀等等,其實就是講的這個道理。我們對語文的情,來自於趣,要讓我們對語言文字有興趣,對美好生活充滿熱愛和嚮往。一旦我們對語文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感情自然也就產生了。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慾有了,主動性強了,對老師的嚴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並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學習效果自然好。
3、會讀書

即具有各種基本的讀書技能。一、要會朗讀,要動情地讀書;二、要會默讀,要能做到默讀中注意力集中,不動指、不動唇、不回視,抓住主要內容等;三、要學會快速讀和略讀、瀏覽。四、要學會在讀中思考、質疑、解疑,學會在讀中圈點、批畫。會讀書,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數量的字詞。這些,就應當說是個死任務了。當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
從更廣的視覺看,會讀書,說到底是會學習。即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訓練方法。同學們要經歷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才可能學好語文。新課程不再提語言文字訓練,但訓練肯定還是要的。是必需的。語文實踐活動,總得以訓來年為基礎。某種意義說,實踐何嘗又不是一種訓練 因此,要從聽、說、讀、寫;從字詞句段篇的學習上,從合作學習上,從收集資料,處理信息上,通過指導,讓同學們學得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並主動去運用,形成習慣,同學們將受益無窮,有的將是終身受益。

尤其是要在讀書中,逐步使同學們形成較敏銳的語感。即基本的感悟語言的能力。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感,才可能學好語文,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語感的培養,當然首先靠讀,但教師的引導,進行一些有意思的訓練也是必要的。教師常用講幽默、笑話、俏皮話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語感,來觀察學生的感悟語言的能力。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語感訓練方式。誠然,光靠這種方法來訓練,遠遠不夠。還要採用其他多種多樣的方法,如讀古詩和課文的重點段落,同學們抓關鍵詞展開聯想,想像等,總之,要多方式、多層次。

四、學好語文,要有濃厚的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也就說明了學習一定要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有興趣去學習,是學好的根本,學習語文也一樣。
只要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才會發覺其中的樂趣,發現了學習的樂趣,才有助於我們去持之以恆地學習語文,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根本學不好語文。有的同學認為語文很無聊,要背記的東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學,成績當然也就上不去,所以,興趣對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

『肆』 小學二年級語文應該如何學習

不知道您用哪一種版本的教材。我就以蘇教版教材為例說幾點我的學習心得。
1、識字:小學二年級語文是整個小學語文教材體系中,識字量最大的。所以在二年級的學習中,主要以識字為主。如教材中有利用詞串識字、在課文中識字等。這既是對漢語拼音的鞏固也是利用拼音學生字的延伸。因為識字量大,所以在編排中進行了分層:一類字(田字格中的)要求會默會寫,二類字(兩條綠線內的)只要求會讀就行了。
2、課文:在識字的基礎之上學生應該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求做到不指讀、不頓讀,不添字、不漏字。重在語感的培養。
語文的學習重在平時的多讀(課本、課外書、報刊、雜志)多看(留心觀察)多寫(寫指練筆),在每一學段年級都是相通的。

『伍』 小學一二年級的語文主要學什麼啊

小學一二年級是小學的第一學段
一、識字與寫字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要求會寫800~1000個漢字。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5、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6、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6、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7、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8、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9、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10、喜愛圖書,愛護圖書。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陸』 如何復習小學二年級語文

1.可以先把自己平時不懂的問題花些時間總結出來,找同學或老師問版出 答案(自己要弄懂!)權再整理成系統的重點復習資料,以便每次考試的復習。
2.把自己容易錯的題目的經典題型列成表,以便日後的提醒。
3.讓自己對語文有興趣,(或者找好的同學問問他們是怎麼學好語文的)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找出自己平時失分的地方,多針對不足練習。再做整體提高。
5.每次的進步都是對自己的獎勵,記的堅持不懈!!(這很重要哦!)
6.記得每次總結考試經驗。
7緝害光轎叱計癸襲含陋.該掌握的古文等一定要會背,會解釋。最重要的是理解。

『柒』 新課程標准對小學語文二年級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第一學段(1~2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6.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7.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7)小學二年級語文擴展閱讀

新課程標准目的:

1、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參考資料

語文課程標准-網路

『捌』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書上的所有古詩是哪些

小學二年級語文古詩共8首,分別是《贈劉景文》、《山行》、《回鄉偶書》、《贈汪倫》、《草》、《宿新市徐公店》、《望廬山瀑布》、《絕句》。

二年級上冊

1、贈劉景文

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譯文: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緻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啊。

2、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 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譯文: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雲深處,居然還有人家。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林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

3、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裡來的呀?

4、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我正乘上小船,剛要解纜出發,忽聽岸上傳來,悠揚踏歌之聲。看那桃花潭水,縱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倫送我之情。

二年級下冊

1、草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譯文:古原上的芳草,生長得茂盛,每年它都有一次枯謝,每年它都有一次繁榮。野火能燒盡它的軀體,卻燒不死它的生命,當春風吹來的時候,它就頑強地新生。

2、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譯文:籬笆稀稀落落,一條小路通向遠方,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卻還尚未形成樹陰。小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飛入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3、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陽光的照射下,香爐峰生起紫色的煙霞,遠遠望著,瀑布好像白色的絹綢般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落而下的瀑布像是長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這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4、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 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玖』 小學二年級語文

你好,只問第①題是吧。
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有了大秤也不行,沒人能提得起這桿大秤!

熱點內容
優秀物理教具 發布:2025-08-23 19:26:57 瀏覽:209
師德師風大討論會議記錄 發布:2025-08-23 19:03:33 瀏覽:245
最新版小學科學目錄 發布:2025-08-23 17:20:00 瀏覽:847
江蘇教師網 發布:2025-08-23 16:21:02 瀏覽:437
2017年安徽省語文試卷 發布:2025-08-23 15:49:23 瀏覽:118
學校師德師風剖析材料 發布:2025-08-23 15:23:12 瀏覽:98
電功率教學反思 發布:2025-08-23 14:21:15 瀏覽:38
初二下冊語文輔導 發布:2025-08-23 14:18:50 瀏覽:124
農村留守兒童家訪教案 發布:2025-08-23 14:05:48 瀏覽:645
大阪藤田美術館 發布:2025-08-23 12:42:18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