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數學
Ⅰ 人教版七年級下數學知識點整理
5.1相交線
1、鄰補角與對頂角
兩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存在幾種不同關系的角,它們的概念及性質如下表:
圖形
頂點
邊的關系
大小關系
對頂角
∠1與∠2
有公共頂點
∠1的兩邊與∠2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
對頂角相等
即∠1=∠2
鄰補角
∠3與∠4
有公共頂點
∠3與∠4有一條邊公共,另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
∠3+∠4=180°
注意點:⑴對頂角是成對出現的,對頂角是具有特殊位置關系的兩個角;
⑵如果∠α與∠β是對頂角,那麼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麼∠α與∠β不一定是對頂角
⑶如果∠α與∠β互為鄰補角,則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則∠α與∠β不一定是鄰補角。
⑶兩直線相交形成的四個角中,每一個角的鄰補角有兩個,而對頂角只有一個。
2、垂線
⑴定義,當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時,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Ⅱ 七年級下冊數學報紙答案
^您好,∵
(ax+b)^2=(a^2)x^2+(2ab)x+b^2∴
a^2=1,
2ab=-8,
b^2=2k-3又
a^2=1∴
a=±1分別將a=1,
a=-1代入到2ab=-8中,得b=±4即:2k-3=b^22k-3=16k=9.5希望您能滿意!
Ⅲ 七年級下冊數學如何學好
做題慢和數學成績不理想,往往不是因為做題少、花費時間短和學習不努力,而是由於不會觀察和靈活思考,沒有養成機制靈活的做題習慣。一個模式,照搬套用,機械重復,時間一長,就成了做題機器。成人計算是為了結果,學生計算重在過程,只有在做題過程中才能開發潛能、啟迪思路和活躍思維。
用改錯本,把做錯的題找到原因記錄下來,復習的時候重點復習就行了。練習加總結,總結不是單單把題抄下來,正確答案寫下來就算完事了。做錯了題或寫錯了字,要自己先主動思考,而不是急著向老師、父母和同學問正確的答案。過程結果更重要。
Ⅳ 怎樣學好七年級下冊數學
要想學好數學,要多拿難題做,不要不會就看答案,要和夥伴們討論,這樣的結果才能幫助你記憶,下次看見後就能做了,一般拿個9/10的分數沒問題
Ⅳ 七年級下冊數學報紙
水平測試A:1-8BCAACABC
9答案不唯一;-7/11a^bc
10,4
11,-1.5
12,200
13,0.oooooooo526
14,4a^2+7ab-15b^2
15,n^3-4n
16,[2n]^2-1
17,
,-3x-7
<2>,7/8y-xz
<3>2ab
18,1
19,由於計算得到的結果中含有字母X的項系數均為0,故A-B+C的值與X的值無關。21
,20種
水平測試;1-8BCBABDDC
9,x^2y
10,0
11,a^15
12,>
Ⅵ 七年級下冊數學復習提綱(人教版)
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5.1 相交線
對頂角(vertical angles)相等。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perpendicular)。
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垂線段最短)。
5.2 平行線
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parallel)。
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直線平行的條件: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兩直線平行。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麼兩直線平行。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兩直線平行。
5.3 平行線的性質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
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proposition)。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6.1 平面直角坐標系
含有兩個數的詞來表示一個確定的位置,其中兩個數各自表示不同的含義,我們把這種有順序的兩個數a和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ordered pair)。
第七章 三角形
7.1 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三角形(triangle)具有穩定性。
7.2 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與它不相鄰的任何一個內角
7.3 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n邊形內角和等於:(n-2)•180度
多邊形(polygon)的外角和等於360度。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8.1 二元一次方程組
方程中含有兩個未知數(x和y),並且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像這樣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
把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8.2 消元
