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語文課件

語文課件

發布時間: 2020-11-20 22:26:11

1. 免費的語文課件在哪兒有下載的

你可以到學科網,上面有有免費的有不是免費的

2. 語文教學如何製作課件ppt課件

做課件,當然最先要明確的就是教學內容。PPT課件,講究的就是簡潔清晰。因此,放在PPT上的文字,一定是從教案出發,精選出重要的知識點,多次刪繁就簡,甚至是能提煉出核心就更好咯!

3. 如何評價多媒體課件在語文課堂上的作用

淺談多媒體課件對語文課堂教學的作用: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化的多媒體已成為時代的寵兒,越來越廣泛地走進語文教學的課堂。它不僅為教學提供了新的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給教育現代化帶來了新的動力和深遠影響。實踐證明,計算機多媒體課件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利用現代信息多媒體技術製作的課件,把電、光、形、聲多種媒體組合起來,創造有利於學習的情境,使學生充分發揮視聽作用,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它能把學習內容在大小、動靜、虛實、遠近、快慢、局部與整體、外表與內里之間互相轉化,加大了教學密度,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本人從語文教學和自製語文課件過程中,深切感知到多媒體課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優越性。我覺得把多媒體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可以起到以下五個作用:
一、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習興趣
引導學生對學習的嚮往,具有良好的興趣和動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快樂和享受,無一不是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追求的目標。然而興趣和動機並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過外界事物的新穎性、獨特性來滿足學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學習興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與學的關繫上,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見趣,必不樂學。」著名教育學家皮亞傑則說「兒童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也不是被動地接受環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的支配。」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學生主體參與的活動將是勉強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起決定作用,一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慾望。而計算機多媒體課件的特點是圖、文、聲、像並茂,能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面,標准逼真的情境朗讀,悅耳的音樂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戲,把學生帶入了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探索,積極進取,使學生想學、樂學、愛學,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參與學習興趣和熱情。例如:我在導入一年級《春雨的色彩》時,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我製作了春雨沙沙下的春景圖還配上《小雨沙沙》這首歌,學生立刻被這美麗的畫面吸引了,眼睛盯著畫面看,豎起耳朵聽歌。然後我問他們春雨是什麼顏色的呢,他們說出春雨是無色透明的,那我就追問了一句有三隻小鳥卻說春雨是有顏色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呀。這引起了他們的興趣,他們饒有興致地打開書去找答案了。這課生字很多,但學生對枯燥地讀生字一點都不感興趣。於是我設計了摘生字花的游戲,讀對了,這朵生字花就露出了笑臉,對這項有趣的游戲,學生的思維變得敏捷,精神也集中了,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躍了。又如:在《小蝌蚪找媽媽》一課中,要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這三個詞的區別。光靠老師講,學生始終無法理解,況且此知識點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些枯燥,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不高,教學效果自然不好。運用多媒體,就容易多了,幾段有趣的動畫,再配合教師適當的講解,學生在看得樂呵呵的同時,這三個詞的區別也就迎刃而解了,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課件中的教學直觀形象,輔助突破教學難點。
為了把教學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迅速感知教材,可以為學生創設出一種直觀教學情境,利用課件中獨特的功效。製作動畫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形象地感知教材理解課文;還可以播放字詞,幫助正音、正字、辨析詞義。如在上《鄧小平爺爺植樹》這課時,學生出生於20世紀,因而對鄧小平爺爺不怎麼熟悉,為了使學生了解他,我在網上搜了很多鄧小平的事跡,播放給學生看,這樣學生對他就有了感性的了解。在講解課文時,學生對鄧小平爺爺油然產生了一股尊敬之情,鄧小平爺爺認真植樹的態度讓他們很佩服。我還製作了鄧小平爺爺邊植樹邊流汗的動畫,從而讓學生直觀得了解到鄧小平爺爺植樹時很辛苦。又如在《村居》這首詩中,學生對第二句詩「拂堤楊柳醉春煙」不太理解,我就把這首詩做成了動畫。學生看著畫面,再加上我的講解,很快就理解了這句詩的意思。可見多媒體能把抽象的東西變成直觀形象,那學生理解起來就方便了,比老師用語言符號講要好得多,而且事半功倍。如《詹天佑》一課的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理解「從兩端同時鑿進的方法」、「中部鑿井法」和「人」字形線路,體會詹天佑有傑出的才能。讓學生自讀找出詹天佑碰到的困難和他解決的辦法,由於文中交代得比較明白,所以學生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由於居庸關山勢高,岩層厚,所以採用了「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由於八達嶺長一千一百多米,所以採用「中部鑿井法」,由於青龍橋坡度大,所以設計了「人」字形線路),於是我請學生到黑板上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用板畫畫出來。但板畫畢竟是畫,它不會動,不能給學生形成強刺激,所以我就又藉助多媒體,在學生讀懂語言文字的基礎上,觀看動畫演示,特別是火車過「人」字形線路(一列北上的火車隨著汽鳴往東北方向行駛,經過「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這幅生動的畫面將學生深深地吸引住了,彷彿真的見到了火車過「人」字形線路的情景。這時學生不僅弄懂了詹天佑解決困難的辦法,而且不由地贊嘆詹天佑的傑出、卓越。
