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差怎麼辦
我也是偏科嚴重,數學差但是後來我遇到一個老師,他教了我學習數學的內一些方法,不知道容能不能幫的上你
1,每天早上起來在早讀之前做一道昨天有關內容的題目,記得剛開始的話就只做一道就好,而且是基礎的,一周之後相應給自己增加題目數量
2.上數學課的時候以老師講課內容為主,先聽後做筆記,記得筆記寧願下課後再補,也不要上課錯過老師的講課內容
3.數學課後做幾道題目鞏固一下今天學到的知識,數學課前大致了解今天要學的是什麼,可以適當的自己提出一些問題然後找同學或者老師解答
4.自習課上找一份簡單點的試卷做,給自己定時間,在特定時間內做完,然後打分,改錯題,記錄錯題,記得錯題這個東西是一定要一個一個記錄的
5.睡覺之前心裡默記幾遍今天的重要公式以及重要法則
我剛開始的時候也是覺得很難,堅持下去了,自然而然就成每天的習慣了
希望這些方法能幫的上你
B. 小學數學不好怎麼辦
小學數學怎麼樣學?隨著小學數學教材的不斷更新,內容不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算數題,而是將許多的生活中運算加到小學的知識中,這樣一來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小學數學的成績加大了難度.那小學數學怎麼樣學才有效?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怎樣掌握方法才能學好小學數學?
以上九點是有關小學數學怎麼樣學才有效,提出相關的方法.希望能給你帶來借鑒和參考的價值,重要的是讓孩子通過正確的方法提高成績.
C. 數學基礎很差,怎麼辦
高中數學是很多同學高考道路上的攔路虎。想不想數學成績也提到130以上?今天學習哥帶來了高中數學各題型命題趨勢和解題方法,希望同學們能認真看完!

D. 初中數學很差怎麼辦啊
1、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2、學會自主學習
(1)加強學法指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反復使用的方法將變成人們的習慣行為。
(2)制定計劃使學習目的明確,時間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穩扎穩打。
(3)課前自學是學生上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
(4)上課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節。
(5)及時復習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通過反復閱讀教材,多方查閱有關資料,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分析比較,一邊復習一邊將復習成果整理在筆記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
E. 數學很差,邏輯思維能力不好,怎麼辦。
[摘要]數學是小學教育中的重點科目,也是難點科目。培養孩子數學思維有利於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孩子提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讓後細致討論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具體方法。旨在為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
一、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一)解決問題能力:數學是一門最基本的個工具學科,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小到家裡來人吃飯添加碗筷,大到商品交易。具有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夠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可以將數學模型與生活問題相結合,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培養小學數學思維對於孩子後續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重要。例如,動畫《貓和老鼠》中啄木鳥運用三角函數計算出切割木桿的角度,正好砸暈了要吃掉老鼠的貓。這是個卡通動畫,但是其反映出了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作用。
(二)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是典型的理性思維,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有利於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做事嚴謹。當遇到問題時,會分析構成問題的各個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然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邏輯思維可以避免遇到問題時讓情緒左右思維而無法跳出困境。
(三)數學興趣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夠深入理解數學計算中的內在邏輯關系,從而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進而有利於培養出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們在聽數學課時興趣盎然,教學效率和學習質量都會大幅度提高,進而解決了小學數學成為教學難點的問題。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方法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滲透數學思想:在小學階段,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要堅持寓教於樂的原則。通過多媒體和網路平台收集並呈現有趣的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例如,將動畫片中的有關數學的內容剪輯下來,在課前或者課間播放,既能夠讓學生的精神得到放鬆,又能夠讓學生在觀看動畫的時候感受數學的實用性。
(二)套構的方式強化數學模型:套構的方式與類比的方法類同,是根據兩類或兩個對象的相似或相同點,推斷他們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的思想方法是自特殊至特殊的方法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利用類比思想可發現新問題,所得結論雖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卻可為該問題的深入研究提供線索為思維指明方向這對於問題的最終解決極為有利放而類比是數學發現中最基本、最重要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在結構特徵上、數量關繫上、算理思路與思想內容上進行類比思想的滲透教學。例如,在加法交換律的學習中,可以充分利用類比的方式。算式1+2+3+4+5+6+7+8+9+10=?這個題的解法有很多種,可以將各個加數依次相加,最終得出結構。也可以用加法交換率將算式進行加數上的調整。原式=1+2+3+4+5+6+7+8+9+10=(1+9)+(2+8)+(3+7)+(4+6)+5+10=10+10+10+5+10=55。套構加法交換率在連加算式中的應用,能夠使得計算更加簡便。套構既定數學定律或者定律,不但有利於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且能夠讓學生養成用數學模型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這樣有利於學生後續數學建模思想的學習和研究。