將未知數的個數由多化少、逐一解決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第九章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 不等式
用小於號或大於號表示大小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inequality)。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圍,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簡稱解集(solution set)。
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linear inequality of one unknown)。
不等式的性質:
不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
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把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起來,就組成了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linear inequalities of one unknown)。
第十章 實數
10.1 平方根
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正數x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arithmetic square root),2是根指數。
a的算術平方根讀作「根號a」,a叫做被開方數(radicand)。
0的算術平方根是0。
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square root) 。
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的運算,叫做開平方(extraction of square root)。
10.2 立方根
如果一個數的立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cube root)。
求一個數的立方根的運算,叫做開立方(extraction of cube root)。
10.3 實數
無限不循環小數又叫做無理數(irrational number)。
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實數(real number)。
Ⅶ 七年級下冊數學解決問題
首先,在選票的時候有三種形式
甲和乙
甲和丙
乙和丙
那麼就可以列出三種方程
甲和乙
300x+200y=50250
x+y=360
甲和丙
300x+125y=50250
x+y=360
乙和丙
200x+125y=50250
x+y=360
分別求出x和y
因為x和y是門票數,所以只能取整數。三個方程組求出的x和y是整數的
就是答案
Ⅷ 七年級下冊數學奧數題
二元一次的:
1.客車和貨車分別在兩條平行的公路上行駛,客車長150米,火車長250米,如果兩車相向而行,那麼從兩車車頭相遇到車尾離開共需10秒;如果客車從後面追貨車,那麼客車車頭追貨車車尾到客車車尾離開貨車共需1分40秒.求兩車速度
設客車速度為x米/秒,貨車為y米/秒
(x+y)*10=150+250
(x-y)*100=150+250
x+y=40
x-y=4
x=22米/秒 y=18米/秒
答:客車速度22米/秒,貨車速度18米/秒
2.已知(a-2b-4)的平方+2a+c+2)的平方+|a-4b+c|=0求3a+b-c的值
由已知,三個>=0的數字和為0,所以每一個都為0,得到方程組
a-2b-4=0
2a+c+2=0
a-4b+c=0
解得
a= 2
b= -1
c= -6
所以3a+b-c=11
分式方程的:
在關於x的方程 2ax/x+a - x^2/x-a=2x中,是否存在一個a值,使得方程有一根為1,若有,這個a 值,若無,請說明理由。
將x=1帶入方程得2a/(1+a) -1/(1-a)=2 (a平方不等於1)
化簡的解得a=1.5
附帶題目:方程化簡得:(3x^2-x+1)/(x^2-1)=3 (x^2不等於1)
解得:x=4
1.某商廈進貨員預測一種應季襯衫能暢銷市場,就用8萬元購進這種襯衫,面市後果然供不可求.商廈有用17.6萬元購進了第二批這種襯衫,所購數量是第一批購進量的2倍,但單價貴了4元,商廈銷售這種襯衫時每件定價為58元,最後剩下150件按八折銷售,很快售完,在這兩筆生意中,商廈共盈利多少元?要用分式方程解哦
解:設第一次進了X件襯衫,則第二次進了2X件。
80000 /X=(176000/2X)-4
解得X=2000
則兩次一共進了 2000+2000*2=6000 件
一共賣了 58*(6000-150)+150*58*0.8=346260元
進貨的本錢為 80000+176000=256000元
所以一共盈利 346260-256000=90260元
大概思路是這樣的 但計算不一定準哦!~
Ⅸ 七年級下冊數學
這條題目的話,你只要把所求的兩個角設為未知數,然後根據題意列出方程組就可以了(因為分號沒有辦法打,所以1/3就是三分之一,2/3就是三分之二,我已經盡量做了空格區分應該能看得懂吧)
互余互補的意思,我也提前說一下,兩角互余即為兩角相加和為90°,兩角互補,即為兩角相加和為180°
我們設第一個角為x,第二個角為y
「第一個角割去1/3」即為x - 1/3x
割去後它與第二個角互余,那麼我們就可以列出第一個方程式:
x - 1/3x + y =90 ……①
再接著往下看,「第一個角補上它的2/3」即為x + 2/3x,補上這個角後,它與第二個角互補,那麼我們就可以列出第二個方程式:
x + 2/3x + y=180 ……②
最後將①②連理方程組,解出x,y的值
x=90°,y=30°
Ⅹ 七年級下冊數學
解:因為 直線AB//x軸,抄A點的坐標為(1,2),
所以 B點的縱坐標與A點的縱坐標相等,都 是2,
又因為 AB=5
所以 B點的橫坐標與A點的橫坐標相差5,
即:IBx-AxI=5,Bx=6或-4
所以 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