三.利用課件強化聽說讀訓練,寓教於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單一的刺激,而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這對知識的獲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
如在語文教學的朗讀能力訓練中,利用它們,可以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較好地達到教學目的。一方面,朗讀示範是朗讀大師們給予我們的優作,它用響亮、清晰的語言轉換了書面文字語言,恰到好處地再現了文章的語言、節奏、格調乃至其蘊含的情趣,意味,能給學生提供語言、節奏、語氣、語調等方面的示範。另一方面,課件中的聲音文件還具有可重復調用的特點,因而運用聲音教材來進行聽說,朗讀訓練,效果頗好。以一年級《小熊住山洞》為例:我把整篇課文做成一個動畫片,把整篇的范讀錄製成聲音文件已導入動畫片中,並可分段,可以反復播放任何一個段落,讓學生們反復跟著朗讀,特別是幾個重點小節,反復跟讀,能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感情,有利於理解課文的內容;還能強化記憶,有助於識記能力的培養,又能體會朗讀大師們對停頓、延長、輕音和重音等方面的處理,有助於提高朗讀水平。在課件中還設有靜音按鈕,學生可以練習給課文動畫配音,再次強化對讀的練習。
四、利用多媒體網路超文本的特點,突破「課堂中心」論和「教材中心」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老師的教決不是要束縛孩子們的思維空間,相反,是要去鼓勵他們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也就是求異思維。呈現思維過程,提供豐富的感知、表象,構成一個躍動的"思維",為學生實現由具體感知到抽象思維的飛躍架設橋梁,培養創新精神。能達到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就是多媒體的運用。例如我觀摩了《稱象》一文,同學們通過多媒體看到了曹沖稱象的四個步驟,通過這些活動的畫面,學生們不但了解、掌握了這些步驟,還萌發了新的想法。有個孩子說:老師,我覺得曹沖的辦法還不夠好,因為石頭很重,士兵們搬來搬去不但費時費力,而且稱起來也不一定準確。我覺得可以直接讓士兵一個個上船,直到畫線的地方為止。然後讓士兵上岸報出自己的體重,相加起來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嗎?這樣既省時又省力。當場,老師和同學們都對他十分佩服,稱他「賽曹沖"。由此可見,多媒體對拓展孩子的思維確實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又如在《烏鴉喝水》這課中,學生通過多媒體看到烏鴉銜石子喝到水的全部過程,這個動畫的過程學生不但了解了烏鴉喝水非常難,而且很辛苦。一個學生說:老師,我還有更好的辦法。我覺得銜石子太麻煩了,而且不一定能喝到水。我認為可以銜吸管喝水,既方便又能喝到水。他這么一說,其他學生的思維也一下子打開了,許多學生都提出自己的辦法。最後我再請學生討論哪種方法最好。這就要歸功於多媒體的功勞了,沒有它是不會有這種效果的。
五、利用多媒體,有利於知識的獲取和保持
按認知學習理論的觀點,人的認識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給予的,而是外界刺激與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相互作用產生的,必須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獲得有效的認知。而著名心理學家特瑞赤拉做過兩個著名的心理實驗。一個是關於人類獲取信息的來源,他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這兩個加起來就有94%,還有3.5%來自嗅覺,1.1%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多媒體計算機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到,還能用手操作,這種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課強得多。他還做了另外一個關於知識保持即記憶持久性的實驗,結果是這樣,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自己聽到內容的20%,自己看到內容的30%,自己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在交流過程中所說內容的70%。實驗證明,通過多種感官刺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的聽覺強得多。這種信息量的保持也大大優於單一刺激獲取的信息。多媒體網路正是利用它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所創設的情景,來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使學生的興趣得以激發,知識得以感悟和保持,情感得以熏陶。這就是說,如果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於傳統教學。那麼多媒體教學就是有這方面的優勢,比如在教授《董存瑞捨身炸暗堡壘》這一課文,可先讓學生觀看電視劇,再請學生講故事,分析人物形象,由學生來主動參與完成教學任務,可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還觀摩了一節優秀的語文課《灰雀》,這位老師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整堂課只提出了三個問題,學生說得多,討論得多,在這個過程當中,老師還利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表揚和肯定,教學氣氛和諧而又熱烈,更值得讓人驚訝的是,在多媒體的影響、幫助下,《灰雀》的主題讓學生升華到了人與自然的境界,學生的主體意識的到充分發揮。達到這種效果,多媒體是功不可沒。
在進行課堂提問和測驗時,可以將事先擬好的問題做成課件,在課前或在授課過程中呈現出來,要求學生在較短時間內進行內容。這樣既可以節省板書時間,又可以使教師很快地接收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及時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予以調整,以保證知識信息的准確傳遞,便於正確評估學生的進步,優化教學評比過程。
多媒體課件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不僅能延伸學生們的眼,還能延伸學生們的耳,甚至能延伸學生們的腦,是優化我們語文課堂教學的好手段,但這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製作大批高質量的多媒體教學軟體,促使教學向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邁進,為提高學生的能力,落實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總而言之,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益處多多,優勢不少,可使語文素質教育插上騰飛的翅膀。