(三)逆向思維的方法:逆向思維是發散式思維的一種其基本特徵是從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索問題這種思維形式反映了思維過程的間斷性、突變性、反聯結性是對思維慣性的克服其優點在於首先有利於克服慣常思維的保守性,開拓新的數學領域其次有利於糾正慣常思維所造成的錯誤認識,開辟數學新方向最後有利於排除慣常思維過程中。逆向思維的方法多用於應用題的解答。例如,張蘭在暑假閱讀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在第一周,他閱讀了一本書的一半少40頁,在第二周,他閱讀了剩下的一半多10頁,第三周他閱讀了30頁,至此全部看完。問題是《三國演義》這本書一共多少頁?利用逆向思維來解答,第二周閱讀了剩下的一半多10頁,第三周閱讀了30頁看完,即30頁加10頁正好是剩下的一半,也就是40頁;剩下的書頁數是80頁;第一周閱讀了書的一半少40頁,即比80頁少40頁,也就是第一周閱讀了40頁。所以這本書總共是80頁加上40頁,等於120頁。逆向思維這種數學思維的好處在於可以根據問題和題中已知的部分條件來還原出潛在的條件,運用還原出的條件可以繼續向前堆。如此這般環環相扣,最終就能解決問題。
(四)聯系生活創設情境:人們在學習比較難的知識時,其最大的動力是能夠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通過將數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聯系的方法。這樣學生在情境中可以意識到如果解決這個問題會給其生活帶來益處,所以要努力學生,最終養成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好習慣。相反,在數學課堂上,聯系生活情景,能夠讓孩子們利用生活常識和生活經驗更好地去理解數學解題方法。例如,關於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用三個磁扣將掛圖固定在黑板上,為了配合教學活動,可以增加掛圖的重量,這樣可以使得三個磁扣平行放置無法穩定住掛圖。學生通過實驗發現,只有三個磁扣組成三角形時才能夠穩定掛圖。教學內容講授結束後,還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比如,用三個釘子來固定一個鏡框,釘子的位置怎麼安排最合理。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資源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要通過套構的方式來引導學生使用數學模型來解決問題,要通過逆向思維的方式來讓學感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要通過聯系生活創設情境的方式來拉近數學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切實感覺到數學的實用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孩子的實際認知水平,選擇適合孩子的教學素材來設計教學活動,從而讓孩子在數學課堂上能夠激發潛能,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
F. 數學不好怎麼辦
孩子的學習問題永遠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但孩子數學不好怎麼辦的問題卻困擾著很多家長。面對孩子數學不好怎麼辦的問題,專家提醒,家長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方法/步驟
1.提高基礎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偏科或者是數學不好的情況,多半是因為基礎不扎實的緣故,在數學中各種數學定義、公式等都非常的重要,如果這些基礎不記牢的話就會導致基本解題步驟和方法都掌握得不扎實。也許很多家長都有發現,在看書到時候很多孩子對這些公式稍稍看會就差不多會了,但一到考試的時候卻發現還有很多知識並沒有完全掌握。
因此家長要注意,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學會一步一個較腳印,把每個基礎公式都牢記於心了,這樣在做題的時候就能得心應手很多了。
G. 數學差怎麼辦
數學成績不好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只要克服這三方面原因,才能夠找到解決方法,那麼孩子初中數學成績不好怎麼辦?不同原因其解決方法不同:
第一種因為基礎不好,不夠扎實
學習過程中,數學定義、公式記憶不熟練,基本解題步驟和方法掌握得不扎實。這樣的同學在平時看書的時候覺得這些差不多都會了,但一遇到考試,才發現實際上還有很多知識並沒有完全掌握,經常遇到做題模稜兩可的苦惱。
第二種因為學習方法不好,沒掌握好學習數學的方法
在學習的時候,雖然對相關知識的概念、公式、基本解題方法暫時都記住了,可並沒有及時應用,其中的解題方法得不到及時的鞏固,這樣時間一長就會發現,之前靠短時記憶的內容竟然都忘了,或者基礎的題型稍加變型就不會做了。
第三種:因為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習慣有所欠缺
每個人思維能力各不相同,思維習慣也各有所長,有些同學比較偏向形象和感性思維,對於數學的數字和邏輯思維相對較弱。這樣的同學對於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解方面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可能在遇到一些相對較難的題的處理上會感覺比較吃力。
綜上所述,前兩種情況其實完全可以通過有效的教育方式改善的。現行中小學的教學要求並不僅僅針對「天才同學」設置的,所以大部分同學只要採用有效的方法,都是可以達標的。第三種情況因人而異,想要短期提高會有一定難度,目前考試中用於考察同學突出能力的題一般都會控制在20%以內,如果同學對基礎的知識和理解達標了,拿一個滿意的分數還是不難的,再經過有針對性的目標訓練,將可以逐漸提升這項能力。
針對上述問題,給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對於第一種數學基礎不好、基礎薄弱的同學,切忌盲目的補習或做題,建議同學和家長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規律。現在很多同學都很聰明,接受新知識很快,看一下自我感覺都會了,但實際上不進行練習的話,以後考試很有可能會出現漏洞。對於學習來說,有時候我們只是簡單看看書是不能完全掌握的,必須要通過實際的動手才能真正的掌握,每周給20道典型題,負擔也不是很大,但幫助同學打好堅實的基礎卻會有很大的好處。
對於第二種學習方法不好的同學,可以做一些練習。因為多數題目後面都會有老師的解析,對於稍難一點的題可以請教老師或者同學。如果做的時候這道題不會或產生一些知識問題,馬上講解,對知識的理解和加深是非常有幫助的。
至於第三種孩子則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