4. 語文教學課件如何製作

  • 就以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別擠啦》為例子。首先,專要給PPT註上課件名屬、作者及書名和本單元,如圖1。當然也可以配上背景色、背景圖,如圖2,。或將文字改成藝術字,如,圖3。

  • 2

    因為本篇是一首詩歌,所以第二頁可以是詩歌全文,若是文章,直接跳到第三步。在這頁內容輸進去後,如圖1。可以添加背景改變文字字體顏色等,如圖2。

5. 製作語文課件的過程中運用的技術手段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會碰到許多抽象的知識,學生學習起來就比較困難,尤其是中、低段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這些抽象的東西。而多媒體的運用就可以使這些抽象的東西具體化了。如在講授二年級課文《曹沖稱象》這一課時,如果只通過課本上的描述,這些年齡較小的孩子不足以理解曹沖稱象的這個過程,而這一段恰好就是本課的重難點。所以我採用了用多媒體演示的方法,可愛的動畫圖像、條理清楚的過程、簡單易懂的語言使很多孩子在這一難點上有了更好的突破。

6. 免費的語文課件誰有

呃,這個要看你需要哪個年紀的語文課件了,我一般都是在網路文庫上下載的。

7. 製作一個ppt的語文課件要有哪幾個部分

語文課件沒有固定模式。其實是根據教學設計來做課件的。
語文課型有多種,不一定都有作者簡介和字詞。
建議你先去3e教育網——免費課件——語文課件去分類下載一些範本看看

8. 如何製作語文課件

如何製作語文課件

眾所周知,在教學中合理運用課件,它可以把抽象內容具體化、復雜過程簡單化、枯燥內容形象化、隱形內容顯形化,既方便了教學,又提高了效果。但課件的製作卻成了部分教師尤其是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攔路虎,他們只能望洋興嘆,不知從何下手。就我所在的鄉鎮,經常接到這樣的求救電話:要求教他們製作課件,有的甚至要求替他們製作課件!特別是去年我製作的《我愛這土地》課件獲中學組市級一等獎以來,這種要求尤為突出。
其實只要掌握了方法,要製作課件並不難。下面就製作中學語文課件為例,教大家一種簡單適用的方法,聰明的你準保一學就會。
一、軟體環境
要製作較理想的課件,當然首選Authorware,再藉助Flash、Photoshop等軟體進行處理。但對於初學者,我們選用Office 2003家族中PowerPoint 2003,相信大家不會陌生吧。不要小看PowerPoint 2003的功能,只要充分發揮你的想像力,利用好它的超級鏈接、視頻播放等功能,做出的課件也是很不錯。
二、製作步驟
(一)擬定思路
設計語文課件,通常分「預習提示、閱讀指導、問題探究、鞏固練習」幾個環節,各環節又包含不同的內容。
1、劃出設計流程草圖:
2、簡單設計幻燈片內容,並預計張數(便於整體安排)。
以上圖為例:「開始」包含文章標題、作者等內容,1張;四個教學大環節各需一張共4張;「預習提示」包含「字詞音義」、「背景資料」和「作者介紹」 3個內容,「閱讀指導」包含「課文朗誦」、「要點提示」和「問題思考」3個內容……每個教學環節各含3張共12張,結束1張,總計18張。
(二)「開始」幻燈片的製作
1、啟動PowerPoint 2003——「格式」——「幻燈片版式」,選擇「空白」版式。
2、背景圖案設計。「插入」——「圖片」——「來自文件」,選擇一張合適的圖片做底圖,用滑鼠改變使它布滿,然後再右擊圖片——「設置圖片格式」,適當調節「亮度」及「灰度」使之變淡。
3、設置文章標題、按鈕。
方法:「插入」——「文本框」,輸入文字後再右擊文本框——「設置文本框格式」,適當調節裡面的各個選項,直到滿意為止。
逐個設置各個文本框,並設置字體、字型大小等,如圖所示:
4、背景音樂設置
「插入」——「影片和聲音」——「文件中的聲音」,選擇合適的聲音文件,再按照提示選擇聲音播放方式「自動」或「單擊時」。
(二)按鈕效果設置
按鈕的效果有「滑鼠單擊時」和「滑鼠移過時」突出顯示(變色)兩種效果設置,其中還包括「超級鏈接」等的設置,方法如下:
以「預習提示」的設置為例,右擊該文本框——「動作設置」,①選擇「單擊滑鼠」——點擊「超鏈接到」從中選擇「第2張幻燈片」,同時選擇「單擊點突出顯示」;②選擇「滑鼠移過」,點擊「滑鼠移過時突出顯示」。
其它設置類似,不再一一說明,只不過「返回」和「結束」在「超鏈接到」時分別選擇「第1張」和「結束放映」。
(三)其它幻燈片的製作
為節省時間,可將第一張幻燈片復制。復制方法:點擊「普通視圖」最左邊的顯示後進行復制和粘貼,如圖所示:
復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例如第2張「閱讀指導」經修改後:
將第2張幻燈片復制3張,分別用於「字詞音義」、「背景資料」和「作者介紹」的製作,其內容同樣以文本框的形式插入,方法差不多。
(四)多媒體素材的搜集與使用
1、一些與課件相關的視頻文件、動畫、聲音、圖片等,可以在http://www..com/里搜索下載。
2、視頻文件的插入:與圖片、聲音類似:「插入」——「影片和聲音」——「文件中的影片」,選擇適當的影片,按提示選擇「自動」 或「單擊」影片播放方式,用再滑鼠播放至合適的播放屏幕大小。如下圖:
(五)特技處理
1、幻燈片切換
「幻燈片放映」——「幻燈片切換」,選擇「百葉窗」、「收縮」「展開」等方式,並取消「換片方式」中的「單擊」。同時還可對聲音和速度進行修改。如圖所示:
2、文字特效處理
選中需設置特效的文字框,右擊——「自定義動畫」——「添加效果」,對「開始」、「路徑」、「速度」進行修改。
3、動畫方案設置
「幻燈片放映」——「設計方案」,選擇全適的方案。
以上各項在設置時均可以預覽。
(六)打包CD
製作調試完成,如果要拿到其它電腦上播放,還需要進行打包,否則你在課件中選擇的圖片、影音將無法正常使用。
方法:「文件」——「打包成CD」——命名——「自製到文件夾」——「設置存放位置」——「確定」,等待一會即完成,將生成的文件夾復制或刻錄即可。
學會了上面的方法,製作簡單適用的課件應該沒多大問題了。但如果要讓所製作的課件豐富多彩,還需要多搜集素材,充分發揮你的創造力,並不斷調試,勤於修改,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

熱點內容
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 發布:2025-07-13 14:42:16 瀏覽:896
對教育的 發布:2025-07-13 14:06:14 瀏覽:28
綠色的金魚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3 12:15:47 瀏覽:779
宮頸多久查一次 發布:2025-07-13 09:36:59 瀏覽:682
逆羽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3 09:16:35 瀏覽:476
幼兒英語口語培訓 發布:2025-07-13 08:37:47 瀏覽:292
2017全國數學文科二卷 發布:2025-07-13 07:49:17 瀏覽:155
水泥多久干 發布:2025-07-13 07:12:13 瀏覽:105
中考語文要點 發布:2025-07-13 06:16:00 瀏覽:386
教師節送給老師的賀卡 發布:2025-07-13 06:07:45 瀏覽:28